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HOICE管理模式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应对方式、社交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9-23李莉王洁黄文贞韦伟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13期
关键词:实验组胰岛素评分

李莉 王洁 黄文贞 韦伟

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河南大学人民医院 450003

1型糖尿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该疾病随着病程的迁延可能会导致肾功能障碍、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诸多不良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患者失明、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流行病学显示〔2〕,1型糖尿病在全球儿童及青少年中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以每年2.8%的速度增加,目前已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胰岛素治疗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医护人员通过个体需求选择最佳的胰岛素治疗方案控制患者的病情,帮助患者维持生命延续,改善其临床预后〔3〕。青少年时期是面临生长发育、性成熟及家长间关系转变的重要阶段,且长期遭受疾病不适症状及治疗药物副反应,促使此类患者极易出现负性情绪及消极应对方式,减少与亲朋好友的交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因此临床上亟需搜寻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辅助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以期改善其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5〕。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CHOICE管理模式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应对方式、社交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6例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WHO的1型糖尿病诊断标准;14岁<年龄<19岁;无其他既往病史;病史≥3个月;意识清晰具备正常的沟通能力;配合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精神障碍者;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不配合研究者。根据档案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及实验组各43例。常规组患者男23例,女20例;年龄14~19岁,平均(16.58±1.34)岁;病程1~8年,平均(5.34±1.03)年;实验组患者男22例,女21例;年龄15~19岁,平均(16.79±1.23)岁;病程1~8年,平均(5.32±1.07)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口头宣教,责任护士对入院治疗患者进行口头讲解,主要内容为糖尿病危害、发病机制、血糖监测、治疗及护理相关知识,并嘱咐患者定期入院复诊;②饮食指导,嘱患者及家属以少盐、清淡饮食为主,避免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摄入,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③血糖控制,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血糖监测仪,胰岛素注射方法,告知其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CHOICE管理模式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建立CHOICE管理模式干预小组 由糖尿病主治医生1名、护士长1名、心理咨询师1名、营养师1名及3名责任护士组建CHOICE管理模式干预小组,组员均具有3年以上的疾病治疗及护理工作经验、良好沟通能力等,干预前对组员进行统一的专业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1型糖尿病的专业知识及理论、CHOICE管理模式、宣教技巧、营养评估等相关知识。各小组成员均合理分工,主治医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负责疾病诊疗及方案决策,责任护士负责资料收集及方案实施,护士长负责工作统筹安排及方案监督。

1.2.2CHOICE管理模式干预方案制定 参照王明珠学者对CHOICE汉化内容〔6〕,主要包含糖尿病原因、碳水化合物计算及摄入、胰岛素功效、注射及剂量调整方法、运动与血糖关系、血糖监测及管理等相关教育知识,依据临床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及临床护理问题,以会议讨论形式共同制定CHOICE管理模式干预方案。

1.2.3CHOICE管理模式干预方案实施 A.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将患者分为3~5人/组,以小组授课形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组员主要为患者、家属等,教育频次1次/周,时间1~2 h/次,干预时间为2个月,由责任护士围绕CHOICE相关内容进行主题教育,具体措施见表1。

表1 健康教育措施内容

B.随访指导:由责任护士定期以微信视频、微信语音、电话等诸多随访形式,调查患者的饮食、运动、社交生活及血糖管理情况,了解患者在血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答,告知患者复查时间及复查相关事宜,1次/周;利用患者3个月、6个月入院复诊阶段综合调查患者的治疗应对方式、社交能力及生活质量,干预小组综合评估方案干预效果并发现护理问题,共同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逐步优化干预方案。

1.3 观察指标

①应对方式:采用应对方式调查量表(MCMQ)〔7〕,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应对方式进行比较,该量表包括回避(7个)、屈服(5个)、面对(8个)3种应对方式,共20个条目,各条目得分范围1~4分,分值越高代表其趋向于该应对方式。②社交功能:采用社交技能评分量表(SSC)〔8〕对两组患者的社交能力进行评估,该量表包含建立关系能力(3个)、交谈能力(6个)、冲突处理能力(3个)3个维度,共12个条目,各条目得分为0~4分,得分越高代表其社交功能越低。③生活质量:采用糖尿病生命质量量表(A-DQOL)〔9〕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从满意度、影响程度、社会烦恼、疾病忧虑等四个各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共有46个条目,各条目的计分范围1分(无影响)~5分(严重影响),满分为46~230分,得分越低代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越小,生活质量则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应对方式情况

实施CHOICE管理模式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回避、屈服及面对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应对方式情况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社交功能情况

实施CHOICE管理模式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建立关系能力评分、交谈能力评分、冲突处理能力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社交功能情况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实施CHOICE管理模式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A-DQOL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3 讨论

1型糖尿病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该疾病是在自身免疫系统缺陷、病毒感染、遗传等诸多因素诱发负责合成及分泌胰岛素的细胞发生自身免疫性损害,导致患者机体内胰岛素缺乏的慢性疾病〔10〕。1型糖尿病发病比较急剧,机体通常处于胰岛素绝对不足状态,若长时间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极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医护人员对1型糖尿病的深入研究,通过长期坚持有效的胰岛素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疾病症状,控制患者机体代谢水平〔12〕。但有研究显示〔13〕,多数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对疾病治疗相关知识不了解,在治疗造成的身体形象变化及青春期自身激素水平波动影响下,导致患者容易产生自卑、焦虑负性情绪,减少与朋友、同学及老师等社交活动,降低其遵医嘱治疗及血糖控制主动性,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社交功能。因此临床上应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辅助治疗,提升其疾病认知水平及社交功能,改善其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有关研究表明〔14〕,系统性及有效性的健康教育措施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疾病管理能力,增加其面对治疗积极性,进而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目前对提升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较少,且大多局限于对疾病治疗知识进行空洞式说教,缺乏系统性的教育模式,导致多数患者的认知水平不高〔15〕。CHOICE管理模式是一种专为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制定的系统性健康教育模式,曾在多个糖尿病中心成功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16〕。该模式通过围绕饮食及胰岛素的健康教育主题对患者展开系列针对性的宣教措施,结合症状图谱、提问卡片、视频、示范操作等多种方式,可有效提升患者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力,促使其主动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进而提升其疾病认知水平及血管控制管理能力,帮助其改善治疗效果〔17〕。

本研究将CHOICE管理模式干预应用于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中,通过幻灯片、视频、示范指导、电话及微信等形式对患者进行糖尿病治疗、血糖管理、心理指导、社交指导、随访指导等系列措施,能有效帮助患者提升疾病认知水平,增强其血糖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坚定其战胜疾病信心,进而有效改善患者应对方式,提升其社交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其结果显示,实施CHOICE管理模式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回避、屈服及面对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的建立关系能力评分、交谈能力评分、冲突处理能力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的A-DQOL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此结果表明,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实施CHOICE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应对方式,提升其社交能力,优化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实施CHOICE管理模式,可显著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应对方式,提升其社交能力及生活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实验组胰岛素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双周最佳阵容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也议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