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9-22王艳玲张楠楠阚亦非
王艳玲,张楠楠,阚亦非,张 婷
(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450003)
冠心病是临床多发心血管疾病,严重者可导致心脏组织坏死,病死率较高,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60岁以上人群冠心病发病率接近30%[1-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治疗效果较好,但此类疾病患者多存在饮食不健康、作息不规律、情绪波动大等特点,主要由于患者对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等相关知识掌握不足[4]。因此,术后心理、生理、认知方面的康复成为重点研究问题。鉴于此,本研究分析了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负性情绪、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3月1日~2020年3月31日收治的163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冠心病相关诊疗标准;②可耐受手术,已行PCI术并成功植入1枚以上支架;③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Ⅳ级;④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②妊娠期、哺乳期;③合并精神异常;④预计生存期1年以内。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82例和参照组81例。实验组男45例、女37例,年龄36~81(58.91±19.67)岁;危险因素:高血压42例,糖尿病26例,高脂血症37例,吸烟史38例;病变情况:单支病变38例,双支病变27例,三支病变17例。参照组男42例、女39例,年龄41~84(59.22±19.58)岁;危险因素:高血压39例,糖尿病27例,高脂血症40例,吸烟史36例;病变情况:单支病变42例,双支病变24例,三支病变15例。两组性别、年龄、危险因素及病变情况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心理干预:查阅患者病历信息,并与患者深入沟通,了解其个人情况及性格特点并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在干预过程中注意言语温和、耐心、热情等。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干预,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维持良好护患关系。②生活干预:保证病房内干净、整洁,调节合适的温度、湿度,定期杀菌,减少感染的可能性。③饮食干预:为患者制订饮食计划,确保营养均衡、科学合理,饮食以清淡为主,忌高盐、高糖、辛辣、油腻的食物,让患者戒烟戒酒,多食用粗粮及高维生素食物。④运动干预:协助患者运动,主要以慢跑、散步等为主,运动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循序渐进。
1.2.2 实验组 加用认知行为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成立护理干预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组员包括主管护师2名、护师4名、护士4名。开展组内培训,培训内容为冠心病的相关致病机制、PCI治疗相关事项,术后干预方法等。②健康教育:以口头讲述、发放健康知识手册、视频宣传片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冠心病发病机制、临床治疗方法、用药安全、自护技能讲解、术后护理内容及术后注意事项等。每个月开展2次健康知识讲座,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病程发展,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的重要性,讲座期间可由患者自行提问,由护理人员给予解疑。③科学评估:对患者现阶段身心状况进行系统评估。主动与患者沟通,对存在负性情绪的患者鼓励其表达真实想法,谈论自己未来对疾病控制的规划。护理人员记录患者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给予指导。④行为管理:a.指导患者关注微信公众号,每日推送相关疾病知识,强化患者对冠心病及PCI的认知,纠正患者错误认知。b.引导患者心理放松,通过听音乐、运动等方式缓解负性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心态。c.和家属交流,针对患者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如吸烟、饮酒、高盐高糖饮食等,制订干预计划。d.让患者自主记录干预日记,主要记录内容为患者当日做了哪些对疾病有影响的事件,如何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并记录身心变化。⑤同伴支持:定期组织病友聚会沙龙,患者相互交流,分享自身治疗经历,坚定治愈信念的同时对其他患者起到积极影响。
1.3 观察指标 ①负性情绪:采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抑郁症自我评估量表(PHQ-9)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2个量表均采用0~3分计分制。GAD-7共7个条目,分数与焦虑程度呈正相关,量表内部一致信效度为0.824,信效度良好;PHQ-9共9个条目,分数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量表Cronbach′s α为0.857,信效度良好。②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患者自我效能,共16个条目,单条目0~4分,分数与患者的自我效能呈正相关,量表Cronbach′s α为0.746,信效度良好。③生活质量:采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量表(CQQC)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体力、病情、医疗状况、一般生活、工作状况、社会心理状况6个项目,共24个条目,单条目1~6分,分数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量表内部一致信效度为0.854,信效度良好。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PCI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供血状态,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而冠心病患者多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如何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效果是当前的重要问题。临床常规护理干预中的健康教育内容未形成体系,患者实际收益仍较低。认知行为干预属于临床新型护理干预,旨在针对性改善患者不良认知与行为,具有重要应用意义。有研究显示,认知行为干预对改善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具有较好应用效果[5]。鉴于此,本研究探讨了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影响。
3.1 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参照组(P<0.01),提示认知行为干预可缓解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负性情绪。负性情绪是临床研究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患者心态,与临床效果呈负相关。本次研究中,对患者进行全方面认知行为干预,患者对冠心病的疾病知识掌握水平提高,明确持之以恒改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患者感受到病情有效控制,缓解了负性情绪。武艳妮等[6]将基于5A模式的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中,结果显示,患者心功能、依从性均提高,自理能力及负性情绪均改善;与本研究结论一致。
3.2 对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参照组(P<0.01);表明患者经认知行为干预后自我效能水平提高,自我效能即自我护理能力与意识。患者经过系统性健康教育,掌握了疾病知识与自护方法,身心状态均得到较好改善,形成良性循环,提高了患者自我效能。苏媛媛等[7]对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心脏康复教育,结果显示,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高;与本研究结论一致。
3.3 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1);提示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欠佳,对PCI术后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患者可有效应用自身能力控制疾病发展,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杨竹等[8]将纽曼系统护理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结果显示,患者疾病自我认知及生命质量提高;与本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缓解PCI术后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和生活质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