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优化问题设计”的授课分析

2023-01-24殷成叶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35期
关键词:启发性探究过程

殷成叶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 211100)

提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必须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每一个问题,同时还要做到有理有据,只有这样,才能将数学问题所具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推动课堂教学质量地有效提升.

1 初中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现状

相比于其他学科,初中数学课比较枯燥,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问题,将学生思维有效激活.但要注意,问题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具有科学性,如果弱化了问题的作用和价值,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难度较低,明知故问,对于学生已经十分明确的问题,教师常反复提问,技能含量低,对于学生而言也比较缺乏挑战性,难以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启发作用.第二,教师的问题设计具有太高的难度,甚至超出学生认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会变得毫无头绪或百思不得其解,对问题丧失探究热情,从而放弃思考,这将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挫败感,影响其学习信心.第三,教师对于问题的设计未能重视有效衔接,有较大的跨度,导致学生思维无法有效衔接,难以得出正确结果,甚至还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第四,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不符合实际,脱离课堂所学内容,又或与课堂所学内容缺乏关联性,提问过于随意的,难以起到服务课堂教学的作用.

2 初中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教学要结合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努力调动其学习热情,帮助其树立独立思考的意识与习惯.因此,教师在落实问题设计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对以下原则加以践行.

2.1 开放与发展性原则

初中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开放性主要就是指其要具备相应的现实意义,又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要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存在的价值以及数学知识学习的必要性.课堂问题设计的发展性,主要就是引导学生从高于其认知的角度来解决问题,但要注意不能过度高于学生认知,而是要让学生稍有挑战性即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答案,打破传统学习观念,并学会用开放的思维和眼光看待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更为新颖的学习体验,还能使其探究热情得到进一步地提升.

2.2 难度适中原则

目前,很多教师在针对课堂问题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难度过大和过低的问题,从而也弱化了问题的存在价值,不能对学生起到启发的作用.众所周知,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所设计的问题也要以全体学生为主.对于学生而言,其知识掌握能力和认知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如果教师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提出问题,一方面难以满足所有学生对于学习的实际需求,影响教学活动的个性化水平;另一方面,还会削弱一些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教学的整体效果.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本着难度适应的基本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多样化的问题,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很有帮助.

2.3 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在问题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其启发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使学生在对相关问题加以解决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数学技能,并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与此同时,学生在对问题进行解决时,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还能锻炼其熟练使用数学公式和概念的能力,在强化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3 初中数学“优化问题设计”的建议

在数学教学当中,针对问题加强优化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合理地设计相关问题.一方面,能够对学生的探究欲进行有效的提升;另一方面能够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这就要求教师所设计的课堂问题既要有趣味性,还要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与全面性,使学生在学生中的多样化需求能够得到有效的满足.

3.1 设计启发性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我们知道,提问本身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通过课堂提问,能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一个科学巧妙的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快速吸引其注意力,使其在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还能达到培养其逻辑思维的目的.因此,教师进行问题设计时,首先就是要确保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利用问题对学生思维进行启发,使其能够活跃起来,应用起来.要实现这个目标,课堂问题的设计就必须要巧妙、精准且合理,同时还要保证较强的启发性,利用问题教会学生思考.

例如,在对“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一部分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立足于三角形定义,使学生对三角形特征和相关概念有初步认识和了解,之后再提出以下问题:第一,任意三条长短不一的线段就能够构成三角形吗?在问题设置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应用三个长度的直尺尝试拼图,看是否能够组成一个三角形.通过实践学生发现,这三个尺子并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三角形,也就是说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答案为否定的.第二,需要怎样的条件才能让三条线段构成一个完整的三角形?在提出问题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随意画出一个三角形,并测量三条线段的长度,尝试寻找其中的长度关系.在学生获得相关结论以后,教师即可进行统一的讲解.利用提问落实启发引导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究热情,还能引导其针对相关内容进行自主思考,并对知识脉络进行构建,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的过程,实际也是其逻辑思维提升和发展的过程.

3.2 强调问题的趣味性,并与生活实际相关联

初中数学教学经常涉及到对课堂问题的设计.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日常生活,增强问题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对问题感兴趣,但要注意的问题是,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不能难度过大,而是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知识与自身生活的密切关联,提高其对于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热情.

例如,在对方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便可以提出一个生活化又充满趣味性的问题,在超市里,某种商品以40元作为进价,若超市将售货价定为50元,那么每天能够售出600件,如果将该商品涨价1元,那么每日的销售量就会减少30件,为了能够获得1万元的利润,你应该如何对售价进行设定?且进货多少最为合适.类似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且每一位学生都有过购物的经历,因此,学生对此往往很感兴趣.在完成问题设置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计算方案,之后由教师进行统一讲解.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日常生活与抽象化的数学问题强化融合在一起.通过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且这种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3.3 问题设计应多元化,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教育不只是针对某一位学生,而是针对全体学生,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在对初中数学问题进行设计时,应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提高问题的全面性,与此同时,还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考虑.除了要对中等难度的课堂问题进行设计之外,还要针对学困生和优等生设计针对性问题,确保课堂问题既能面向全体学生,也能对个体进行兼顾.避免由于问题过于具有挑战性而导致课堂冷场,同时也要防止由于问题不具有挑战性,而使学生学习兴趣缺失,这样才能让全体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例如,在对“等腰三角形”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如下问题:以等腰三角形为例,第一,其顶角为20度,请问其他两个角为多少度?第二,其中有一个50度的底角,那么剩余两角的度数为?第三,如果某个角为50度,请问另外两个角为多少度?要想对这几个问题进行解决,学生必须要对等腰三角形定理、内角以及性质有所了解,而这三个问题本身在难度上是逐渐提升的,是从基础性向探究性、再向开放性过渡的,能有效契合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解决前两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等腰三角形的基础性知识加以掌握,在对第三个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由于题目并没有明确的底角或顶角度数,因此,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讨论,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和重点.本题是对于班级当中的优等生而设计的问题,其他学生可在教师的帮助和点拨之下进行解答,量力而行.

综上所述,文章首先就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情况进行了讨论,其次明确了相关问题设计过程中的原则要求,最后提出了初中数学优化问题设计的有效建议.总之,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该立足具体的教学目标及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优化设计课堂问题,提出具有启发性、趣味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探究精神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学会从多个角度入手思考问题,使其对于问题的探究能力和解决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

猜你喜欢

启发性探究过程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