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物理深度学习中发展核心素养
——以“杠杆”教学为例
2022-11-27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650500刘荔鑫徐晓梅
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650500)刘荔鑫 徐晓梅
所谓深度学习,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1]。相对三维目标,2017 年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站在一个更高的物理文化层面对物理教学提出要求,要求从“知识为本”转向“观念建构”,在“观念建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从物理的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观点[2]。从中学物理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习惯直接向学生灌输知识,使学生难以独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教学出现浅表化现象。深度学习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建构的过程,注重批判性理解、知识迁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及高阶思维的应用。这些与核心素养的内涵不谋而合,所以说深度学习能够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本文从深度学习的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以及价值与评价五个基本方面来设计教学,下面以“杠杆”教学为例,从深度学习的基本特征出发,将深度学习渗透于各教学环节中,探索提高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用以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1.通过生活体验,学会从生产生活中相关的工具归类得出“杠杆”这一简单机械[3]。在杠杆和力臂概念的建构过程中,培养模型建构的科学思维。
2.在探究力臂的概念实验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加深对科学探究过程的认识,锻炼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对生产生活中杠杆的认识,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合作交流的品质。
二、教学过程
(一)趣味游戏,导入新课
准备一个拉环损坏的八宝粥罐子,选择能够快速且容易打开盖子的工具。工具有筷子、螺丝刀、皮尺、铁丝、薄木板、绳子以及钥匙。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用所选工具开盖的效果。
根据展示结果提出如下两个问题:
问题1.为什么皮尺、铁丝、绳子和薄木板均无法打开盖子?
问题2.在使用筷子、螺丝刀、钥匙打开盖子的过程中,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将杠杆的概念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对杠杆概念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发展系统化思维。
(二)引导学生深度体验,建构物理模型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杠杆:镊子和羊角锤。
师:如图1 和图2 所示,在二者的使用过程中,支撑点分别在哪?哪些力阻碍它转动?哪些力使它转动?
图1 镊子
图2 羊角锤
生:在使用镊子的过程中,支撑点在镊子的尾部O点,手对镊子施力使得镊子转动,物体对镊子首端起阻碍作用。在使用羊角锤的过程中,支撑点在羊角锤头部的中点O′处,手在A′点对它施加力使其转动,钉子在B′点阻碍羊角锤转动。
[归纳总结]
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设计意图:学生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能够从生活中常用工具抽象出杠杆模型,形成建构物理模型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
师:知道了什么是支点、动力和阻力,下面学习杠杆的另一个要素——力臂。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3,跷跷板在A,B两种情况下分别处于什么状态?
图3 跷跷板
生甲:A是平衡状态,B是非平衡状态。
生乙:A,B都是平衡状态。
(针对不同的看法,请学生分组讨论。)
师:当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师:也就是说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
师:那么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镊子和羊角锤的使用,引导学生将生活中对杠杆的认识抽象为杠杆的物理模型,认识杠杆的要素,发展科学思维。通过跷跷板的情境,产生认知冲突,重新建构杠杆平衡的概念。
(三)深度探究,建构力臂概念
实验仪器:自制杠杆、沙袋、弹簧测力计。
问题1.作用在木棍上的任意位置,用的力是一样大吗?
猜想:(1)靠近支点的位置省力;(2)远离支点的位置省力。
实验1.如图4所示,在木棍一端挂上沙袋,在木棍另一端A,B两个位置分别用弹簧测力计将沙袋提起至水平位置平衡,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重复以上操作3次。
图4 实验1
表1 实验1记录
结论:杠杆的平衡与力的大小有关,并且力的作用点距离支点越远,所用的力就越小。
问题2.当我们在离支点的最远端施加力时,将沙袋提起到同一位置,是不是无论力的方向朝哪,用的力都是一样大的呢?
实验2.如图5 所示,在木棍的最远端,用弹簧测力计朝着如图5 所示1、2 方向拉动杠杆,待杠杆水平平衡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重复3 次,将数据记录到表格中。
图5 实验2
表2 实验2记录
结论:杠杆的平衡与力的方向有关,当力的方向垂直木棍的时候,所用的力最小。
问题3.能否把力的方向的改变归结为某个距离的改变?
师(黑板作图):只改变力的方向,支点到力的哪个距离发生了变化?
生: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师:从图中可以发现,当力垂直于杠杆时,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是怎样的?
生:最长的。
师:当力不垂直于杠杆时,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就会变小,我们把表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的线段称为力臂。
师:因为杠杆有动力与阻力,所以力臂也分为什么?
生:动力臂和阻力臂。
师:大家一起总结一下力臂的画法。首先找出支点,然后画出力的作用线,结合数学中点到线的距离可知,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这条垂线段就是力臂。
设计意图:深度学习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通过探究实验,加深对影响杠杆平衡要素的理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同时,通过问题组层层深入,经历力臂概念的建构过程;通过对数学知识迁移运用,将零散的知识结构化、体系化,以融会贯通的方式学习力臂的作图方法。
(四)深度理解,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杠杆的平衡与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有关,那么当它们满足什么关系时杠杆才能平衡呢?
问题1.要知道这四个物理量满足什么关系,首先就要测量出这四个物理量的大小。动力和阻力可以通过砝码的质量计算得出,力臂怎样测量最容易呢?
师:根据前一环节“力臂”的学习,知道当力垂直于杠杆时,力臂最容易测量。
学生小组讨论,展示实验设计方案。教师完善实验方案后,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实验仪器]杠杆、砝码。
[实验过程]
a.调平杠杆,在杠杆的左右两侧12 cm 处各挂一个重为2 N 的砝码,此时发现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将支点右侧规定为阻力,然后把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见表3)。
表3 实验3记录
b.将左侧砝码加为4 N,位置仍为12 cm,此时杠杆发生了偏斜,保持阻力不变,移动砝码的位置直至杠杆平衡,则此时砝码位置是多少?
c.将左侧砝码减小为2 N,移动至24 cm 处,此时保持阻力砝码的位置为24 cm,阻力为多少时可以使杠杆平衡?
d.将左侧砝码调整为4 N,距离调整为24 cm,此时阻力侧砝码的质量和位置分别是多少时可以保证杠杆平衡?
实验结论: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设计意图:注重设计与评估的科学探究是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的典型特征之一[4]。在本环节中,学生经历杠杆平衡条件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推理能力,进一步加深对力臂的理解。学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得以锻炼,养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杠杆的分类
师:我们已知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那么在“动力臂>阻力臂”“动力臂<阻力臂”“动力臂=阻力臂”这三种情况下,动力和阻力的关系分别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给杠杆命名,并将表4填写完整。
表4 杠杆分类表
(五)举一反三,进行深度评价
在本节课的评价环节,主要通过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下面举例说明。
练习题1:请同学们画出图6所示的三个杠杆的力臂示意图。
图6 练习题1
练习题2:请同学们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杠杆。
设计意图:把握事物的本质,是建构知识结构的前提,也是以简驭繁、削枝强干的前提[1]。抓住力臂的本质,才能举一反三。学生通过解答练习题提升知识深度加工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通过对生活中杠杆的举例,检验学生对杠杆定义和五要素的掌握情况。通过对变式题的解答,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学生也能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批判与反思。
三、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首先通过趣味游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深度学习;其次通过问题组与探究实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建立力臂的概念;再次通过设计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最后利用变式题,检验本节课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