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岐黄针联合正清风痛宁治疗肩袖损伤疗效研究*

2022-09-26卢静敏钟宾谟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13期
关键词:肩袖肩关节清风

卢静敏,钟宾谟,吴 丹,李 霞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广州 510080)

肩袖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肌腱组成,因冈上肌附着于肱骨大结节最上部,经常受肩峰喙肩韧带的磨损,当肩关节在外展位做急骤的内收活动时易发生破裂,因肢体的重力和肩袖牵拉使裂口愈拉愈大,而且不易愈合,从而导致肩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1]。目前,临床上主要以手术治疗[2]和物理治疗[3]为主,但存在术后异物排斥、有效期短等缺陷[4]。因此,尚需一种更为简便、疗效显著、费用低廉的疗法以弥补现有治疗方法的不足。

岐黄针疗法是陈振虎教授基于《内经》经筋理论及五刺法为思想指导创立的一种新型疗法,相对于传统针刺,具有选穴少而精、针刺手法轻巧、局部腧穴刺激量大等特点[5]。自岐黄针被发明以来,已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操作也日趋成熟,在局部疼痛及活动障碍等病症的治疗上疗效显著。而正清风痛宁作为中药清风藤提取物,其镇痛消炎之效已得到广泛认可[6]。本研究以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就诊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民航院区门诊及病房的60例肩袖损伤患者为对象,观察岐黄针联合正清风痛宁透药的临床疗效,为运用岐黄针治疗肩袖损伤提供更为丰富、严谨的循证医学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民航院区针灸推拿科门诊及住院的肩袖损伤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具体资料见表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f,±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f,±s)

注:组间比较,P>0.05

?

1.2 诊断标准[7]临床表现:有劳损史或外伤史,肩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常有诱发因素,长期可导致患肢活动受限。体格检查:肩关节撞击征(+),疾病后期肩关节坠落征(+)。辅助检查:肩关节MR、X线或CT均可对肩袖损伤进行诊断。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2)年龄25~70岁,性别不限;(3)发病前肩关节无发育异常或陈旧性外伤史者;(4)肩袖组织无明显撕裂性损伤,局部组织炎症性病变进行保守治疗在5个月以内者;(5)通过肌骨超声或影像学检查明确局部存在炎症者;(6)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全程配合治疗者。

1.3.2 排除标准(1)合并有冻结肩、骨结核、肿瘤、风湿性关节炎等相关疾病的患者;(2)肩袖撕裂性损伤无法保守治疗者;(3)肩关节有骨折或明显外伤者;(4)对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所含成分有过敏史者;(5)依从性差不能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采用正清风痛宁针剂4mL与0.9%生理盐水10mL混合成药液备用,将棉垫折叠成电极片大小,用药液浸湿后放置于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电极板上,将电极片与皮肤贴紧并使用绑带加固,打开电源,选择导入状态,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选择合适强度,总体以局部温热感为度,20min/次,1次/天,6次/周,共治疗2周。

1.4.2 治疗组 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叠加岐黄针治疗:穴选患侧肩井、肩髃、手三里、肩髎,患者取坐位,针刺肩髃、肩髎时,取0.5mm×1.5寸岐黄针,以飞针手法迅速破皮,针尖朝关节腔内斜刺,深度约1~1.2寸左右,患者局部酸胀感明显时轻轻摆动针柄,得气后将针退出1/3,然后针尖方向沿肱骨纵轴向两侧各旁开30°左右行合谷刺,深度约1~1.2寸,患者感觉酸胀时缓慢旋转针柄将针退出;针刺肩井时,针尖呈15°朝冈上窝斜刺,进针后手法同前,行合谷刺后出针;针刺手三里时需要直刺达骨面,进针后手法亦同前,行合谷刺后出针。每次操作均选取以上所有穴位,每周6次,共治疗2周。

1.5 观察指标

1.5.1 肩关节功能 采用UCLA[8]肩关节评分量表(1981美国加州大学版)评价肩关节功能,总分35分,包括疼痛(10分)、功能(10分)、前屈活动(5分)、前屈肌力(5分)、患者满意度(5分)五个方面,其中患者满意度与肩关节功能无关,故暂不予以评价,评分越高表示功能越好。

1.5.2 疼痛程度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ⅤAS)[9]评价疼痛程度,其划定一条10cm线段,两端分别为0与10,分别表示无痛与最剧烈疼痛,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

1.5.3 疗效标准 参考《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0]。痊愈:肩关节无明显疼痛,功能恢复正常;显效:肩关节局部肿胀或压痛显著改善或减轻;有效:肩关节肿胀或局部疼痛好转,功能有所恢复,但未完全恢复;无效:症状无改善。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无序计数资料以频数(f)、构成比(P)表示,采用χ2检验。两样本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由DPS 7.05进行数据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肩关节功能 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功能、前屈活动、前屈肌力等UCLA各项指标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CLA各项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CLA量表评分比较(±s,n=30)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UCLA量表评分比较(±s,n=30)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

2.2.2 疼痛程度 治疗前,两组患者Ⅴ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Ⅴ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ⅤAS评分比较(±s,n=30)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ⅤAS评分比较(±s,n=30)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

2.3 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ƒ,ˉR,P)

3 讨论

肩袖损伤约占肩关节疾病的近半数水平[7],以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临床常根据肩袖损伤的深度、撕裂的大小、肌腱的质量分为部分性肩袖损伤和全层肩袖损伤,而部分性肩袖损伤可分为滑囊侧和关节侧,全层肩袖损伤又根据损伤大小、是否可修复分为Post型、Gerber型、Gofield型[11]。因肩关节周围肌肉结构复杂,患者常因误诊而得不到及时救治,导致症状进一步加重,错过早期非手术治疗时期,因此临床应加强病史询问、详细查体、尽快完善影像学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目前肩袖损伤机制繁多,主要有撞击学说[12]、缺血退变学说[13]、生物力学因素等[14],虽然目前现代医学治疗方法多样,但多以手术治疗为主[15],存在个体差异性大、术后不良反应多等缺陷。中医认为本病当属“痹证”范畴,其病机根本在于阴阳失调、气血运行失常,局部脉络瘀阻,因此治则在于调和阴阳、行气活血、疏通局部经络瘀滞,且中医治法手段繁多,多以外治为主,与手术相比能显著降低患者痛苦与心理负担,正清风痛宁透药便是其中之一,经过十余年长期实践已得到患者与临床医师广泛认可。

岐黄针疗法基于《黄帝内经》中的经筋理论及五刺法。《灵枢·经筋》中详述足太阳之筋起病时“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手太阳之筋起病时“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手阳明之筋起病时“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以上症状均与肩袖损伤临床症状相近。因此,治疗肩袖损伤时重点选取经筋结聚于骨关节之处,以振奋局部经气、松解粘连,恢复十二经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之用。本研究选取肩髃、肩髎、肩井、手三里四个穴位。其中,肩髃为手阳明大肠经之穴,亦为足太阳之筋结于肩之处,《内经》云“足太阳之筋……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因此肩髃穴可显著缓解“肩不举”症状。肩髎穴为手少阳小肠经之穴,是手三阳、足太阳经筋交会处,《甲乙经》云“肩重不举,臂痛,肩髎主之”,本穴可以改善局部气血,对于肩部拘挛、屈伸不利效果显著。肩井属足少阳胆经之穴,亦为多条经筋循行之处,如手太阳之筋“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手少阳之筋“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手阳明之筋“直者,从肩髃上颈”,故刺激本穴可激发周身经络之气。手三里属手阳明大肠经,也是手阳明之筋在肘外结聚点之一,本身还具有活血通络消肿之功效,对于手部中通、肘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四穴并用以达匡扶正气、祛瘀消肿之效,且岐黄针“针体韧直而中空、针口圆而粗钝”的特殊针体结构,现代研究发现粗针有促使抑制性神经递质合成和释放,促进炎症因子分解之效,从而进一步改善肩关节疼痛,逐步恢复关节功能[16]。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为防己科植物青风藤及毛青藤的干燥茎中提取的生物碱单体,具有抑制巨噬细胞疼痛因子产生的作用,从而达到止痛作用。但因青藤碱的强组胺作用及免疫抑制作用,肌注使用有发生过敏性休克、造血功能障碍及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本研究采用直接透皮给药,操作简便,极大降低了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17],且较肌肉注射降低二次损伤风险,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此外,岐黄针可通过穴位刺激调节一身之气血,达通络化瘀止痛之效,且操作简便、起效迅速、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两者合用,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岐黄针疗法联合正清风痛宁透药就改善肩袖损伤患者炎性疼痛方面效果显著优于单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透药,为肩袖损伤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与思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猜你喜欢

肩袖肩关节清风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联合针灸治疗肩袖撕裂的效果分析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9月,清风送爽 高远辽阔
为什么“肩周炎” 总不好?
肩关节为何这么 容易脱位?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肩袖损伤是什么病
爱的清风
Ways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China’s rural a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