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2-11-23陈香莲

关键词:整本书笔者内容

陈香莲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临平第三中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提出:“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统编教材充分落实这一理念,将“整本书阅读”作为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虽然“整本书阅读”的课程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认可,但是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教师阅读指导“功利化”“粗放化”“随意化”,学生阅读“细窄化”“浅显化”“碎片化”。

叶圣陶先生曾说:“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教他们读整本的书,那习惯怎么养得成?”其实,“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在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水平,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可以说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

一、有兴趣地阅读,激发主动性

“整本书”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篇章节选或单篇而言的,它可以是具有内容上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的作品,也可以是某个作家的作品集,或者某类体裁经典作品的汇编。纳入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整本书阅读”的对象应当包括出现在教材中的必读作品、选读作品、随文推荐的作品以及教师根据学情精心编制的“整本书阅读”校本教材。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内容的兴趣。”一本好书如同一座宝藏,它需要教师引领学生看到里面的瑰丽奇妙。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这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

(一)做好导读

1. 导读法

导读课不但能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降低阅读难度,还能激发兴趣,给学生提供阅读方法的指导。例如《海底两万里》导读课,笔者先引导学生打开目录“看头看尾窥全貌”,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然后,跳读第二部分第十六章,圈画尼摩船长南极遇险以及如何脱险的内容,让学生复述故事内容。这样,教师便如同一个向导,为学生打开了阅读探险故事的大门。

2. 选点法

选点法是指撷取整本书中最精彩的部分,唤醒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例如《西游记》导读课上,笔者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西游人物故事,然后播放相关影视片段。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这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走进了奇妙的神魔世界,领略到了《西游记》的魅力,正所谓“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

(二)上好单篇

语文课程论专家王荣生教授把节选篇目的教学功能定位为“引子”——“由选篇引向整本书阅读”。教师要重视单篇阅读教学与“整本书阅读”关系的积极建构,选择恰切的教学内容与合宜的教学策略,来实现从“这一篇”到“这一本”的任务。比如教学《智取生辰纲》时,笔者在课堂上着重落实了梳理情节发展鱼骨图、赏析人物、探究主题三个学习任务,并引导学生联结《水浒传》中有关杨志的所有回目,辩证讨论“杨志屡遭失败,是时运不济,是咎由自取,还是另有其因”这一问题。课后,笔者让学生用习得的方法去阅读其他梁山好汉的故事,深入体会《水浒传》“连环列传体”结构的妙处。

二、有计划地阅读,确保持久性

(一)制订阅读计划

“整本书阅读”应该是一个有教学设计的师生共读行为,教师的读必须先行,然后引导学生拟订具体可行的阅读计划。统编教材每一册都推荐了两部必读作品和四部自主阅读书目,制订和执行阅读计划就是有效落实的重要抓手。“整本书阅读”的计划具体包含阅读阶段、阅读任务、阅读时间安排、阅读方法指导、实施步骤等内容。以《朝花夕拾》为例,笔者计划让学生花一周时间读完这本书(五天内每天读两篇左右,余下两天反复阅读)。具体阅读内容包括:①幼年生活,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三篇;②童年生活,如《五猖会》等三篇;③少年生活,如《父亲的病》一篇;④青年生活,如《琐记》等两篇;⑤成年生活,如《范爱农》一篇。为了巩固并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笔者在课前5 分钟要求学生进行整本书推荐交流。第一天朗读并赏析《朝花夕拾》精彩语段;第二天介绍作品内容;第三到五天分享阅读新的作品。然后拿出两个课时开展阅读交流活动:第一课时,《朝花夕拾》导读课;第二课时,《朝花夕拾》分享课——你们对鲁迅有怎样的认识?在鲁迅先生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促使他由平凡走向了伟大?鲁迅先生的成长经历对你的人生规划有什么启示?

(二)监控阅读过程

教师可以采用设计优质“阅读任务”的策略实现对学生自主阅读过程的督导,常见的有:

1. 设计学习任务单

教师帮助学生制定阅读推进的路线,用“任务”驱动,以“能力”导向,灵活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

2. 绘制思维导图

这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可以绘成树图或鱼骨图等多种形状。如一学生绘制《朝花夕拾》思维导图,第一层次是篇目,第二层次是主要内容,第三层次是表达的感情,这样便能一目了然。

3. 个性化作业

教师给学生创设发挥个性专长的平台,布置学生感兴趣的阅读作业,比如让喜欢绘画的学生阅读《西游记》后绘制“西游妖怪脸谱图”,这一别出心裁的作业既能发挥学生特长,又能巩固并深化学生的阅读记忆,激发其创作潜能。

三、有指导地阅读,体现有效性

温儒敏教授说:“新教材专治不读书。”“整本书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让学生“会读书”,能根据自身特点、书籍种类以及读书目的而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

(一)培养习惯

1. 主动阅读的习惯

学生能否真正进入阅读状态主要靠内在驱动,一个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阅读过程中会不断激发自己去尝试探索一些必须回答的问题,比如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这一习惯的养成,可以促成学生阅读时自然形成整本书的框架思路。

2. 化零为整的习惯

学生读整本书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随时翻阅书籍的习惯,把零碎的时间整合起来用于阅读。

3.“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笔者要求学生在阅读时随文作勾画、写批注、做点评、写读书笔记等,读书动笔有益于学生加深记忆、积累素材、扩大知识面、提高分析能力等。

4. 深入思考的习惯

茅盾先生说:“诵读文学名著,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过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生活中去看。”“每书读后感写作评比”和“每书三问三答”活动是笔者培养学生思考习惯的两个重要渠道,学生也在各级各类读后感评比活动中取得了佳绩。

(二)指导方法

精读是仔细品读,略读是浏览和跳读。整本书篇幅长,主要内容应精读,次要内容宜略读。同时,统编教材倡导读一本书要突出某一种阅读方法或某一类阅读策略。《红星照耀中国》指导课上,笔者通过设计“探寻红星”“感受星光”“光照千秋”这三个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序言和目录快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然后精读文中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立场和态度,最后再思考自己在信仰和追求方面获得的警示,这样就精准地把握了阅读纪实类作品的方法。

四、有分享地阅读,培养深刻性

(一)确定阅读教学流程

第一步导读。通过导读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欲望。

第二步自读。通过自读让学生全身心地走进整本书,实现多维阅读对话。

第三步分享。围绕一定主题交流分享不同的观点,咀嚼书中的精华。“分享”是智慧碰撞,分享汇报的内容可以是作品内容介绍、人物形象评析、文章主题探究、阅读感悟交流、作品专题探究等。比如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享汇报课上,学生专题探究“保尔的人生理想”,朗读背诵了保尔诠释人生意义的名言,讨论了保尔精神对于我们的鼓舞作用,总结了“明意义、悟理想、爱生活”的阅读方法。教师营造了人人热爱阅读的氛围,学生也在阅读中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第四步延展。由作品展开多向度的延伸拓展。

(二)创设多维阅读活动

多维阅读常见的活动有:设计腰封、手抄报比赛、制作视频或音频、讲故事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比如在阅读《朝花夕拾》时,学生改编《阿长与〈山海经〉》,巧妙设计了“教规矩、吃福橘、买《山海经》”三幕剧。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们找到了阅读能力发展的新生长点。

五、有延展地阅读,实现创造性

整本书阅读的暂时结束,意味着教师还要通过丰富的延展活动继续深化阅读的效果,引领学生走上终身阅读的幸福大道。

(一)适切引入

1. 引入不同译本

比如《简·爱》整本书阅读后,笔者引入了祝庆英和吴宗燮的两个译本,选择了简·爱以为罗切斯特先生要娶英格拉姆小姐时说的一段话,让学生分析更喜欢哪一个版本。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充分认识到这是简·爱在情绪失控状态下脱口而出的一段话,当时说话语气急促,情绪激动,因而普遍认为祝庆英的译本更好。可见,译者对原著的思想蕴涵和直觉开启关系到文学翻译的审美创造, 学生在比读中提升了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2. 引入影视作品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根据《西游记》进行拓展和演绎的3D 动画电影,影片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元素、中国气派,这是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表现。笔者引导学生观影,并展开审美诉求方面的思辨:动画电影中勇敢无畏的唐僧,在《西游记》中为什么会表现得软弱呢?以此来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二)巧妙联结

联结是在阅读中联系相关作品、作品相关内容以及现实生活等的一种阅读策略。比如阅读《水浒传》时,可让学生进行文本内联结,并思考:接受招安是不是梁山好汉们的好出路?李逵反对招安和其他人反对招安的原因相同吗?这样就把《水浒传》中的一些英雄关联起来了。

再如读《创业史》时,可让学生进行文本外联结,把它和《骆驼祥子》加以比较,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同为创业,祥子从一个追梦青年变为一个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而梁生宝却把互助组办得有声有色,请你探究梁生宝成功组建互助组的原因。”

整本书阅读时要联结自己的生活情境和成长历程。比如读了《傅雷家书》,笔者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和生活经验,为傅家拟写家风家训,从中感受这位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民族的高尚情感,从中思考良好的家风家训对孩子成长的无形浸润和深远影响。

“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是伟大的作品,而是对阅读的热爱。”愿我们每一名语文教师都能热爱阅读,心怀学生,紧扣素养,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之路上坚定前行!

猜你喜欢

整本书笔者内容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