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塞通滴丸联合达比加群酯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2-08-19肖世辉
肖世辉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是指无二尖瓣膜修复、机械瓣膜置换或生物瓣膜置换、风湿性二尖瓣中度至重度狭窄等情况下发生的心房颤动[1]。全球心房颤动患者估计有3350 万例。有相关研究资料显示[2],40 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患心房颤动的终生风险分别为26%和23%[3],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发病率跟年龄的增长呈正比,年龄<60 岁群体的发病率大约在1%左右,年龄75~84 岁群体发病率大约在12%左右,年龄>80 岁群体占总发病人数的1/3,且各年龄段女性均低于男性[4,5]。对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来讲,疾病发生后可使心腔血流动力学变发生改变,增加发生心房血栓的风险,且其中大约90%以上的心房血栓均来自于左心耳[6]。同时,也有相关研究显示[7],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心房颤动导致女性全因死亡率增加 2 倍、男性增加
1.5 倍[8]。因此,加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提高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疗效,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已成为了临床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将本院医治的200 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100 例采用血塞通滴丸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后,探析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2 月~2020 年12 月本院医治的100 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 例。对照组男64 例(64.00%)、女36 例(39.00%);年龄最小48 岁,最大83 岁,平均年龄(64.72±2.51)岁。观察组男61 例(61.00%)、女39 例(39.00%);年龄最小50 岁,最大81 岁,平均年龄(64.74±2.4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对本研究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②均满足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诊断标准[5],并确诊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③本研究经本院的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④CHA2DS2-VASc 评分≥2 分;⑤预计生存期限>1 年。
1.2.2 排除标准 ①中途要求退出本研究者;②需长期接受抗凝药物的疾病其他疾病者;③合并严重心脏瓣膜病或心脏结构异常者;④合并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或机械瓣换瓣术后者;⑤既往有其他明确的病因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者;⑥心功能Ⅳ级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采用达比加群酯(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Co.KG,注册证号H20130164)抗凝治疗,口服,110 mg/次,2 次/d,治疗6 个月。
1.3.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塞通滴丸(昆药集团血塞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7009)治疗,血塞通滴丸口服,100 mg(20 丸)/次,3 次/d,治疗6 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 个月后认知功能、脑卒中发生率、死亡率。采用MoCA 评分[6]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价,总分30 分,正常:≥26 分,轻度:18~25 分,中度:10~17 分,重度:<10 分,评分越低表明患者认知功能越低。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 个月后认知功能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MoCA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MoCA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 个月后MoCA 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 个月后MoCA 评分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6 个月后对比,aP<0.05
2.2 两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死亡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死亡率分别为3.00%、1.00%,均低于对照组的11.00%、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死亡率对比[n(%)]
3 讨论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而缺血性脑卒中则是该疾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9]。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使得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节奏也发生了改变,导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以心房快而无序的搏动为主,与心室无任何关系。它是由波状折返型电活动产生的[10]。有相关资料显示[11],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出现左心耳内血栓形成与脱落,是诱发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此外,也有相关研究发现[12],心房颤动同老年痴呆、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相关性,心房颤动可引起或加重心功能不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外周血管栓塞等多种疾病,增加认知功能下降、血管性痴呆的风险,也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即使那些没有脑卒中的患者,心房颤动也同样会导致海马部萎缩和认知功能下降,其中对认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注意力、执行力、学习能力和记忆力几个方面[13]。目前,临床上除了射频消融及冷冻消融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在药物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方面,以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和控制心率为主,虽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效果不佳。血塞通是由中药植物三七的提取物精炼制成,而三七具有消淤止血、活血通络等药效,而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三七能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脑血栓的形成;增加血管血流量,消除脑组织氧自由基,降低脑组织的需氧量,减少大脑再次出现缺血缺氧症[14,15]。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血塞通滴丸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结果显示:治疗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MoCA 评分为(21.53±3.0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47±2.5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死亡率分别为3.00%、1.00%,均低于对照组的11.00%、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塞通滴丸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可以降低认知功能下降、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的风险。
综上所述,采用血塞通滴丸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患者发生脑卒中、死亡的风险,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