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叙事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2022-11-16谢俊玲李梅黄慧滕秋园孙玉婧雷燕萍

智慧健康 2022年23期
关键词:行为能力满意率条目

谢俊玲,李梅,黄慧,滕秋园,孙玉婧,雷燕萍

粤北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广东 韶关 512026

0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此类患者多反复发作,由于治疗上尚无“金标准”,也无特效的治疗手段[1]。故此类患者在呼吸功能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长久以往,出现呼吸衰竭的并发症。有研究指出,患者的治护依从性是患者康复的基础。而患者长期反复的治疗,造成了患者的情绪变化,对疾病的应对方式消极,自我护理能力变差等[2]。叙事护理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编辑改写,有效促进健康心理,使其变得积极向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21年5月-2021年7月开展个性化叙事护理后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6.0~82.0岁,平均(67.28±4.17)岁;慢性阻塞性肺病程2.5~10.5年,平均(5.17±0.95)年。选取2021年1月-2021年4月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7.0~80.0岁,平均(68.34±4.63)岁;慢性阻塞性肺病程2.0~11.0年,平均(5.09±0.89)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3]:参照“GOLD2016版”标准。纳入标准:生存期≥2周;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肺部结核、异物;恶性肿瘤,严重感染、精神异常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进行用药指导、心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等。

研究组配合个性化叙事护理:①成立小组:对叙事护理概念、意义、方法、技巧等有基本的掌握;②制定计划:安排4个疗程,1周为1个疗程,每个开展2~3次,每次30~40min;③评估个人情况;④引导:根据病人特点,引导病人叙事,帮助自我宣泄;⑤收集叙事资料,找到积极事件及挫折事件中积极因素;⑥强化积极、减少消极:帮助重新构建认识,转变态度;⑦主题访谈:真情互动,与病人共同讨论,修正其认知和行为,引向深入。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对疾病的应对方式,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能力,步行6min距离及血气指标,并比较患者在护理后对治护的依从性优良率、对护理的总满意率及住院天数情况。

应对方式Jalowies量表[4]:共包括8个条目主要是“面对、逃避、宿命、乐观、姑息、寻求支持、情感宣泄、依靠自我”,每条目0~3级评分,0分为“没有”,3分为“经常”,分数越高表明患者应对频率越高。

自我护理能力以SCHFI(self-care of heart failure index)评价[5]:3个维度、22个条目,量表总分可转化为标准分(0~100分),分数越高表明自我护理行为越好。

健康行为能力以HPLP(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评价:52个条目,分别为“健康责任(9个条目)、自我实现(9个条目)、人际关系(9个条目)、营养行为(9个条目),压力处理(8个条目)、躯体活动(8个条目)”,评分1~4分。分为4个等级,172~208分为优秀、132~171分为良好、92~131分为一般、52~91分为差[6]。血氧指标[7]:PaO2,SpO2。满意率:自制调查问卷,分值0~100分,60分以上纳为总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5.0软件,以[n(%)]描述,等级资料秩和检验,组间比较行χ2检验;()描述计量,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对疾病的应对方式比较

护理后“面对、乐观、情感宣泄、依靠自我”评分明显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而“逃避、宿命、姑息、寻求支持”评分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对疾病的应对方式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对疾病的应对方式比较()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能力对照

护理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能力较护理前提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能力对照()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能力对照()

2.3 两组患者在治护前、后的步行6min距离、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治护后两组患者的步行6min距离、血气指标水平较治护前上升,研究组较对照组相比更高且更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在治护前、后的步行6min 距离、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在治护前、后的步行6min 距离、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2.4 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对治护的依从性优良率、对护理的总满意率及住院天数对照

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对治护的依从性优良率及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更高,住院天数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对治护的依从性优良率、对护理的总满意率及住院天数比较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为影响我国居民呼吸道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由于本病反复发作,慢性病程造成患者的心理与生理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8-10]。常规的护理模式多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较少干预患者的心理问题,而单纯应用心理护理或者健康指导,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升自护能力[11-12]。而个性化叙事护理干预为针对慢性病程的患者,开展的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手段[13]。通过在与患者的交谈中,发现诱发患者不能积极治疗的情绪,并加以分析处理,选择事情中积极的因素,改变患者的应对方式,由消极转变成积极,进而达到改变对疾病的应对方式,提升依从性,进而达到改善预后的最终效果[14-16]。本研究中,护理后“面对、乐观、情感宣泄、依靠自我评分”明显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而“逃避、宿命、姑息、寻求支持”评分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能力较护理前提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护后两组患者的步行6min距离、血气指标水平较治护前上升,研究组较对照组相比更高且更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对治护的依从性优良率及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更高,住院天数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个性化叙事护理,可明显改变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提升自我护理及健康行为能力,改善步行6min距离指标与血气指标,获得较高的对治护的依从性优良率、对护理的总满意率,缩短住院天数,效果理想。

猜你喜欢

行为能力满意率条目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一起自主高坠死亡的现场分析
珠三角地区农地确权模式研究
“行商”
论中学生的民事能力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不服不行的搜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