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港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

2023-02-06杨骥龙青岛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

现代企业文化 2023年26期
关键词:政工港口思政

杨骥龙 青岛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

国有港口企业如果想要形成更加浓厚的国有港口企业文化建设氛围,则应当充分发挥展现出国有港口企业推动思政工作发展的价值作用。现阶段的国有港口企业必须参与到激烈的行业市场竞争中,采取思想政治层面的教育引导工作措施,促使国有港口企业的全体员工形成更加优良的思想道德素养境界。融入企业文化内涵的思政教育工作将会更加易于获得企业员工的认同,创建形成新颖并且多元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形式。由此能够确定,国有港口企业在当前阶段的企业创新发展环境下,亟待实现更深层次的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渗透融合目标。

一、国有港口企业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国有港口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旨在构建并且巩固国有港口企业正确的宏观发展方向,从而保证国有港口企业的全体员工以及干部党员都能够保持正确的思想政治以及道德价值观念,保障国有港口企业的宏观发展方向[1]。国有港口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的核心应当体现在塑造和谐友善、平等团结以及积极进取等优良的企业文化环境上,促使国有港口企业内部形成更好的向心力以及员工凝聚力。因此从根本上来讲,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联性表现得非常密切,国有港口企业不能够采取片面割裂的思维方式予以看待。国有港口企业目前只有实现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深度融合,才能持续拥有更加稳定的企业竞争实力,推动实现国有港口企业的经营管理宗旨目标[2]。

国有港口企业现有的政工工作具体设计方案存在着一些不足,不利于国有港口企业获得更好的政工工作成效。当前形势下的国有港口企业必须侧重于政工工作的活动形式完善,健全政工工作的实践保障制度。国有港口企业应当致力于政工工作的优秀人才队伍塑造,创新采用国有港口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方案。国有港口企业只有做到了全面践行政工工作的创新优化方案,才能有力支撑国有港口企业实现更好的企业竞争地位目标。

二、国有港口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实施状况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现状

思想政治工作目前已经普遍得到了国有港口企业人员的重视,国有港口企业的管理人员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正在推动实现常规化的开展实施[3]。然而与此同时,国有港口企业目前实施推行的思政教育工作总体上仍然存在着较为僵化的具体实施形式,集中体现在采取宣传讲解以及召集会议等途径来达到思政教育的目标。除此以外,国有港口企业未能创新采用更加多元化的开展思政教育的途径,导致国有港口企业存在着比较枯燥与乏味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少数企业管理人员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对企业长远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信息化创新发展环境下的网络信息具有复杂性,企业人员只有具备坚定的思想政治立场,才能有效抵御网上各种信息的不良影响。包括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在内的一些新技术,目前正在被普遍采用于各个行业企业,这些新技术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也会产生显著的作用。企业思政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员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法,应当能够在根源上支撑实现更加优良的思想教育成效,同时也节约了企业思政工作的珍贵实践资源[4]。思想政治工作的原有实施路径在信息化的当前发展趋势环境下必须得到相应的完善,只有全面调整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践思路,才能确保企业人员形成重视思政教育工作的全新思维方式。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现状

国有港口企业现有的文化建设总体实施力度正在趋向于明显得到提升,现阶段的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做到普遍关注于企业文化建设。但是国有港口企业在全面施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具体实践工作中,未能将企业文化建设渗透融入企业的经营生产过程,导致表现为割裂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营实践的脱节现象。并且,国有港口企业的多数人员未能做到深入了解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那么将会造成国有港口企业普遍表现为较差的文化建设成效性[5]。国有港口企业的管理人员比较倾向于重视国有港口企业的经济利润指标,忽视了紧密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经营过程。

文化建设工作在企业信息化的总体发展环境下亟待得到强化,如此才能保障企业人员达到优良的思想素质水平,避免企业人员受到负面消极的网络信息的影响。文化建设工作目前受到企业信息化的信息技术发展过程冲击,因此必须全面转变文化建设工作的原有实施方法。现阶段的企业思政工作涉及较为复杂的基本内容要素,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开展思政教育引导的总体状况,创新开展思政教育的各种形式活动[6]。现代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思政工作的有关负责部门人员应当做到积极联系企业员工,确保能够创建更加融洽与和谐的思政教育氛围,增加文化建设工作给企业人员带来的吸引作用。这是由于,信息化技术不仅增进了企业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同时也促使企业转变了思政教育工作的僵化实施方法。

三、国有港口企业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的改进措施

(一)规范制度完善

国有港口企业现有的文化建设以及思政工作保障制度规范必须得到更加完善的建立。只有通过采取全方位的规范制度完善建立实施方法,国有性质的国有港口企业才能够促进形成更加优良的思政教育综合成效目标。应当突显国有港口企业的宏观导向目标,采取规范化以及精细化的重点实施举措来创新现阶段的文化建设运行模式。国有港口企业必须走出“重过程、轻效果”的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误区,做到明确合理划分国有企业各个岗位人员的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责,同时还需要致力于增进企业不同业务领域的人员互动衔接。企业思政工作的具体实践内涵颇为复杂,企业负责思政工作的相关机构部门应当致力于思政工作队伍的良好人才培养,进而做到全面适应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趋势特征。企业管理人员针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企业队伍人才应当采取更大力度的引进培养举措,重点吸收企业大数据与信息化的思政工作人才。企业现有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亟待实现全方位的人员素养能力优化,支撑企业思想教育的深入发展。在此过程中,国有港口企业要侧重于构建企业特有的文化品牌效应,突显国有港口企业在深入推进文化建设整个过程中的凝聚作用[7]。

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企业政工工作都要建立在规范化地开展实施的前提下,企业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有规范制度给予必要的修正。国有港口企业政治教育以及员工思想指导工作需要得到常态化的深入开展,进而在客观上决定了企业践行政工教育的多个层面措施都必须纳入政工工作的施行保障范围。具体在构建完善规范化的政工工作实施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国有港口企业管理人员要准确了解到政工工作给国有港口企业人员素养带来的显著影响,据此实现政工工作的规范化与精细化,推动实施目标。国有港口企业必须把政工工作的规范制度纳入企业现有制度体系的范畴,切实增强政工工作的落实力度。负责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企业机构部门应当促进形成良好的协同关系,构建国有港口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机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员应当合理划分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范围,严格监督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落实。在现阶段的企业发展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全面落实应当依靠于企业各个部门的机构人员协同,企业内部的机构人员之间应当促进形成信息资源的共享关系。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机构应当共同致力于思政教育的实施环境改善,增进企业机构部门的人员信息交流,构建立体化与全方位的思政教育实施平台。企业现阶段的政工工作如果缺少了和谐融洽的整体实施环境,那么政工工作对于企业员工产生的教育引导作用就会很难充分发挥。

(二)人员素养提升

当前,很多国有港口企业人员的思想道德境界以及综合业务能力都有待提高。因此,针对国有港口企业深入开展的文化建设与思想教育举措必须集中体现在企业人员的整体素养能力提升方面,突显国有港口企业针对优秀实践人才的重点激励措施[8]。国有港口企业的精神文化内涵应当得到持续性的丰富完善,激发国有港口企业全体员工的内在积极性,从而培养形成国有港口企业良好的文化建设总体环境气氛。应当侧重于国有港口企业的优秀业务人才培养保障工作,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指导措施,鼓励国有港口企业人才发挥出自身的创新实践潜力。现阶段的思想政治具体工作开展形式比较单调、缺乏创新,不利于企业员工形成浓厚的思政教育活动参与兴趣。为了促进思政工作的原有开展形式得到必要的创新丰富,企业人才必须采用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手段。应当把思想政治工作合理融入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避免出现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实践之间的脱节。应当采取大数据的新颖生动表现形式,吸引企业员工更多参与到思想政治的教育宣传活动中。国有港口企业如果要在变化发展的行业竞争氛围中占有更加显著的企业优势地位,必须充分依靠国有港口企业人员的良好职业道德以及专业技术能力。

国有港口企业的工会负责人员、思政教育的相关机构人员、企业管理层都要采取思想引导的深入教育措施,提升政工工作队伍人才的信息化实践素质。企业工会的具体负责人员必须做到密切沟通国有港口企业职工,进而准确把握国有港口企业职工现有的思想变化动态。企业政工人员应当创新采用信息化的思政宣传开展实施平台,确保采取多元化的思政教育以及情感交流途径。政工人员应当经常、主动与企业员工沟通,增进同企业员工的情感交流。思政教育的开展过程应当贯穿于企业的生产实践领域,促进企业人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在转变以及创新思政工作的开展途径的基础上,应当更加侧重于思政教育本身具有的育人功能,紧密结合企业员工的真实体验情境来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吸引效果。国有港口企业只有促进对优秀的政工人才的培养,才能显著提升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成效。因此在当前阶段,在深入落实政工工作的过程中,国有港口企业必须侧重于良好的政工人才队伍的培育形成,切实采取多元化以及全方位的企业员工教育保障举措。

(三)和谐环境创建

国有港口企业的全体员工应当能够自觉认同并且严格遵守国有港口企业的基本制度规定,突显国有港口企业良好的内部凝聚力。国有港口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采取行为引导的积极鼓励措施,切实做到全面指导企业人员的具体行为方式。国有港口企业中的党员干部以及企业工会人员都应当做到真诚关怀并且爱护企业劳动者,构建国有港口企业的干部党员与企业基层员工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沟通平台。应当全面贯彻突出人文关怀的国有港口企业建设发展宗旨,创新国有港口企业现有的文化建设实践思路方案。企业思政教育的工作实施环境将会在根本上关系到思政教育的总体成效目标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实施环境应当体现为和谐融洽的显著特征。企业负责思政教育的相关人员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沟通联系方式,从而保证思政队伍人员能够深入了解企业基层员工的思想变化动态。现代企业的政工人员必须做到主动与企业员工交流沟通,热情为企业员工解决目前存在的困境难题,创建企业范围内的融洽人际交流环境。为了实现创建与巩固国有港口企业的和谐文化氛围的目标,当前发展环境下的国有港口企业必须更加侧重于企业范围内的和谐良好氛围的营造。

政工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员必须更多采用新颖的政工活动形式,组织国有港口企业的职工全面参与到多样丰富的政工教育活动中。国有港口企业的政治教育实施过程必须融入港口的生产实践领域,防止国有港口企业的政治教育脱离企业生产实际。政工工作的基本实践途径应当得到持续的完善丰富,采取更加生动并且灵活的活动开展形式,激发国有港口企业员工的浓厚参与热情。政工工作的现有实施形式必须体现丰富性,采取网络信息化实现方案。国有港口企业的政工人员应当灵活地创新采用多样化的政工工作开展技术手段,鼓励国有港口企业员工更多参与政工工作的实践环节。企业政工人员必须与国有港口企业的职工之间形成有效的情感沟通联系,密切关注国有港口企业职工的思想动态情况。对于政工工作的具体表现形式,应当致力于进行必要的创新优化,结合国有港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来进行灵活的政工工作活动形式选择,拓展政工工作的现有实践内容。目前政工工作的开展形式仍然是较为枯燥的,导致国有港口企业职工感觉到政工工作的实施途径单一。为了确保政工工作能够形成对于企业人才的强烈吸引作用,必须更加侧重于国有港口企业的创新政工活动实施形式。

四、结语

经过分析可见,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企业文化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当前发展状况下的国有港口企业只有深入推动建成更加和谐的优秀企业文化,才能使开展思政工作的深厚文化基础获得必要的巩固。目前从总体角度来进行判断分析,可以得知国有港口企业总体上仍然有待提升企业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举措的力度,集中体现在国有港口企业的文化氛围构建、人员素养提升以及规范制度的合理完善上。国有港口企业对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融合具体实现思路应当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探索,全面助推国有港口企业的人员思想道德素养境界提升。

猜你喜欢

政工港口思政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如何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
港口上的笑脸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对国企政工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