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地理项目式学习教学实践探索
2023-02-18王文生杨亚丽
王文生 杨亚丽
项目式学习是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方式,项目式学习是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运用实践调查、团队合作等方法推进项目实施,最终展示成果,完成项目作品。项目式学习往往以驱动性问题为开端,以项目问题的解决为终点,通过完成项目设计的探究活动,获取暗含的知识原理与技能。项目式学习与新课程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理念高度契合。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笔者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第三节《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教学为例进行项目式学习尝试。
一、基于课标确定项目式学习目标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节的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实例,说明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区位因素是高中人文地理的核心概念之一,针对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必须基于区域背景与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入手,选取合适的案例进行分析说明。分析时应注意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区位选择的差异与变化,提高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通过探讨服务业发展布局的决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地制宜,实现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二、依托教材设计项目式学习流程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教材内容(见图1)先简述服务业的含义和分类,从商业性服务业和非商业性服务业两个方面将服务业进行了分类,重点剖析了商业性服务业区位影响因素,另外简单介绍了非商业性服务业所考虑的区位条件。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區位因素的变化较大。服务业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生活中的地理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思考钻研的乐趣,也为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供场所,项目实践性强。
根据教材内容,基于真实情境,结合淮北乡土地理,选取学生熟悉的超市作为项目主题,并分解为三个子项目,构建合作小组设计项目方案,进行实践调查,将信息整合开展课堂研讨,推进项目实施,最终各项目组设计布局方案,完成项目并对项目进行过程性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项目式学习流程如下(见图2)。
三、细化方案完善项目式学习实施
(一)项目筹备,明确任务
1.创设驱动任务情境。
【创设情境】播放视频《淮北转型崛起》,展示服务业相关图片。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到服务业的概念和分类。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最熟悉的超市入手,分析商业性服务业区位因素,确定项目主题。基于课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深入研讨,将项目进行了分解,确定超市布局区位因素、现代服务业购物方式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探讨未来超市发展布局的对策这三个子项目进行探究学习。
2.构建项目合作小组。
根据任务需要,构建项目合作小组,每组10人左右,协商选定各项目组负责人。 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前提下,教师适当干预,均衡分配,防止同组成员过于单一化。
项目小组成员分工合作,针对项目任务、方案内容、调查地点、实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进行探讨。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总整理,在班内集体交流,确定了项目进行实践调查的具体方案。各项目组分别对三个地点的某超市进行实践调查。
(二)项目推进,课堂研讨
各小组整理阶段性的材料和成果,包含数据、图片等,形成调查报告。教师结合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与3个子项目相关的探究活动,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进行课堂研讨,以此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1.阶段性成果展示,开展合作探究。
【子项目1】分析超市布局区位因素
项目小组讨论问题:①1店租金高,为何选择在此布局规模大的旗舰店超市?②三家超市规模的差异,进而影响其商品服务种类、等级以及客流量情况,试说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③2店选择在大型商场内开店,除了超市,集聚在商场内的还有服装、美食、娱乐等服务业,这种集聚效应会给商家带来哪些好处?
设计目的:结合各项目组调查搜集的有关超市的相关材料,由表及里,理解服务业规模与所提供的服务种类、级别、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明确不同位置的服务业布局时所考虑的区位因素有所差异,符合提升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要求。通过问题分析,归纳出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影响因素,如市场、交通、集聚、劳动力等,提高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此外,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生“力所不能及”,如分析集聚因素影响时,应给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导。
【子项目2】现代服务业购物方式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
材料:超市与某公司在线上平台、仓储、物流配送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缔结业务合作,进行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实现超市数字化转型,希望以新型电子商务为平台,移动支付为载体,打造线上与线下于一体的新型零售企业。
各项目小组思考讨论:从消费者角度,购物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其原因及带来的影响。
设计目的:学生由日常购物方式的变化观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变化,由现象到本质,理解现代服务业日趋多样化,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更加灵活,受通信、网络、科学技术、劳动力素质以及政策法规、个人情感等因素影响日趋显著。通过探究讨论,关注地理要素时空变化,培养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2.设计布局方案,完成课程要求。
【子项目3】探讨未来超市发展布局的对策
材料:
讨论:面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变化和挑战,如果你是超市老板,图3中①②③三地能否布局超市?如果可以,应如何布局和调整发展?简述理由。
设计目的:通过子项目3的设计,学以致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对现代服务业进行布局和发展调整,充分规划、论证,掌握服务业区位条件分析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培养了学生地理实践力。
活动项目完成后,关于服务业,教师可以多方面、深层次地提出一些问题,如:你认为所调查的超市区位条件分析准确吗?与课本的原理是否矛盾?项目仅仅以超市为主题,是否能完全代表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在布局时有何特点、受到哪些因素影响?等等。通过一系列问题,学生进行思考,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三)项目评价,注重过程
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整个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对项目筹备、项目推进和成果展示等各阶段的表现展开自评和互评。教师以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为核心,根据项目组学习完成情况,参考课标中学业质量水平评价等级,从实践调查活动、知识理解应用、小组合作交流、成果展示等维度进行项目等级评价(如下表)。在项目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肯定和鼓励各项目小组的努力和付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
四、项目式学习实践反思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动态的学习方法,将学生课堂探究学习和课外搜集资料、社会调查整合在一起。项目完成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但在应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项目主题选取要可操作。
项目主题选取应以教材为基础,但并不是所有章节内容都适合开展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上学生知识的局限等问题,在进行项目式学习时,项目的选取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可从社会热点问题、乡土地理、试题素材等方面进行挖掘,将学科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
第二,项目问题设计要有层次。
相较于传统地理教学,项目式学习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项目目标确定后,教师可以通过驱动性问题指导学生分析项目,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项目分解成一个个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可操作的小项目,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第三,项目活动开展要有评价。
项目式学习需要学生参与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但现在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研究项目,因此可以建立一定的奖励制度,激发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包容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性,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平等展现自己的机会,进行适当赞美和鼓励。
注:本文系淮北市教育规划课题《基于项目化学习培养地理综合思维的实践研究》(立项号:HBJK210300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