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创造活力,建立全员创新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2022-12-18朱美旗刘美辰侯頔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2期
关键词:党务工作党务环节

朱美旗 刘美辰 侯頔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背景和意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四五规划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专章进行部署,这是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首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要建立具有自主创新能力、依靠创新实现持续发展的创新性企业。

对企业创新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技术创新的层面,这使企业中很大一部分创新潜力没有得到释放[1]。时代环境给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仅靠部分人开展单纯的技术创新已经不满足发展需求,要从部分创新向全员创新转变,营造人人可参与的创新环境。

从“两弹一艇”到“华龙一号”,中核集团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的核工业创新道路,也在六十多年的创新道路上形成了独特的创新文化,这种创新文化是促进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值得深入研究。文章希望通过总结北京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六十多年来的创新实践,从中提炼出一套人人可使用的普适性的创新方法,指导全员创新,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全面开花的新局面。

二、实践过程和做法

本研究共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为调研环节,采用专家访谈形式;第二阶段为提炼环节,结合现代核电企业实际,总结一套具有普适性创新方法;第三阶段为实践环节,将提炼出的创新方法带入工作案例中验证有效性。

(一)访谈调研

访谈环节共采访三位总工程师,分别是核二院总工程师马一,集团公司首席专家、中核工程总工程师邢继,中核工程常务副总工程师堵树宏。通过采访发现,设计院在不同发展阶段,其设计创新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以秦山二期自主设计阶段,创新主要体现在自我完善;在“华龙一号”自主研发阶段,创新体现在自我升级;在四代堆研发阶段,创新体现在自我突破。

尽管不同阶段的创新体现有所不同,但在创新实践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具有一定共性的,这也反映了创新活动所遵循的一定规律。

(二)方法提炼

创新活动总体上可分为两类,被动创新和主动创新。在两种创新过程中,其主要发展阶段都为:发现问题—要因分析—解决问题,而创新方法的提炼,就是围绕不同发展阶段中应当采取的行动进行研究,形成一套可操作的普适性的方法。本研究经过总结提炼后概括如下:

1.发现问题的环节分为被动创新和主动创新两类

(1)被动创新。被动创新中,发现问题的环节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去寻找问题,而可以直接开展要因分析。在过去核电研发的过程中,被动发现问题占很大比例。以“华龙一号”设计为例,福岛事故以后,各国对于核电安全性的标准提高,为了满足外部要求,做的一系列创新升级属于被动创新。

(2)主动创新。主动创新是企业持续创新的关键,也是更高质量的创新。此情形下的创新,关键在于有强烈的寻找问题的欲望,员工要培养自己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寻找工作中的“痛点”,从质量、效率、可靠性、成本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活动越多,能够产生的创新内容也会更丰富。

2.要因分析环节的关键是应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找到根本原因

要想找到某个问题的原因,需要开展根本原因分析(RCA),可采用的分析方法有五问法、鱼骨图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等。对每个分析出的问题,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找到可行的解决措施[2]。

3.解决问题环节是创新活动的核心所在

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如何创造性地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仅靠毫无头绪的胡思乱想是很难成功的,创新性思考需要遵循一定的思考方法[3]。本研究结合访谈以及资料查询,把创新性思考遵循的一系列方法总结概括为“加减乘除”四步法。

(1)加法思维,如增加系统、零件、次数、速度、强度、用途以及扩大使用范围等等。

“华龙一号”上很多重要的技术创新运用了“加法”思维,“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就是通过加法做创新。一方面继承了成熟的能动技术,另一方面又创新性地增加了众多非能动技术,使得核电厂即使遭遇类似日本福岛核电厂的长期断电情况也能保证核安全。

(2)减法思维,通过减少或者降低系统、零件、体积、数量等等来达到目标。

“华龙一号”没有采用传统的双堆布置,而是减少成单堆布置方案,这种设计更好地实现了实体隔离,减少了机组间的相互影响,便于电厂的建造、运行和维护,提高了核电厂址方案选择的灵活性。此外,核电站设计建造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设计人员通过减少一些冗余就可以提升很大的经济成本。

(3)乘法思维,通过类比和联想,发现新规律,得到新设想,或者把不同的方案组合起来等等。

乘法思维跟加法思维相比不是简单增加,而是通过增加多样性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华龙一号”的多样性就体现在了方方面面。例如支持电源的多样性,包括两列互相独立的厂外电源、应急柴油发电机、厂区附加柴油发电机、全厂断电(SBO)柴油发电机、移动式柴油发电机,以及不同电压等级和容量的直流电源。

(4)除法思维,把复杂的事物恰当的分解成若干单纯的因素,从而逐个攻破,最后整体改善产品的功能。

“华龙一号”的一项重大创新是自主知识产权的177堆芯,运用的就是一种除法思维。堆芯额定功率和平均线功率密度,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堆芯数量增加到177组,可以实现在提高堆芯额定功率的同时降低平均线功率密度,既提高了核电厂的发电能力又增加了核电运行的安全余量。

上述内容简要的概括了创新活动中各个环节应该采取的方法,并列举了“华龙一号”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创新案例作为解释说明。其他岗位人员在开展创新活动时同样可以遵循这样一套方法,提升创新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三)具体实践

实践环节在核工院党群工作部开展,具体案例选取该部门为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开发“核工院党建云平台”项目。党务工作人员是非设计人员的一部分,本研究以此为例,验证了这套创新方法对于全员开展创新活动是适用且有效的。

项目启动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党建工作领域越来越宽,党建工作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也给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核工院作为公司最大的基层党委,下属5个党总支,3个直属党支部,35个二级支部,部分党支部的党务工作距离规范化、标准化还有很大差距。

党群工作部按照上文归纳的方法开展各环节的创新。

1.发现问题环节:本次创新为被动创新,由于基层党支部存在党务人员对各种党务工作流程不熟悉、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为解决这类问题,党群工作部开展创新活动,创新目的是使基层党支部的党务工作更加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

2.要因分析环节:本次创新活动采用的分析工具为鱼骨图法,逐步分析导致基层党务工作不规范的主要原因。

3.解决问题环节:本次创新活动要解决的问题比较复杂,在解决问题环节综合运用了“加减乘除”四种思维方法。

在多次讨论和调研之后,决定跳出现有工作模式,最终形成将党建和互联网结合,搭建党建云平台的解决方案。利用信息化网络,实现党建信息点对点、点对面的精准对接与发布,缩短信息传递路程,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减轻党务人员工作强度。最后形成目标要求如下:

(1)建设党务管理平台。

(2)打造宣传学习教育平台。

(3)建立党组织和党员静态动态信息库。

(4)打造信息发布、交流互动平台。

(5)打造流程化平台。

(6)打造党建考核平台,建立党建任务全过程跟踪体系。

(7)打造档案记录平台。

(8)建立党建活动模板库,形成党建标准化模式。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发现,一次性开发具有全部功能的平台耗时过久,各种问题很难同时突破。项目随后转变思路,在初步方案上做减法,开发计划调整为“总体规划、分布开发、急用先行、快速迭代”,先在公司内网搭建“核工党建云”党建管理平台,核心功能涵盖“云信息、云管理、云服务”,优先实现日常党建工作管理和专项工作的部署、计划、检查和考核的功能,编制完成软件设计说明书并交付技术开发部门。

实际进行模块开发时,党群工作部进行了很多微小但实用性、便利性很强的创新。例如党员发展模块中,能够实现从入党申请到成为正式党员五个阶段的全方位跟踪管理,并设置自动提醒发展党员时间及资料提交节点,这两点创新从根本上杜绝了人工管理时出现的发展阶段信息变更和提交资料不及时甚至逾期发展的问题。干部管理模块与人力资源系统的数据对接,确保干部任免信息第一时间自动调整,实现了基本信息的动态维护。这些小的改进都是运用了“加减乘除”的思维方式,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实践成效

核工院党建云平台第一期已开始运行,该平台不是单纯将党务工作从线下搬到线上,而是在电子化的过程中,优化了党务工作流程,规范了党务工作细节,实现了党建管理上的技术创新,降低了党建工作成本。经过意见收集和数据对比,党建云平台第一期在以下几方面具有显著成效:

组织管理更加清晰明了。平台上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机构树,对各部门党务工作者和各级党支部委员进行角色定义,并根据角色权限可以对组织管理信息进行编辑、更新,某一级出现更新可实现全系统同步更新。大大降低党务工作者之间反复核对基础信息的工作量,也使得之前存在的不同级别党组织之间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党员信息精准动态管理。党员培养主要分为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及正式党员几个阶段。由于核工院人员基数大,党员培养阶段的转变、层层审批操作,由此带来大量的基础信息更新,此前全部由人力完成填写、变更、传递及保存,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而在云平台上,党员培养各阶段的信息管理、档案资料的填写及审批操作,全部在线记录,关键事件节点设置代办提醒,避免发展逾期,节约了大量人力的同时,避免了人为造成的流程失误和资料不规范的问题。

信息统计高效便捷传输。组织生活模块可实现各级党组织日常组织生活的安排、通知、记录、统计等功能。以往按季度汇总各级党组织“三会一课”相关信息,需要层层统计汇总,现在平台可实现主题党日、特色活动、精彩党课等日常支部活动记录,党务工作者可以从系统内直接导出全院各级党组织“三会一课”信息,不再需要多级党务人员介入。

党务流程更加简洁优化。组织关系转接模块通过电子签章实现公司内部调动、转入转出的申请审批全流程信息化,可查询已办结的转入转出记录,提高组织关系接转效率,有效避免人为传递中的数据差错。组织关系接转记录均可随时调取。

利用信息化网络,党务干部能及时处理日常党务工作,减轻工作强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四、认识和体会

文章尝试在技术人员六十多年的创新经验中总结提炼一套全员可使用的、普适性的创新工作方法,并以党群工作部的一项创新工作作为具体实践,证明了在任何工作岗位上,只要从工作实际出发,开动脑筋、大胆创新,加上对流程细节的不断优化和改进,终能实现小突破成就大创造、小积累形成大效益的结果。

无数经验证明,在一个企业里,仅靠领导干部和科研人员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实现全员创新,才能处处呈现生机勃勃的创造景象。每一名员工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满足于仅完成本职工作,更要在心里绷紧创新这根弦,思考如何改进工作、革新技术、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各个岗位小的创新和改造将会积累成大量的创造,持续不断地推动企业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猜你喜欢

党务工作党务环节
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几个主要环节
国企党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新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党务宣传工作的创新思路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新环境下党务工作开展有关问题分析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更要实行党务公开
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组织名单
做党务,我们有资格证!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