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多因素分析及护理效果评价
2022-11-16吴洁薇邱诗群张媛
吴洁薇,邱诗群,张媛
1.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门急诊儿科,广东 深圳 518000;2.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手术室,广东 深圳 518000
0 引言
静脉留置针为临床新型护理技术之一,同时也是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种输液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因为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降低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1]。尤其是对于小儿这类特殊群体,目前较多学者[2]均主张采用静脉留置针作为其主要输液治疗工具,不仅操作简便,而且还能够随时换药。但是也有研究[3]指出,由于小儿群体的血管较细,浅表静脉分布较少,加之受其自身身体功能原因影响等,因此为进一步延长其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有必要。为此,本文将以200例需要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对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多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相应的护理方法,希望可以为临床护理带来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现将详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本院伦理委员审核批准,选择本院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需要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作为参照组,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另外100例需要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47例,女53例;年龄1~6岁,平均(3.93±1.02)岁;在穿刺部位方面,手背静脉56例,上肢前臂处44例。观察组男45例,女55例;年龄1~6.5岁,平均(3.98±0.99)岁;在穿刺部位方面,手背静脉53例,上肢前臂处47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0岁以下者;②患儿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③凝血功能正常者;④临床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静脉留置针禁忌证者;②合并精神类疾病者;③中途中断治疗者。
1.2 方法
参照组患儿开展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4],观察记录其留置针留置时间,并且对其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性别、年龄、留置针并发症、输液药品是否有刺激性、是否卧床以及留置针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将护理对策应用于观察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具体为:①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要耐心为患儿及其家属解释静脉留置针的优势、特点以及必要性等,同时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详细为其介绍静脉留置针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以及防范方法等,以提高其治疗配合度。②加强并发症防护:在患儿治疗期间,尽量减少各种刺激性强的药物使用,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药物对患儿血管的刺激,在封管时切忌用力过猛,防止发生局部微血栓而引起堵管[5]。除此之外,在穿刺时需要合理把握穿刺速度以及角度,以防止穿刺速度过快或者角度过小而进一步增加穿刺针与血管壁的接触面积,导致发生药物外渗。③合理选择血管:血管选择应该以粗直以及血流丰富的血管为佳,并且结合患儿具体的血管暴露情况以及年龄做出合理选择,例如对于年龄稍大的患儿,可以选择手背或足背静脉、大隐静脉等,而在四肢静脉中,由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较为缓慢,加之静脉瓣较多,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儿的静脉炎风险,因此宜选择血流灌注更好的上肢静脉[6]。④妥善固定:在对患儿穿刺完毕后,需要选择透明敷贴予以妥善固定,同时在每次给药时均要仔细观察滴注情况,留意滴注是否畅通,若发现有局部渗液或者脱管等情况,需要马上拔除留置针,并且时刻留意穿刺部位局部皮肤颜色变化,注意保持局部皮肤的干燥以及清洁。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留置针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2.0统一分析整理研究所得数据,组间计量资料以()表示,予以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以[n(%)]表示,予以χ2检验,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结果均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单因素分析
年龄、留置针并发症、输液药品是否有刺激性以及留置针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留置针留置时间长短存在密切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单因素分析()
表1 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单因素分析()
2.2 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留置针并发症以及输液药品有刺激性是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2.3 两组患儿的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
参照组患儿的留置针留置时间显著短于观察组患儿,组间数据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的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
表3 两组患儿的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
2.4 两组患儿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参照组患儿的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儿,组间数据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作为临床常见的先进输注器材之一,在多种儿科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尤其在病情危重患儿以及新生儿等群体的救治中具有重要的治疗应用价值[7]。静脉留置针不仅可以避免反复穿刺对患儿造成的身心痛苦,同时因其操作简单同时套管柔软,不易穿破患儿血管,因此不仅可以有效保护患儿血管安全,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患儿的输液治疗风险,进一步降低患儿对输液治疗的惧怕心理,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8-9]。但是随着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也暴露出了一定问题,关于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也时有报道[10],对其临床应用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对于小儿群体,由于其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较多因素影响其留置时间[11]。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年龄、留置针并发症、输液药品是否有刺激性以及留置针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留置针留置时间长短存在密切关系(P<0.05),同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留置针并发症以及输液药品有刺激性是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李文芳等[12]也在研究中指出,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可受患儿年龄、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以及输注药品的刺激性影响,和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而由表3以及表4可知,参照组患儿的留置针留置时间显著短于观察组,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参照组患儿的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尽早分析影响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不仅可以进一步延长其留置针留置时间,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患儿治疗安全性,降低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可受较多因素影响,及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对患儿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各种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