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2-08-08魏大山李来晓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5期
关键词:菌斑替硝唑牙周

魏大山,李来晓

(1.广饶县人民医院,山东 东营 257300;2.泰安市口腔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牙周炎(periodontitis)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由龈沟内、牙颈部、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致,是多种微生物混合引起的细菌感染性炎症疾病。相关研究显示,牙周炎的发生与口腔卫生不良、食物嵌塞、创伤性咬合相关。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因为牙周袋的形成、牙槽骨的吸收导致牙齿松动,并可能侵犯更多的牙齿,出现咀嚼功能下降、牙周疼痛肿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生活。如果不及时有效治疗,还可能会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产生影响。临床通常给予抑菌治疗,替硝唑是常用药物,口服给药是常规治疗方式,但治疗疗程长且容易引起胃肠反应。而替硝唑局部用药可减小或避免肠道给药造成的不良反应,实现局部高浓度药物等优势,但是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以及其他不良反应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结合2021年5月-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78例牙周炎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月广饶县人民医院诊治的78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3.87±2.10)岁。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3.29±1.94)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均符合牙周炎临床诊断标准;②真性牙周袋深度>4 mm,且≥2个;③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牙龈肿胀、疼痛。

1.2.2 排除标准 ①存在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②入组前使用抗生素药物。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替硝唑片(浙江苏可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10940135,规格:0.5 g/片)口服治疗,1次/d,1 g/次,连续治疗7 d。

1.3.2 观察组 给予替硝唑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江苏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815,规格:100 ml∶替硝唑0.4 g 与氯化钠0.9 g)局部用药,将10%的替硝唑蒸馏水混悬液浸入海绵,并将浸入药物的海绵塞入患者的牙周袋,提醒患者不可用力饮水、咀嚼,每天更换1次,连续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牙周指标(菌斑指数、牙龈附着强度、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指数)、临床症状(牙龈肿胀、牙龈疼痛、咬合疼痛)评分、不良反应(面色潮红、恶心呕吐、胃肠道不适)发生率。

1.4.1 牙周健康指标菌斑指数和牙龈出血指数均采用牙周探针探诊,菌斑指数依据菌斑量进行评定,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0分:牙面无菌斑;1分:颈部龈缘有散在点状菌斑;2分:颈部连续窄带状菌斑宽度小于1 mm;3分:颈部菌斑覆盖面积大于等于1 mm,且小于牙面1/3;4分:菌斑覆盖面积大于1/3,且牙面小于1/3;5分:菌斑覆盖面积大于等于2/3。牙龈出血指数: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0分:无出血;1分:轻度出血;2分:中度出血;3分:重度出血;4分:出血极为炎症。

1.4.2 治疗效果显效:无牙龈出血、肿胀等症状,咀嚼功能恢复正常,牙周袋变浅或消退;有效:牙龈出血、肿胀症状均减轻,无明显局部咀嚼痛,牙周炎症显著改善;无效:以上指标均未得到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3 临床症状评分包括牙龈肿胀、牙龈疼痛、咬合疼痛症状,依据严重程度分为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依次记为0、1、2、3分,评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n(%)]

2.2 两组牙周健康指标比较 观察组菌斑指数、牙龈附着强度、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指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牙周健康指标比较(±s)

2.3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观察组牙龈肿胀、牙龈疼痛、咬合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s,分)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比较 观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牙周炎会导致患者出现牙周袋,严重者会出现牙齿松动,加之炎症扩散,会造成慢性感染,增加临床治疗难度。替硝唑对多种致病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可发挥良好的抑菌作用,但是给药方式备受争议,常规口服给药方式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且通过胃肠道后药物浓度会降低;而局部给药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延长起效时间。但有研究认为,替硝唑局部给药虽然可避免胃肠不良反应,但是对整体治疗效果无显著改善。关于替硝唑给药方式尚无统一标准,如何科学合理选择是当前临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有效性、安全性还需要临床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行探索。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提示替硝唑局部治疗牙周炎治疗效果更确切,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该结论与张缨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局部给药,药物可直达病变,形成局部高药物浓度,进而提升治疗疗效。同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菌斑指数、牙龈附着强度、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指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表明替硝唑局部给药可改善牙周健康指标,促进患者的康复,考虑原因为局部给药是将替硝唑浸润海绵放入牙周袋,利于药物吸收的同时,海绵可持续作用牙周,利于牙周指标的快速改善。同时相对口服给药方式,局部给药起效快速,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改善牙周健康指标。观察组牙龈肿胀、牙龈疼痛、咬合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表明应用局部给药方式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分析认为,替硝唑局部给药方式,药物可快速达到病变,在局部发挥作用,利于炎症因子的控制,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氧化因子损伤,从而快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临床症状评分。此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可见替硝唑局部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治疗安全性,可能是由于局部给药可避免胃肠反应,且局部高浓度药物可促进临床治疗疗效,减少给药剂量,从而可降低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提升治疗效果,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牙周健康指标,降低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菌斑替硝唑牙周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干预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美观的影响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牙周联合牙髓治疗重度牙周炎的效果研究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价值评价
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根管治疗后牙周治疗时机的选择研究
龈下菌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固定义齿修复后基牙牙龈炎继发龋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