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响应面优化软枣猕猴桃低糖茶果冻工艺

2022-10-13刘小平吴家勇刘旸旸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26期
关键词:赤藓软枣糖醇

唐 玲,刘小平,吴家勇,刘 博,刘旸旸*

(1.沈阳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2.中华人民共和国沈阳海关,辽宁沈阳 110179)

果冻,俗称果子冻,又称啫喱,由凝胶剂加水、糖、果蔬汁或果肉等原料,经溶胶、调配、灌装、杀菌、冷却等工序加工而成[1],是一种低热能高膳食纤维的健康休闲食品[2]。软枣猕猴桃果实富含维生素C、氨基酸等,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3-4]。冻顶乌龙茶被称为“茶中圣品”[5]。研究表明,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生物碱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作用[6]。赤藓糖醇作为一种新型零热量的天然甜味剂,入口清凉,是人体耐受量最高的糖醇,具有高热稳定性、甜味协调、零热值[7]、无致龋齿性、不会引起血糖升高以及高耐受性等特性[8]。

茶果冻符合当今果冻市场的销售热点,加以低糖配方,可以使本产品的适用人群更广泛。本文以软枣猕猴桃和冻顶乌龙茶为主要原料,以赤藓糖醇为甜味剂,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软枣猕猴桃低糖茶果冻的加工配方,既可以满足当今市场对低糖果冻的需求,也可以为软枣猕猴桃加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软枣猕猴桃、冻顶乌龙茶:市售;赤藓糖醇、魔芋胶、卡拉胶: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柠檬酸、山梨酸钾:市售。BSA124S-CW型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C22-LX83型电磁灶:杭州九阳生活电器有限公司;高压灭菌锅。

1.2 试验方法

1.2.1 果冻的生产工艺流程

果冻的制备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果冻生产工艺流程图

1.2.2 操作要点

通过预试验确定了该产品的基本配方为魔芋胶∶卡拉胶的配比1∶1,添加量为0.7%(质量比),茶水添加量为45%,软枣猕猴桃添加量为15%,山梨酸钾添加量为0.02%。

筛选成熟、无虫害的果实,洗净后,置于沸水中漂烫20 s,钝化其酶的活性再切片,并浸入0.04%的硫酸铜中护色,备用[13]。

称取适量的茶叶,热水漂烫后过滤,再加入沸水浸泡10 min,取上清液过滤2~3次,备用。

取称量好的魔芋胶、卡拉胶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加入冷却后的茶汤,搅拌,并浸泡20 min,使之充分地吸水溶胀,以便更好地发挥出胶体的凝胶性能[9]。边加热边搅拌,使胶体受热均匀,直至胶体完全溶解时加入赤藓糖醇、柠檬酸、山梨酸钾,保持搅拌3~5 min至混合物澄清透亮。

将熬煮好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并注入模具中,加入处理好的软枣猕猴桃果肉,密封灭菌120 ℃15 min,冷却成品。

1.2.3 单因素试验

通过预试验(水∶茶配比为40∶1,赤藓糖醇添加量15%,魔芋胶∶卡拉胶的配比1∶1,柠檬酸添加量0.05%)可设计单因素试验,将复合胶配比、茶水配比、柠檬酸添加量、赤藓糖醇添加量4因素中3个因素固定,改变另一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对果冻进行感官评分,确定单因素的最佳值。

1.2.4 响应面试验设计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Box-Behnken模型,对茶水配比(A)、赤藓糖醇添加量(B)、复合胶配比(C)、柠檬酸添加量(D)4个因素进行响应曲面试验设计,设感官评价(Y)为响应值,通过Design-Expert 8.0.6软件设计分析,响应面试验因素水平见表1,优化软枣猕猴桃低糖茶果冻工艺。

表1 响应面试验因素及水平表

1.2.5 感官评价

由10名专业人员组成评价小组,对产品品质进行感官评价。对果冻的色泽、口感、风味及组织形态进行综合评分[10],产品品质评定标准见表2。

表2 果冻产品感官评分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

2.1.1 茶水配比对果冻品质的影响

乌龙茶主要对果冻的色泽和风味产生影响,过浓或过淡都会导致果冻的色泽不够美观,香气不够宜人。水∶茶为20∶1时,茶味过浓,有苦味,风味较差且颜色过深,影响食欲;水∶茶为30∶1时,苦味有所改善,但风味仍然不佳,感官评分较低;水∶茶为50∶1和60∶1时,茶味较淡,甚至无茶味,且色泽较暗偏黄;水∶茶为40∶1时,有乌龙茶的茶香,酸甜适宜,风味独特,感官评分最高,故以其为中心值,并围绕该值选择自变量范围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具体感官评分见图2。

图2 茶水配比对果冻品质的影响

2.1.2 赤藓糖醇添加量对果冻品质的影响

赤藓糖醇的水合作用会对胶体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胶体的凝胶性能,提高胶体的透明度[11]。由图3知,赤藓糖醇添加量13%、14%时,感官评分较低,果冻口感略涩,微酸,风味较差;添加量16%时果冻整体过甜,风味单一;添加量17%时,甜味完全掩盖了其他风味;赤藓糖醇添加量为15%时,酸甜适宜,有茶香也有甜味,感官评分最高,故以其为中心值,并围绕该值选择自变量范围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

图3 赤藓糖醇添加量对果冻品质的影响

2.1.3 复合胶配比对果冻品质的影响

在果冻的制作过程中,卡拉胶形成的凝胶往往具有脆性大、弹性小、易脱水收缩等缺陷,因此,在应用时多将其与其他胶体复配使用,可以达到协同效果,增加胶体的性能[12]。卡拉胶与魔芋胶复配使用之后,可生产出富有弹性和优良咀嚼感的产品[13]。分析魔芋胶与卡拉胶的性质可知,当魔芋胶高于卡拉胶时果冻弹性较大,当卡拉胶高于魔芋胶时果冻脆性较大。由图4可知,魔芋胶∶卡拉胶的最优比例为2∶1,故以其为中心值,并围绕该值选择自变量范围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

图4 复合胶配比对果冻的影响

2.1.4 柠檬酸添加量对果冻品质的影响

柠檬酸的添加量对果冻胶体的稳定性影响较大,酸性条件下,卡拉胶组成物易受热水解,进而降低胶体的凝胶性能,同时,对果冻风味的影响也较为显著,过酸过甜都会导致果冻的口感下降[14]。柠檬酸添加量0.03%和0.04%时对果冻品质的影响无太大变化,但风味较为一般,果冻风味不够丰富,赤藓糖醇的甜味较浓;添加量0.06%和0.07%时,果冻酸味较浓,掩盖了赤藓糖醇的甜;柠檬酸添加量0.05%时酸甜可口,感官评分最高,具体感官评分见图5。

图5 柠檬酸添加量对果冻品质的影响

2.2 响应面优化结果分析

2.2.1 响应面试验设计及结果

响应面结果见表3。利用响应面法对表2结果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分析,获得茶果冻的感官评分的回归方程为Y=92.12-1.62A+2.62B-0.19C+0.008 333D+2.10AB-0.17AC+1.97AD+0.70BC+0.30BD+0.55CD-4.87A2-3.49B2-11.23C2-4.78D2。

表3 Box-Behnken试验设计与结果

由表4可知,模型P<0.000 1,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且失拟项P=0.521 8>0.05,不显著,说明模型拟合程度良好。模型校正系数R=0.998 1,模型修正系数Radj=0.996 2,说明试验值与预测值较为接近,响应值与因素之间建立的响应值可靠,该模型可用于对软枣猕猴桃低糖茶果冻响应面交互以及优化。由表4可知A、B、AB、AD、A2、B2、D2影响极显著(P<0.01),BC、CD影响显著(P<0.05)。从F值大小得出,4个因素对感官评分的影响大小排列顺序为B(赤藓糖醇添加量)>A(水∶茶)>C(魔芋胶∶卡拉胶)>D(柠檬酸添加量)。

表4 响应面模型方差分析结果

2.2.2 果冻生产工艺参数的验证

软件得出的最优配比为水∶茶=39.07∶1,赤藓糖醇添加量15.35%,魔芋胶∶卡拉胶=2.03∶1,柠檬酸添加量0.043%,在该配方下感官评分为92.648 2分。结合实际,便于称量计算将最优配方设为水∶茶=40∶1,赤藓糖醇添加量15%,魔芋胶∶卡拉胶=2∶1,柠檬酸添加量0.05%,按此配方进行3次平行试验,得到感官评分平均值为92.3分,与预测的评分相近,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续表4)

3 结论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得到了软枣猕猴桃低糖茶果冻的最佳工艺配方,水∶茶=40∶1,赤藓糖醇添加量15%,魔芋胶∶卡拉胶=2∶1,软枣猕猴桃添加量为15%,柠檬酸添加量0.05%。由该配方制成的果冻表面光滑,质地均匀,软硬适宜,口感爽滑,酸甜适当,茶香沁人心脾,还有软枣猕猴桃独特的果香。

猜你喜欢

赤藓软枣糖醇
代糖“赤藓糖醇”真的安全吗?
软枣猕猴桃高效扦插繁殖技术
异麦芽酮糖醇在卷烟增香保润中的应用
发酵产赤藓糖醇研究进展
甘露糖醇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
陇东黄土高原软枣猕猴桃栽培技术
解脂耶氏酵母利用甘蔗渣发酵产赤藓醇
布鲁菌赤藓醇代谢研究概况
赤藓糖醇生产母液中糖醇组分的定性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