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低温辅助干预对心跳呼吸暂停行CPR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肺部功能及免疫指标水平的影响

2023-01-12贾齐胜王浩胥文建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顺应性脑细胞心肺

贾齐胜 王浩 胥文建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河南科技大学护理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心跳呼吸暂停是当前临床上最为常见且病死率极高的心脏急症,主要表现为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现象,机体内重要器官严重缺氧缺血,心音和大动脉搏动消失等症状,该疾病对人体危害性极大,发生10 s左右可出现昏迷不醒、神志丧失等症状,1 min后呼吸骤停,大约在4-6 min内开始出现大脑细胞死亡,如不及时给予治疗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1]。目前随着生命支持技术和心肺复苏的不断发展,因多种因素造成心跳呼吸暂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得以提升,但该类患者病死率相对较高,整体预后效果不佳,故如何提高脑恢复成功率是现代抢救的关键[2]。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对于心跳呼吸暂停患者抢救的重要方式,其可有效恢复患者的心率以及自主呼吸,但患者经过CPR后恢复自主循环后并未成功脱离生命危险期,因为患者的苏醒成功不仅在于自主呼吸和循环的恢复,还需要脑神经功能的恢复[3-4]。联合亚低温治疗是经物理降温的方式使患者体温降至32-36℃,可减缓脑部代谢,降低脑耗氧量、兴奋性氨基酸以及氧自由基,有助于抑制脑细胞的凋亡,发挥保护脑功能的作用[5],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肺部功能的关键。鉴于此,本文旨在观察亚低温辅助干预对心跳呼吸暂停行CPR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肺部功能、免疫指标水平的影响。详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期间95例心跳呼吸暂停后行CPR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男28例,女19例,年龄33-64岁,平均年龄49.03±5.22岁,心跳暂停时间3.24-7.30 min,平均心跳暂停时间5.15±1.26 min;观察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32-64岁,平均年龄49.58±5.39岁,心跳暂停时间3.18-7.25 min,平均心跳暂停时间4.90±1.39 min。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心跳呼吸暂停时间低于10 min;行CPR后恢复自主心律和呼吸,动脉压高于60 mmHg;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心肝肾功能障碍,胸廓和心包填塞有显著畸形,合并低血压、失血性休克、全身衰竭状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及心肺复苏,患者出现心跳呼吸暂停后应尽快实施胸外按压,针对尚未建立人工气道者应立即开展气道插管,保持其循环和呼吸稳定;在常温状态下给予降低颅内压、脱水、营养脑细胞、抗惊厥、预防脑感染、改善循环、维护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发生等相应措施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亚低温干预,患者实施常规心肺复苏治疗后持续给予冬眠合剂(异丙嗪100 mg+氯丙嗪100 mg+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待患者处于冬眠状态时,马上给予冰帽、电脑降温毯措施进行全身降温,使患者中心温度降至32-34℃,并保持24 h。随后停止亚低温干预,自然复温。心肺复苏成功标准:心跳呼吸恢复后建立有效循环,平均动脉压≥60 mmHg或者血压≥90/60 mmHg,维持时间大于24 h。两组患者均随访10 d。

1.3 观察指标

1.3.1 神经功能预后

于心肺复苏后第1 d和心肺复苏后第10 d,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以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评估,APACHE Ⅱ量表总分为71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预后越不良;GCS量表总分为0-15分,分数<8分为昏迷,9-11分为中度意识障碍,12-14分为轻度意识障碍,分数为15分为意识清醒;采用美国Aspect BIS vista监测仪BIS值,当肌电值<40,质量信号指数>90%时记录数据。

1.3.2 肺部功能

于心肺复苏后第1 d和心肺复苏后第10 d,采集患者动脉血,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2)、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2))水平;采用TBird VELA呼吸机检测肺静态顺应性、肺动态顺应性、气道峰压及平台压。

1.3.3 免疫指标水平

于心肺复苏后第1 d和心肺复苏后第10 d,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M(Immune 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A(Immune globulin A,IgA)及免疫球蛋白G(Immune globulin G,IgG)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95例心跳呼吸暂停后行CPR患者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分析,致病原因、性别等计数资料数据用n(%)表示,比较用χ2值检验,神经功能预后、免疫指标等计量资料数据用±SD表示,比较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

与心肺复苏后第1 d相比,心肺复苏后第10 d时两组的APACHE II评分明显降低,GCS评分、BIS值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APACHE Ⅱ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BIS值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神经功能预后对比(

表1 神经功能预后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CPR后第1 d相比,#P<0.05。

组别 n APACHE Ⅱ(分) GCS(分) BIS值 CPR后 第1 d CPR后 第10 d CPR后 第1 d CPR后 第10 d CPR后 第1 d CPR后 第10 d 对照组 47 33.57±5.18 25.88±4.20# 5.48±1.39 9.66±1.23# 28.15±10.39 56.10±12.77# 观察组 48 32.30±5.44 11.53±3.69*# 5.10±1.42 13.06±2.87*# 27.62±12.88 74.30±14.52*#

2.2 两组患者肺部功能

与心肺复苏后第1 d相比,心肺复苏后第10 d时两组的PO2明显升高,PCO2、肺静态顺应性、肺动态顺应性、气道峰压、平台压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PO2高于对照组,PCO2、肺静态顺应性、肺动态顺应性、气道峰压、平台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肺部功能对比(

表2 肺部功能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CPR后第1 d相比,#P<0.05。

组别 n 时 间 PO2 (mmHg) PCO2 (mmHg) 肺静态顺应性 (L·cmH2O-1) 肺动态顺应性 (L·cmH2O-1) 气道峰压 (cmH2O) 平台压 (cmH2O) 对照组 47 CPR后 第1 d 65.52±2.18 57.13±2.46 0.65±0.26 0.60±0.25 48.79±5.22 22.04±1.37 CPR后 第10 d 83.05±2.17# 45.72±4.10# 0.37±0.12# 0.37±0.18# 27.32±1.05# 16.50±1.03# 观察组 48 CPR后 第1 d 65.39±2.12 57.85±2.44 0.62±0.23 0.58±0.27 48.50±5.17 21.88±1.34 CPR后 第10 d 94.11±3.20*# 32.11±3.20*# 0.24±0.05*# 0.22±0.11*# 20.11±1.65*# 13.02±1.28*#

2.3 两组患者免疫指标水平

与心肺复苏后第1 d相比,心肺复苏后第10 d时两组的IgM水平明显升高(P<0.05),IgA和IgG水平无显著差异;且两组患者在CPR后第1 d、第10 d IgA、IgM、Ig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见表3。

表3 免疫指标水平对比±SD,g·L-1)

表3 免疫指标水平对比±SD,g·L-1)

注:与CPR后第1 d相比,#P<0.05。

组别 n IgA IgM IgG CPR后 第1 d CPR后 第10 d CPR后 第1 d CPR后 第10 d CPR后 第1 d CPR后 第10 d 对照组 47 3.40±1.11 3.47±0.39 2.11±0.60 2.65±0.23# 17.79±0.50 17.79±0.35 观察组 48 3.53±1.02 3.35±0.26 2.03±0.58 2.60±0.24# 17.68±0.42 17.88±0.30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APACHE Ⅱ、GCS评分、BIS值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经亚低温辅助干预可改善心跳暂停后行CPR患者的神经功能。亚低温措施通过对患者降低机体温度和脑组织局部温度,可有效降低大脑氧气代谢和脑细胞能量的消耗,抑制氧自由基、脑部缺血后炎症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阻滞炎症级联反应[6-8],有效减轻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大脑细胞凋亡以及损伤,继而对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同时其还可暂时性抑制大脑细胞的活动,减低脑细胞所需能量和结构蛋白的损伤,继而降低糖酵解生成乳酸,促进脑细胞功能和结构得以修复,提高神经功能预后效果[9]。

此外,干预后观察组PO2、PCO2、肺静态顺应性、肺动态顺应性、气道峰压、平台压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经亚低温辅助干预可有效保护患者肺功能。亚低温措施可减轻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继发性损伤,其中包含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氧供需失衡等方面,可维持患者机体内高能磷酸物质的水平,确保患者本身具有充足的能量供应,继而实现对患者肺功能的保护作用;该措施还可减缓机体新陈代谢,改善肺部静态顺应性,降低肺部负担,继而减轻肺部损伤程度,有效避免呼吸机相关肺损伤事件出现[10]。

不过本结果显示,干预前后两组患者IgA、IgM、IgG水平无明显差异,提示两种干预方式均可有效维持大脑免疫防御系统。

综上所述,亚低温辅助干预通过降低机体温度和机体蛋白质物质分化对心跳呼吸暂停行CPR患者实施,可有效维持大脑免疫防御机制,降低肺功能损伤程度,提高神经功能预后效果。

猜你喜欢

顺应性脑细胞心肺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谁决定你的智商
脑细胞消失记
《心肺血管病杂志》
非顺应球囊高压处理半顺应球囊不能扩张的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为什么在睡觉时会做梦?
仲裁庭审答话中闪避策略的顺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