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期胃癌患者阿帕替尼治疗期间心理弹性及希望水平

2022-09-23陈丹妮叶淑珍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13期
关键词:靶向弹性胃癌

陈丹妮 叶淑珍

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 510060;2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河源 510060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而且近年来呈现年轻化发展的趋势。一般而言,晚期胃癌患者绝大部分已经出现扩散,错过实施癌细胞清扫手术的最佳时机,通常选择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来控制癌细胞的扩散,达到延长生存期的目的〔1〕。但是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患者易产生多种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与化疗治疗比较,靶向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良好,其中阿帕替尼作为常见的靶向治疗药物已被广泛用于晚期胃癌的临床治疗中,且有一定效果〔2〕。但是晚期胃癌患者在治疗期间仍会因各种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引发自身希望水平下降,直接影响其预后的改善。心理弹性是指个体面对压力或挫折时的适应能力。且有研究指出,心理弹性水平也会影响个体的行为、思维及情感,在癌症患者预后的改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本文拟探讨晚期胃癌患者阿帕替尼治疗期间心理弹性及希望水平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90例患者中男55例,女35例;年龄40~75岁,平均(50.90±9.42)岁;病程6~15个月,平均(10.15±1.15)个月;入院时肿瘤直径2~5 cm,平均(3.75±1.03)cm;病灶部位:胃小弯胃癌10例,胃大弯胃癌20例,幽门胃癌25例,贲门癌19例,胃体癌16例;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UICC/AJCC)TNM分期:Ⅲa期50例,Ⅲb期30例,Ⅳ期10例。本研究均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本研究中患者和(或)家属均知情同意且配合研究。纳入标准:①胃癌诊断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4〕中相关标准,经胃癌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②预计生存期≥6个月;③精神及意识状态正常可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机体耐受力差者,②免疫系统疾病者,③药物严重过敏者,④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⑤患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1.2.1阿帕替尼治疗 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71205、20191203,规格:0.425 g),在早饭前30 min给药,0.85 g/次,1次/d,4 w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2.2希望水平 在患者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5〕评估患者生活希望水平。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为0.85,效度系数为0.91,包括3个维度:对现实及将来的积极态度、积极行动的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该量表每部分4个条目,共计12个条目。实施4级评分法,每个条目中非常满意4分、满意3分、不满意2分,非常反对1分。评分范围12~48分,其中12~23分为低希望水平 ,24~35分为中等希望水平,36~48分为高希望水平,得分越高、希望水平越高。

1.2.3心理弹性水平 在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6〕对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进行评估,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为0.93,效度系数为0.98,包含3个维度:坚韧、力量、乐观,共25个条目,实施5级评分法,每个条目中从来不0分、很少1分、有时2分、经常3分、一直如此4分。评分范围0~100分,评分越高、心理弹性水平越好。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晚期胃癌患者阿帕替尼治疗期间希望水平情况

90例晚期胃癌患者阿帕替尼治疗期间低希望水平者45例,占50.00%(45/90);中等希望水平者30例,占33.33%(30/90);高希望水平者15例,占16.67%(15/90)。

2.2 不同希望水平晚期胃癌阿帕替尼治疗患者相关资料比较

不同希望水平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入院时肿瘤直径、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不同希望水平晚期胃癌阿帕替尼治疗患者相关资料比较

2.3 晚期胃癌阿帕替尼治疗患者的HHI评分及CD-RISC评分比较

高希望水平组HHI评分、CD-RISC评分高于中等希望水平组、低希望水平组,且中等希望水平组HHI评分、CD-RISC评分高于低希望水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晚期胃癌阿帕替尼治疗患者的HHI评分及CD-RISC评分比较 (分,

2.4 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分析,晚期胃癌阿帕替尼治疗患者的希望水平与心理弹性水平呈正相关(r=0.855,P=0.000)。

2.5 心理弹性水平对晚期胃癌阿帕替尼治疗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

将晚期胃癌阿帕替尼治疗患者的希望水平作为因变量(1=低希望水平、0=中等希望水平、高希望水平),将心理弹性水平作为协变量。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水平(CD-RISC评分)降低是导致晚期胃癌阿帕替尼治疗患者希望水平降低的高危因素(OR>1,P<0.05)。见表3。

表3 心理弹性水平对晚期胃癌阿帕替尼治疗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

3 讨论

胃癌是胃壁黏膜上皮产生的恶性肿瘤,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是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一直处于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排行榜的首位〔7〕。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健康的生活状态大大增加了胃癌的发病率,且呈直线上升趋势。根据浸润程度及转移情况可将胃癌分为早期胃癌及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无明显症状,伴随着进展期胃癌的不断发展,晚期患者的癌细胞已经转移至其他器官,需采用保守的全身综合治疗方法,如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传统的放化疗,是不予区分的杀灭正常细胞以及癌变细胞。而靶向疗法从疾病的发病机制或者靶点出发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将靶向治疗的药物注射进入体内,在细胞学水平上定向结合特定的癌细胞,尽量减少损害身体其他组织的一种治疗方法。细胞靶向治疗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减轻化疗所带来的对正常组织的损害程度。生物学有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生成,能发挥调控机制,增强血管通透能力,加速内皮细胞繁殖,刺激肺癌的发生与发展〔8〕。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上很多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抗血管药物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阿帕替尼是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一种,能够和酪氨酸激酶(PTK)中的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又称腺苷三磷酸(ATP)进行高效结合,抑制PTK的活化进程,阻断VEGFR-2,阻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被激活,阻碍血管内皮细胞繁殖,抑制VEGF受体酶的活性,切断肿瘤血管产生通道,起到杀灭肿瘤的作用〔9-10〕。同时阿帕替尼用于晚期胃癌患者临床治疗中能发挥较好地杀灭肿瘤的效果,且药物毒副作用在耐受范围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但晚期胃癌患者在阿帕替尼治疗期间因各种因素导致的希望水平下降的问题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希望水平对于每位患者,特别是癌症患者而言,是一种内在主宰生活的力量,是癌症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水平能够引导患者克服困难,减少自身痛苦,缓解应激状态。且有研究指出,希望水平作为个体对未来实现目标 (如健康 )的一种积极的期待,对个体的行为、态度均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帮助患者在不确定及痛苦的情况下来面对癌症,提升癌症患者的适应能力,帮助癌症患者渡过困难的处境,实现理想目标〔11-12〕。本研究中90例晚期胃癌患者的整体希望水平还有待提升。有研究指出,心理因素是影响癌症患者预后改善水平的重要因素,而患者处于消极的心理状态,会明显降低治疗的配合度,影响靶向药物的药效发挥效果,且心理状态也会直接影响治疗及管理的依从性。而心理弹性水平能高效反映出受检者的心理状况,心理弹性水平越高、心理状态越好、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越高〔13〕。本研究中,高希望水平组HHI评分、CD-RISC评分高于中等希望水平组及低希望水平组,且中等希望水平组HHI评分、CD-RISC评分高于低希望水平组。且经Pearson分析,晚期胃癌阿帕替尼治疗患者的希望水平与心理弹性水平呈正相关。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水平降低是导致晚期胃癌阿帕替尼治疗患者希望水平降低的影响因素。表明晚期胃癌阿帕替尼治疗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降低会促使希望水平下降,故晚期胃癌阿帕替尼治疗患者的心理弹性及希望水平息息相关。因为患者的自我弹性水平高,其自身的坚韧、自强及乐观等因子均处于高水平状态,在面对困难与压力时能够表现出坚持不懈与积极乐观的心态,治疗癌症的自信心较高,有利于提升自我希望水平,继而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能力,从而更好地配合靶向治疗,利于控制病情的发展。同时患者的病情得以有效控制后,还会增加疾病管理信心,使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得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疾病,有利于提升患者的自强、坚韧、乐观心理弹性水平,形成良性循环,反之亦然。故晚期胃癌阿帕替尼治疗患者的希望水平与心理弹性水平密切相关〔14〕。

针对上述情况,要在晚期胃癌阿帕替尼治疗患者的日常治疗过程中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护理人员要使用CD-RISC评分来评估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关注得分较低的心理弹性维度。经分析发现,晚期胃癌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的了解度低、消极的心态、不健康的生活状态时心理弹性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故以此来制定以及执行护理计划,具体内容:①详细进行床旁宣教,告知患者阿帕替尼的治疗机制、治疗注意事项以及配合要点,并定期组织健康知识讲座、患者治疗经验分享,帮助患者以自强、乐观的心态来迎接治疗。②关注患者阿帕替尼治疗期间细微的心理变化,营造舒适的病房氛围。同时加强沟通,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与家属一起帮助患者展望未来生活,消除负面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继而降低心理应激反应,以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提升其心理弹性水平〔15〕。③治疗期间要帮助患者养成早睡早起、科学饮食以及适度锻炼的健康生活习惯。建议患者少食多餐,进食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饮食,并可根据患者情况补充血清白蛋白、乳清蛋白,也可给予能全素、适立康等个体化肠内医用食品,并增加使用四联益生菌等。治疗期间应用止吐或镇静以及其他药物来缓解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症状,进而效减少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在患者病情得以有效控制后,利于提升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通过以上措施能提升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以便更好地提升患者希望水平,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晚期胃癌阿帕替尼治疗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和希望水平呈正相关,故护理人员要在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来提升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不断增强其希望水平,利于更好地管理疾病,控制疾病的发展。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靶向弹性胃癌
“六步四环”单元教学靶向课堂提质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叶酸靶向anti-miR-221阴离子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作用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基于分治法的Kubernetes弹性伸缩策略
胃癌癌前病变有哪些,该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
早期胃癌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如何理性看待肿瘤靶向治疗
胃癌筛查首选胃镜
弹性势能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