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检查中微钙化征象在甲状腺微小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023-01-12李小珂田晓亚郭洋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砂粒滤泡乳头状

李小珂 田晓亚 郭洋

(1. 许昌医院超声科,河南 许昌 461000;2. 许昌中医院超声科,河南 许昌 461000)

甲状腺微小瘤(Thyroid micro carcinoma,TMC)指甲状腺病灶直径<10 mm,且表面未触及甲状腺异物肿大的特殊甲状腺疾病。该病主要症状为甲状腺功能异常及吞咽障碍,多发于女性群体,但男性预后效果不佳。TMC有多种类型,其中以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最为常见,髓样瘤最为少见。据统计,乳头状癌在TMC中占比70%[1]。此型病程发展缓慢,恶性程度较低,故预后效果良好。而髓样瘤因原癌基因突变所致,具有较强生物活性及侵袭性,恶性程度高于乳头状癌。

TMC致病因素主要为辐射、遗传及机体碘元素含量等,其好发于情绪起伏较大、机体长期缺乏碘元素及家族有TMC病史者,长期处于暴躁状态也极易诱发TMC。TMC常因病灶较小,病变部位较为隐蔽导致其误诊率较高。目前,随着科技进步TMC检出率日渐升高。病理学检测较其他检测而言检出率更高,但具有创伤性。吕国荣等学者在微钙化灶联合其他超声征象提高甲状腺微小结节诊断效能的研究中提出超声微钙化征象对TMC具有较高诊断价值[2]。为此,本文选取92例TMC患者及67例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以此探讨超声检查中微钙化征象在甲状腺微小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92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纳入标准:经临床病理诊断为甲状腺微小癌;无甲状腺手术史;排除标准:继发于其他部位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合并其他恶性肿瘤。

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59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1.97±7.46岁;病程:3-34 m,平均病程25.11±2.79 m;体重指数:18.6-21.4 kg·m-2,平均20.32±1.46 kg·m-2;临床分期:I期51例、Ⅱ期29例、Ⅲ期12例;分化类型:高分化45例、中分化38例、低分化9例。

1.2 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迪森(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0810081),嘱受检者仰卧位,暴露颈前区,将仪器参数调整为小器官检查参数,取频率为10 mHz的线阵探头对受检者甲状腺进行超声扫描,分别以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等多方位观察并记录甲状腺病灶情况,对甲状腺大小、淋巴结、病灶范围、周围血管等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探测微钙化灶情况,将所有影像数据集中整理后经2位经验丰富影像学主任医师进行分析,最终结果由两位医师意见统一后得出。

1.3 观察指标

1.3.1 超声检查和病理学诊断对TMC的诊断结果

分析对比超声检查和病理学诊断对TMC的诊断结果对比。

1.3.2 良、恶性结节钙化相关因素分析

钙化分为微钙化、粗大钙化、周边钙化及孤立钙化,其中微钙化呈强回声,其直径<1 mm,边界清晰;粗大钙化呈强回声,其直径>1 mm;周边钙化又称为弧形钙化;孤立钙化可见单个散在的钙化点。

1.3.3 不同类型TMC结节钙化的超声表现

TMC主要分型有乳头状癌、乳头滤泡混合型癌、髓样癌及滤泡状癌,钙化现象分为微钙化、孤立钙化、周边钙化及粗钙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处理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两两间数据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比(n(%))表示,采用χ2检验;所有数据均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检查和病理学诊断对TMC的诊断结果对比

97例TMC患者中,超声检查显示良性结节有35例、恶性结节有62例;超声检查的准确度为98.41%(62/63)、灵敏度为87.30%(55/63)、特异度为79.41%(27/34),见表1。

表1 超声检查和病理学诊断对TMC的诊断结果对比(例)

2.2 良、恶性结节钙化因素分析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与年龄、性别都有一定相关性,钙化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TMC恶性结节患者中女性占64.52%比高于男性19.35%,<45岁患者占67.74%、≥45岁患者占32.25%;微钙化在良性结节发生率为5.71%低于恶性88.71%(P<0.05),见表2。

表2 良、恶性结节钙化因素分析情况(n(%))

2.3 不同类型TMC结节钙化超声表现

TMC中乳头状癌钙化率87.67%(64/73)最高,髓样癌钙化率33.33%(1/3)最低,滤泡状癌钙化率45.45%(5/11)高于乳头滤泡混合型癌40.00%(2/5);在92个TMC患者中,微钙化发生率为61.96%(57/92),乳头状癌占比73.35%(73/92),乳头状癌微钙化率为76.39%(55/73),见表3。

表3 不同类型TMC结节钙化超声表现情况(例)

3 讨论

近年来,超声检查被应用于TMC检测,有效提高TMC早期检出率,为该疾病患者的预后提供了保障。其中超声征象更是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见的超生征象包括钙化、回声、边界情况及纵横比等。

研究指出,在TMC中乳头状癌钙化率较高[3]。本文与此结论相符,显示结果中TMC中乳头状癌钙化率87.67%(64/73)最高,髓样癌钙化率33.33%(1/3)最低,滤泡状癌钙化率45.45%(5/11)高于乳头滤泡混合型癌40.00%(2/5);提示乳头状癌在TMC中钙化发生率最高,在92个TMC患者中,微钙化发生率为61.96%(57/92),乳头状癌占比73.35%(73/92),乳头状癌微钙化率为76.39%(55/73)。微钙化较其他钙化而言在TMC中更为常见,因此当机体出现微钙化时提示机体可能出现恶性癌变。微钙化作为乳头状癌的特征性表现,对于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意义非凡。张近等提出钙化多因癌细胞快速生长,刺激癌灶中血管组织增生,呈现钙化[4]。目前临床对此观点存在许多质疑,认为TMC癌灶内血管增生与钙化率高并没有直接关联。有学者猜测甲状腺癌细胞中存在的透明球体与砂粒体有关联,还有学者猜测是癌细胞中蛋白沉积导致钙化[5]。砂粒体呈同心圆状,是由于癌细胞死亡发生钙沉积所致,与微钙化存在一定关联。对此,TMC钙化机制仍需要进行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结果显示97例TMC患者中,超声检查显示良性结节有35例、恶性结节有62例;超声检查的准确度为98.41%、灵敏度为87.30%、特异度为79.41%;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与年龄、性别都有一定相关性,钙化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恶性结节患者中女性占比高于男性,<45岁患者占比≥45岁患者占比;微钙化在良性结节发生率低于恶性,表明青年及中年女性恶性TMC患病率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一定差异性,间接证实了微钙化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意义。同时也显示出超声检查对TMC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本次结果中发现2例非钙化结节中存在有砂粒体样物质,分析可能与砂粒体位置或数量及超声设备等有关,砂粒体体积小,若数量不多则可能导致其显影效果不佳,造成假阴性。

综述所述,微钙化对于TMC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其恶性结节相对于良性结节而言,微钙化率更高,对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砂粒滤泡乳头状
巨滤泡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2例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下降管蓄热器中沙漠砂流动性数值分析
主动出击
声辐射力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诊断价值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癌变1例
超声造影结合定量分析法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
甲状腺滤泡型癌超声表现1例
用于粒子分离器的砂粒反弹特性实验研究
甲状腺滤泡癌胸壁转移超声表现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