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育并举,体育先行
——联盟型体育学科中心组建设研究

2022-11-11沈利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教育家 2022年32期
关键词:体育组盛泽中心组

沈利|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联盟型体育学科研究中心组(以下简称“中心组”),由原来五所学校的体育教研组整合而来。作为本区域体育教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其成立是推进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均衡化、体育教师共同发展以及区域体育教学深入改革的有力举措。从五所各自独立学校的体育教研组到联盟型体育学科中心组,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要形成集零为整、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协同式、紧密型、融合化崭新格局。但就像玩“十人十一足”游戏一样,一个如此大体量的中心组仅凭游戏规则是很难顺利到达终点的,只有“寻找最大公约数,画出最美同心圆”,不断进行机制创新、路径探索,才能激活各校体育教研组的功能。为此,中心组做了如下探索——

中心组机制的实践创新

解除矛盾

中心组的创立初衷,是促进各校体育教学资源优质均衡发展,使每个校区的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最好的体育,但是经过几年的尝试,一些矛盾逐渐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一是强弱不匀。镇上的学校,如盛泽实验小学、盛泽小学、程开甲小学,体育综合实力比较强;而乡下的学校,如新桥小学、桃源小学,体育相对来说弱很多。校际差异明显,有悖于中心组成立的初衷。

二是同异问题。中心组的成立,旨在号召集团所有校区体育组方向、目标保持一致,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体育应该特色化发展还是同质化发展,是去异存同还是去同存异;如何统筹协调各校区,让每所学校的体育组都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无不是中心组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是竞争矛盾。中心组是一个大家庭,需要营造相互合作、扶持、共进的氛围,但仅仅有合作是不够的。激发各校区体育组的内驱力,良性、合理的竞争必不可少。如何在合作中竞争,又在竞争中合作,这些问题同样需要机制创新来解答。

聚力发展

中心组的各类人、事、物如何运作才能实现“1+1>2”的聚力反应?这仍要从机制创新着手。

首先是树立“五育并举,体育先行”的学科研究中心思路。中心组主动进行机制变革,力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做到“教孩子六年,想孩子六十年”,以成绩为蓝本、以评价保规范。每学期除了要求进行区级体质测试三项——跳绳、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的月测外,还根据教参进行每个单元的技评。评价并不是只看一次成绩,而是看每个学生每学期成绩的统计图,对体育优秀生和后进生的评价标准也不一样。期末,体育学科和“主科”一样进行统考,以此增强各校区体育教师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并且,为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在组织统考时,采用抽班、抽内容的形式,有效规避体育教师“选择性”教学。

其次是搭建全方位、立体化体育教师成长平台。中心组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策略,邀请各地名师来集团为青年体育教师把脉、送教,积极承办各类比赛,同时推荐青年教师出去参加比赛;体育科研中,各校区骨干体育教师除了承担中心组的省级大课题外,还要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做到每人每年研究一个课题;业余训练则结合中心组的安排和各校区传统项目进行,集团下设女篮、男足、女足、田径、轮滑、跳绳、踢毽等训练队,这些队伍常年在吴江区及苏州市级比赛中取得佳绩。中心组现有省特级教师1名、大市级带头人1名、区级带头人4名、其他骨干若干人,梯队成熟。

教育教学机制的创新,减少了中心组管理团队的内耗,释放了每位体育教师的自觉性,实现从制治到自治,从而保证体育学科研究中心组的良性运行。

持续建设

中心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集零为整,在各校区教研组自治的基础上,形成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机制,和集团办学统一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个好的体育教师会给一所学校带去不一样的青春与活力。”基于这个理论,中心组为了让各校区都能有好的体育教师,结合联盟教师交流机制,创新了中心组体育教师轮岗制度,即骨干体育教师优先向乡村学校流动,交流周期从一年延长至两年;每年一次的联盟校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都由乡村学校承办;优先推荐乡村体育教师参与区级、市级体育教师培训,并在公开课基本功比赛、职称评比、晋级等方面对参与交流的教师和乡村教师有一定的倾斜。

机制创新的策略与方法

集体议事谋发展

因各校区教研组的发展速度、特点、形式、成效各不相同,要想从一个人变成一群人,文化、制度、研究方式和管理方式都需要协调统一。而且,各校区教研组都是独立运行,各项目、赛事、活动也是自己运作,中心组如何坐好这“头把交椅”,既能发挥引领作用又充分体现尊重与认同?中心组采用集体议事规则,构建“一心三议”框架,落实机制合规性。

“一心”是指以中心组所在的程开甲小学为运行中心,中心通过骨干教师统筹整个联盟校体育学科中心组的各项工作;“三议”是以盛泽小学、盛泽实验小学、吴凌小学三校体育教研组为行动中心,落实中心组的各项事宜,包括期末体育考核方案、体育教师交流方案、青年教师培训方案、体育业余训练奖励方案等,这些方案通过“一心三议”讨论后最终确定,成为大家的契约。集体议事决策机制,从各方面体现了彼此的认同感,画出了中心组的“最美同心圆”。

项目协同迎共进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一个人做小事,一群人干大事。体育学科中心组中人才济济,人、事、物各项资源丰富,如何通过资源利用最大化、最优化来激发中心组内部的创新?中心组采用“老带新一人一师制”协同机制,鼓励镇上学校骨干教师一人带一个乡村小学的教师,通过点对点、事对事、人对人、群对群的多维协同合作模式,让中心组所有体育教师共同走上“富强之路”。

在项目协同中,中心组成立了“课程管理中心”“运动训练中心”“体育科研中心”三大运行机构,在各领域规划项目,集各学校所长,凝心聚力在各项目中取得进步。例如:程开甲小学领衔“课程管理中心”创建的课程改革突出项目有趣味田径等,盛泽小学主持的“运动训练中心”突出项目为女篮,盛泽实验小学引领“体育科研中心”承担了市级课题“伙伴体育”等。项目的协同为中心组每个校区、每个成员都带来了价值体现,带来了一节节精彩的公开课、一支支富有竞争力的业余体训队、一项项前沿体育科研成果。同时,均衡了各校区体育组的硬实力,突出了各校区体育组的特色。

自我监督优管理

中心组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需要内部统一意识和行动纲领,但这样会造成各校体育组之间“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所以中心组需要听到不一样的声音,鼓励成员之间相互提点乃至据理力争。为了实现自我监督,让所有问题都能浮出水面,持续优化研究功能,中心组采取了如下监督机制——

首先,中心组采用第三方督导的评价机制,邀请区各校领导、区体育教研员、市级体育教研员乃至省体育教研员开展不定时督导,如期初对中心组各计划审议,期末听取一年来中心组的总结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其次,中心组为了保障监督的常态化和各校家委会一起成立了“家长委员督导团”,对中心组工作进行专题性和跟踪式督导,比如:邀请家委会督导员参加平日开课活动、体质测试训练活动、体育节开幕式活动、体训队比赛活动等,同时听取各方建设性意见。对于“阳光体育”“业余训练与成绩”“假期体育锻炼”这些家长不太了解或者有所误会的活动进行调查与分析,为各校区家校矛盾提供依据。中心组全员的自我监督,再加上第三方的督导机制,推动了“体育先行”这项重大举措,促进了各校区体育资源优质均衡化发展。

中心组走的是整合资源、共谋发展之路。接下来,中心组将以体育资源优质和均衡化为发展目标,以各项机制创新为路径,以实践为检验新机制的唯一标准,充分激活各成员的内驱力和可能性,走出一条健康、稳步、有特色的康庄大道。

猜你喜欢

体育组盛泽中心组
理论学习中心组
理论学习中心组
理论学习中心组
理论学习中心组
2019年度北京师范大学“高参小”项目体育组集中培训暨第二期种子教师培训举行
荣耀时刻 焕动盛泽——第二届中国时尚设计大赛决赛亮相2020盛泽时尚周
第五届江苏(盛泽)纺织博览会将于十月开幕
念念不忘 年曾少
盛泽东方纺织城
定量负荷状态下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研究生呼吸机能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