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渗透文旅融合理念的实践探究
2022-09-09张猛
张 猛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0)
所谓文旅融合,其实就是指将我国的优秀文化融入旅游产业,使其具备一定的文化性、创造性与延展性,这不但大大提高了中国旅游业的开发价值,同时还进一步拓展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宣传途径,进而使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共同开发的过程中真正达到双赢。这样就把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旅游职业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既能大大加强学校的旅游教育和人文思想教育,也可以通过旅游教学和人文教育来介绍我国的文化发展历史,给人一种文旅融合与发展的新体验,并且还能够起到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文影响力的目的。
1 开展文旅融合职业教育的方式
1.1 文化与职业素养的融合培养
基于文旅融合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必须致力于更多集高素质与高技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和发展,还要充分重视对其职业道德的培养,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人才,从而更好地从整体上进一步提升我国相关从业人员的个人素养。一直以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始终都是以道德文化为基础的,即便经历了数千年的文化发展,其自身所蕴含的道德文化底蕴仍对培育劳动者的职业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因此,作为旅游职业学校的学生,更应该自觉扛起弘扬我国优秀文化的重担,并将文化自信、文化精神等融入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2 文化与专业技能的融合培养
文旅融合背景下,开展职业教育的一大目标就是培育出更多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宣传者,而这个目标不仅仅是旅游从业者的一项重要职责,同时还是切实提升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品质的根本保障。这就要求旅游职业教育所教的课程内容必须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重新引入全新的教学理念展开实践性的技能教学,既要有文学、饮食、建筑、民俗宗教等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学生各项专业技能的培养。只有将文化、旅游有效地融合到一起,才能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来不断发扬我国的优秀文化。因此,各大职业院校必须不断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知和理解,使其具备良好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意识与能力,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1.3 文化与专业隐性知识的融合培养
知识一般可以分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将知识通过书面文字、图表等形式表述出来的可称之为显性知识;而没有被表述的知识,如人在做某件事时所用到的知识就可以称之为隐性知识。人们通常会将隐性知识划分成两大类,即技能类和认识类。所谓技能类,是指那些难以表达的技巧、经验、诀窍等,存在一定的非正式性;认识类则包括人的直觉、观察力、价值观等。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文化熏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文化修养,还能对其专业隐性知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学校不妨鼓励学生组织并参加相关的文化社团,如拜访文化名人、观看传统曲艺演出、参加书法比赛等一系列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联的社团活动,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2 文旅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的设置缺乏科学性
从目前职业学校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来看,虽然已经有部分学校开设了弘扬我国优秀文化的相关课程,存在一定的专业局限性,课程的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职业学校的生源相对比较复杂,而且学生自身的文化基础比较差,再加上学校师生对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认知还存在不足,所以大家往往对文化并没有良好的认同感。从而使得许多高校对于传统文化的课程设置也仅仅停留在形式,而并未将它同公共课和专业课有机地融合起来。与此同时,由于一般的职业院校在设置选修课时往往更注重对学生本身文化专业知识的训练与发展,只是把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作为授课时间相对较少的选修课,即使对传统文化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教师也很难把这部分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实际,导致教学效果较差。
2.2 教材的规范性需要加强
深入分析目前职业教育中的专业教材和传统文化教材,可以发现两者并没有真正做到有效融合,要么只讲文化方面的理论知识,要么只讲旅游方面的专业知识,存在着相互脱节的问题。同时,由于各大职业教育学校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更注重专业教材的统一,各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却存在差异,因而难以保证实际的教学效果。此外,教材的呈现形式也是比较单一化的,并没有融合新时代的信息化元素,这不仅与新时代背景下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习惯相脱离,同时还极大地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由此可见,编制出更适应于文旅融合新时代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
2.3 教师的素质仍有待提高
在职业教育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个人综合素养,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文化融入职业教育的有效性。现阶段,各大职业院校的教师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对文化素养的了解不够充分,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也很难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除此之外,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师还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过于注重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教育,这导致部分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由此可见,教师的个人文化素质仍有待进一步提升,而打造一支有着扎实专业知识和深厚文化素养的师资队伍是让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础。
3 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对策分析
3.1 关于学校课程的设置
在职业教育中,实现文旅融合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必须要不断提高学校和教师对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重视程度,并且尽可能在公共课、专业课等课程教学中有效融入与文化有关的理论知识,从而让更多学生在文化的熏陶影响下逐渐提升自身的个人道德修养和文化底蕴。同时,学校也要适当开设一些有关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并适当增加其课时安排,比如可选择一些有着较强代表性特点的文化知识展开讲解,旨在让学生较高效率地了解到蕴藏在我国优秀文化当中的精髓知识。另外,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增置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既能让整个课堂变得更加富有感染力,又能让学生通过学习逐渐喜欢上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而驱使着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此时,学校和教师便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系列涉及文旅融合的实践活动,从而进一步推动文化与旅游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具体来看,对课程的优化设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首先,结合职业教育专业课的自身特点融入文化元素。譬如,可以在“导游实务”的课程教学中融入导游词的文化知识点,使学生具备更丰厚的文化底蕴;还可以在“景区运营与管理”的课程教学中让学生设计能表现文化特点的景区标识,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当然,对课程的考核也就必须包括对学生文化知识的考核,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与旅游职业教育的深入融合。其次,职业院校可以尝试开发一些能表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特色与内涵的公共课或者选修课,供学生结合自身需求与未来职业规划等进行自由选择。同时,学校还可以借助现代化技术主动开发与文化相关的微课程作为补充,从而让学生随时都能感知文化的魅力。最后,积极营造适合不同课程的学习氛围,尽可能将文化的学习融入所有课程当中去,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3.2 关于课程教材的编制
在编制基于文旅融合背景的职业教育教材时,相关教育部门和工作者必须严格按照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统一编制,尽量从根源上规范各大职业院校的教材使用,并邀请文化和旅游两方面的专家对所编制的教材进行严格审核与把控,真正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譬如,在对《导游实务》教材进行改革编制的过程中,除了可以介绍项目、原则、技巧等知识内容外,还可以适当添加一些优秀的导游词例子,并对所用到的传统文化知识点进行重点标注,或者添加一些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导游词创编练习。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旅游专业知识时,会掌握很多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感受到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魅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
另外,教材编写者在编制教材时也要利用好现代互联网技术,既可以是多本分割、活页手册,也可以是集声音、动画等于一体的电子教材资源,这既能有效激发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又能为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训练时融入文化知识点提供便利,从而真正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学成效。
3.3 关于教师素养的提升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显得格外迫切。一方面,各大职业院校需要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譬如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培训和讲座等手段,来尽可能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加强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从根本上达到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现代网络技术的优势,主动了解新鲜事物,不断提升自身文化底蕴,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将文化内涵与专业知识融合起来,学生也可以将所学的内容灵活运用到实践中,最终真正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有效融合。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文旅融合下的职业教育,教师除了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以外,同时还要积极学习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为实现文旅的深度融合提供保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将相关的传统文化理论知识有效融入公共课、专业课的教学中,以保证学生自身专业知识和文化底蕴的协同发展,使其成为高素质的综合性社会人才。
4 结语
总而言之,文旅融合作为目前促进我国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作为职业教育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圈,重新认识自身的知识和文化结构,通过持续性的学习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文化创新意识,最终培育出能够快速适应文旅融合时代发展的复合型社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