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仪式教育在财经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2022-09-09

科教导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财经类参与者仪式

胡 玲

(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当前部分高校在开展仪式教育的过程中,对大学生的主观体验和情感需求重视程度不够,财经类院校学生人文情怀欠缺,对仪式教育认识不足、参与度低,仪式教育流于形式、效果欠佳,因此对当前财经类院校仪式育人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研究,有助于指导财经类院校仪式活动的开展,更好地发挥仪式的育人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不断增强财经类院校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财经类院校现有仪式教育的主要形式

高校是文化的聚集地,也是各种思想的汇聚点,高校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文化活动的开展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仪式。按照其开展目的及主要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成长仪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仪式主要包括开学典礼仪式、入党宣誓仪式、毕业典礼、毕业学位授予仪式等,这些仪式伴随着每一位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大学生涯,记录着大学生活的关键结点和成长轨迹。参与者在这些仪式举行的过程中完成对一次次身份转变的心理认同,更加深刻地了解每阶段人生角色的责任赋予和深刻意义,实现被教育和自我教育。

二是政治仪式。政治仪式是指以政治表达为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以宣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念,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参与者对国家、民族的荣誉感、归属感为主要目的的仪式活动,如财经类院校每年在五 四青年节、一二 九运动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每月组织开展升旗仪式等活动。

三是日常仪式。日常仪式在高校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最为简单。在参与主体的日常生活交往中,用以表达对别人尊重或友善的问候,是一种依靠主体的自我严格要求和自我规范意识的互动形式。高校中的日常仪式主要有师生之间的见面礼、分别礼、上下课问好、学生之间的礼仪等。日常礼仪虽然都体现在日常的交往细节中,对比其他类型的仪式其简单、普遍,并不隆重,但其教育意义非同小可。

四是竞争仪式。竞争仪式在高校中主要是指利用学校的规章制度,举办带有竞争性的仪式活动。如军训汇报仪式、运动会、各种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仪式活动,奖学金的评比、颁发等仪式均属于竞争仪式,如学校举办的表彰大会、榜样宣讲会等。竞争仪式目的是在广大师生中树立榜样,形成积极向上的激励作用,鼓励广大大学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追求更高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2 财经类院校现有仪式教育存在的问题

仪式教育主体参与意愿不强,参与度不够。因财经类院校重点培养的是经管类的人才,这部分学生往往在仪式教育活动中参与积极性不高。但学校为保证必要的仪式活动开展,往往会硬性要求学生参加相关仪式活动,通过签到、点名、与学分挂钩等方式来确保学生的参与度。从对学生的访谈来看,82%的被访谈同学对学校硬性要求参与相关活动持反对态度。大量参加者主观上对参加相关活动持反对态度,仪式教育活动难以达到教育目的及预期效果。

仪式教育活动形式化情况严重。高校的仪式教育活动大部分都会“如期举行”,具有一定的重复性,比如每年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运动会等活动,每年都会在一定的时间举行。这些仪式活动的举行内容基本一致,难有创新,甚至一些讲话稿的内容都一致。在问卷调查中,43%的学生认为学校组织的仪式活动是走过场、形式主义,没有太大的教育意义。被访谈的同学中有40%表示参加仪式活动时听不清“台上”发言的内容,更有20%表示不想听,只是按照学校要求,凑人数、走过场。

仪式教育活动内容乏味,质量不高。在现实校园中,很多仪式教育活动内容空洞、形式刻板,质量不高,难以吸引广大学生参与。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46%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开展的仪式教育活动中,活动内容单一,活动形式不够新颖,缺乏吸引力,更有65%的学生认为仪式教育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通过访谈,有同学认为学校的仪式教育活动领导讲话时间太长,互动性活动太少;有同学表示参加仪式教育活动从未参加过互动,未感受到活动的教育意义。

参与者对仪式教育的内涵认识不足。内涵认识不足导致广大学生对仪式教育活动的价值了解不深,认可度不够。当前大学生虽参加过多种校园仪式活动,但对仪式教育内涵了解甚微。正因为对仪式教育活动的内涵了解较少,导致了广大学生对仪式教育活动参与度不高,参与性不强。经调查发现,部分学生认为参加仪式教育活动费时费力,是被学校或者老师要求强制参加,也有部分学生将仪式教育活动当作学习生活之余放松的一种方式,可参加可不参加,并不了解其教育内涵。另外,由于参与者对仪式教育活动内涵认知不足,在仪式教育活动中主动性和自觉性欠缺,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只是观众,抱着“重在参与”“走过场”“凑人数”的心态,更有甚者“走过场”“凑人数”都不参与,认为参加相关仪式教育活动毫无意义,纯粹是浪费时间、精力。广大参与者对仪式教育活动内涵认识不足,使其无法全身心投入其中,不能真正体会到仪式教育活动所传达的内容和意义,更无法体验到活动的乐趣,进而无法真正接收到仪式教育活动的价值。

3 财经类高校仪式教育的创新和优化路径

3.1 提高组织者的思想认识和专业素质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团队的培训和指导。财经类院校应完善对教师队伍的培训,设置相关培训课程,通过培训提髙教师对仪式教育的价值认同,提升教师组织开展相关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丰富相关理论知识,组织开展流程规范、内容丰富,教育效果良好的仪式教育活动。

加强学校间的互相学习,建立交流借鉴的平台。各高校仪式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各高校的学生特征也存在共同性,因此财经类院校与其他类型的高校之间开展仪式教育活动经验交流分享具有很高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学校可以组织一定区域内的高校形成常态化的交流机制,互相参加对方院校组织的活动,进行经验交流。

3.2 建立总结评估制度

总结评估能够发现仪式活动组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使仪式教育活动不断完善和进步,是保障仪式教育活动教育价值长期发挥的关键。总结评估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过程进行评估,发现仪式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使以后活动的开展更加完善。二是对结果进行评估,仪式结束后,及时对参与者进行访谈,听取参与者对活动的真实意见,了解参与者对活动情感认同和教育意义的领悟,总结出仪式教育活动在教育意义传达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可取之处,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以保障仪式教育活动长期有效地延续和开展。

3.3 创新、丰富仪式教育活动的内容和价值

财经类院校的仪式教育活动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第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仪式教育的主要内容,设计、组织不同类型的仪式教育活动,从多方面展现活动所承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第二,要注意把握开展仪式活动的时机。在国家重要节日、开展重要活动或者发生重大事件时,活动组织者把握好时机,组织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第三,拓展仪式教育活动的形式,将仪式教育活动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将仪式教育活动拓展到社会环境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样能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理解仪式教育活动传导的价值观念,也能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还能在社会实践中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教育价值。仪式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应当充分发掘蕴含优秀传统文化的仪式,筛选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传统仪式,将传统仪式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力量传导给广大学生。一是传统仪式中蕴含着丰富的日常生活礼仪,对广大师生的日常礼仪有约束和规范的作用。如古代以冠礼对标个人成长阶段,使参与者明白在不同的年龄要承担不同的责任。再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的思想中蕴含着日常生活的秩序、道德、伦理等内容,举办经典讲座、诵读经典书籍,举行经典仪式活动等,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二是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仪式活动,能够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如组织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活动,让参与者感受到仪式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要对仪式活动精心策划,增强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亲近感,达到以文化育人的目的,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4 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4.1 提高大学生对仪式教育价值的认同

充分了解、认识到仪式教育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是广大学生参与的前提,目前财经类院校学生对仪式教育活动参与度不高的原因主要就是对仪式教育互动的价值意义认识不足。因此,活动组织实施者应对广大学生进行仪式教育相关内容的正面教育,加大对仪式教育活动的宣传力度,以提高参与者的思想认知水平。充分利用校园网站、论坛、微信、微博或短视频平台等网络媒介,以播放视频、展示图片以及直播互动等方式对仪式教育活动进行宣传,向广大学生宣传仪式教育活动的内涵和意义,以学生更喜爱的方式进行宣传,吸引注意力,激发参与兴趣,扩大思想政治教育仪式教育活动的影响范围。

3.4.2 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组织活动的参与度

要提高学生参与仪式教育活动的积极性,除了要增强学生对仪式教育活动的情感认同外,还应当提高学生对仪式教育活动的参与度。首先,开展仪式教育活动之前要集思广益,充分了解广大学生的需求,重视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感受。利用学校网站、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媒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收集广大学生的意见,收集的意见不仅包括要组织什么活动,还包括要以什么方式开展活动,开展仪式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各个环节等等。通过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进行科学的筛选,完善活动的内容和环节,以此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其次,让学生参加仪式教育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等工作。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仪式教育活动或者活动的某些环节,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来完成活动的策划、组织等。由学生组织策划相关活动,既能充分了解广大学生的需求,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又能让学生充分了解仪式教育活动的内涵和意义,了解组织相关活动的用心和不易,锻炼学生的领导组织能力,让其获得极大的自豪感和对仪式教育活动的情感认同。

猜你喜欢

财经类参与者仪式
仪式感
仪式感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二)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流绚夏日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文史财经类)
当心,说谎会上瘾!
享受生活的老人活得长
想象拥抱能减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