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低碳新型标准体系研究

2023-02-18刘志强相吉利苏本玉刘勘伪

中国标准化 2023年8期
关键词: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标准化

刘志强 相吉利 苏本玉 刘勘伪

摘 要:绿色低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也是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内在要求。山东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推动山东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躲不开、绕不过且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标准化是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对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针对山东省绿色低碳新型标准体系建设,从国内外背景出发,分析了山东省在绿色低碳新型标准体系建设中面临的挑战,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提出了下一步发展路径。

关键词:绿色低碳,标准化,高质量发展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08.003

0 引 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绿色低碳发展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山东省作为制造业第一大省,其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量均居全国前列。在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的现状下,要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实现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急需发挥标准作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将标准作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技术途径,加快建立符合山东省发展实际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以标准助力绿色发展。

1 绿色低碳标准建设面临新挑战

标准是实现节能降碳目标的约束手段,是绿色低碳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工具,是促进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的有效途径,也是国际通行的应对气候变化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在推动重化工业转型、低碳技术研发推广、绿色发展机制创新以及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进程中,标准将发挥重要作用。从国际、国内以及山东省绿色低碳标准发展情况来看,山东省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1.1 碳领域国际标准竞争激烈,欧盟试图成为全球碳标准制定者

绿色发展已经成全球共识,碳中和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赛道,发达国家纷纷把制定绿色低碳领域国际标准作为抢占绿色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一招。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作为全球公认的两大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已分别发布1100余项和1700余项国际标准,主要涉及能效提升、传统能源清洁化、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低碳技术、绿色金融以及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等方面[2],从参与程度来看,我国尚处在被动跟随阶段。同时,欧盟作为全球气候政策最为激进和有力度的团体,已计划2023年启动全球首个碳关税政策[3],碳关税虽然是以“碳”入手,但落脚点在于欧盟的产业和贸易利益,关键点在于碳足迹核查标准,在缺乏WTO碳标准情形下,欧盟碳足迹核查标准将成为全球标准,这意味着山东省出口企业想达到进口国家的低碳标准,要么加大研发技术和人才等投入,要么购买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主动权将牢牢被欧盟所掌握。

1.2 我国低碳标准需修订完善,标准体系尚未有效建立

綠色低碳发展涉及面广,涵盖传统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多个领域。我国已实施能耗限额、能效、在线监测、检测、系统优化用能、能量平衡、能源管理、节能量与节能技术评价、分布式能源及绩效评估等节能类国家标准390余项,强制性能耗限额112项,强制性能效标准75项。已实施绿色、节能、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能效、能耗、温室气体等领域700余项行业标准。碳排放领域已发布温室气体管理相关国家标准16项,正在制修订国家标准30余项[4]。从现行国家标准体系来看,节能低碳领域标准90%以上是2020年以前发布,是否适用新时期“碳达峰、碳中和”的新要求,急需系统论证与研判。同时,由于国家标准技术归口各领域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管理特点,加之绿色低碳标准体系领域交叉复杂、“双碳”目标明确时间短等,当前尚未能建立起统一、协调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

1.3 山东省标准体系中“双碳”领域占比弱,与先进省份存在明显差距

山东标准体系是以国际标准为引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基础、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为补充的多层次管理结构。在低碳领域地方标准层面,山东省正在实施中的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共40项,涉及以企业为单元的能耗限额标准,包括铜冶炼企业、炼油企业、电解铝企业、卷烟生产企业、营业性道路运输企业等,以及以产品为单元的能耗限额标准,包括轮胎、煤炭、烧碱、纸、玻璃、陶瓷、淀粉、酒、水泥、纤维板、炼油、选矿、燃煤发电机组、热电联产机组、铸造化铁炉等。现行推荐性低碳领域地方标准30余项,涉及电网节电量、节能管理、节能技术等,绿色低碳领域地方标准占比不到2.5%,在低碳团体标准方面,北京已发布团体标准200余项,广东发布近百项,且依据团体标准开展认证的活动比较活跃,而山东省低碳领域团体标准不足10项,与北京、广东、上海相比差距较大。

2 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存在新问题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与市场双向发力。从山东省政府层面看,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已连续出台系列制度措施,不断强化要素支撑和保障;而从市场层面看,存在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规则意识不强,市场标准供给不足,以及以绿色认证为代表的低碳领域标准认证社会采信度低、认证范围窄等问题。

2.1 企业的规则意识不强,对标准作用认识不到位

在尚未形成统一的低碳标准规则之前,谁掌握标准可以说谁就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绿色低碳发展的话语权。而从前期调研的202家出口企业来看,仅有6%的企业相对深入了解过碳关税机制,对国际标准在碳关税实施中的作用有一定认识。大部分企业对标准的规则作用认识不充分,实质性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化活动的主动性不高,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中掌握国际国家标准化规则的标准化人员平均不到1人。再加之绿色低碳发展,对部分企业短期带来的可能是产业转型压力、成本上升压力等。企业对绿色低碳发展带来的机遇缺乏认识,未能提前布局参与绿色低碳国际标准,对制定标准带来的非价格竞争优势和产业内贸易优势认识不到位。

2.2 市场标准有效供给不足,与绿色低碳发展需求不匹配

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作为市场标准的主力军,代表着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从低碳领域团体标准现状来看,山东省仅两家社会团体组织,发布低碳领域团体标准不足10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山东省市场主体对绿色低碳技术等方面关注度不高、需求度不高等问题。企业层面,将绿色低碳技术及科研成果向标准的转化率低,特别是一些创新活力较强的中小微企业,不注重技术创新与标准研制的同步,许多技术成果止步于专利,没能形成标准加以固化和保护。从企业标准声明公开的情况来看,山东省有300 余家以节能、低碳为标签的企业声明公开了执行标准,数量不足总数的0.7%,且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仅声明公开了1项企业标准,与山东省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不匹配。

2.3 以绿色认证为代表的低碳领域标准认证社会采信度低、认证范围窄

认证是推动标准实施的重要手段,依据绿色低碳标准进行认证能够丰富市场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有效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但从山东省绿色产品认证调查结果来看,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知差异大。大部分消费者听说过“绿色产品”“绿色产品认证”等概念,但是在采购时很少做倾向性选择。绿色产品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质量管控等方面有严格限制,生产成本高于普通产品。企业增加了生产投入却得不到社会广泛认可,降低了企业参与绿色产品认证的积极性。同时,绿色产品认证目录范围尚未实现绿色产品全覆盖。目前,国家层面共包括人造板、木质地板、建材等16类绿色认证产品目录,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尚未能将诸如健身服务、环卫服务、医疗服务等与人们生活相关的领域纳入绿色产品认证目录范围内。

3 构建山东省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新路径

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是一个巨型非线性系统演化优化的过程。山东省“双碳”目标下的高质量发展,亟须结合山东省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瞄准关键领域,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标准互动发展,强化标准底线作用,不断优化标准供给。

3.1 做好顶层规划,让标准用起来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部署要求,瞄准山东省市场主体标准作用认识不到位、“双碳”标准掌握不及时以及标准适用性不高问题,高水平构建全覆盖、多维度、多层次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确保精准有效适用。全覆盖是要推动实现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碳排放重点行业和领域全覆盖,既要建设以基础通用标准为主的总体系,又要逐行业分领域搭建子体系;多维度是要从目标实现、过程管理、绩效评估等流程维度,碳减排、协同降碳、碳清除等技术路径维度,区域、园区、组织、产品等不同对象维度搭建子体系;多层次是要在绿色低碳发展国际标准突破,国家和行业基础共性标准制定,地方标准优化,先进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培育方面逐层分析,全面发力。

3.2 推动绿色低碳技术转化,让标准快起来

瞄准绿色低碳发展关键技术,从政府和市场两方面,分别建立技术研发、专利创造、标准研制一体化发展机制,鼓励企业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中加强标准核心技术指标研究,同步部署技术标准研制工作,将绿色低碳技术标准研制融入共性技术平台建设,缩短研制周期,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步伐;瞄准大功率海上风电、高效光伏发电、先进核电等清洁能源裝备与关键零部件制造以及氢能产业发展等山东省优势领域,开展国际、国家标准项目攻坚。积极争取更多的绿色低碳领域的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国家标准验证点、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落户山东,以绿色低碳领域标准平台建设加快山东省优势绿色低碳技术向标准转化。

3.3 优化能耗限额等地方标准,让标准严起来

充分发挥标准底线作用,精准聚焦山东省钢铁、地炼、焦化、煤电、水泥、轮胎、煤炭、化工等重点行业,进一步修订能耗限额等绿色低碳标准,提升重点产品能耗限额要求,扩大能耗限额标准覆盖范围,完善能源核算、检测认证、评估、审计等配套标准。淘汰一批不适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落后产能。加快制定标准集成应用指南,建立以能耗限额标准为核心的立体实施模式。开展涵盖绿色低碳指标的标准数字化提升工程,支撑企业有效应用标准,积极实现节能降碳目标。强化标准与产业政策、法规的协调,加强绿色低碳标准宣贯、实施、监督和服务。

3.4 丰富市场标准供给,让标准活起来

借鉴先进省份经验,制定一批填补市场空白,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团体标准,并不断强化标准实施。推动开展“双碳”领域标准领跑者,发挥先进标准的引领性作用,营造生产看领跑、消费选领跑的市场氛围。加强依据标准的绿色等低碳认证活动,鼓励政府、大型商超、网购平台优先采购销售绿色低碳认证产品和服务,推动绿色产品认证证书等在国际社会的采信,推动认证证书国际互认。积极推动自愿性认证,快速适应涌现的新技术、新产品,支持打造绿色低碳标准认证品牌,扩大绿色低碳领域产品认证覆盖面。

4 结 语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中国未来发展定下绿色低碳发展基调。标准是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基础工具,是实现节能降碳目标的约束手段,是促进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的有效途径。绿色低碳新型标准体系的构建对山东省“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做好顶层规划、完善发展机制、优化能耗限额、鼓励团体标准的制定与采信等有效措施推动山东构建绿色低碳新型标准体系,将有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结构绿色转型,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中国标准化编辑部.团体标准助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治理系列沙龙活动发言摘编[J ].中国标准化,2022(18):6-22.

欧盟计划2023年启动全球首个碳关税政策[J].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2022(4):5.

翟万江.实施“双碳”战略 助力绿色发展——国内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梳理[J].中国科技产业,2022(6):26-31.

作者简介

刘志强,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标准化。

相吉利,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标准化。

苏本玉,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标准化、检验检测。

刘勘伪,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标准化。

(责任编辑:袁文静)

猜你喜欢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株洲市绿色低碳物流配送仓储基地项目可行性分析
浅析电网绿色低碳化运行发展的方式
绿色低碳生活背景下的服装设计探究
绿色低碳背景下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规划原则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