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氧流量预防患儿喉痉挛的临床观察
2022-09-06吴海燕姜良斌李希明
吴海燕,姜良斌,李希明
(临沂市人民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3)
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I)是临床推迟手术的常见原因之一。术前合并URI者,术后可导致严重并发症,比如肺部感染、喉痉挛等,特别是患儿可导致严重喉痉挛、心动过缓甚至心脏骤停,严重威胁患儿生命[1]。目前,关于如何预防喉痉挛的报道不多。为增强URI患儿围术期的安全性,本研究观察不同氧流量对喉痉挛的预防作用,为麻醉医师的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3月—9月收治的60例上肢骨折患儿。纳入标准:年龄3~10岁;需行急诊手术;均有URI症状。排除标准:确诊近2周内重度URI;有哮喘史;伴下呼吸道感染;手术部位涉及呼吸道;对麻醉药物有过敏史者;入选半年内参与其他临床试验者或服用其他药物者;经评估风险远大于手术带来的好处;患儿家属拒绝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者。将纳入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本研究经临沂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采用喉罩全麻加臂丛神经阻滞的联合麻醉。患儿入室行ECG、HR、SpO2和NIBP监测,同时开放静脉通道。麻醉诱导依次静脉给予阿托品0.01 mg/kg(最大剂量0.5 mg)、咪达唑仑0.05 mg/kg(最大3 mg)、丙泊酚2 mg/kg、芬太尼1 μg/kg和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同时吸入七氟醚,置入喉罩,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超声和神经刺激器联合引导下,经肌间沟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当诱发出相应的肌肉收缩时,将神经刺激器电流量调小为0.4 mA,若肌肉仍然收缩,再将电流调为0.2 mA,无肌肉收缩时,回抽无血,缓慢推注0.3%罗哌卡因0.7 mL/kg。术中吸入七氟醚3.5%~4%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为预防术后恶心呕吐,麻醉诱导后静脉缓慢推注昂旦司琼0.1 mg/kg,最大剂量4 mg。术毕关闭七氟醚挥发罐,氧流量调整为6 L/min,以加快七氟醚的排除,促进患儿苏醒。自主呼吸恢复后(VT 6 mL/kg、RR 14 次/min、PETCO235~45 mmHg),C组调节氧流量6 L/min、H组保持氧流量为10 L/min,拔出喉罩,改为侧卧位后清理口腔分泌物,行双手拖下颌面罩无加压吸氧。当患者出现摇头、四肢活动或者哭闹等体动时,停止托下颌,C组继续6 L/min面罩氧流量不变,H组继续面罩10 L/min流量吸纯氧。患儿自主睁眼、意识清、能正确回答自己名字和年龄时,C组氧流量不变,H组改为6 L/min流量吸纯氧。麻醉苏醒期间喉痉挛发生时,立即行10 L/min纯氧面罩加压吸氧。两组如发生喉痉挛且SpO2低于90%,静脉推注1 mg/kg琥珀胆碱(紧急情况下,若无静脉通道,则肌肉注射4 mg/kg琥珀胆碱)联合0.02 mg/kg阿托品,同时行正压10 L/min纯氧面罩手控通气。
1.3指标评定 生命体征:记录麻醉诱导前(T1)、手术结束即刻(T2)的血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观察患儿在麻醉苏醒期间喉痉挛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2.1两组体征相关指标的比较 两组手术结束时MAP与麻醉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结束时HR及BIS与麻醉前比较均有降低,但降低幅度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点MAP、HR和BIS的比较
2.2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2.3两组苏醒期喉痉挛情况 C组发生喉痉挛8例,发生率为26.67%;H组发生1例,发生率为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3)。
3 讨论
合并URI患儿行急诊手术时,实施全身麻醉的风险较高,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主要有喉痉挛、支气管痉挛、摒气、呛咳、低氧血症和肺不张等[2]。一旦发生喉痉挛,若抢救不及时,将导致严重并发症,如心脏骤停;即使抢救及时,也不可避免发生严重低氧血症,甚至需要行心肺复苏术才能抢救成功。这不但给患儿带来巨大的生命隐患,更给麻醉医师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目前没有任何一种措施可以保证喉痉挛患者的绝对安全,只能采取预防措施。预防喉痉挛发生的措施有:①术前给予全面评估,鉴别URI小儿喉痉挛致病因素;②避免气管插管,可选择喉罩、面罩通气;③术中维持足够麻醉深度;④苏醒期避免刺激气道;⑤拔管时用肺复张法;⑥完全清醒时拔管[3]。
有研究显示,喉痉挛的发生与全身麻醉的方法有关。黄华君等[4]研究发现,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相比较,喉罩全身麻醉能降低URI患儿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研究选择行急诊手术的喉痉挛高发患者,即合并有URI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麻醉方式均选择了更为安全的喉罩全身麻醉,通过提高氧流量进行优化麻醉苏醒期面罩吸氧,结果显示:10 L/min纯氧面罩吸氧预防喉痉挛的作用优于6 L/min者,其他指标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过程中的体会:吸氧时采用无加压吸氧,可以避免正压通气导致的胃胀气,降低返流误吸的发生率;URI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和气道高反应性,呼吸道分泌物可诱发喉痉挛,因此麻醉深度较浅时切勿使用吸痰管吸痰刺激咽喉部,采用侧卧位,用纱布轻柔地清理口腔分泌物,在尽量清除分泌物的同时将对患者的刺激降到最低。气道高反应性是小儿患者气道的特点之一,特别是患有URI时尤为明显。气道高反应性在感染期间持续的周期尚未确定。实验表明,通过增加患儿麻醉苏醒期氧流量,提高氧分压,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有利于降低喉痉挛发生,起到预防作用,提高麻醉安全。
综上所述,喉痉挛作为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间常发生且严重的并发症,应引起麻醉医师的高度重视。针对合并URI患儿,在围术期应合理用药、控制合适的麻醉深度,特别是在麻醉苏醒期避免喉痉挛的发生,以提高患二者麻醉安全。麻醉苏醒期间,给予10 L/min纯氧无加压面罩吸氧,能够有效预防喉痉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