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下方自体结膜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
2022-09-13曾丽陈永红朱清梅
曾丽 陈永红 朱清梅
原发性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与烟尘、紫外线照射等有关,临床表现为眼部发绀、发红、异物感,可单眼或双眼发病[1]。手术是治疗此疾病最主要的方式,手术切除后需要行球结膜移植[2]。上方自体结膜移植是常见的移植方式,于眼上方取大小相应的自体结膜,暴露巩膜固定区,但由于患者机体机能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在后期会出现不能以上方结膜作为供体来源的情况[3]。因此需探寻另一种有效的自体移植方式。下方自体结膜移植作为一种新型的结膜移植方案,其主要是将下方结膜予以取材,并移植到巩膜表面的方式,因此种技术在临床上研究甚少,且除取材来源与上方取材部位不同外,其余步骤均与上方取材相同,为探究下方结膜自体移植对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作用,本研究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下方自体结膜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清远市清城区人民医院2019年2月-2021年6月36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原发性翼状胬肉临床诊断标准[4];(2)凝血功能正常;(3)初次发病,且为初次就诊。排除标准:(1)复发性翼状胬肉;(2)青光眼、假性翼状胬肉、角膜炎症;(3)角膜异常。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8例(26眼)和观察组18例(23眼)。对照组男8例(15眼),女10例(11眼);年龄50~75岁,平均(62.66±10.81)岁;病程3~10年,平均(6.65±2.04)年;组织侵入角膜深度1.5~5.0 mm,平均(3.56±1.01)mm。观察组男12例(14眼),女6例(9眼);年龄50~75岁,平均(63.52±9.75)岁;病程3~10年,平均(6.70±1.94)年;组织侵入角膜深度 1.5~5.0 mm,平均(3.58±1.08)mm。两组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患者、家属同意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术前2~3 d,两组均予以0.3%加替沙星滴眼液(安徽省双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825,规格:8 ml∶24 mg/支)滴眼,4次 /d,术前准备与常规眼科手术相同,两组患者均予以标准翼状胬肉切除术,手术主要在显微镜下进行,术前20 min,采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s.a.ALCONCOUVREUR n.v., 注 册 证 号 H20160133, 规 格:15 ml∶75 mg)以 10 min 间隔滴眼 2 次,随后采用盐酸左布比卡因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20570,规格:5 ml∶37.5 mg)+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 H11022295,规格:5 ml∶0.1 g)药液共1.5 ml行局部麻醉。对翼状胬肉体部及头部采用术刀剖切,并对翼状胬肉体部及变性结膜组织予以剪除,此过程中避免烧灼止血,应该采用压迫止血,对裸露的巩膜进行尺寸测量。
对照组:给予上方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于眼球上方取大小相应的自体结膜,随后采用10-0尼龙线带对浅层巩膜予以6~8针间断缝合,以此对巩膜暴露区固定。结膜瓣取材处不做处理,术毕,采用妥布霉素眼膏(ALCON CUSI,S.A.,批准文号:H20110316,规格:0.3%)进行绷带加压包扎,减少术后疼痛情况。术后予0.3%加替沙星滴眼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桂林华诺威基因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0016,规格:40 000 IU(80 μg)/(4 ml·支)]滴眼,4次/d,妥布霉素眼膏睡前涂眼。2周左右拆线。术后随访6个月。
观察组:给予下方自体结膜移植术治疗。于眼颞下方取大小相应的自体结膜,缝线、缝合方式,取材处理及术后治疗均与对照组相同。术后同样给予加替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眼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滴眼,4次/d。2周左右拆线。术后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围手术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不适症状持续时间、角膜上皮愈合时间。(2)术后疼痛:术后4、24 h及1周,分别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价两组疼痛状况,量表总分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5]。(3)眼部情况: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采用裂隙灯显微镜(上海朗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SL990)检测泪膜破裂时间(BUT),将0.125%荧光素溶液滴入结膜囊内1滴,嘱患者眨眼数次,随后眼睛平视,保持睁眼状态,采用钴蓝滤光片3 mm宽的光线扫视角膜,于患者睁眼状态下立即观察数秒,直至角膜处出现黑斑泪膜缺损为止,观察过程中的秒数即为BUT;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嘱患者距离视力表5 m,以此测量裸眼视力(UCVA);采用全自动验光仪(广州视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KR-800)检测角膜散光度(CAD)。(4)并发症与复发率:术后,观察两组眼部感染、眼球运动障碍、角巩膜溃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6个月内复发情况。复发标准:手术部位出现纤维血管组织增生且侵入角膜缘。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两组均无失访病例。两组手术时间、不适症状持续时间、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s)
不适症状持续时间(d)组别 手术时间(min)角膜上皮愈合时间(d)观察组(n=23) 32.16±4.95 3.17±0.41 2.28±0.71对照组(n=26) 32.08±4.03 3.25±0.42 2.36±0.73 t值 0.062 0.674 0.388 P值 0.951 0.504 0.699
2.2 两组术后疼痛比较
观察组术后 4、24 h及 1周 VAS评分分别为(4.39±0.92)、(2.56±0.78)、(0.62±0.15)分;对照组术后4、24 h及1周VAS评分分别为(4.28±0.95)、(2.39±0.60)、(0.55±0.12) 分。 两组术后4、24 h及1周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 义(t=0.353、0.733、1.546,P=0.726、0.469、0.132)。
2.3 两组眼部情况比较
术后6个月,两组BUT、CAD、U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眼部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眼部情况比较(±s)
*与本组术前比较,P<0.05。
CAD(°)组别 BUT(s)UCVA术前 术后6个月 术前 术后6个月 术前 术后6个月观察组(n=23) 8.75±2.15 10.02±3.22* 0.42±0.13 0.68±0.12* 2.42±0.63 0.72±0.20*对照组(n=26) 8.82±2.14 10.97±2.92* 0.44±0.10 0.63±0.14* 2.38±0.57 0.77±0.23*t值 0.111 1.077 0.598 1.346 0.232 0.814 P值 0.910 0.288 0.553 0.185 0.818 0.420
2.4 两组并发症与复发率比较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与复发率比较[眼(%)]
3 讨论
原发性翼状胬肉属眼部的侵入性、增生性及炎症性疾患,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主要以眼部异物感、视力下降、畏光等症状为主,影响眼部美观的同时,还会导致瞳孔的遮盖,造成视力障碍[6]。手术切除是治疗此疾病最有效的方式,由于切除后需行结膜的移植以促进组织的恢复,因此临床常采用上方自体结膜移植治疗,但因患者因眼部疾患的原因,后期可能存在内眼手术的状况[7]。而上方取材则会造成后期内眼手术困难,且由于人体眼部解剖结构特殊性,上方取材相较困难,而探寻一种能替代上方自体结膜移植的方案在临床显得极为重要[8]。下方自体结膜移植主要是在眼球下方取大小相应的自体结膜进行结膜移植,取材过程中相较容易,且与上方结膜组织结构相同,若将其用于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或许也能达到改善眼部情况的效果[9]。
本研究显示,两组手术时间、不适症状持续时间、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24 h及1周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下方自体结膜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对围手术期指标、术后疼痛、并发症与复发率无较大影响。在张秀丽等[10]研究中表明上方自体移植与下方自体移植仅存在取材部位的不同,其中取材方式及术后处理方法均相同,主要取大小相应的自体结膜,随后采用10-0尼龙线带对浅层巩膜予以6~8针间断缝合,因此手术时间、不适症状持续时间均无较大差异。取材后均采用抗生素眼膏进行包扎以此能有效促进上皮组织的愈合,且不会增加疼痛状况,为以后上方取材失败或不能行上方取材时做出了备用选择[11]。
本研究显示,术后6个月,两组BUT、CAD、U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下方自体结膜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不影响眼部改善情况。在蒋玲等[12]的研究中表明,胬肉切除后,取下方结膜作为移植物是治疗此疾病的有效途径,这可能是因为下方结膜取材与上方结膜取材均是行标准翼状肉切除术,均对翼状胬肉体部及头部采用术刀剖切,同时行翼状胬肉体部及变性结膜组织的剪除,对裸露的巩膜进行尺寸测量,仅存在取材部位的不同,因此下方自体结膜移植并不会影响术后眼部恢复情况,可替代上方自体结膜移植取材。本研究与上述结果相似。因此当上方结膜不能作为供体时,可选择下方结膜予以替代。
综上所述,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下方自体结膜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上方自体结膜移植相比较,两者均能改善眼部情况,且不影响围手术期指标、术后疼痛、并发症与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