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老年结直肠手术患者的麻醉诱导观察
2022-09-09张庆洪刘洋马达张凌宇
张庆洪 刘洋 马达 张凌宇
结直肠癌是好发于老年患者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该病的发病率也大大增加。目前,手术切除依旧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但老年患者多患有不同程度的基础性疾病,且自身免疫力下降,手术的风险也相对较高[1-2]。麻醉在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选用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小的麻醉药物,维持良好的麻醉效果满足手术需要,同时保障患者的安全,是一项重要课题。目前常用的静脉麻醉诱导药物有丙泊酚、依托咪酯和咪达唑仑,但各有优缺点。丙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效果好,但其也有一定的缺点,比如注射痛、对呼吸循环有明显抑制作用[3-4]。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平稳,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小,但是会出现肌震颤,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抑制作用[5]。咪达唑仑用于全麻的诱导时,对呼吸循环影响轻,但是起效较慢,苏醒时间晚[6]。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是近年来一种新型的麻醉药物,具有无注射痛、起效快、苏醒时间早等特点,但不同的使用剂量效果也有所不同[7]。目前,有关不同全麻诱导剂量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临床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1-10月收治的89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诱导剂量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寻求合适的使用剂量,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2021年1-10月在本院治疗的89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在60岁以上;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肠镜检查和病理结果确诊为结直肠癌并准备行择期手术。排除标准:既往有麻醉异常史;有长期服用镇静、镇痛药物史;存在严重的心、肺、脑功能障碍;沟通存在障碍;有凝血功能障碍。根据随机数表的方法分为低剂量组(30例)、中剂量组(29例)和高剂量组(30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体重指数(BMI)和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患者对本次临床试验充分了解并签署同意书,本次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三组患者均术前常规完善各项检查,手术前禁食8 h,禁饮4 h。入手术室后建立外周静脉通路,并常规监测患者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有创动脉血压(IBP)、脑电双频指数(BIS)、心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常规予以面罩给氧3 min(氧气流量6 L/min)。全麻诱导开始后按照甲苯磺酸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静脉注射注射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0034,规格:36 mg)0.2、0.3、0.4 mg/kg,30 s内完成给药,BIS值≤60后再予以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 H20054171,规格:1 ml∶50 μg)0.4 μg/kg和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700,规格:5 ml∶10 mg)0.2 mg/kg,等药物完全起效后进行气管插管。若诱导时BIS值>60时,需要追加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0.05 mg/(kg·次),直至 BIS值≤60,两次追加给药间隔时间>1 min,连续3次追加仍达不到目标值时改为追加丙泊酚。三组麻醉维持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0.4~1.2 mg/(kg·h)和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7,规 格:1 mg)0.1~0.2 μg/(kg·min),保持BIS值介于45~55,维持术中血压波动于基线20%以内,酌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若平均动脉压(MAP)超过基础值20%时,静脉给予乌拉地尔注射液(广州万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806,规格:5 ml∶25 mg)10 mg/次;低于基础值20%时静脉注射盐酸麻黄碱注射液(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544,规格:1 ml∶50 mg),剂量为 6 mg/次。心率小于 50 次 /min时则静脉注射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湖南五洲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903,规格:2 ml∶1 mg),剂量为 0.5 mg/次。手术结束后停止麻醉,待患者意识、呼吸恢复,血压心率稳定后予以拔除气管插管。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记录比较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BIS≤60时(T1)和气管插管后(T2)的SpO2、HR、平均动脉压(MAP)、CI和SVI;记录三组患者补救治疗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表示用(±s),比较用方差分析法;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比较
三组T1和T2时的SpO2、CI指数、SVI指数均低于T0时(P<0.05),三组T1时的HR、MAP指标均低于 T0和 T2时(P<0.05),三组 T0、T1和 T2时的CI指数、SVI指数呈逐渐下降趋势,且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在各时间点的SpO2、HR、MAP、CI、SV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在T1和T2时的SpO2、HR、MAP、CI、SV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在T1和T2时的SpO2、HR、MAP、CI、SV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三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比较(±s)
表2 三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比较(±s)
组别 SpO2(%)HR(次 /min)T0 T1 T2 T0 T1 T2低剂量组(n=30) 99.24±3.17 97.22±2.68* 96.17±3.74* 79.34±9.28# 73.05±8.05* 80.49±12.71#中剂量组(n=29) 99.22±3.57 97.18±3.03* 96.14±3.19* 79.83±8.99# 72.82±10.06* 80.25±11.36#高剂量组(n=30) 99.25±4.01 95.19±3.73*△▲ 94.12±2.68*△▲ 79.42±9.86# 66.93±8.55*△▲ 73.26±8.19#△▲F值 0.001 3.979 3.942 0.023 4.521 4.244 P值 0.996 0.022 0.023 0.977 0.014 0.017
表2(续)
表2(续)
2.2 三组补救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比较
低剂量组追加甲苯磺酸瑞马唑仑5例,均追加1次,而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无追加,三组间补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出现2例低血压,1例低氧血症,1例心动过缓,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为13.33%,而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补救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患者越来越多,老年人各脏器处于衰退状态,常常合并心、肺、脑等各重要器官的病变,如何保障老年患者麻醉的安全,对麻醉医生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临床经验证实,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组织学类型多为中、高分化型腺癌,发生远处转移的较少,故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8-10]。结直肠癌手术常常采用腹腔镜下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法,麻醉效果好,易于管理呼吸和循环系统,但基于老年患者特殊的体质,全麻也容易增加患者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11]。因此,选择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小的药物尤其重要。
除了观察三组的血流动力学水平之外,是否应用补救措施及出现不良反应也是评价一种麻醉药物的效果及安全性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低剂量组有5例追加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而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无追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0.2 mg/kg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进行麻醉诱导时剂量偏小。而在不良反应中,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均无不良反应出现,高剂量组有2例出现低血压,1例发生低氧血症,1例心动过缓,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0.4 mg/kg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进行麻醉诱导时安全性欠佳,而0.3 mg/kg的剂量用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无论在麻醉效果方面还是安全性方面的表现均是令人满意的,是适宜的。
结直肠癌手术术前必须常规进行洗肠或者灌肠等胃肠道准备,容量丢失较多,老年患者耐受性又较差,在本研究中显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于这类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还是比较轻微的,说明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是一种非常安全的麻醉药物。当然,甲苯磺酸瑞马唑仑作为一种创新药,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和研究价值仍然十分广泛。本次研究样本量有限,所选剂量分组也是在参考同行研究基础上确定[17-20]。有关甲苯磺酸剂量的选择及长时间输注对各脏器功能特别是肝、肾功能的影响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后续将继续研究,以便为临床全面发掘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的作用,针对不同人群和年龄的最佳给药方案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于老年结直肠手术时麻醉诱导效果好,且剂量为0.3 mg/kg时安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