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称的认知机制研究
2023-02-18刘臻
摘 要:隐喻、转喻理论的提出,为中药名称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中药名称的认知分析,可以看出,转喻和隐喻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药的名称凸显了中药的不同特征,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和委婉性原则。中药名称中的“一药多名”,不仅突出强调了中药的功用效能,也渗透着人们的情感因素、主观评价。这一现象,还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传统的意义理论和范畴理论的阐释局限。
关键词:中药;名称;隐喻;转喻;认知机制
本文所讨论的“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所使用的药品。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天然资源,1984—1995年全国药材资源普查结果表明,有药用价值的品种为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这些中药对于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P218)。在这些中药中,常用的中药种类有3百至5百种,历代记载的常用中药多达3千多种。面对浩如烟海的中药材,人們是怎么认知它们,又是如何给它们命名的呢?
可以说,隐喻和转喻理论的提出,为中药名称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关于隐喻和转喻的研究,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但在漫长的时间里却一直局限于修辞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隐喻学蓬勃兴起,隐喻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对隐喻的研究起到了革命性的影响。作者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人们认知、思维、经历、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是人类看待和认识事物的全新视角[2]。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Croft[3]、Taylor[4]等认知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转喻的研究,他们指出,转喻是一个概念现象和认知过程。Haser[5]、Radden & K?vecses[6]、束定芳[7]均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说,转喻比隐喻更基本,他们都将转喻和隐喻作为对等的研究对象,并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Ullmann将人类造词的语义理据分为两类:隐喻性和转喻性,它们以人类共有的思维方式为基础。他认为:“一种语言没有隐喻和转喻是不可思议的,这两种支配力是人类言语基本结构中所固有的。”[8]在对中药命名机制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转喻和隐喻是中药命名的主要方式。
一、中药名称的转喻认知机制
张辉、卢卫中指出:“人类在体验、认识客观现实的过程中,倾向于从事物的凸显特征出发来给事物命名,或者优先处理易于引起自我注意的事物的特点。前者即认知语言学所谓的凸显观(prominence view),后者即注意观(attentional view)。”[9](P67)可以说,事物的凸显特征首先作用于人类的感知器官。因此,事物的形状、气味、味道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对事物认知的重要方式,这在中药的认知与命名中有着突出的体现。同时,中药药材的主要功效、生长习性、道地产地是中药的重要特征,自然会成为人们认知中药的注意焦点。以上因素均成为中药认知的重要转喻理据,转喻认知机制在中药命名体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并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和委婉性原则。
(一)凸显颜色的中药名
这类中药名称又可以细分为两种情形。一是主要以颜色命名的中药,如大黄、千日红、鹤顶红等。
二是以颜色词素+药用类别词素模式命名的中药,如红花、红藤、红豆、丹参、赤芍、朱砂、乌梅、乌药、黄柏、白芍、白薇、玄参、银杏、紫草、青蒿、青皮、绿豆、白芷、白果、白豆蔻、红豆蔻、金银花、黑芝麻、黑豆、黄皮叶、板蓝根、白茅根、青枯叶、紫苏叶等。
(二)凸显气味或味道的中药名
这类中药名称又可以细分为两种情形。一是主要以气味或味道命名的中药,如木香、藿香、丁香、茴香、乳香、沉香、苏合香、九里香、百里香、五味子、龙胆等。其中,由于胆味普遍较苦,因此,龙胆是用胆来转喻味道。
二是以味道或气味词素+药用类别词素模式命名的中药,如鱼腥草、败酱草、酸枣仁、甘草、香薷、苦参、苦胆草、苦地丁、九香虫、苦豆子、苦楝子、臭梧桐、豨莶草等。其中,豨莶草中的“豨莶”是指猪的臭味。
(三)凸显形状的中药名
这类中药名称又可以细分为两种情形。一是主要以形状命名的中药,如七叶一枝花、雪上一枝篙、八角、百足、鸡爪连、连翘、冬虫夏草等。
二是以形状词素+药用类别词素模式命名的中药,像霜苍术就是因它切开后有霜状物而得名,其他还有金钱草、三枝九叶草、马鞭草、珍珠草、地耳草、灯芯草、地丁草、鸡舌草、鸭舌草、猫爪草、猴头菇、猪屎豆、谷茴香、八角茴香、六角莲、竹叶柴胡、金针菜、钩藤、指甲花、五加皮、金铃子、长梗百蕊草等。其中,金钱草亦称神仙对坐草,谷茴香亦称小茴香,八角茴香亦称大茴香、舶上茴香,金铃子亦称川楝子。
(四)凸显功效的中药名
这类中药名称又可以细分为两种情形。一是主要以功效命名的中药。比如,王不留行号称“虽有王命也不能留其行”,它的主要功效是活血通经,下乳消肿,性走而不住;远志的主要功效是益智强智,让人耳目聪明,不忘强志,故得此名。又如,续断的主要功效是接骨,骨碎补的主要功效是治骨伤而补骨碎,血竭的主要功效是止血生肌。再如,路路通因长于祛风活络、利水通经而得名,锁阳因能够补阳敛阳而得名。其他还有当归、防风、见肿消、石见穿、威灵仙、千年健等。
二是以功效词素+药用类别模式命名的中药。比如,放杖草,亦称“淫羊藿”,据说服用此药能使筋骨强健,不用再拄拐杖;定风草,亦称“天麻”,能平息肝风,祛除风湿;舟车丸,据说服用此药能泄水湿之邪,如同顺流之舟、下坡之车。又如,伸筋草的主要功效是祛风除湿、舒筋活络,通草的主要功效是通淋、通乳,阳起石的主要功效是补阳、治疗阳痿,更衣丸的主要功效是通便。再如,益母草因广泛用于妇科疾病而得名,断肠草因有剧毒而得名,十大功劳叶(黄柏树叶)因有十大功劳而得名等。其他还有酒醉花、升麻、接骨草、决明子等。
(五)凸显生长特性的中药名
有些中药材具有特殊的生长特征或特定的生长环境/季节,这些因素也成为中药命名的转喻理据。比如,茵陈是多年草本生植物,因旧苗而生,故得此名;款冬花于冬天开花,在其花尚未出土时采挖,主要是摘取它的花蕾;夏枯草则是夏日枯黄,具有反季节特性。又如,霜桑叶是于霜冻时采摘的桑叶,半夏则采摘于夏季的一半之时。再如,车前草(亦称当道)、路边菊(亦称马兰)、千人踏(亦称牛筋草)等,则点明这些药材的生长环境,它们的适应性很好,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其他还有桑寄生、槲寄生、望春花等。通过这些中药名称,人们也可以大致了解这些中药的生长特性。
(六)凸显道地产地的中药名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中药产地对药性、药效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说,同样一种药材,不同产地的质量存在着显著差异,这是由于各地区的土壤、水质、气候等自然条件所致。因此,中药非常讲究道地药材和非道地药材的区分。在中药的命名机制中,产地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凸显产地的中药名称可谓是不胜枚举。
中药大多为天然药物,它们的生长和分布,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各种药材的生产也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北防风、北柴胡、北细辛、北苍术、北山楂、北五味子等,主要产于我国北方的广大地区;南沙参、南瓜子、天南星、南山楂、南五味子等,主要产于我国南方的广大地区。西红花、西大黄等主要产于西部省份;关防风、关木通等主要产于山海关以东的东北三省。羌活、胡黄连、胡椒、柴胡、番木瓜、番红花等,主要产于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及北部地区。四川是我国许多道地药材的主要产地,很多中药都含有“川”字或“巴”字,如川芎、川贝、川乌、川木通、川木香、川大黄、川椒(也叫蜀椒)、川牛膝、巴豆等;广藿香、广豆根、广陈皮(亦称广橘皮)等主要产于广东;云木香、云连等主要产于云南;辽细辛、辽沙参等主要产于辽宁。再如,吴茱萸主要产于江浙一带,茅苍术主要产于江苏茅山,台乌主要产于浙江天台,高良姜主要产于广东湛江、茂名一带,宣木瓜主要产于安徽宣城,阿胶主要产于山东东阿。其他还有杭菊花、杭白菊、滁菊花、亳菊花、歙菊花、京大戟、秦艽、浙贝母等。这些药材仅从其所包含的地名信息中,就可以知道它的道地产地。
(七)凸显典故中的代表人物
有些中药的命名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与典故中的人物密切相关,如刘寄奴、徐长卿、使君子、杜仲等。下面,就以刘寄奴和徐长卿为例加以说明。
中药徐长卿的名称据说是来自于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有一次被毒蛇咬伤,民间医生徐长卿献出一味原名为“蛇痢草”的草药,治好了他的伤病。由于李世民被蛇咬伤,他下了一道圣旨,凡是带“蛇”字的都要忌讳。徐长卿只好谎称这个草药没有名称,请皇上赐名。李世民为感激徐长卿的医治之功,就以其姓名作为中草药的名称[10](P133)。
中药刘寄奴的名称据说是来自于南朝宋武帝刘裕,他的小名叫寄奴。刘裕有一次率军出征,遇到一条巨蛇挡住道路,于是弯弓搭箭,一箭正射中蛇身。巨蛇疼痛难当,窜进密林。第二天派士兵前去搜山,遇见几名青衣童子正在搗药,童子伏地求饶道:“我们并不是坏人,只因昨日刘将军射伤了我们的主公,主公实在疼痛不过,便命我们前来采药敷伤。”说完之后,那些青衣童子都消失不见了,地上只留下几束草药。军士遂将草药带回,捣碎后敷在伤兵身上,不料竟产生了神奇的功效。由于药草最初是因刘裕射蛇才得到的,因此便被称作“刘寄奴”。
总之,我国的中药品种繁多,属性各异,它们的药性、功效既有相同的方面,更有相异的地方。通过上文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中药命名的主要方式是:选用其主要功效或两种属性的叠加进行转喻式的命名,这不仅反映出将各种特性相组合的中药认知机制,也体现出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和委婉性原则。
具体来说,中药的命名方式大致体现在以下方面:
生长环境+颜色:地黄等。
生长环境+功能:泽泻等。
生长环境+形状:石韦等。石韦的名字,就缘于它喜欢长在山谷石头上,叶子的质地像牛皮的革质,古代将皮革称作“韦”。
颜色+形状:红千层等。黄连也是因其根“连珠而色黄”而得名。
颜色+部位:大青叶等。
颜色+形状+部位:苍耳子、白扁豆等。
形状+味道:三叉苦等。
形状+气味:细辛等。丁香主要是因花蕾干后像丁字状而得名;也称“鸡舌香”,这是因为其成熟的果实像鸡舌头。
形状+颜色:麻黄等。
形状+功效:人参等。人参的得名缘由是“形状如人,功参天地”。
气味+产地+入药部位:辛夷花等。
产地+功能+部位:番泻叶等。
产地+颜色:川乌等。
产地+形状:秦艽等。
产地+气味:苏合香、安息香等。
二、中药名称的隐喻认知机制
人类的思想并非独立的而是纷繁复杂的体系,这就需要人类自身拥有跳跃性思维的能力,能在看似不同的两类事物中找出相似或相同之处,这就是莱考夫所说的跨界描绘(cross-domain mapping)[11](P107)。从中药的隐喻认知机制出发,我们将中药的命名方式大致归纳为三类:一是以纯隐喻的方式命名;二是以其他词素+隐喻词素模式命名;三是以隐喻词素模式+其他词素命名。
(一)纯隐喻方式
总的来看,采用纯隐喻的方式命名的中药较多。比如,紫河车又称胎盘、胎衣,李时珍《本草纲目》曾释其名谓:“天地之先,阴阳之祖,乾坤之始,胚胎将兆,九九数足,胎儿则乘而载之,遨游于西天佛国,南海仙山,飘荡于蓬莱仙境,万里天河,故称之为河车。”[12](P142)又因母体娩出时为红色,稍放置即转紫色,故称“紫河车”。又如,附子主要是依靠川乌之根生长,如同子之附母;重楼是因为其形状像塔楼。其他还有老虎耳、六月雪、满天星、婆婆针、佛手、龙眼、白头翁、海马、木鳖子、虎杖、虎掌等。
(二)其他词素+隐喻词素模式
这类中药名称又可以细分为三种情形。一是以生长环境词素+隐喻的形状词素模式命名的中药,如木耳、田鸡、土鳖等。二是以类别词素+隐喻的形状词素模式命名的中药,如玉米须等。三是以产地+隐喻的药用类别词素模式命名的中药,如东洋参(牛蒡的别名)等。
(三)隐喻词素模式+其他词素
这类中药名称又可以细分为两种情形。一是以隐喻的形状词素+药用类别词素模式命名的中药,如虎耳草、兔子草、狗耳草、仙鹤草、马鞭草、马齿苋、火球花、鬼针草、佛手瓜、刀豆等。二是以隐喻的形状词素+药用部位词素模式命名的中药,如羊蹄根、猴头藤、鸡血藤、鼠粘子、鸡冠花、水仙花等。
三、中药“一物多名”的认知阐释
陆宗达、王宁在论述事物命名时说:“名物是有来源的,在给一个专名定名时,完全没有根据、没有意图几乎是不可能的。人们为一物定名时,一定与对这一事物的观察、认识有联系,因而在不同程度上有源可寻。”[13](P71)值得注意的是,中药名称中普遍存在着“一药多名”现象,这些名称既有其客观理据,也有其主观意图,大多是有迹可循、有本可依的。
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中药都有多少不等的别名,多的甚至能够达到几十个。比如,牛蒡子亦称“鼠粘子”“大力子”,鼠粘子侧重于从形状来命名,大力子则侧重于从功效来命名。臭梧桐亦称“八角梧桐”“追骨风”,臭梧桐显然是以气味转喻命名,八角梧桐是以形状转喻命名,追骨风则是以功能转喻命名。又如,以气味转喻命名的鱼腥草,亦有以形状转喻命名的名称狗心草、肺形草、折耳根、猪鼻孔等;以颜色转喻命名的大黄,亦有以功能转喻命名的名称“将军”。再如,辛夷花的命名凸显了它的气味和产地,别名木笔花则凸显了它的形状;龙眼的命名凸显了其形状,别名荔枝奴则凸显了它的成熟时间要晚于荔枝;泽泻的别名墓头回,则体现了它起死回生的功效。
有些中药药性突出、药效显著,深受大家的喜爱,人们也赋予其独特的名称。比如,酸枣仁具有养肝、宁心、安神的作用,是医治失眠的良方,被誉为“东方睡果”;女贞子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的作用,可治头发早白,被誉为“变白之神丹”;肉苁蓉原产于沙漠戈壁,具有提高免疫力、保护肝脏、抗衰老等功效,是老年人和病后体弱者的滋补佳品,被誉为“沙漠人参”。又如,麻黄亦称“喘家圣药”,生姜亦称“呕家圣药”,辛夷亦称“治鼻渊之要药”,香附亦称“气病之总司”,炒山楂、炒神曲、炒麦芽合称“消食三仙”等。有些中药的别名还不止一个,如黄精的别名为“仙人余粮”“救穷草”,灵芝的别名为“三秀”“瑶草”“瑞草”“灵草”“仙草”“还阳草”等,三七的别名就更多了,有“血参”“参三七”“金不换”“血症要药”“止血神药”“疗伤第一要药”等。
从中药名称中的“一药多名”现象来看,在命名过程中,不仅突出强调了中药的功用效能,也渗透着人们的情感因素、主观评价。正如王寅所指出的:“一物多名不可能是外物在头脑中的镜像反映,其间必定涉及人为选择、主观认识、突显机制、交际需要等机制,名称和语言必然是人之所为。”[14]作者还根据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提出了意义“体认观”,对“一物多名”现象进行了新的阐释。具体如图1所示:
现实层次: 含有很多特征的事物
认识层次: 意义1 意义2 意义3 意义4……
语言层次: 名称1 名稱2 名称3 名称4……
如前所述,中药具有很多特征,既有形状、气味方面的,又有功能、效用方面的。人们在命名时,出于不同的考虑和目的,如主观认识、交际需要、凸显机制等,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特征来命名。可以说,这种以偏概全的命名方式,就成为中药“一物多名”的主要成因,这也说明“我们的心理绝不可能像镜子一样来反映客观外界,其间必有人的参与,含有一定的主观加工成分”[15](P300)。
四、中药“一物多名”的理论意义
传统的范畴理论以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为代表,“认为范畴是根据一组必要和充分条件来定义的。这些条件被认为是界限分明的、独立的特征,某一事物要么具有、要么不具有这些特征”[16](P44)。根据这样的经典范畴理论,中药名称的界定、中药内部类别的命名、药品和食品的定义等,都难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比如,中药名称的界定。中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外来药、加工品等,由于中药中以植物药为主,即以草为本,因此,古人又将中药称为“本草”。古代介绍中药的书籍大都以“本草”为名,如《唐本草》《新修本草》《本草拾遗》《本草纲目》等。根据经典范畴理论的相关论述,“本草”这一名称势必要将中药的其他种类从这一范畴中排除。
再如,中药内部类别的命名。臭梧桐亦称“臭芙蓉”,梧桐和芙蓉本来是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但人们却将这同一事物归入到不同的范畴中去,这一现象是无法从经典范畴理论那里找到答案的。从字面上看,山药的命名表明它属于药品的范畴,同时,它也是一种补中益气的食品;金针菜的命名表明它属于食品的范畴,同时,它也是一味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的良药;米酒的命名表明它属于酒类的范畴,同时,它也被李时珍列入《本草纲目》,是补气养血、健脾益胃、祛风除湿的一剂良药。牛蒡的别名,既有以药品命名的“东洋参”,也有以食品命名的“蔬菜之王”。其余药食两用的,还有山楂、杏仁、百合、枸杞、蒲公英、甘草等。上述现象同样在经典范畴理论那里无法得到圆满的解释。我国的“药膳”一词则将药品、食品两个范畴统一到了一起,这在英文中却存在着语义空缺。
综上所述,中药命名大量使用了隐喻和转喻的方法。其中,隐喻强调了事物的相似性,转喻则强调了事物的相关性和邻近性。这样的命名方法,凸显了该事物有别于其他事物的典型特征,能够增强广大民众对于中药名称的记忆。可以说,隐喻和转喻命名机制的运用,亦体现出语言的经济性。数量众多的中药材,大都是采用人们所熟知的词语进行命名。如果每一种中药都需要一个新的名称,势必会增加命名者的命名负担,也将大大增加语言使用者的记忆负担。目前,在英语世界,药用植物的命名主要是以拉丁文方式为主,这样的命名方式非常难以识记。与之相比,中药以隐喻和转喻为主的命名优势一目了然。中药命名所采用的隐喻和转喻机制,还在一定程度上使某些药品名称委婉化,让这些药品更容易为民众所接受。在中药命名中,普遍存在着“一物多名”现象,这体现了人们在认识各种中草药的过程中,由于各自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角度不同,对同一种中药的特性采取了不同的识解方式,凸显了中药的不同特征。同时,中草药的命名也对经典范畴理论提出了挑战,从一个侧面支持了原型范畴理论的观点。
参考文献:
[1]张立明,罗臻.药事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Lakoff,G. &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Croft,W.The role of domain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4).
[4]Taylor,J.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Oxford:Clarendon Press,1995.
[5]Haser,V.Metaphor, Metonymy, and Experientialist Philosophy:Challenging Cognitive Semantics[M].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5.
[6]Radden,G. & K?vecses,Z.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A]. In Panther,K-U. & Radden,G.(eds.).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C].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9.
[7]束定芳.隐喻和换喻的差别与联系[J].外国语, 2004,(3).
[8]李勇忠.转喻的认知语用阐释[J].外国语言文学,2003,(4).
[9]张辉,卢卫中.认知转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10]陳沫金.中药的故事[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
[11]孙琦.从隐喻看英汉文化差异[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12]胡皓,胡献国.讲故事识中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
[13]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14]王寅.意义的二元观、涵义观和体认观——基于体验哲学的“一物多名”新解[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5).
[15]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6]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基金项目: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破解中医文化传承困境的术语认知理据研究”(2022-ZXJK-19);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医术语的认知理据研究”(21CYYJ02)
作者简介:刘臻,男,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A Research on Cognitive Mechanism of Chinese Medicine Names
Liu Zh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Jinan University, Jinan 250022, China)
Abstract:The theory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mes. Through the cogni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medicine names, we can see that metonymy and metaphor play an important and irreplaceable role. The names of Chinese medicine highlight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embody the economic principle and euphemism principle of language. In the nam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e medicine has more than one name”, which not only highlights the functional efficien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ut also emphasizes peoples emotional factors and subjective evaluation. This phenomenon also reveals the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theory of meaning and traditional theory of category.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me;metaphor;metonymy;cogn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