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无不”“不无”的跨层词汇化及其交互主观性差异
2023-01-04曹滟梅
曹滟梅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
“无不”“不无”结构相似,使用频率较高且容易发生误用和误译。
例1:在现场直播晚会上,主持人声情并茂:“一位名人曾经无不感慨地说……”[1]
从主持人说话的语境来看,例1本意是指“名人”有所感慨,应当使用“不无”一词,但却误用了“无不”。“无不”有周遍义,用在这里是不妥当的。再如:
例2:我当度不可计阿僧祇人悉令般泥洹,如是悉般泥洹,是法无不般泥洹一人也。
例3:菩萨亦不念彼间,亦不于是间念,亦不无中央念,色亦无有边,菩萨亦无有边。[2]
辛校释的版本中“是法无不般泥洹一人也”一句的英译是:InthisDharma,thereisnosingleperson whodoesnotattainparinirvāna.(在此法中,无人得不到涅槃。)但在梵本(英译)中,相应的句子是There isnotanybeingthathasbeenledtoNirvana,nor thathasledotherstoit.(没有任何生命被导入涅槃,也没有将别的什么人导入涅槃。)
辛有年参照异译得知,《道行般若经》原文是“无不般泥洹一人”,意思是无一人得涅槃。所以例2中的“无不”不解释为双重否定,只能理解为强调“无般泥洹一人”。可见汉语二语学习者初期翻译时行文中存在的局限。
至于例3,首译中的“不无”,在异译中只翻译成“不”,这里的否定词叠用,表示的也只是否定的强调,只能理解为“亦无中央念”。
因此,为了避免此类错误,很有必要考察“无不”“不无”的词汇化过程,辨析其共时差异,并探讨其词汇化之后在互动语篇中呈现的交互主观性差异。
一、研究对象
(一)跨层结构界定
吴竞存、梁伯枢提出“跨层结构是指不在同一个层次上的两个成分在发展过程中跨越原有的组合层次,彼此靠拢,逐渐凝固,最后组合成为的新的结构体。”[3]董秀芳则指出:“跨层结构是指不在同一个句法层次上而是在表层形式上相邻近的两个成分的组合。”[4]刘红妮在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跨层词汇化中相关的语义来源、语义获得和语义变化问题。参照上述观点,本文的跨层结构是指两个不在同一层次的成分,脱离原有结构,组成新的结构体,其变化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二)现代汉语中“无不”和“不无”的性质
在汉语韵律机制的驱动下,线性相邻的“无”和“不”两个音节在高频使用中,语义发生凝结,内部成分走向粘合,语用法凝固化,语言使用者也更倾向于把“无不”“不无”重新分析为一个组块,最终促进了“无不”“不无”跨层粘合的完成。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都已凝结双音词。
对这两个结构,刘红妮和阳盼也有词汇化论述。前者指出副词“无不”是由“否定代词+否定副词”跨层而来,“无”最先在古汉语中作为否定代词作主语,指代人、事物或处所等,而后长期连用组块发生词汇化,最终词汇化成一个词。[5]后者指出“不无”是由跨层结构“否定副词+否定动词”凝结成为一个表示否定意义的双音词。[6]
二、“无不”和“不无”的词汇
(一)“无不”的词汇化
“无不”词汇化在未始阶段时,“无”用作无指代词,一般用在陈述句中作主语,指代人、事物和处所等。此时“无不”分析为“无/不VP”。如例4和例5,“无”和“不”是两个分立成分,出现在线性序列上。
例4:大夫闻之,无不耸惧。(《左传》)
例5: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战国策》)
在“无不”词汇化的已始阶段,例6和7中的“无不听”“无不服”“无不为”中,“无不”用在这些动词之前,用双重否定的形式对陈述对象的主体作统括性的肯定。“无”作为否定代词的用法大大衰落,“无不”开始粘合,出现跨层结构特征。
例6: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周语上》)
例7: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
之后各朝代,“无”作为否定代词的用法逐渐消失,“不”与谓语成分的结合程度变得松散。“无不”词汇化进入完成阶段,使用频率增高,语义发生变化,结构界限取消,跨层成为否定副词“无不”。例8和例9中解释为“无不/嗟叹”、“无不/惟命是从”。
例8:宁之亡,天下知与不知,闻之无不嗟叹。醇德之所感若此,不亦至乎!(《三国志》)
例9:居民本敬服守仁,看了揭帖,无不惟命是从,因此与北军相处,格外退让。(《明史演义》)
(二)“不无”的词汇化
“不无”经历了由跨层结构到双音词的发展之后,成为双重否定结构。在“无不”词汇化的未始阶段,先秦和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和“无”两词在线性序列上连用,是跨层结构,不在同一句法层次上。例10和11中“无+戮”“无+慈爱”构成动宾结构,副词“不”对整个动宾结构进行否定。
例10:祖伊反曰:呜呼!乃罪多参在上,乃能责命于天!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周《今文尚书》)
例11:其三则子非无母,正是择贱者视之,义同师保,而不无慈爱,故亦有慈母之名,师保既无其服,则此慈母亦无服矣。(六朝《全梁文》)
隋唐五代时期,“不无”词汇化进入已始阶段。例句中“不无”后面接的是动词性成分,表明“不无”后面所接的成分出现了谓词性成分。“无”的词性也从动词虚化为表示否定的副词,“不无”开始发生词汇化。
例12: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奏曰:“逆胡指阙,以诛国忠为名,然中外群情,不无嫌怨……”(《旧唐书·玄宗本纪》)
例13:古人守死善道,不无为也。德威奏议,练刑名之要,俾长秋卿,美哉!(《旧唐书·李藩传》)
从宋元时期开始,“不无”后面接谓词性成分的使用频率变高,词汇化的进入完成阶段。尤其到明清时期,“不无”后面除了接谓词性成分,还开始大量出现在名词前面。在“不无+名词性成分”中,语义的焦点在“不无”这里,“不无”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语义关联程度更高。例如:
例14:历观古今,苟事之轻重所在,不无为害,唯当任正道而求忠良耳。(《资治通鉴》)
例15:但以为壮年鳏处,不无感伤,初不意其有所属意也。(《元代话本选集》)
三、“无不”和“不无”的词汇化动因
“无不”“不无”语义发生凝结、词汇化现象的产生有诸多因素制约。我们主要从汉语的韵律机制、词语内部语义的凝结、语言使用者的组块处理和重新分析三个方面对其词汇化演变的动因进行探究。
(一)汉语的韵律机制
“韵律构词学中,最小的,能够自由独立运用的韵律单位是“音步”,韵律词必须至少是一个音步。”[7]大概从汉代开始,汉语中基本韵律单位从单音节形式逐渐转化为双音节形式,促进了现代汉语双音节音步的形成。从语音层面来看,汉语的韵律机制和否定语素的不稳定特征是“无不”“不无”词汇化的重要成因。在“无不”词汇化完成之前,“无”和“不”两个分立的单音节词构成两个音步。韵律的不和谐和不稳定因素使得“无”和“不”两个音部经过停顿转移和音步重组变成“无不/VP”结构,“无”和“不”语音上发生了固化凝合成了一个双音节音步。
(二)词语内部语义的凝结
语义的凝结“无不”“不无”发生词汇化现象的重要动因,促使“无不”“不无”变为词汇性单位,最终跨层成为副词。“两个语义接近的形式,在概念领域内的距离比两个语义相反或相对的形式近,根据距离象似原则,应该具有更近的距离,因而也就更容易发生词汇化。”[4]“不”和“无”经过演变后语义逐步虚化,内部形式发生模糊,词义发生了进一步凝结。这也是吴竞存、梁伯枢(1992)所提出的跨层结构语义获得的第一种类型,即由组成成分原来的基本意义凝固而成,反映出跨层结构的未始式和完成式在结构功能上的继承关系。
(三)语言使用者的组块处理和重新分析
组块处理是影响“无不”“不无”词汇化的认知因素之一。“无不”“不无”高频率共现,同时受其他“无+X”“不+X”结构处理方式的影响,使用者为了便于信息的检索与提取,会下意识将其处理为一个组块。“无”和“不”两词之间的界限逐步模糊,最终被确定为一个组块。
Langacker最早提出重新分析,指的是表层表达形式并未发生改变,而内部结构关系的分析发生变化的语言现象。在一定情况下,人们在解码语言时会无意识地按照主观看法作出认知,导致表层表达形式没有变化,但内部结构关系发生改变。“无不”在历时演变中,其后可接多种谓词性成分,并且大量频繁出现在连谓句式中,“不”和谓语成分的结合程度变低,“无不”逐渐演变为状语成分,跨层成为一个副词。同样从宋元时期开始,“不无”后面开始出现谓词性成分,不无语义焦点回归到“不+无”,促进了“不无”词汇化的形成。
四、“无不”和“不无”的主观化和交互主观性
(一)“无不”和“不无”主观性差异分析
通过考察历史语料我们发现,从西汉以来,“无不”可后接单音节、双音节动词和动词性短语、小句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表示肯定的、统括的倾向。“无不”属于双重否定形式,两个否定词连用会表达肯定强化。因此,“无不”成为客观统括型范围副词,对句子谓语进行修饰和限制,达到肯定和强调的目的,主观性较弱。
跨层结构“不无”处在否定句时,“无”后的直接成分X,一般是双音词“无X”的语素,通常是表低幅义的评注性副词,是“不是没有,多少有些”的意思,具备有界定划与低幅确认的语义功能和委婉评价与弱化不信的语用功能,表示倾向性的主观情态,主观性较强。
(二)“无不”和“不无”的交互主观性
“对听话人的关注”是交互主观性的核心特征。“交互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说话人会站在听话人的角度来组织和表达话语。”[8]“无不”“不无”因为在语义和语用功能的不同,在语言使用中表现出了差异性。语用功能上,运用统括型范围副词“无不”可以避免说话人重复地将“无不”左向复数关联项逐一和右向单数关联项构成联系,符合说话的省力原则。同时,也更方便读者识别陈述对象的个体差异性,也避免了读者对说话人的陈述内容作重复解读。例16: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新生事物的产生和成长、思想认识的突破和创新、实践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人民日报》2021-08-05)例 16的“无不”将“新生事物的产生和成长”“思想认识的突破和创新”等多个群体包涵在同一集合中,并强调阐述上述群体一致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
“不无”是评注性副词,可以确认其后所接成分的性质状态,同时可以实现对该性质状态进行量幅上的低量有界化操作,即表达“多少有些”的意思。说话人使用“不无”委婉陈述句子主语存在某种心理活动或性状特征,舒缓了说话人的说话语气,减弱言语行为的冲击力,也保持了交际的礼貌性。如例17使用“不无”来婉转表达熊老说话时较低的悲怆心理量幅。而例18通过使用“不无”来委婉表达“消费者”心理勉强量度。因此,在语篇中“不无”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在委婉表达上,“无不”的主观性主要体现于对话双方可以减少重复描述和解读,含有强调事物统一属性的功用。
例17:去年我来采访时,熊老因中风坐在轮椅里,他由老伴推着,向我指看日晒雨淋的大墙上两条残缺不全的标语。“这标语再不修复就没了。”熊老不无悲怆地说。(《人民日报》2022-04-04)
例18:“《办法》允许‘五大总成’进行再制造,对于加快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是一个好消息。”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兼再制造分会会长罗健夫说。“再制造零部件能保证质量吗?我的车会不会在我不知情的时候被使用了再制造零部件?”消费者不无担心。(《人民日报》2021-03-27)
结论
我们对副词“无不”“不无”进行历时考察,发现“无不”是由“否定代词+否定副词”跨层而来的统括型范围副词,“不无”是由“否定副词+否定动词”跨层演变而来的评注性副词。“无不”和“不无”发生词汇化的动因主要体现在汉语的韵律机制、词语内部语义的凝结、语言使用者的组块处理和重新分析三个方面。“无不”“不无”词汇化后在语篇呈现出的主观交互性差异,前者的主观性主要体现在说话双方在表达和接受话语信息时可减少重复描述和解读相同内容,包含说话人对多种事物具备同一属性的主观强调,“不无”的主观性则体现在说话人对陈述对象的心理活动或性状特点的委婉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