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锭子药的命名源流及功用演变探究❋

2023-02-14李浩天呼思乐李玉波刘燕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12期
关键词:锭子剂型

李浩天,呼思乐,徐 唱,李玉波,刘燕君△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 100029;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3.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历史系,圣路易斯 63130)

锭子药也称锭剂,是具有一定特色的中药制剂剂型。《中医药学名词》收录该名词,并作定义,“锭剂系将药物研成细粉,加适量的黏合剂制成规定形状的固体剂型以供内服与外用”[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中锭剂的定义与《中医药学名词》类似,是指药材细粉与适量黏合剂(或利用药材本身的黏性)制成规定形状的固体制剂[2]。锭子药的种类很多,主要功用包括避暑、防疫、解毒等,其相关制作技艺还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值得进行理论溯源和价值挖掘。

现有研究包括:关雪玲[3]主要从故宫史料文献和档案记载的角度归纳了清宫锭子药的种类和主要功效,认为清宫锭子药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就剂型而言,都是锭剂;就功效而言,虽各有侧重,但都具有驱暑、除潮、防病的作用。刘世珣[4]则从医疗社会史的角度检视了锭子药作为赏赐背后的象征隐喻及其在政治场域中的操作脉络,通过锭子药来深入理解和认识清代医疗与政治关系。王妍等[5]通过对比锭剂与类似剂型,分析了现代锭剂与古代锭剂的剂型特点,并结合现代中药制剂的需求,为拓展锭剂的现代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通过对锭子药相关历史的梳理,分析其命名源流和功用演化,探讨其在中医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医学价值和文化属性。

1 命名源流

锭子药的药物形态,是古人根据金、银锭的样式制成模具,将药物压制成金、银锭的形状[6]。“锭”,其古意本指有足的灯器,《说文解字·金部》云“锭,镫(燃油的器具)也。从金,定声。豆有足曰锭,无足曰镫”[7]。《尔雅·释器》云“瓦豆谓之登”。郭璞注“即膏灯也”[8]。孙机[9]认为灯器是从食器中的豆形器转化来的。同时在汉代铜器铭文中,灯自名为“镫”者多见,自名为“锭”者亦多见,谢明文[10]认为灯自名为“锭”或“钉”,实亦是承袭豆形器的自名“钲(锭)”而来。

那么“锭”是如何从灯器转化为“锭子”这种剂型而广泛参与人们生活的?有研究者认为“锭”曾在一个时期与“挺”“梃”“铤”等字混用[11-12],“挺”或“梃”多指代日常中长直状物体,而“锭”与“铤”多用来指金银的固定重量。有学者认为北宋后民间口语称白银为锭,锭源于铤[13]。陆宗达[14]考证自北宋时“锭”借作“铤”音。故我们认为,锭子药(锭剂)的前身是早期医药文献中挺状物或以梃(铤、铤)命名剂型的中药或中药复合物。

1.1 有“挺”无“锭”时期

早在《伤寒论》中就有将蜜微火煎并捻成挺状物的记载。“挺”“梃”“铤”互通,“挺”与“梃”在汉唐时期医药文献中常见作为一种中药复合物的形状及量词被使用和记载,魏晋南北朝乃至唐朝时期的文献中都有将中药药粉加工做成长梃使用。

《伤寒论》中“蜜煎方”是最早有关锭子药雏形的表述,将蜜“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15]。《肘后备急方》中就存在“挺”与“梃”的混用现象,“用皂角一挺,去皮,涂猪脂,炙令黄色,为末”“又方,皂荚三梃,炙去皮子,酒五升渍一宿,去滓”[16]66。《外台秘要》中“挺”与“梃”混用常指代中药复合物的形状,“上三味,捣筛为散,苦酒一升,和调于铜器中,煎成丸,作长梃”[17]96“上十四味捣为粉,以鸡子白和之,作挺子曝干研之”[17]1141。

综上,我们认为汉唐时期医药文献中的“挺”“梃”状物的相关记载均可认为是锭子药的前身。

1.2 有“挺”有“锭”时期

宋金元时期,“锭”与“铤”在文献中同时出现,形制和用法记载一致,都指代同一类型的成药剂型。我们发现,“锭”在此时逐渐代替了“挺(梃)”与“铤”。《苏沈良方》中第一次出现了以锭命名剂型的记载,“诸药为小锭子,更以金箔裹,瓷器内密封。每用一皂子大,食后含化,卫尉业丞得效”[18]。金元时期锭子药的定义范围已逐渐被接受,《儒门事亲》或是最早收录以“锭子”命名方剂的古籍。“保生锭子,巴豆(四十九个,另研,文武火烧热),金脚信(二钱),雄黄(三钱),轻粉(半匣),砂(二钱),麝香(二钱)”[19]。《外科精义》中“锭”字的使用频率明显提高,共出现23次,而“梃”“铤”二字的使用频率下降为5次。

这一现象或与白银货币化后社会因素的影响有关。北宋以后民间口语称白银为锭,《通俗编·货财部》载“世俗计金银以锭,锭为铤之误。盖铤锭音相似,遂相传而误也”[20]427。当银锭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货币职能被广泛使用时,为药剂命名提供了灵感。在宋代以前,药物剂型以汤药为主,其他剂型较少,宋代在继承前人制剂工艺的基础上,各种中药剂型日趋丰富。尤其是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成立后,中成药开始大量出售和使用,而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既要具备可以应对不同病情使用的特点,又要满足作为商品可以广泛流通的需求。以“锭”为名的药剂或许暗合了其与银锭相似性,一方面将此类药名影射货币以暗示其便于携带与传播,另一方面又契合银锭灵活的取用方式。总的来说,锭子药的出现和流通是中成药发展过程中的一环,而银锭作为货币的流通为其名称的确定提供了社会时代的背景因素,以示此剂型的珍贵。

我们认为,在宋金元近400年的时期,医籍中以“挺”“锭”来命同一制剂的现象颇为常见,称为有“挺”有“锭”时期。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有学者认为锭子药自元代之后出现,是由于公元1292年设立“回回药物院”后翻译的阿拉伯医书《回回药方》[21]。前文已经论述,“锭”是宋时借音于“铤”字,锭子药源自中医古籍中挺状物的记载,并非受到外来医学影响才出现的特殊剂型。

1.3 有“锭”无“挺”时期

明清时期锭子药应用广泛,因其兼顾内服外用,又不拘泥于形制,与栓剂、丹剂等剂型相比,在定义范围上更加广泛。《普济方》是明早期对以前医疗经验之集大成者,其中“锭”被认作专指方剂名称或指代制剂形状,“挺”不再用作制剂名称。在明朝中后期,《医方考》《外科正宗》《景岳全书》等医籍出现后了大量镇惊锭、紫金锭、盐水锭等方剂。清朝锭子药的范围定义更加清晰和明确,从雍正元年(1723)开始,清宫造办处每年制作锭子药作为赏赐[22],雍正二年出现锭子作[3](造办处奉旨制作锭子药的作坊称为锭子作或锭子药作),每年四、五月份端午期间成为制作与赏赐高峰[23],且恩赏次数远高于其他药物。同时民间各大药堂售卖紫金锭、蟾酥锭、牛黄镇惊锭等使用已是常态,现存药堂药目中多有记载[24]。

新中国成立后,锭子药(锭剂)作为富有特色的中药传统剂型,自1963年起就被收录在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从1990年后,一直以独立剂型被收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制剂通则中,对其在生产与贮藏的过程都有明确规定。

2 功用演化

锭子药(锭剂)在历代的不断发展演化中,功用在不断拓展,不仅有医药作用,还有衍生出了作为礼品(保健品)、军事用品等作用。

2.1 外用阶段

锭子药最早是外用药。《伤寒论》中“蜜煎方”直接作用于肛门、直肠,治疗津液不足的便秘。《肘后备急方》中“腊泽饰发方”[16]77以青木香、白芷、零陵香、甘松香、泽兰等份,炮制加蜡,再以少许胡粉(古代女子化妆之铅粉)胭脂做成梃状,外用以润泽头发。《备急千金要方》中“去粉滓皴疱及茸毛,令面悦泽光润如十四五岁时方”[25]227,此方以鸡子白和药作挺,“治唇裂口臭方”[25]256,此方方后也有制成挺剂的记载,两方的功用也是外用以治疗面部疾病和口腔疾病。宋金元时期,锭子药还可以外用在耳窍和双目等其他孔窍中治疗疾病,《太平圣惠方》中所载治耳病锭子药方,使用了蜜和鲤鱼胆汁作为赋形剂,治疗时可以直接入耳或者以薄纸裹好再塞入耳中[26]。《儒门事亲》中出现了用以蜜合诸药制作成大麦状治疗眼病的锭子眼药[20]370。

2.2 口服阶段

宋代以后中药制剂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了可以口服的锭子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如圣胜金铤……又治冒暑伏热,不省人事,用生薄荷水调研一铤,灌下即苏”[27]。此药使用时一般用生葱汁混合后口服,应对不同疾病时又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如行路时含服以避暑,治疗口舌生疮时需嚼药多次再吐出,治疗食咸、酸、鲊脯、炙等物导致的喉中生疱之症可与薄荷叶一同嚼服后井水吞下。紫金锭是广为流传的经典锭子药,可解毒、疗疮,用于虫兽咬伤、避疫等。首次出现于《外科精要》中,“紫金锭……用井花水或薄荷汤磨服,利一二次,用粥止之”[28],书中记载是由前人所创丸剂改变而来。

2.3 口服外用阶段

因元朝科举长期停废,但统治者对于有一技之长者,包括建筑营造、医、星、相等均量才录用[29],所以元代中医各科临床不断发展,尤其以外伤科的快速发展为著。《外科精义》中记载的锭子药,其使用就融合内服与外用的长处,可根据需要制作成不同形状(粳米状、枣核状等)[30],既便于保存又易于携带,拓宽和推广了锭子药的使用范围。

明清两朝对锭子药的使用频率较之金元时期明显上升。明代《徐霞客游记》中就有“是晚,予病寒未痊,乃减晚餐,市酒磨锭药饮之”[31]的记录。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更是对锭剂的使用给予充分肯定,“若流注顽疮内有脓管,或瘀血,或疬核,须用针头散腐之,锭子尤妙”[32]。流传至今的经典锭剂片仔癀也是在明朝嘉靖年间问世[33]。清代锭子药作为成药中诸多剂型之一被广泛应用,《古今图书集成》《御纂医宗金鉴》等多部官修医学丛书中均有收录,清代留存下来的医案中也载有不少用锭剂治疗疾病的实际案例。《清太医院秘录医方配本》载盐水锭专治一切无名肿毒、蛇咬虫伤蝎螫以及蜘蛛蜈蚣等毒,又治口舌生疮、乳蛾喉闭、心疼、暴发火眼、牙痛、风眼老眼、马生骨眼等[34]。

或许由于清宫锭子药被朝廷大肆赏用,民间药堂中锭子药的商业化经营在清代中药市场中也颇具规模,即使在民国时期我国药品市场中已被引入西药,也仍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南汇县竹枝词》中载“新场奚长生石臼,曾有仙童躺过,异香至今不散,所出紫金锭,匪特京省驰名,近有刘紫升公使式训带至法英美各国,每获奖赏,且注商标”[35]。

2.4 衍生阶段

锭子药作为一种成药在明清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一些经典方剂历经多年临床考验,疗效明确稳定,其具有含水量低易于长期保存,且制备方式灵活具有一定的工艺属性,于是时代给予了锭子药用途的衍生阶段——作为礼品被使用。明代内廷开始出现御制锭子药,其不仅有医药价值,还被作为礼品赏赐臣下,而不同品阶对应的赏赐数量也体现了皇帝的驭下之术。《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云“上御文华殿讲读赐辅臣张居正紫金锭药二十封,吕调阳半之,讲官丁士羙等又半之”[36]。因礼品天然地具有时尚潮流的含义,通过对现存日朝医学笔谈书籍的研究发现,在对日本、朝鲜等国家的中医药文化知识输出中,紫金锭(又名玉枢丹、紫金丹、紫金丁)多次被作为朝鲜馈赠日本的官方礼品[37]。清朝宫廷承袭了明宫旧制,演化出各种造型精美、用料考究的“清宫锭子药”,其赏赐时机多在盛夏端午期间进行,自雍正朝开始成为一种年赏定例,其恩赏次数远高于其他药物。制作时需要内务府协调太医院和御药房这些代表了当时国家最高医学水平的机构参与完成,注重装饰与雕刻,因此受赏的官员都会特地在谢赏折中强调锭子药来自内廷。如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两淮盐政武备院卿三保奏为恩赏锭子药谢恩事”(文献编号04-01-12-0015-046),其中记载了“伏念锭子药为内廷之秘制宝,避暑之金丹”。

除此之外,锭子药还作为军事用品出现在史料中。明朝时,朝鲜为中国藩属国,从朝鲜《李朝实录》和《承政院日记》发现紫金锭在《李朝实录》中多以“紫金丹”称之。《朝鲜王朝实录》载,中宗五年(1510)朝鲜国王将该药三千丁(锭)赠赐予南战将士,并命元帅以下等颁给,肃宗四十三年(1718),朝鲜国王忽患“候寒气猝紧,脚痹特甚,膈间壅滞”之疾,朝鲜医家煎进紫金锭两丸后,肃宗“移时吐出食物,证候稍减”[37]。清代康乾时期,边境多有战事,驻防将军以及西北两路军营官兵也能收到锭子药的定例赏赐,也是由于疗效稳定。通过查阅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新任云贵总督明瑞等奏请再赏蟾酥锭调治患病兵丁事”(文献编号04-01-01-0270-026)发现乾隆二十二年(1757),云贵总督明瑞上奏请赏更多蟾酥锭用在前线,“奴才闻蟾酥锭可疗诸病,因将端阳上赐蟾酥锭试给调服一二人皆获痊愈,连试数人俱效……但此项药锭现存无几盒,仰恳圣恩再为赏给”。清准之战结束后,清廷与哈萨克﹑布鲁特等政权建立了正式关系,这些政权的统治者不定期向清朝提出各种请求,其中就包括寻医问药,“恭请大汗颁旨给予吾等如下药物:好的白锭子药,红锭子药,绿锭子药,黑锭子药”[38]。

3 结语

锭子药最早的从汉朝挺状物发展而来,早期是治疗便秘或者美容修饰等外用药,随着中医理论、中药炮制学的发展开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宋金元时期的医家加入多种药物以黏合剂固定成治疗疾病所需形状,成为一种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的缓释剂型,独立发展。明清时期,因锭子药的制备方式灵活,疗效显著的特点,拓展了其作为药品的功用,在社会场景中承载了一定的代表性和认同性而具备了礼品的属性,还曾作为军事用品被使用。随着西方现代医学被引入国内后,锭子药的使用日渐减少,锭子药的发展环境和应用环境如同其他各类中医药产品一样,遭受到了巨大冲击,这种冲击不单纯是国人面对疾病时对医药产品的选择,更隐含了文化认同、不同生活方式选择等多重含义[39]。

随着我国已步入工业化社会,医药行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锭子药背后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以及对中医学里生命认知模式、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等医学价值的认同感仍面临挑战。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之一便在于其文化底蕴带来的人文关怀。以目前现存的故宫锭子药为例,其自身有作为药品和礼品的属性。锭子药的金箔包衣、绘以彩画、造型等文化性质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宫廷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独特载体。《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要求我国要加大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力度,促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新赋予以及扩大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期待锭子药(锭剂)可以在这一时期,重新向世人展示其文化属性和医药价值,为其传承发展赋予现代意义。

猜你喜欢

锭子剂型
纺纱锭子结构参数对其振动性能的影响研究
高速锭子转速对其噪声影响的实验研究
微乳技术在伊维菌素剂型制备中的应用及展望
农药剂型选择及注意事项
浅谈细纱锭子运行状态对纱线捻度不匀的影响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细纱机锭子锭脚尾纱去除装置的改进设计
彝药传统剂型——食补剂概况
棉纺细纱锭子的发展
细纱机锭子有限元分析及减振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