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知识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2016-12-13吴久宏
吴久宏
摘 要 叙述了弄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对于提升学生生物学科素养大有裨益。分别从科学史料的利用、生产、生活中生物知识、说文解字等方面例举了尝试。
关键词 生物史料 生产生活 说文解字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文件编号: 1003 - 7586(2016)11 - 0076 - 04
所有生物知识、原理和结论的形成都有其“出生地”,追本溯源,有利于引领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生长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久而久之,学生则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变绝对求同为发散求异,变机械封闭为生成开放。下面试着结合新授课教学中一些教学案例,谈个人粗浅的认识与做法。
1 用生物史料感召学生,体验知识发生的背景
生物科学史首先是一部思想史,它揭示了人们思考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想历程。其次,它又是一部科学过程史,生物科学每一个知识点的产生过程,就是一个探究过程,生命科学史中蕴涵了知识与过程的统一。虽然新教材中增加了不少科学史料,而这与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对生物科学素养的需求远远不够。
案例1:“核酸”的引入。
“核酸”这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教师如何巧妙地将它引进课堂,让学生走近它呢?
很多教师上课时经常这样引入新课: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核酸饮料”?它究竟有什么作用?今天我们来学习“核酸”,那么核酸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样的引入多么僵硬和突兀,学生在上课伊始被这个新名词搞得“一头雾水”。笔者在此利用PPT投出了这样一段史料:
1869年瑞士化学家米歇尔,首先从脓细胞分离出细胞核,得到一种含氮和磷特别丰富的沉淀物质,有酸性,米歇尔将之称为“核素”。
1889年艾特曼将“核素”作了纯化处理,把其中的蛋白质除掉,并将这不含蛋白质的细胞核内的物质定名为“核酸”。
短短两则史料,学生对“核酸”这一概念的接纳要显得自然和亲切得多。原来“核酸”最初在细胞核中发现的,呈酸性,科学家当时定名为“核酸”。在即将结束“核酸”内容的学习时,笔者及时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今天我们再来看“核酸”当时的命名是否存在不妥之处?学生在思考、讨论后,争相发言:“核酸”不仅存在于细胞核中,在细胞质中也有分布。这样的设计不但尊重史料,更能让学生体悟到知识、原理、结论形成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的过程。
科学史料往往能帮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感受当时的时代背景,体悟科学史料背后蕴涵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究精神。
2 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丰富学生认知,体验知识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
生物学科由于其浓厚的实践性,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生物知识源于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的不断总结,而后又不断指导实践。这些活生生的素材有机地运用于课堂,将不断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让学生找到知识的“根”。
2.1 利用生活原型类比生物知识,直观又形象
“生活处处有学问”,有一些生活原型与生物知识有很大的关联,教师巧妙类比,则可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
案例2:“细胞有丝分裂”的类比。
“细胞分裂”这部分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个难点,各时期的特征、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时期判别,常常令学生焦头烂额。通常教师都是利用“口诀”帮助学生记忆,但时间久了,学生会出现明显的记忆消褪。后来,笔者改变教学方法,从理性思维角度入手,设置了如下“问题链”和学生进行“谈话式”教学,下面是课堂导入的片断:
教师:现在有一个老父亲将家里的一张桌子,四张板凳要分给二个儿子。这两个儿子要求分的一样多,并且也是一张桌子,四张板凳。请你帮这位老父亲出出主意。
学生:到市场上再去买一套相同的桌子和板凳;请木匠师傅到家里再制作一套……
教师:你们太棒了!现在细胞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它要把最重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细胞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学生:也需要再合成一套,然后平分给子细胞。
教师:是的,细胞分裂就是要努力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遗传物质的复制;二是遗传物质的平分!下面我们来共同探索细胞分裂的奥秘。
“心中悟出始知深”,通过“父亲分家产给两个儿子”的生活原型分析,联系到类似的情境“细胞分裂”,学生接受起来自然和亲切得多。这样,学生在课堂伊始就能把握“细胞分裂”的两个最核心事件——复制、平分,这为后续的学习做好了认知铺垫和课堂学习主线的暗示。
2.2 利用学生耳闻目睹的场景,巧妙介入生物知识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对知识新的理解。个人的生活经历、体验、各种媒介的信息以及学生做过的、听过的都是一笔重要的课程资源。
案例3:“物质跨膜运输”的创境导入。
在这一节内容导入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赞美莲藕的诗句——“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
抛出问题:莲藕生长在污泥中,却能从环境中获取莲藕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营养物质,如水、氧气、无机盐等,而莲藕细胞不需要的物质分子则不能进入。那么,到底是什么控制物质分子的进出呢?物质分子是如何跨越细胞膜进出细胞的?
本案例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以学生熟知的诗句引入,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有利于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案例4:“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难点突破。
人教版必修1教科书在“细胞的增殖”这一节中,有一个探究性实验“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在进行实验前,笔者首先提出以下问题:
(1) 一杯沸水和一桶沸水,哪一个先凉下来?体积较大的温室要与体积较小的温室哪一个更有利于保温?
(2) 请同学观察和判别图1中,哪一种狐狸生活在寒冷地区?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动物体型大,还是体型小?
学生凭生活经验和直观感知,不难判断一杯沸水应比一桶沸水先凉下来。但是他们并不清楚如何解释。对于第(2)个问题,学生根据散热器官能初步确定A较适合生活在寒冷地区,但是对于体型大小与寒冷、炎热之间的逻辑关联理解存在困难。此时,学生处于“愤”与“悱”交织之中……教师这才引入图2和表1,让学生来计算,然后学生悟出:随着边长增大,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就越小,这时学生对老师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就恍然大悟了。
实践表明,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得越紧密,越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原来学习高中生物知识,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然、了解自身,更好地生活。如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一节学习时,以前有学生曾经问过笔者:老师,我们学习光合作用这么复习又比较抽象的过程,到底有什么用啊?学生的这句话明显地给教师一个暗示:学生不需要空洞的理论和乏味的说教,他们需要的是有用的知识。因此,在引入这一过程时,先用PPT投影了这样居里夫人的一句名言:“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对人类来说,比得到核能还重要。”然后声情并茂地讲述:长期以来,饥饿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世界粮食问题依然十分严峻,饥饿和营养不良仍困扰着人类,世界每7个人就有一个人处于饥饿状态。因此,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提高粮食产量,显得意义重大。接着,通过展示以下资料:
光合作用被诺贝尔奖基金委员会认定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它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到目前为止,共有8次诺贝尔奖的桂冠被从事光合作用研究的科学家所摘取:
美国科学家伍德沃德,他于1960年合成了叶绿素,因研究叶绿素而获奖。
瑞士科学家卡勒因研究类胡萝卜素等物质的化学结构于1937年获得诺贝尔奖。
卡尔文也因“确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时所涉及的化学反应顺序”于1961年获诺贝尔奖。
……
伴随着许多诺贝尔奖的诞生,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价值内涵,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种生动的、基本的人类文化活动,引导他们重视科学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且关注科学各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
3 说文解字,体悟汉字构造、成语、古诗文中蕴含的生物学道理
教师可充分利用中国文字构造特点,深度剖析文学诗句中所蕴涵的生物学道理,既能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素养,更能加深学生对生物学抽象概念、原理的理解。
许多诗词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筛选、并融入个人的情感而创作而来,是自然世界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这些诗词可看作是一种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是很好的教学素材。
案例5:“癌”字解读。
在“癌症的成因”这一节内容导入时,笔者这样设计的:癌症被称为人类第一杀手,人们谈“癌”色变!让我们来剖析这一个“癌”字的特点,这个字形象地告诉我们,病从口入:吸烟、酗酒、吃不健康的食品,导致疾病,如果病疾成山,就成了“癌”!
这样的分析既达成了本节的知识目标,更渗透和融入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癌症,提升生活质量。在“体温调节”这一知识的引入时,让学生分析成语“饥寒交迫”所蕴涵的逻辑关系,学生自然悟出:人体温度来源于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所以“饥”必然导致“寒”。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值得教师不断去整理、去实践。
案例6:“线粒体”名字由来。
多次考试批改学生试卷时,“线粒体”经常错答成“细粒体”,究其原因是可能因为“线”和“细”在读音上有所接近,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对这个概念深入的理解和接纳。在学习这一细胞器时,笔者让学生对这个名字思考:为什么取这样的名字?在学生充分表达、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了这样的补充:这个细胞器由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成“粒状”,在电子显微镜下内膜折叠成嵴,就像绕的“棉线”,因此这样的细胞器当时取命为“线粒体”……
听到了这样的定义后,学生恍然大悟,知道了名字的由来,记忆自然就深刻。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叶绿体”(使叶片呈现绿色的细胞器)、“测交”(用于测定F1基因型或其产生配子种类的交配类型,简称“测交”)、“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的作用)、“子房”(种子生长的房间)、“子宫”(孩子住的第一座最温馨的宫殿)……
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穿插一些与生物学直接有关的谚语、古诗文、智慧故事、电影片段等,让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生物学道理,这有利于实现知识的理解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下面略举几例:在“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中可以借用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的“正其行,通其风”引出“光照和CO2两个外界因素”;在“能量流动的特点”中让学生分析“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利用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更好地诠释“物质是循环的”这一结论;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一课时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入,抛出探究主题:“为什么植物这样生长?有哪些外因和内因呢?”……
回到知识的“出生地”,在探寻知识的来龙去脉的行程中,体悟知识的发现和创造,学生才能比较好地构建起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支离破碎地记住知识。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