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人天下观的生成逻辑
2023-01-04邓建华
邓建华 孙 镇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 长沙 410006)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胸怀天下”归纳总结为十条党的百年奋斗经验之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胸怀天下中的“天下”不仅仅指的是一个地理范畴的概念,更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意蕴。不管是哪一种范畴的“天下”,都涵盖了一对辩证关系,即“内”与“外”。作为地理范畴的“天下”,首先为共同体划定了疆域边界,即共同体的内部与共同体的外部;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等范畴的“天下”,则蕴含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方式与交往态度。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并为此不懈奋斗。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逐渐形成并丰富了自己的天下观。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天下观的生成逻辑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有重要意义。要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天下观的生成逻辑,就要从多个视角出发去探究。基于理论、文化、历史、时代等维度的分析,可以真实展示其生成逻辑,回答“中国共产党人的天下观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
一、理论之源: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
“胸怀天下”这一概念从词源意义上来说虽然更具有中国语境,但是在精神上是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保持高度一致的。马克思曾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1]从这一论断不难看出来,马克思本人在青年时期就树立了远大志向,立志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正因为在青年时期就拥有了这种为全人类幸福而奋斗的伟大信念,马克思在往后的几十年里才会始终心系劳苦大众。从《莱茵报》的编辑到工人运动的领袖,马克思不管是在从事文字工作还是开展工人运动,出发点都是为了解放无产阶级。恩格斯虽然出生于一个工厂主家庭,但这并不妨碍他心系劳苦大众。他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就指出:“由于租地日益集中,爱尔兰就不断为英国的劳动市场提供自己的过剩人口,因而压低了英国工人阶级的工资,使他们的物质状况和精神状况恶化。”[2]他意识到在资本主义生产所有制下,无产阶级生活状况十分恶劣,只有打碎旧的生产所有制,才能帮无产阶级赢得解放。在各个资本主义国家里,无产阶级都处于被压迫剥削的境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无产阶级解放就具有了世界价值。基于为全人类解放的共同理想,马克思与恩格斯成为挚友和革命伙伴。
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工人运动也因此获得了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最后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在马克思恩格斯眼里,未来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人与人之间将没有国家、民族、阶级等隔阂,世界各地的人民都将融合在一起,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地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不仅研究科学的理论,更是坚持胸怀天下,用实际行动投身于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列宁也坚持胸怀天下,不断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向前发展。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考察,列宁首先提出了“一国论”,即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他还指出:“没有各社会主义共和国对各落后国家的比较长期而顽强的斗争,便不可能有各民族在社会主义下的自由联合。”[3]可以看出,“一国论”在列宁那里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也绝不是从天而降的,是需要长期的严峻斗争实现的。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可以总结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坚持胸怀天下,以全人类的解放事业为己任,并为此展开不懈奋斗。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也始终坚持胸怀天下,不仅心系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还十分关心世界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4]。
二、文化之根:根植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天下”一词最早源自于周朝,伴随着儒家思想的发展,内涵不断丰富。“天下”一词至少包括了三重含义:一是地理范畴的天下,即以地理距离的远近来划分地域,远离中原地区的则被称为“异族”。二是社会心理层面的天下,它直接表现为共同体的疆域。三是政治范畴的天下,一般指的是统一的国家政权,与其相对的则是割据政权。随着儒家被确立为官方统治思想,其“天下观”思想一直深刻影响了传统中国。中国古代的“天下观”主要包括了“家国天下”“天才为公”“天下大同”等思想。
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天下观”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对于“天下”的理解与他的主要思想“仁”“礼”等密不可分。“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在孔子那里,政治共同体只有具备完善的礼乐制度才能实现“仁”。此外,他还坚持天下为公,即统治者应该为百姓带来秩序,教化百姓,施以仁政,让百姓安居乐业。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实现和谐,天下才能大同。在这个意义上,“天下”就具有了伦理意蕴。与孔子一样,孟子也坚持天下为公。孟子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是从政治合法性的角度来理解天下,将百姓摆在社稷和君主之上。这意味着,孟子领悟到天下得失与民心所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儒家关于天下的理解虽不乏有益之处,但终究是有历史局限的。明末清初,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产生,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政治思想也开始出现了转向。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开始对封建专制主义进行批判,指出了“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亡国”亡的是某一家的专制统治,“亡天下”则指的是中华的文明、道德、礼法等遭受到破坏,后者的破坏性更大。顾炎武提倡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仅是一种作为个人的责任与担当,也彰显的是一种“天下”的胸怀与格局。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下”有着丰富内涵,其中的许多思想到现在仍然十分有价值。在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推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历史之基:凝结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作为党的百年奋斗经验之一,“坚持胸怀天下”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态度,也具有丰富的实践意蕴。中国共产党人的天下观绝不是一下子就产生的,而是在实践中孕育并不断发展的。中国共产党人天下观的形成与发展是与时代使命息息相关的。以新中国成立为分割线,中国共产党人天下观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天下”更多指的是中国国内,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完成革命;在第二个阶段,“天下”就包含了国内国外两个范畴,此时中国共产党不仅要立足中国,更要面向世界。
中国共产党人对“天下”的最初理解是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的。自鸦片战争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开展了艰辛探索,但均以失败告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也深受中华传统天下观的影响,自诞生以来就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心系天下,胸怀天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5]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意识到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只有紧紧地依靠人民,才能获得力量,才能赢得天下。相反,脱离群众会被历史抛弃,会被人民抛弃,最终失去天下。正是有了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中国共产党才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才能建立新中国,才能在中华大地上完成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天下观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亟需在对外交往上面打开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愿意与世界各国展开友好交往。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内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中国依旧愿意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向一些落后国家施以援手。例如,1950 年到1960 年左右,中国向亚洲的越南、朝鲜、老挝、柬埔寨,非洲的阿尔及利亚、几内亚和拉丁美洲的古巴以及欧洲的阿尔巴尼亚等十多个国家提供了军事援助;1963 年底到1964 年初,周恩来总理访问亚非十四国期间,对外宣布了中国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主动加强对外交流,将援助落后国家与发展自身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互利共赢,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发展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胸怀天下,心系世界人民,愿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天下”的理解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不仅在乎中国人民的发展进步,还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的走向,积极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四、时代之变:回应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时代是不断变化的。就国内而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就国际而言,国际局势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就多次强调:“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6]百年变局是对世界形势的科学判断。百年变局中蕴含着三对辩证关系:一是内与外的关系;二是进与退的关系;三是新与旧的关系。“内”指的是中国国内,“外”指的是外部世界的其他国家,面对复杂的世界局势,中国共产党必须继续坚持胸怀天下,从全人类、全世界的视角出发思考问题,正确处理中国同其他国家的关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之未有大变局,将对外友好交往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进”指的是经济全球化依旧是大势所趋,各类贸易主体相互交往密切,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退”指的是出现了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为主要代表的逆全球化行为,恐怖主义、公共卫生危机等阻碍人类进步发展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中国要毫不动摇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继续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坚持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趋势,与逆全球化等阻碍人类进步发展的问题作斗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7]。“新”与“旧”分别指的是新兴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与传统的西方发达国家。伴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世界的中心开始出现了偏移,但是传统的世界格局尚未彻底瓦解,新的世界格局也还未形成,世界处于大变革之际,变局之中既蕴含着机遇也充满了挑战。中国要善于在变局中抓住发展机遇,同时也要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带动其他友好国家一同发展。
一言以蔽之,中国共产党人天下观的生成逻辑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根植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凝结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回应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天下观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天下观不仅对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有重要推动作用,还对当今世界消除国家间矛盾、种族间歧视等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