APP下载

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

2023-02-18吴玥王君

中国标准化 2023年8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

吴玥 王君

摘 要:目的:探讨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Braden评分、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rade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Brade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ICU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标准化急救护理,重症监护室,急危重症患者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08.055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实践场所,收治的都是急危重症患者,因各种原因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或潜在高危因素危及生命安全[1]。因此,重症监护室作为医院集中救治和监护急危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其既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系统化的救治技术和医学监护,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规范化的生命支持,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重症监护室可在医疗资源和技术方面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最佳保护,并给予最好的护理及综合治疗,实现医疗护理一体化[2]。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作为现代化护理的一种急救护理模式,旨在尽可能地挽救患者生命,能在患者抢救期间,精简各项检查项目和操作流程,减少患者从入院到对症治疗所需的时间。该急救护理模式根据患者自身的疾病情况进行责任制分工,加快患者救治时间,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做到团队之间无缝对接,分工明确。还能协调与各部门的关系,为患者开展病情评估以及干预而进行多学科会诊时,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3]。本文研究探讨了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创伤、休克、感染等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心肺復苏术后需对其功能进行较长时间支持者;(3)有严重并发症的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4)严重的代谢性障碍性疾病,如甲状腺、肾上腺和垂体等内分泌危象患者;(5)各种原因大出血、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等各系统器官功能不全需要支持者;(6)脏器移植术后及其他需要加强护理的患者。排除标准:(1)不能在重症监护室治疗中获益的患者;(2)病情为慢性状态的患者;(3)急性器官或系统功能衰竭已基本纠正。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基本特征均等的情况下随机分成每组38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在20~70岁,平均年龄(51.78±12.45)岁;疾病类型:循环系统疾病11例,呼吸系统疾病9例,严重创伤7例,其他重症疾病11例。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14例;年龄在23~67岁,平均年龄(53.21±8.97)岁;疾病类型:循环系统疾病13例,呼吸系统疾病15例,严重创伤6例,其他重症疾病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该研究内容得到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认可,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条件。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并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心理状态观察、健康教育、饮食指导、适当使用止痛药。

1.2.2 观察组

采用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1)建立标准化急救护理小组:该小组由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理人员组成,护士长对每位小组成员进行评估,并按照工作时间、工作能力、护理经验等进行综合评定,以筛选出适当的护士。其中高年资与低年资护士都需涵盖小组中,护士长选出一名综合能力强的护士担任组长,进行责任制分层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2)无缝衔接急救护理制定:由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和小组组长共同商讨和改进,对护理操作、应急预案和专科护理的实施进行详细的安排。组长负责了解本班次患者疾病类型与疾病严重程度,检查相关治疗护理完成情况,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床边交班及记录本次班次患者病情变化;统筹安排小组各成员负责的管床患者2~3名,并对管理病情危重患者的低年资护士进行护理指导,说明注意事项;小组各管床护士需对所负责的危重患者遵医嘱进行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3)无缝衔接排班管理:由护士长统一排班,每组的组长根据当前班次患者病情及人数进行合理分配,进行备班组员安排,并向护士长汇报备班人员,排班制度需符合重症监护室24h责任制。(4)急救护理服务无缝衔接:首先明确将急危重患者的健康放在首位,实行人性化、个性化、精细化的护理服务。基础护理措施需落实到位,责任护士提供标准化的护理,分析基础护理上存在的缺陷,患者意识清醒时应与其积极沟通,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方案。避免患者产生睡眠障碍、ICU综合征、胃肠功能障碍、口腔感染或压疮,从心理上帮助患者建立对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增加患者舒适度,并对急危重患者系统进行功能检测,操作遵循无菌原则,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根据患者康复情况进行营养筛查和康复筛查,及早帮助患者转科或出院。(5)无缝衔接急救护理质量管理:对标准化急救护理小组的护士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护理技能。组长负责对小组成员护理工作的评估,并定期举办关于护理工作的总结研讨会,重点评估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动员组员整理之前护理过的急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工作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患者Braden评分

Braden评分由感知、潮湿、活动方式(身体活动程度)、活动能力(控制或改变姿势的能力)、营养、摩擦/剪切力。最高23分,最低6分,15~18分低度危险,13~14分中度危险,10~12分高度危险,<9分非常危险。比较两组患者从护理前和护理结束的Braden评分。

1.3.2 重症监护室时间和总住院时间

统计两组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时间和住院总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 t 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Braden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rade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 5),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Brade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2.2 重症监护室时间和住院总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重症监护室时间和住院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2所示。

3 讨 论

重症监护室是随着护理与康复的共同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出现以及医院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而出现的一种医疗组织与管理形式[4]。重症监护室病人的病情复杂而且迅速变化,需要及时的护理,作为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实践场所,其护理管理集医疗护理于一体,急危重症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能术后早期康复,以获得积极的治疗结果[5]。因此,为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要求重症护理人员的急救护理能够在第一时间与医师进行有效配合,积极做好患者的急救工作,重症监护室护理在临床实践中应受到高度重视。

然而,传统的急救护理模式虽然也重视抢救时间的宝贵性,但是由于人员或其他因素的种种干扰,不能完美衔接進行抢救,从而耽搁患者的抢救[6]。基于此,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应运而生,其通过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标准化急救小组,将患者入监护室前、在监护室治疗期间、转科或出院整合成一个连续完整的无缝隙急救护理流程。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有效整合了基础护理与临床急救护理之间的衔接性,让患者身体、心理、社会支持方面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并且还重视团队合作,分工明确,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做到责任到人,护理服务无缝隙,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的成功率[7]。霍盛红学者[8]研究表明,发生严重创伤患者在无缝衔接一体化的急救护理中,其生存概率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使整个急救体系中不留下任何管理的“真空地带”,从而形成危急重症救治的快速、规范、优质、高效的无缝隙连接,满足了患者的治疗需求,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FRANK K,NANYONGA R C E, NATALIA S D, et al. Nursingleadership styles and their impact on intensive care unit qualitymeasures - an integrative review[J].J Nurs Manag, 2020, 29(2):133-142.

付丽,金艳鸿,钟丽霞,等.重症监护室患者早期活动临床实践指南与共识的质量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22,37(14):1249-1254+1261.

蒋凤革,陆璐.无缝衔接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8):2540-2542.

庞丹丹.标准化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标准化,2021(24):234-236.

旷紫霞,陈玲,赖国鑫,等.重症监护室护理不良事件中第二受害者支持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38(12):13-17.

曾萍.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3):156-157.

李玉香, 陈思美.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对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病死率及预后的影响[ J ] . 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2):1511-1513.

霍盛红.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临床观察[J].西藏医药,2019,40(1):130-132.

作者简介

吴玥,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危重症专科。

王君,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伤口造口专科。

(责任编辑:刘宪银)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室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重症监护室的实习带教体会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重症监护室脓毒血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喜炎平治疗ICU重症肺部感染临床研究
右美托咪定对重症监护室患者镇静效果评价
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途径
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对策研究
重症监护室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的分析与研究
ICU患者发生高钠血症的原因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