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学生形声字教学实践研究
——以满洲里学院为例

2021-01-27路凤华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声符满洲里形声字

路凤华

(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 内蒙古 满洲里 021400)

满洲里学院留学生汉字教学采用“语文并进”教学模式,使用的教材是《新实用汉语课本》[1],在汉字教学方面主要以许慎“六书”理论为指导,尤其在形声字教学方面承袭了“六书”理论的内容。在此理论指导下,学院在汉字教学方面积极探索,展开了与形声字教学有关的教学实践,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新实用汉语课本》为依托,以“六书”理论为指导,探索有效的形声字课堂教学模式。

一、形声字教学理论和实践概述

满洲里学院留学生在汉字学习初级阶段,已掌握近800个汉字,既有独体字,又有合体字。为了更加系统地学习汉字,教材第二册开始系统讲解汉字的结构,以“六书”说为理论基础,主要讲解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假借字、形声字,但是在称呼上有别。《新实用汉语课本》将上面五种汉字造字方法称为“象形法”“指事法”“会意法”“假借法”“形声法”。其中“象形法”“指事法”“会意法”“假借法”仅讲一讲,而“形声法”是重点讲解内容,共讲解六讲,其理论来源是许慎的“六书”说。

形声字是汉字的主体,其中形声字占80%以上。为了更加系统地学习汉字,满洲里学院采用形声字教学模式进行汉字教学,系统讲解形符和声符,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这与《说文解字》的理论是一致的。《说文解字》对形声字的解释是:“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①在此基础上,段玉裁对形声字的定义进一步解释为:

事兼指事之事,象形之物,言物亦事也。名即古曰名,今曰字之名。譬者,谕也。谕者,告也。以事为名,谓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江河之字,以水为名,譬其声如工、可,因取工、可成其名。其别于指事、象形者,指事、象形,独体;形声,合体。其别于会意者,会意合体主义;形声合体主声。声或在左,或在右,或在上,或在下,或在中,或在外,亦有一字二声者,有亦声者,会意而兼形声也,有省声者,既非会意又不得其声,则知其省某字为之声也。②

段玉裁对形声字的进一步解释可以看成是指导形声字教学的有效理论。形声字可以分为形符和声符两部分,形符表示形声字的意义,具有意义类属的作用和功能,即“以事为名”;声符表示形声字的读音,即“取譬相成”。在解释形声字定义的同时,又将形声字分成六类:“声或在左,或在右,或在上,或在下,或在中,或在外”。因此,由形符和声符构成的形声字,不仅是合体字,而且与语言中的声音相联系,这样,形声字就具备了汉字形、音、义三个要素,留学生明晰汉字的形、音、义之后,就能具体掌握汉字和正确运用汉字。

《新实用汉语课本》形声字教学即以许慎和段玉裁对形声字的解释为理论指导,将此理论运用到留学生形声字教学实践中,经过统计发现,《新实用汉语课本》中将形声字的讲解具体分为六类,如表《“形声法”分类及其例字》。

“形声法”分类及其例字

从《新实用汉语课本》对“形声法”分类及其例字来看,形声法共分六类,举例字达677个,其中第一种“左形右声”所举例字最多,达452个,占所举形声字例字总数67%,由此可知“左形右声”是形声法的基本形式,这些例字左部都是形符,与例字意义有关,右部都是声符,与例字读音相同或相近,通过认识例字的形符和声符,可以了解例字的意义和读音。而且,这些例字都是课文中出现过的,通过复现汉字的方式,可以使留学生更容易理解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的含义,从而理解形声字的构成。第二种“左声右形”、第三种“上形下声”、第四种“上声下形”的形声字也有很多。第五种“外声内形”和第六种“外形内声”的形声字较少,其中,以“外声内形”最少,仅举例字五个,而且“问”“闷”“闻”三个例字的声符一致,都是“门”,说明“问”“闷”“闻”三个汉字的读音都与“门”有关。“问”的形符是“口”,证明“问”字意义与“口”有关,需要开口提问。“闷”的形符是“心”,说明“闷”字意义与“心”有关,没有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憋在心里不说。“闻”的形符是“耳”,说明“闻”字与“听”意义有关。

留学生在学习形声字的六种类型之后,会逐渐建立起较为系统的汉字理论知识,认识到形符和声符与汉字意义之间有紧密联系,一个形符可以统属多个汉字,那么与这个形符有关的汉字,基本都与此形符意义相关;声符与汉字读音相同或者相近,那么了解声符就能够了解这个汉字的大致读音。因此,掌握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对留学生高效学习汉字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从《新实用汉语课本》第四册开始,就以形符和声符的形式开始“集中识字”教学模式,共讲解十二讲,共用一个学期时间来学习形声字的声符和形符,其中以讲解形符为主,同时需要掌握其中的例字。具体而言是,每篇课文讲解3个形符,共12篇课文,讲解36个形符,涉及例字达533个,均来自《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和第四册,平均每册选取例字130个左右,平均每个形符统属15个汉字。其中“亻”部统属字数最多,达到39个汉字,“牛”部统属字数最少,仅有3个汉字:物、牲、特。通过形符掌握汉字能够达到以简驭繁的效果。因此,形声字教学是对外汉字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应该重视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

二、 形声字偏误类型

满洲里学院留学生形声字教学在“六书”理论的指导下展开汉字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留学生对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总体掌握情况较好。但是,在具体的汉字书写和运用过程中,形声字形符和声符的书写和运用会出现种种错误,通过搜集形声字语料得知留学生的书写和运用错误有各种类型:因形符或声符近似致错,因不明了形符或声符意义致错,因形符或声符在一角而写错,等等。

(一) 形符或声符近似致错

有的形声字形符或者声符形似,易写错。如形符“冫”“氵”形似,极容易写错。“冷”字就容易写成“泠”。留学生很容易将“满洲里冬天很冷”中的“冷”写成“泠”。“扌”“犭”两个形符的意义完全不同,用法也不同,但是在留学生看来,这两个形符在外形上近似,会将之看成是相同的,容易混用。如“猜”字的形符“犭”,留学生常常写成“扌”,造成写错字的情况,于是“猜测”一词也就容易写错了。声符“奂”“免”笔画基本类似,如不加注意就极容易写错。如“换”字就写成“挽”,“我去北方市场换人民币”,留学生就容易写成“我去北方市场挽人民币”。

(二) 不明了形符或声符意义致错

有的形声字的形符或者声符形体近似,但是意义差别很大。有的留学生不了解形声字形符或声符意义,因此在书写形声字时就容易用形近的形符或声符替换相应的形符或声符。如形符“饣”“钅”在形体上近似,但是意义差别很大。“饣”部与“吃饭”意义有关,“钅”与“金属”有关,两个形符意义完全不同。但是因形近而易发生替代现象。如“馆”字易写成左边是“钅”、右边是“官”的别字。形符“扌”“衤”也容易互相替代。如“裙子”的“裙”就容易将“衤”写成“扌”,从而将“裙子”错写成“捃子”。“你的裙子很漂亮”,就写成了“你的捃子很漂亮”,从而因为字写错而造成理解上的错误。如“欢”字形符是“欠”,“欠”在《说文解字》里面是“张口气悟也”③的意思。形符“攵”,古字是“攴”,在《说文解字》里面是“小击也”④的意思。“攵”与“欠”形近,意义却不同,留学生不明白“欠”“攵”意义有别,就容易将“欢”字的形符“欠”写成“攵”符,从而出现写错字的情况。“化”“他”两个汉字右侧字形近似,作为部件成为汉字一部分时,容易造成书写错误,如“花”字,有的留学生将声符“化”写成“他”字,出现书写错误,这是部件成字化造成的书写错误。“银”的声符“艮”与“良”字仅有一笔之差,形体相似,留学生就易用“良”代替“艮”,从而将“银”误写成“锒”字,如“刘莎去中国银行换钱”就写成了“刘莎去中国锒行换钱”。以上种种都是因为不了解形声字形符或声符意义而造成的书写和运用错误。

(三) 因形符或声符在一角而写错

形符或声符在一角的形声字成为留学生学习汉字的难点之一。如“颖”字形符“禾”在左下角,因此“颖”与锋芒意义有关。“颍”字形符“水”也在左下角,与水意义有关。因为“颖”“颍”两个字的形符在同一位置,所以容易将两个字混用。比如成语“脱颖而出”在书写的时候,不小心就写成“脱颍而出”,不仅造成书写错误,而且理解也会有误。

留学生在学习形声字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错误,教师应适时指出,并且需要设计更加合理的教学策略,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掌握形声字,做到形声字从书写到运用能够准确熟练。

三、 形声字教学策略

针对留学生在学习和运用形声字方面存在的问题,学院教师在对外汉字教学方面积极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宏观方面,加强教学理论的探讨和实践;微观方面,在课堂教学方面,进行具体详细的教学设计和安排。

(一) 拓展形声字教学范围

在形声字教学理论宏观指导下,进行拓展教学。因形声字有众多形符和声符,《新实用汉语课本》仅集中讲解36个形符,不能覆盖所有形声字形符和声符。因此,需要在讲解36个形符的同时,进行扩展教学,讲解与36个形符有关联的近似形符和声符,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首先,应该注意到《新实用汉语课本》讲解的36个形声字的形符基本是成字化字符。成字化字符在演变过程中,在保持原有形符的同时,有的还会演变成非成字化字符,但是意思与成字化字符一致。那么,在讲解成字化字符的时候也要讲解与之有关的非成字化字符,通过系联讲解的方式就能使得形声字的形符或声符的学习更加系统化和逻辑化。如第四十二课“集中识字”讲解了形符“火”,又讲解了五个例字:炒、炎、烤、烧、炮。“炒”,《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烹调方法,把食物放在锅里加热并随时翻动使熟。”“炎”,《说文解字》解释为:“火光上也。”⑤“烤”,《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将物体挨近火使热、熟或干燥。”⑥“烧”,《说文解字》解释为:“爇也。”⑦“炮”,《说文解字》解释为:“毛炙肉也。”⑧可见,这几个例字的意义都与形符“火”有关。形符“火”在后来的演变过程中变成“灬”,那么与“灬”相关的汉字也与“火”意义有关,如“热、烈、煎、熬”等字。“热”,《说文解字》解释为:“温也。从火。”⑨“烈”,《说文解字》解释为:“火猛也。从火。”⑩“煎”,《说文解字》解释为:“熬也。从火。”“熬”,《说文解字》解释为:“干煎也。从火。”这几个汉字从古到今的意义基本没有变化,而且留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经常见到和用到,属于常用字。因此,在讲解形符“火”的时候,应该进行扩展教学,将与之有关的“灬”的汉字也应该一起讲解,这样有利于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注意形声字形符或声符近似问题。有些形声字形符或声符在形体上近似,在教学中需要特别讲清他们之间的区别。如“冫”“氵”、“辶”“廴”、“彳”“亻”、“广”“疒”、“攵”“夂”、“饣”“钅”、“衤”“礻”等。如形符“衤”“礻”在书写方面,只差一笔,笔画基本相同。但是,两个形符的意义完全不同,形符“衤”意义与衣物有关,因此,由形符“衤”构成的汉字,意义都与衣物有关。如,褥、被、袄、裤、褂、衬、衫、袜等字。形符“礻”意义与神灵有关,因此,由形符“礻”构成的汉字,意义都与神灵、祈祷、福祉有关。如,神、祇、祈、祷、礼、福、祉、祖、祝、祥等字。

(二)详讲形声字形符与声符及其例字

在讲解形声字形符与声符的时候,不仅要详细讲解形符与声符,还要详细讲解涉及到的例字,以分类讲解为主要教学方式。如某一形符里面的例字有很多,这些例字虽然从属同一个形符,但是会有细微差别,那么这些差别就是重点讲解之处。如形符“衤”“礻”。在讲解完两个形符的意义区别后,对于两个形符具体领属的汉字的细微差别也要讲清楚。如褥、被、袄、裤、褂、衬、衫、袜等字,虽然形符均为“衤”,但是每一个汉字又有具体详细的意义,如此才能使每一个汉字具有明确的语义。“褥”“被”是家居用品,“褥”是用来铺的,“被”是用来盖的,意义不同,用途有别。“袄”“裤”“褂”是外衣、外裤,“袄”是穿在外面的上衣,冬天使用;“裤”是穿在外面的下衣,“褂”是穿在外面的普通上衣,一般是指单衣而言。“衬”“衫”“袜”是穿在里面的衣物,“衬”“衫”是穿在里面的长袖衣服,“袜”是穿在脚上的用品。这些汉字区别明显,不可混用。所以,在讲解形声字形符与声符的时候,同时要讲解类属字,且详加区别,这样就能举一反三,提高汉字教学效果。

满洲里学院形声字教学在“六书”理论的科学指导下,选取实用的汉语教材,分类讲解形符和声符,不仅有利于留学生系统掌握汉字,而且有利于留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汉字。但是,留学生在运用汉字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种种偏误,针对出现的错误,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积极探索有效的形声字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汉字教学水平。满洲里学院将以留学生教学为基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拓展与俄罗斯和蒙古的人文交流、文化交往,打造祖国北方国际教育基地。

注释∶

①刘珣:《新实用汉语课本》(俄文注释本).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14页。

③(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55页。

④(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79页。

⑤(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67页。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55页。

⑦(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90页。

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729页。

⑨(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86页。

⑩(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88页。

猜你喜欢

声符满洲里形声字
认识带“氵”的形声字
带“火”字旁的形声字
小议形声字
形声字运动会
秦汉时期“迹”字声符的历时演变*——兼谈锡、铎两部通转及相关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中形声字声符特点的应用
汉字形声字识别中义符和声符的家族效应*
形声字声符表意及其示源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