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适性支持护理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

2022-09-22席秀娟阚宗卫柴明会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8期
关键词:适性病耻肺结核

王 丽,席秀娟,阚宗卫,柴明会,王 艳

(徐州市传染病医院 江苏徐州221000)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病变引起的肺部疾病,是目前中国最常见的结核疾病[1]。结核分枝杆菌可侵入全身多个脏器,以肺部最为常见,多表现为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等,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食物或带有病原菌的餐具传播,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为主,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肺结核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目前,临床上针对肺结核的治疗措施以化疗(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和对症治疗为主,可有效改善患者咯血、胸痛症状,延长缓解期。但因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如黄疸、肾功能损害、球后视神经炎等)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生活睡眠质量,导致患者治疗疾病的依从性下降,使得临床治疗难度加大。三维适性支持护理旨在减轻患者痛苦、维持患者健康,通过精准护理帮助患者增强自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最佳健康状态[3]。本研究实施三维适性支持护理模式,探讨对肺结核患者病耻感及自我感知压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4月1日~2021年4月1日收治的10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2001版《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4]中肺结核疾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③合并其他器官恶性病变者。根据随机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男37例、女10例,年龄38~53(45.24±3.12)岁;受教育程度:初中11例,高中12例,大专15例,本科9例;PPD试验皮肤硬结直径:5~9 mm 16例[5],10~19 mm 19例,≥20 mm 12例。观察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37~54(42.33±3.05)岁;受教育程度:初中14例,高中16例,大专13例,本科10例;PPD试验皮肤硬结直径:5~9 mm 21例,10~19 mm 20例,≥20 mm 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做好呼吸道隔离[6],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每日进行紫外线消毒。肺结核活动期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疲劳、戒酒、维持良好营养,有高热和明显中毒症状时应卧床休息。护士为患者讲解化疗的意义,用药时的注意事项,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如利福平可致黄疸[7]、链霉素可致耳聋和肾功能损害[8]、异烟肼可致周围神经炎),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就诊。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多食牛奶、鸡蛋、鱼、肉类食物,做好并发高热患者的护理。对出汗多的患者,及时用温毛巾擦干身体并更换衣被,以防感冒。由于肺结核病程长、易复发、具有传染性,必须长期预防且规律用药,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强调规律、全程、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1.2.2 观察组 采取三维适性支持护理,包括心理、生理、健康教育3个维度,具体措施如下。①成立责任小组:选取我院结核科工作10年以上的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2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1名,其余均为本科。选取1名组长,其余成员均为组员,对患者进行三维适性支持护理,主要负责本研究中的肺结核护理措施分类(心理、生理、健康教育)及改进,优化患者住院体验、提高疾病依从性,改善疾病预后,为优化临床护理提供改进思路。②心理维度:住院期间,责任护士重点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由于肺结核病程长、恢复慢,且来自家庭、社会、经济的压力,均会使患者出现急躁、焦虑、恐惧心理。对此,护理人员应每日评估患者情绪波动,由组员与患者进行深度交流,与患者共情,从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并给予帮助和支持。③生理维度:肺结核患者常并发咯血、胸腔积液。a.嘱患者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等导致免疫力低下,多食用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蜂蜜、鸡肉、牛奶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酒。注意房间内通风换气,每日定时监测患者体温,若发烧,首先采取物理降温(冰敷额头、酒精擦浴、温水擦浴等),发烧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并注意保暖,防止着凉感冒加重病情。b.患者咯血较多时,采取患侧半坐卧位,将气管内积血咯出。咯血导致的窒息是肺结核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需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发现异常,及时抢救。c.根据患者情况应做到分区收治,保持呼吸道隔离,室内每日通风30 min。患者外出时戴口罩,打喷嚏时用双层纸巾捂住口鼻,预防飞沫传播,吐痰时吐在纸上,集中用火焚烧处理。患者餐具需煮沸消毒,进餐时使用公筷预防传染。d.向患者普及结核病相关知识,指导患者用药。④健康教育维度: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本病特点及治疗原则,争取积极配合并全程管理患者,及时给予患者合理治疗。由于肺结核病程长、易复发且具有传染性,必须坚持长期随访,掌握患者状态。患者出院前帮助其回顾营养知识、家庭感染控制方法、痰液检查的重要性,确保出院后每周定时复查,出现不良反应时按需复查。指导患者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性,注意个人卫生,严禁随地吐痰,不可面对他人打喷嚏或咳嗽,以防飞沫传播。患者使用过的书籍、被褥在烈日下暴晒6 h以上,密切接触人群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1.3 评价指标 ①化疗后不良反应:比较两组肺结核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包括周围神经炎、肝脏损害、球后视神经炎。责任护士每日记录患者出现上述不良反应情况并绘制成Excel表格,统计发生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各并发症发生例数之和/总例数×100%。②病耻感:采用结核病患者病耻感量表(TSS),该表适用于肺结核患者病耻感评价,包括社会刻板印象、偏见、歧视3个维度,每个维度下细分为主观视角(12个条目)和客观视角(14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分为1~3分,分值与患者病耻感呈正相关,经预测实验得出该表信度为0.91。③自我感知压力:采用感知压力问卷(PSS),包括消极结果和控制、积极结果、慢性时间、积极控制、情感表征5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50分,共计200分,分值与自我感知压力呈负相关。④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包括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经预测实验得出信度为0.806。

2 结果

2.1 两组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干预前后TS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TS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PS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PSS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续表

3 讨论

3.1 实施三维适性支持护理可减少肺结核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 化疗是肺结核患者目前缓解症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因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如周围神经炎、肝脏损害、球后视神经炎等)影响着患者生活、睡眠质量及战胜疾病的信心,导致治疗难度加大。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化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李琦等[9]研究结果一致。考虑传统的护理措施以对症支持治疗、化学治疗、病情观察为主,缺乏针对性。而三维适性支持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述情况,表现在患者化疗后出现不良反应时,能及时进行针对性处理。如因异烟肼引起周围神经炎,应立即停药,采用利尿剂、甘露醇使其尽快排出体外,减轻中毒反应;利福平引起肝脏损害应每日空腹检测肝肾功能,并由责任护士重点观察肝肾功能指标,做到护理措施与患者身体状况相匹配。从而降低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利于肺结核患者疾病预后。

3.2 实施三维适性支持护理可改善肺结核患者病耻感 本研究表明,干预后,两组TSS中社会刻板印象、偏见、歧视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当患者确诊肺结核时,自身安全感过低、担心受到歧视,传统心理护理均以护士健康教育为主,患者缺乏参与感,导致患者对疾病病理生理改变理解程度浅,自身认知能力低,不能接受患病事实,不利于疾病治疗配合,导致疾病治疗依从性变差,自信心下降,病耻感增强。三维适性支持护理可改善上述情况,降低患者病耻感,考虑原因可能为:患者出现负性心理时,护士根据患者情况选取三维适性支持护理中心理维度的护理措施,让患者对疾病产生正确认知。如科室内举办肺结核病友交流会,敞开心扉、互相交流各自疾病心路历程,从而降低患者病耻感,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陈锦苏等[10]研究结果一致。

3.3 实施三维适性支持护理可降低肺结核患者自我感知压力 本研究表明,干预后,两组PSS中消极结果和控制、积极结果、慢性时间、积极控制、情感表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实施三维适性支持护理可降低肺结核患者自我感知压力,与李春燕等[11]研究方向基本一致。肺结核患者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身体不适也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况,如化疗后不良反应、食欲缺乏、体重下降等让患者倍感焦虑,压力与日俱增。实施三维适性支持护理可有效减少肺结核患者自我感知压力,考虑原因可能为:三维适性支持护理能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合理需求,使患者正确理解疾病、接纳自己;每周科室内开展家属疾病知识宣讲会,使家属理解疾病治疗及预后,给予患者正能量支持,提高治疗信心,患者每日保持良好心态,自我感知压力也随之下降。

3.4 实施三维适性支持护理可提高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 SF-36是反映个人健康状况的综合量表,受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SF-36中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实施三维适性支持护理可提高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肺结核患者病程长、治疗见效慢,定期化疗使患者经济压力日益加重,疾病反应影响患者身体状况,躯体功能下降、患者角色强化、躯体疼痛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实施三维适性支持护理可提升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考虑原因可能为:护理人员了解并及时满足患者需求,可使患者感受到更多的关心,知晓疾病相关知识和出院后自我护理措施,避免过度焦虑,提升了生活质量,与曾艳等[12]研究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实施三维适性支持护理能减少肺结核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降低病耻感、自我感知压力,提升生活质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护患关系,为优化临床护理措施提供新思路,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适性病耻肺结核
乳腺癌患者病耻感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老年病患者应摆脱病耻感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病患者应摆脱病耻感
学校教育空间设计的三个关注维度——以翔安区第一实验小学“适性教育”为例
适性教育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适性教育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适性的物理课堂需要“三原色”
肺结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