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初中劳动教育“四维六化”班级管理模式

2023-01-09陈醒珍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23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班级管理

[摘要] 初中阶段是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关键时期。劳动教育已成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索通过家庭劳动评价常态化、班务劳动评价制度化、专项技能评价体系化、志愿服务评价长效化、学科融合评价模块化和劳动创新评价项目化六个途径推动劳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学生在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和劳动创新四个维度得到发展,从而对劳动教育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实施、监督和评价,以构建初中劳动教育“四维六化”班级管理模式。

[关键词] 劳动教育;“四维六化”;班级管理

党的教育方针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深入人心。如何有效地实施劳动教育,是当前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的课题。目前,劳动课程的不完善、师资的缺乏,中高考对于劳动教育的评价导向仍处于逐步落实完善阶段,家长和社会对劳动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等因素,导致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困难重重、成效不佳等诸多现实问题。初中阶段是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关键时期,劳动教育应当成为初中阶段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全面的劳动教育培养目标、开辟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渠道、构建系统的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对于推动劳动教育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

作用。

一、建立全面的劳动教育培养目标

当前,对于劳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观念偏差。劳动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组织几场劳作活动,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动动手、出出汗就可以了,更不能认为劳动教育是劳动专职教师的教学任务,与学科教师和班主任没有关系。从育人目标而言,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更应该重视对学生劳动习惯、劳动精神和劳动创造等多方面的培养,必须建立全面的劳动教育培养目标。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单元,是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当前劳动教育应该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班主任在劳动教育中无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班主任通过创新劳动教育方式,整合劳动教育资源,搭建劳动教育平台,从而建立切合本班实际情况的培养目标。依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相关文件的指引,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出发,初中阶段班级劳动教育培养目标可以从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和劳动创新四个维度着手。劳动态度方面,引导学生崇尚劳动人民,尊重劳动成果,理解“劳动最光荣”的深刻内涵;劳动习惯方面,培养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积极参加各种劳动,养成主动劳动的好习惯;劳动技能方面,初中阶段应该让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培养一定的劳动规划、动手和合作能力,能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和未来工作中;劳动创新方面,学生能更好地将知识与劳动相结合,提升应用能力和水平,体会到劳动人民运用智慧不断地改变生活,培养劳动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开辟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渠道

影响劳动教育实施的因素有很多,如劳动资源比较缺乏、劳动师资力量不足、劳动氛围不够浓厚等。为了能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初中班主任首先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挖掘劳动教育资源、拓宽劳动教育渠道、壮大劳动教育协作力量和营造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下列做法。一是“串珠成链”。梳理学校能提供开展劳动教育的项目,收集学校周边社区的劳动资源,寻求家长协助开展“家长劳动课”,展示劳动技能或分享劳动故事,发挥研学等校外实践活动的劳动教育功能,调研学生及家庭参与劳动的共性化和个性化项目等。班主任通过上述做法能够更全面地掌握班级劳动教育的资源、机会和平台,对各个零散的劳动项目进行整合,形成符合本班实际情况、操作性较强的劳动教育整体内容。二是“聚沙成塔”。学校处处是劳动场合、时时有劳动机会、人人为劳动导师,负责环境卫生的保洁员、饭堂后厨的工人、学校的电工、泥水工、家长群体中的能工巧匠,都可以纳入班级劳动教育辅导员,壮大劳动教育协同力量。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的品格,又能通过劳动教育的真实场景增强专业指导。三是“无中生有”。中高考对于劳动教育的评价导向处于转型期,通过评价手段推动劳动教育的实施仍是一块短板。如何通过评价手段推动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班主任可以创造性地将劳动教育纳入阶段自查考试、期中期末考试中,作为班级评优和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定期开展班级劳动技能大赛、劳动星级评价,填补劳动教育评价的空白,进而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

三、探索有效的劳动教育实施和评价体系

1.家庭劳动常态化

由于学生家庭差异比较大,学生在家参与劳动的条件和机会不尽相同,主要体现在劳动的项目、劳动的参与程度、劳动的时长等诸多方面的差异。班主任要引导家长全面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发挥家长指导学生进行家庭劳动的重要作用。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和家长会等方式,全面了解并掌握家庭能够提供的劳动机会和内容。在家长和班主任的帮助下,制定个性化的学生家庭劳动清单并形成《家庭劳动登记册》,将其纳入课外作业的一部分。通过对《家庭劳动登记册》的检查,结合拍照、视频分享等信息化反馈方式,对学生家庭劳动进行常态化管理。例如,《家庭劳动登记册》设置基础项目和开放项目的家庭劳动清单,绝大多数学生会参与的做饭、洗碗、清洁卫生等基础项目,可作为必修项目;选修项目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家庭实际情况制定。例如,带孩子到家庭的小作坊、小工厂参与劳动,引导孩子参与农耕、饲养、绿植等劳动,培训孩子协助看商店、铺面,让孩子学会帮忙照顾老人、看护弟妹等。总而言之,基础项目和开放项目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劳动机会,既能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又能减轻父母的生活负担,让家庭劳动常态化管理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班务劳动制度化

初中生在校时间对比小学明显增多,尤其是全寄宿制学校的学生,不仅要参与班级值日劳动,还需要参与宿舍内务活动。学校的劳动安排主要是由班主任负责,所以班主任要将值日和内务纳入劳动教育的内容中,进一步拓宽班级劳动的范围,设法增加学生劳动的机会。教室内有卫生清洁、公共物品擺放和个人物品整理等,教室外有保洁包干区、劳动基地班级责任区、饭堂后厨劳动体验区等。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制定相应的劳动标准和制度,建立班级《值日劳动登记本》。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人负责相结合开展值日劳动,加强对实施过程效果的及时反馈;采取小组评价、个人评价和学校评价相结合,逐步构建完善的班级劳动体系。通过制度化管理,强化学生的劳动习惯,内化学生的劳动意识。

3.专项技能体系化

对比幼小阶段,初中学生具备一定水平的劳动能力,掌握应对生活和实践的部分劳动技能,但往往并不能独立或很好地承担劳动任务,其根本原因是劳动技能的习得是碎片化的,缺乏专业化、系统化的指导。班主任通过对国家劳动课程标准的研究,结合本地区本班级的实际情况,梳理出切合本班学生实际的劳动技能专项内容,通过校内师资、家长资源和社会义工等三方力量,形成专项技能学习和实践体系。定期邀请能工巧匠讲授劳动技能、分享劳动故事,举行班级劳动技能大赛,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专项技能水平。例如,生活中的劳动专项技能,各类各式衣物如何清洗,如何烹饪出几道简易的拿手好菜;农耕劳作专项技能,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常见的家庭绿植的维护;生产劳动专项技能,有简易木工、安全水电维修、家电拆洗、泥工等;传统文化专项技能劳动,所在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工艺等,从而丰富学生的劳动项目和评价体系。

4.志愿服务长效化

志愿者服务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通过志愿者活动,回馈社会,服务社会,是培养学生劳动精神的重要途径。在每个学期开始,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宣讲,让学生从思想上认同劳动创造价值,认识到劳动不仅可以锻炼自己,还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美好和温暖。班主任通过发动学生和家长收集适合班级的志愿服务项目,帮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好本学期的志愿服务内容和时长;学期中期,组织本班学生志愿者分享志愿服务的劳动心得,树立典型榜样,引导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志愿服务;学期结束,对志愿服务情况进行评价,对表现积极的志愿服务学生进行表彰。通过持续的跟踪,建立长效机制,让学生树立志愿服务、自觉劳动、服务社会的良好品格。

5.学科融合模块化

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已成为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班主任应该统筹各学科融合劳动教育,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例如,数学学科在讲到“解直角三角形”内容时,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操场测量旗杆高度,为学科教学营造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产劳动;物理老师结合物理知识指导学生动手制作小发明、小创作,应用于生活的小产品,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和力量,也让学生懂得知识与劳动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改造世界、改变未来;生物老师指导学生运用生物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实施户外现场教学活动。学生有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能较好地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综合实践老师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关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关心环保、垃圾分类等问题。班主任通过将各学科教学融合劳动教育进行梳理、分类和汇总,形成学科融合劳动教育的课程模块并纳入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中,构建学科融合劳动教育的模块化评价体系。

6.劳动创新项目化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该赋予新的内涵。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以提升劳动质量和水平。通过项目式活动,开发出高水平、高质量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实践项目。劳动创新项目化,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劳动手段、劳动方式,提高劳动质量、水平和成果。例如,优化校园周边接送高峰期的项目式劳动方案,学生通过对上学、放学高峰期的车辆监测、秩序维护活动,运用知识和科学方法提出创造性的优化建议;通过参与校园保洁工作,体验劳动的艰辛,针对校园保护环境卫生,制作多样化的宣传方式,从源头上减少校园垃圾的产生,进而降低相应的劳动成本。劳动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是学生劳动教育的高层次要求。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提升劳动教育的价值。

四、反思与展望

新时代育人导向的全面推进和落实,为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政策背景和实施条件。在推动劳動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存在的一些困难:一是家庭层面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特别是对家长重文化学科、轻劳动教育的观念,还需要不断进行引导和改变。二是社区为学校劳动教育提供更多的场所、机会和平台,真正形成家、校和社区“三位一体”的格局。三是劳动教育师资的缺乏,特别是对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培训步伐。无论如何,班主任根据学校、家庭、社会及班级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主动作为、量力而行,充分挖掘劳动教育资源,争取开发劳动教育课程,设法拓宽劳动教育途径,努力形成劳动教育评价。相信通过“六化”班级管理,一定能促进学生在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和劳动创新四个维度的发展,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成尚荣.价值体认:劳动教育的核心[N].中国教育报,2019(06).

[2]李帅南.初中生劳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标准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20.

陈醒珍   广东省东莞市茶山中学。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班级管理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