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形符与字义的关系角度论《说文解字》中形声字分类
——以“人”“彳”字部为例

2022-11-23陈静文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声符说文解字字义

陈静文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7)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形声字作为体系中半表音半表意字,自古以来就有其独特的作用。形声字虽然不是最先造出来的文字,却是最能产的造字法。因此,在汉字体系中形声字的数量最多,《说文解字》中的收录的形声字也占总数大半部分。唐剑将历代学者对《说文解字》中形声字数量的不同看法进行了一个归纳: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六书爻例》标注了7669 个形声字;王筠的《文字蒙求》标注了7697 个形声字;近代李国英认为《说文》中8174 个形声字。[1]由此可见,在《说文解字》收录的9353 个汉字中,形声字占了绝大多数。《说文》中的形声字也是大多数学者的重点关注对象。

一、形声字中形符的作用

“以事为名,相譬想成”是许慎对形声字的定义,但由于许慎对形声字的定义十分简短,引起了许多学者的争论。有学者认为声符在形声字中起主要作用,强调声符在形声结构中的重要性。裘锡圭认为,形符能够帮助我们明确本义,但形旁的意义与形声字的字义关系泛而不切。[2]黄德宽认为形符只是起到一个区分和标记的作用。他认为处于发展阶段的形符具有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使形符变得可有可无、可增可减,或者可以改换[3]。正是由于这种不稳定性使大多数学者认为声符在形声字具有更重要的地位,但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否定形符存在的价值。正如姚孝遂所说,形符与声符是相对而言的概念,我们不能过分地夸大其中任何一方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形符一定具有其表意的意义和价值所在[4]。故形符与形声字的字义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联系。作为形声字两个成分之一,声符必须与形符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才能构成形声字。

二、形符与字义的关系

由于学术界大多关注声符与形声字的关系问题,对于形符与字形的关系讨论较少。仅黄德宽将形符与字义的关系分为以下四类:形符完全或基本表意、形符表示类属意义、形符与字义相关联、形符与字义关系模糊[3]。后古敬恒提出形符可以确定形声字的表意范畴,[5]并进一步将形符的表意范畴分为名称、性质状态、动作功能三个逻辑类。将此两说结合起来,可知形符与字义存在是一种范围性的关系,即形符与字义一定是相关联的,但这种关联性只能确定字义的大致范围,无法确定某个字的具体意义。且这种联系比较复杂,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才能让形声字形符与字义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

三、《说文解字》中形符与字义的关系

根据以上分析,可将《说文》中的形声字加以字义上的分类,进一步讨论形符与字义的关系。下面将结合黄、古二人之分类,并根据《说文》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将《说文解字》“人”字部和“彳”字部的形声字分为形符完全或基本表意、形符与字义相关联、形符与字义关系模糊三类进行分析,由于形符与字义相关联这一部分涉及字形较多,故再分为与形符有关的名称、状态性质、动作行为三个小类依次说明,以此来探讨形符与字义间的具体联系。

(一)形符完全或基本表意

形符完全或基本表意就是说形符的意义即整个字形的意义。这样的字在“人”部和“彳”部中是不存在的。下面说明一下“人”和“彳”作为形符的本义。

(二)形符与字义相关联

形声字在这个分类中占比较大,且形符与字义的联系也相对复杂,我们有必要将《说文》“人”字部和“彳”字部的形声字再分小类进行探讨。

1.表示与形符有关的名称

在“人”字部中有:

(1)“儒”,《说文》曰:“柔也,术士之称。”表示性格柔和的人,也用来指称术士。

(2)“佺”,《说文》曰:“偓佺,仙人也。”

(3)“倡”,《说文》曰:“乐也。”用于指称乐人。

在“人”字部中还有“僮、仞、佩、傑、伯、仲、倩、伃、仜、位、偓、侪、伦、仪、俗、俾、佚、俘、伎、俳、伤、仇、偶、㑗、僰、侥”共有30 个表示与形符“人”有关的名称。其中,“仞”《说文》曰:“伸臂一寻”,“仞”为人的两臂伸直后的长度的名称。“倩”是表示对男子美称,“仜”是指人的大腹,表示人身体的部位。“俗”表示习俗,之所以说其与“人”有关,是因为习俗是由人约定俗成的。“俘”在甲骨文作(《合集》903),表示战争中的俘虏,是“孚”的后起字。“㑮、伋、伉、伊、偰”表人名或姓氏,也可归在名称这一类。

在“彳”部中有:“径”,《说文》曰:“步道也。”指不行的小路,也是一种名称。“彳”字部中只此一个表名称的形声字。

2.表示与形符有关的性质状态

在“人”字部和“彳”字部中这样的形声字占大部分,下面分别进行举例说明。

与“人”部有关的字:

(1)“俊”,《说文》:“材千人也,从人,夋声。”形容一个人的才智超过千人。

(2)“份”,《说文》:“文质僣也。从人,分声。”《论语》曰:“‘文质份份。’彬,古文份。”“份”古文作,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俗份作斌,取文武相半意。”这个字通常也是用来形容人的美好品质。现代汉语借来表量词、名词等。文质份份写作文质彬彬,一定程度来说是一种复古。

(3)“俶”,《说文》曰:“俶,善也。”《诗》曰:“‘令终有俶。’一曰:始也。”“俶”解释为“善”的时候,是美好的意思,解释为“始”时,是开头、开始的意思。都可以表示性质和状态,但是第一个意思可认为与“人”部相关,第二个意思就与“人”无关了。

其他与“人”的性质状态有关的字有“僎、俅、伀、儇、倓、侚、傛”等。

与“彳”部有关的字:

(1)“忂”,《说文》:“忂,行皃。”形容行走的样子,与“彳”部代表的行走义存在联系。

(2)“微”,《说文》:“隐行也。”本义为隐蔽、隐匿。“微”的初文是“”,甲骨文作(《合集》17942),初文从攴或从止,像人生有长发之形,“”在卜辞常用为人名或地名。高鸿缙《散盘集释》认为“”有细渺之意。段注云:“,训渺微。从彳,训隐行,假借通用微。”故“”在加上形符“彳”后,其意义也可与人的行动相关联了。

(3)“律”,《说文》曰:“律,均布也。”指的是普遍施行的规律,这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其他与“彳”部的性质状态有关的字有“徥、徐、徧、徲、㣫、得”等十二个字,都表示行走时的某种状态。

3.表示与形符有关的动作行为

这类形声字在“人”字部中占比突出。例字如下:

(2)“㒤”,《说文》曰:“㒤,心服也。”表服从之意。

(3)“俌”,《说文》:“俌,辅也。”《说文解字注》:“谓人之俌犹车之辅。”

其他表示与“人”字部有关的动作行为的字有“倗、儆、俶、佗、何、供、储、傧”等。

与“彳”字部有关的动作行为。这类字的基本义都与“行走”有关,下面进行举例说明。

(1)“德”,《说文》:“德,升也。”表示上升之意,也常用于指道德、品德。甲骨文写作(《合集》20546),西周金文加一“心”写作[7]。德字遂从“”声。“”,从直从心,而另一从直从心的字作“悳”,《说文》释“悳”为:“内得于己,外得于人也。”此字应是“道德”之“德”的本字。

(2)“彶”,《说文》云:“彶,急行也。”表快速地行走。

(3)“徬”,《说文》:“附行也。”表示依附在车边行走。

还有其他一些表示行走的动作的形声字“復、徎、往、徼、循、彶、徯、待”等共计19 个字。

(三)形符与字义关系模糊

这一类是指“人”字部与“彳”字部中形符的意义与形声字的字义没有必然联系的那类字。首先,“人”部中表示与形符的意义关系模糊的形声字:

“侅”,《说文》:“奇侅,非常也。”表示奇怪、不平常的意思,与“人”部无关。

“倪”,《说文》云:“俾也。”是裨益的意思。

其他字义与形符无关的形声字有“傀、伟、倾、侧、傳”。

在“彳”部中,只有一个“彼”字,与行走义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彼”,《说文》曰:“往,有所加。”意为有所增益,这里的“往”字,根据王筠《说文句读》,只是用来说明“彼”字的形符是“彳”。

由于“人”字部字数较多,加上分类复杂,这里用个表格来更加直观地进行分类(见表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说文》的“人”字部共收字245 个字,重文有14 个,收字量比大多数部首都要多。“人”字部形声字的字义大都与形符相关,其中,表示与形符有关的名称的形声字共有35 个;表示与形符有关的状态性质的形声字共有111 个;表示与形符有关的动作行为的形声字共有64 个;字义与形符无必然联系的形声字共有17 个。由此可知,在“人”字部中,大多数形声字表示与形符有关的状态性质和行为动作。这也与“人”的特点有关,人在日常生活中,在完成社会交际和生产活动的时候,会出现大量的动作和行为状态,人们将其记录下来便成了文字。

共收录“彳”部字37 字,其中重文有7 个。“彳”部字中大部分形声字也是表示与形符有关的性质状态和动作,其中表示与形符有关的性质状态的形声字共有12 个,表示与形符有关的动作行为的形声字共有19 个。“彳”主要也是表示“行走”这一行为状态,所以形声字的字义也就被圈定在这个范围之内。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形声字的简要分析,讨论了《说文》中“人”“彳”字部形声字字义与形符的关系,得出这两个部首中的形声字字义与形符的意义存在联系的结论,且绝大部分形声字的字义,与形符所表示的性质状态和动作行为有关。因此,我们在认识和研究形声字时,要重视形符的作用,也必须重视声符的地位,才能全面了解形声字的意义和构造。

猜你喜欢

声符说文解字字义
秦汉时期“迹”字声符的历时演变*——兼谈锡、铎两部通转及相关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中形声字声符特点的应用
“啸”的历史与字义变迁
查字典如何选择字义
英文摘要(Abstracts)
“六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体验知识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罕见韵书《声均表》古韵研究
一把破扇引发的“憾”与“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