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内针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2-12-16钟景欣李雅青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62期
关键词:标准分条目缺血性

钟景欣,李雅青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6)

0 引言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狭窄或堵塞导致供应中枢神经组织的脑血流减少或中断[1],而引起大脑缺血、缺氧性损害,表现为意识障碍、偏盲、失语、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甚至直接引起死亡等,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群致死、致残首要原因[2]。据统计,我国目前有脑卒中患者1200万,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脑卒中的70%~80%,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血脂异常等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患病人数分别高达2.45亿、1.298亿、2.78亿、3亿、4亿,并且呈一定上升趋势和年轻化趋势[3]。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血运再通,包括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但是由于院前和院内延迟等原因,绝大多数患者错过治疗黄金时期,因此常遗留运动功能障碍、吞咽障碍、言语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4],并且可进一步引起焦虑、抑郁、轻生等负性情绪和睡眠障碍,而负性情绪和睡眠障碍可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治疗效果,形成恶性循环[5]。目前现代医学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主要以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为主[6],对患者心理和睡眠等关注较少。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中医学“中风病”范畴,中医学认为此病为此病的核心病机为气血亏虚,痰瘀阻络。皮内针通过刺激皮部以调理气血、协调阴阳,对改善抑郁、失眠等具有良好作用,但是在脑梗死患者中应用较少。本研究拟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皮内针治疗,观察皮内针对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等的影响,旨在为皮内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51~74岁,平均(67.23±11.23)岁;病程1~10年,平均(5.13±1.62)年;合并高血压24例、冠心病9例、糖尿病20例。观察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53~75岁,平均(68.42±13.16)岁;病程1~9年,平均(5.42±1.39)年;合并高血压22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脑梗死诊断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6]中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②病程≥14d;③年龄在45-75岁之间;④病例资料完整。

1.4 排除标准

①出血性脑卒中、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脑转移瘤、中枢神经系统淀粉样变性、脑水肿、脑疝形成、脑膜炎、脑炎、脱髓鞘病、多系统萎缩、肌侧索硬化等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者;②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造血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者;③生命体征不平稳者;④意识障碍者;⑤精神障碍、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障碍者;⑥无法正常的日常交流者;⑦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⑧恶性肿瘤终末期者;⑨治疗部位皮肤破溃或感染者;⑩晕针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抗血小板积聚、营养神经、降低血脂、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药物治疗,并且给予步行功能康复、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关节活动训练、言语功能康复、吞咽功能锻炼等康复训练。连续治疗28d。

1.5.2 皮内针组

皮内针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皮内针治疗,取百会、神庭、足三里、关元、三阴交、太冲、神门、内关、极泉、尺泽、委中等穴位,上述穴位常规消毒干燥后,选取方便揿针(规格:0.25mm×2.0mm),一手拇指和食指撑开穴位皮肤,另一手手持方便揿针直接刺入皮下后用胶布固定针柄,留针24h,每天按压3次,每个穴位按压1~2min,隔日治疗1次。 连续治疗28d。

1.6 观察指标

(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7]:PSQI由Buysee D.J教授开发而来,在我国人群中验证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PSQI量表由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组成,构成7个因子,每个因子采用4级评分法进行评分,总分0~21分,分数越高睡眠质量越差;(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HISS)[8]:NHISS量表由意识、凝视、感觉、上下肢运动、语言、忽视等11个因子组成,总分0-42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3)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9]:BI量表包括大小便、进食、活动等,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高;(4)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10]:SF-36量表由36个条目组成,构成生理功能、情感、心理健康等8个维度,标准分=(原始分-该条目最低值)×100/(该条目最高值-该条目最低值),标准分0-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5)疲劳严重度量表(FSS)[11]:采用FSS量表评价患者的疲劳情况,FSS量表由9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采用7级评分法,总分7~63分,分数越高疲劳越严重;(6)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12]:SAS量表由2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标准分=原始分×1.25,标准分25-100分,分数越高焦虑越严重;(7)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13]:SDS量表由由20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标准分=原始分×1.25,标准分25-100分,分数越高抑郁越严重。

1.7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以()、百分比表示,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的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NHISS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NHI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NHIS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HISS评分的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 BI、SF-36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BI、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BI、SF-36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DS、SAS评分的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I、SF-36评分的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 SDS、SAS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SDS、S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见表3。

3 讨论

中风病属于中医学“中风病”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本虚标实之病,气血阴阳亏虚为本,痰瘀阻滞脑窍为标。患者年老体虚,正气亏损,气血不足,气虚无力行血,脾虚不能运化水湿,痰浊、瘀血内生,加之风邪侵袭,痰瘀痹阻脑窍,发为中风。痰瘀蒙蔽清窍,神明失用,发为失眠、焦虑、抑郁等。因此,缺血性脑卒中的核心病机为气血亏虚,痰瘀痹阻[14]。治疗上应当以补益气血,醒脑开窍,祛痰活血为主。经络具有沟通内外、调节阴阳、疏经通络的作用。经络学说认为皮部是经络功能反应于体表的部位,与十二正经、脏腑功能关系密切,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与腧穴,通过对腧穴的刺激可以调节脏腑功能、疏经通络、调节气血阴阳。皮内针由古代的留针方法发展而来,将针体刺入皮鞋后用胶布固定,通过腧穴持续稳定刺激,从而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调节气血、调节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头为诸阳之会,百会位于颠顶,贯通阴阳脉络,具有醒脑开窍、熄风镇静功效;神庭穴清心宁神,镇静安神;此二穴刺之可醒脑开窍,镇静安神。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足三里乃足阳明胃经下合穴,具有健脾和胃,补益气血,健脾化痰功效;关元穴为三阴交与任脉交会穴,具有补肾,温阳益气功效;三阴交为肝、肾、脾三阴交交会穴,具有健脾补肾,益气养阴功效;此三穴刺之可温阳益气,滋阴补血,培土化元。神门穴镇静安神;太冲穴疏肝解郁;内关穴镇静安神,宽胸理气;此三穴刺之可镇静安神、疏肝解郁。极泉、尺泽、委中等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改善肢体运动功能。诸穴合用,共奏醒脑开窍、补益气血、镇静安神、祛痰活血功。临床研究发现,针刺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肢体功能、抗焦虑、改善睡眠等作用[15]。本研究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皮内针治疗,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PSQI、NHISS、FSS、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PSQI、NHISS、FSS、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BI、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BI、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皮内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皮内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以改善睡眠、神经缺损功能、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疲劳。

猜你喜欢

标准分条目缺血性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COSMIN-RoB清单中测量工具内容效度研究的偏倚风险清单解读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基于马尔科夫预测的分层教学下教学质量量化模型
高校师生对原始分制与标准分制的感知对比
基于标准分优化的在线教师教学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