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兴趣”融入数学课堂
——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

2023-01-12郑神木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35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数学知识兴趣

郑神木

(福建省周宁县第十中学 355400)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用于现代教育,更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学习需求.尤其初中数学抽象性强,涉及较多图形、公式等知识点,在教学中让"兴趣"融入数学课堂可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潜在探究数学知识欲望,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使其感悟该学科特有的乐趣与魅力,实现预期教育教学目标.

1 巧借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主阵地,不仅要学习所学章节重难点知识,还要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与思维,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如果学生在传统教学中并不理解所讲重难点知识,教师则会反复讲解,但方式简单枯燥,无法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甚至会占据学生自主探究和练习时间.运用信息技术则可为学生清晰直观展示知识形成过程,延伸教学时空维度的同时解决教师动手操作与语言表达无法解决问题,缓解教师教学压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抽象问题直观化;常言道:“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教师要激发学生潜在探究知识欲望,从被动学习转至自主探究思考,由此一来才能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为例,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数幅太阳升起和落下图片(如图1所示).

图1

随后提问:“请大家观察图片,太阳与地平线位置关系?”学生观察后纷纷举手回答,学生A:第一幅图为太阳在地平线上一段距离.学生B:第二幅图即太阳恰好在地平线上.学生C:第三幅图即太阳在地平线上.教师:大家说的很好,有哪位同学能说下这一自然现象与所学什么与什么位置关系?学生D:如果将太阳看做一个圆,那么就可将地平线看作一条直线,直观反映直线与圆位置关系.教师:‘可看出有几种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学生F:有直线穿过圆、直线紧贴圆及直线脱离圆三种情况.教师:总结上述学生想法可做以下总结:在同一平面内,直线与圆的位置有相切、相交、相离三种情况.之后数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上述现象,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观察规律,顺利抽象数学学习规律与关系,以直观形象方式解决抽象问题.

静止问题动态化,教师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会为学生提供静态物品让学生了解知识,但学生无法感悟知识形成与发展过程,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以“函数”相关知识为例,初中数学中运用函数图像深入研究函数性质,例如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为描述客观世界运动变化规律.数学教师可运用几何画板讲授上述函数图像绘画方式,运用计算机在屏幕上慢慢画出符合条件的点,呈现于屏幕则为点集合形成的线,生动形象展示轨迹特性,降低学生理解难度,使学生清晰直观看到函数形成过程.在此之后讲解函数性质时只需输入函数公式即可,整个过程中无需花费较多时间即可顺利轻松画出函数图象.数学教师借助几何画板上下拖动图中两点,学生就能归纳总结函数性质.运用几何画板可迅速且便利绘制丰富函数图像且能拖动鼠标调动参数,也随之改变函数图象,只需观察图像即可明确函数性质.

2 借助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乐于学习,学生喜欢通过活动方式表现自己,作为教师,应当为学生构建自我展现的平台,加深学生数学感知力.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不少学生并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也缺少深入思考的动力,教师可以引入相应的游戏活动,营造好的课堂氛围,活跃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灵活性,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分式的加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游戏:今天和大家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一片青草地,请同学们猜一种花?由一片青草地,请问是什么花?在猜谜语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一片青草地上,没有什么?学生经过思考猜出答案“梅花”,第二个谜语的答案是“野梅花”.在游戏活动之后,这样引导学生:学习和刚才猜谜语是一样的,用一种学习方法学习另外一种知识,今天学习的是分式的加减法,可以根据分数的加减法进行类比学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分数的加减法并不陌生,通过进行类比学习,消除学生对分式加减法的陌生感,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在借助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培养.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要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习惯培养.在新课教学之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思考解题方法和思路.在课堂中,做好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可以列出自主学习的大纲,借助提纲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巩固了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新知识.

3 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源自生活,现实生活有很多现象与数学学科联系紧密.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可结合学生学情、知识内容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在体验中高效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知识和小学阶段相比难度有所提升,更凸显该学科抽象性与逻辑性特征,学生在理解时难免会感到难度偏大.所以,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激发学生潜在探究知识欲望及情感体验,更体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要求,增强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感悟数学学科特有乐趣与魅力.以“函数”知识教学为例,数学教师运用现实生活案例设置下述题目:妈妈让小王去菜市场买菜,其中西红柿为1.5元/斤,大量买西红柿就要花更多钱,说明商品价格与所花费用二者成正比.教师假设小王买6斤、7斤、10斤西红柿,请问小王需花费多少钱?学生思考问题列出以下答案:商品单价(1.5)×购买斤数(6)=所花费金额(9元),1.5×7=10.5元,1.5×10=15元.之后教师让学生运用所学正比例函数表示西红柿价格与数量关系,绘制相关图像,旨在深度理解正比例函数性质,也感悟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应用价值,对该学科形成深刻印象与良好情感体验.与此同时,数学教师还可创设生活化情境与知识内容相结合,促使学生全身心参与数学学习.以“图形的相似”教学为例,教师可运用多媒体为学生直观展示楼房与汽车等图片,引领学生观察实物与模型特征以及寻找其不同之处,掌握判断相似图形方式.在此之后,教师指导学生探究分析三角形,为学生展示部分图形,让其观察哪些为相似三角形.上述教学方式可为抽象枯燥数学学习增添乐趣,强化学生理解,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水平.

生活化教学应在日常作业布置中要有所体现.初中生在课堂学习后往往通过作业巩固所学新知.对此,教师可为初中生布置生活化作业,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存在错误观念,或部分家长为学生灌输数学学科无用论,如前往超市不会运用方程计算所买物品,对函数观念更是模糊,导致学生并未足够重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购买东西鲜少运用方程函数,然而却在无形中运用部分数学知识.故而,数学教师可借助现实生活作为布置作业背景,驱动学生完成作业动力.以“制作视力表”教学为例,可在课中完成上述作业.对于初中生而言,视力表十分常见,尤其很多学生都患有近视,一般视力表上运用E表示,判断E开口方向判断是否近视,制作视力表旨在让学生强化视力概念.再以“标准对数视力表”教学为例,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视力中0.1、0.2、0.3……1.2、1.5计算对应位置大小与长度,通过生活化作业强化对所学知识理解.

4 采取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模式是当前课堂教学常见方式,有效拉近师生、生生间距离,更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兴趣,提升教学效率.然而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并未注重成效,存在严重作秀现象,难以有效发挥合作学习的教学价值.初中数学需结合学生学情,合理优化合作学习,提升教学效率.具体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合理划分小组.实施合作学习旨在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小组划分是合作学习首要环节,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男女比例划分,一般合作学习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做到学困生与优等生比例适当,保证每个学生均能合作学习畅所欲言.以“比较线段长短”教学为例,教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图片并让学生猜测从A-C四条路最短的路是哪条?研究小组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如每个人负责画一条线段,其他学生进行比较谈论其长度.学生通过有效讨论学习可找到比较两个长度的方法,部分学生在参与合作学习中深入理解新知,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能在持续学习和讨论分析中强化理解能力,使不同层次学生均能得到提升和发展.其次,合理安排时间.教师需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升合作学习成效.将课堂活动分为数个模型测试,开展渗透式合作学习.以“参与抽样调查”知识为例,为了解班级学生具体身高,数学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调查班级学生,先让学生探究思考及讨论、发表意见.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点拨和指导部分学习困难小组,促使学生内化和拓展数学知识.

总之,数学是一门抽象性与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让“兴趣”融入数学课堂,可驱动学生潜在地参与数学学习的动力,改变以往被动式和机械式的学习思维意识,强化运用数学知识简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质量,为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数学知识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