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2023-01-12杨玲
杨 玲
根据疾病起因不同,可将肾病综合征(NS)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是由肾脏疾病本身所导致的,主要以大量蛋白尿、水肿及高脂血症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西医多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虽具有一定疗效,但长期应用易形成激素依赖,并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随着中医学的快速发展,中医治疗成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补充治疗手段,现代药理学发现,部分中药方剂对增强激素治疗效果方面有重要作用[1]。鉴于此,本研究以真武汤加味为例,探究其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东平县中医院收录的7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利用计算机软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5.18±5.40)岁;病程0.4~2.6年,平均病程(1.60±0.30)年。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26~42岁,平均年龄(36.25±3.29)岁;病程0.1~3.0年,平均病程(1.51±0.29)年。2组上述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分组均衡性较好。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经临床问诊和实验室指标检测,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24 h尿蛋白定量>3.5 g;②血浆白蛋白<30 g/L;③肢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④高脂蛋白血症。同时,排除了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诊断: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拟定诊断标准:主症:浮肿、畏寒怕冷、腰肢酸软、便溏,次症:纳呆食少、神思倦怠、脉沉细、性功能失常或月经失调等。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满足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患者本人或家属签署医疗活动知情同意书,且完全了解书中内容;③1个月内未使用其他药物治疗;交流沟通无障碍。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脏等功能不全;②合并重症感染、恶性肿瘤等;③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④对药物或药物成分过敏者;⑤既往精神病史;⑥中途退出或不能很好配合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醋酸泼尼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3021207,5 mg×100 s)口服治疗,1 mg/(kg·d),1次/d,1 d用量不超过60 mg。待病情稳定后,适当减少剂量。观察组给予醋酸泼尼松和真武汤加味治疗:醋酸泼尼松用法用量同对照组。真武汤加味如下:茯苓15 g,桑螵蛸15 g,白芍20 g,生姜15 g,炮附片15 g,黄芪30 g,党参20 g,白术10 g,泽泻12 g,甘草12 g。水肿甚者上述方剂加入猪苓15 g;伴有热象者,可适当加大泽泻剂量。加水大火煮开,文火慢煎,200 ml/剂,1剂/d,饭后服。2个月为一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包括浮肿、畏寒怕冷、腰肢酸软、便溏4项主症,纳呆食少、性功能减退或月经失调2项次症,分为重度、轻度和正常,主症用4、2、0分依次记录,次症用2、1、0分依次记录,总积分越低,表明症状越轻,效果越好。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Q)、血浆白蛋白。比较2组治疗前后24 h UPQ、血浆白蛋白水平。24 h UPQ:嘱患者晨起8:00排空膀胱,依此时开始计时,收集此时到第2天早上8:00的全部尿液,量杯测量总尿量,搅匀,取出100 ml送检。血浆白蛋白:由检验科人员采用化学定量法检测。
1.6 疗效判定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制定以下疗效标准:治愈:畏寒、水肿、便溏、腰肢酸软等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5%以上。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在30%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中医证候积分下降不足30%。
2 结果
2.1 疗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2.2 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
2.3 24 h UPQ及血浆白蛋白2组治疗前24 h UPQ、血浆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 UPQ均下降(P<0.05),血浆白蛋白水平均增高(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24 h UPQ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 UPQ及血浆白蛋白比较 (例,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肾病综合征与脏腑功能异常、水液代谢紊乱有密切关系,归属于“水肿”“虚劳”范畴。如《素问·经脉别论》第二十一记载:“饮入于胃,游溢精气……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表明水进入胃肠后,由脾、肺、肾、三焦等协作完成代谢,若其中任一脏腑功能失调则气化不利,水液代谢紊乱。《景岳全书·肿胀》也指出水肿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常有关。尤其是肾阳,其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若肾阳不足则气化功能失常,易出现浮肿、畏寒、腰肢酸软等症状;脾为“后天之本”,具有运化水液之功,若功能失常则水液滞留,导致湿气聚集,肢体浮肿;肺能疏通和调节水液,若肺气不宣或肃降失常,则水液代谢障碍,水湿泛滥故全身浮肿;三焦具有疏通水道、气化运行水液之功,功能正常则内外通达,水液运输畅通[4,5]。因此,此病与脾肾亏虚有关,治疗应以健脾补肾,温阳利水为主。
真武汤由茯苓、白芍、生姜、炮附片等多味中药配伍而成,是温阳利水的代表方剂。方中茯苓益脾助阳,利水消肿;泽泻利尿消水、猪苓渗利水湿,三者合而用之,共奏化水利尿之功;桑螵蛸补肾温阳, 固精缩尿,《名医别录》云“疗男子虚损,五脏气微,梦遗失精,遗溺”;白芍养血和营、疏肝健脾。现代药理学表明,白芍中的白芍总苷对降低血液黏稠度和尿素氮有积极作用[6,7];炮附片助阳补火,散寒祛湿。现代药理[9]表明,附片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增强机体免疫力,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也有一定作用;黄芪滋补气血,利尿生肌。现代药理学表示,黄芪能够调节机体代谢,减轻高血糖对肾脏的损害,此外还具有缓解疲劳、维持机体蛋白质平衡的功效;党参养脾健肺,补气活血,常用于脾肺亏虚,气血不足、神倦懒言等症。现代药理表明,党参功效与人参相似,具有促进代谢,延缓衰老之功。此外动物实验发现,党参能够提升家兔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9];白术生津止燥、补气健脾,化湿利水,对促进肠蠕动、降血糖有积极作用。诸药配伍,共奏补益脾肾、通阳利水之功。随症加味,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研究结果表明,持续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中医证候积分、24 h UPQ低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与刘阳[10]研究一致。这表明真武汤加味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效果较好。此外,由于样本量较小,尚未对药物安全性进行讨论,今后还需扩大样本量深层次分析。
综上,在常规醋酸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基础上给予加味真武汤治疗,临床效果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