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肤镜在老年人常见头面部皮肤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2022-08-08林伟清汪静莎赵庆平颜廷凯王宝仁王元秋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5期
关键词:角化肉眼皮损

林伟清,王 娟,汪静莎,赵庆平,方 杰,颜廷凯,安 静,王宝仁,王元秋,桑 明

(1.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贵州 毕节 551700;2.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贵州 毕节 551700)

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而皮肤肿瘤则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与年龄具有正相关性,好发于中老年人头面部。皮肤肿瘤的类型相对偏多,在临床表现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极易导致漏诊以及误诊,很大程度上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考虑到头面部病灶往往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容貌,因此,临床治疗中需要慎重选择病理活检或者是手术治疗方案。肉眼诊断虽然能够观察病灶,但是诊断的准确率偏低,如果出现漏诊或者误诊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会使得病灶恶化,严重情况下会出现毁容的后果,影响极为恶劣。皮肤镜能够针对皮肤表面及表皮以下肉眼难以识别的形态学特征进行无创性观察,是一种全新的数字图像分析技术。伴随皮肤镜相关技术的持续发展与完善,其在皮肤肿瘤的诊断中应用更加广泛,应用价值更加突出。本研究着重研究皮肤镜诊断老年人常见头面部皮肤肿瘤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2017年9月-2019年12月临床拟诊为常见头面部皮肤肿瘤的238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5例,女113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5.50±5.50)岁。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参与研究的患者都已经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和皮肤镜诊断 收集患者年龄、病程等基本信息。利用佳能EOS 750D数码相机对患者皮损位置进行拍照,使用南京倍宁电子皮肤镜的观察镜头(放大倍数10~200倍)进行拍照,所得临床照片及皮肤镜照片都完整保存,参照倍宁皮肤镜诊断系统及国内外提出的皮肤常见肿瘤的皮肤镜诊断依据,经专业医生按照拍照情况完成诊断。

1.2.2 病理诊断 基于皮肤镜的具体观察结果,选择合理的活检或手术方案,切取标本,进行病理诊断。经碘伏、75%酒精对皮损区域进行标准的消毒处理,使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072,规格:5 ml∶0.1 g)局麻,行浅表肿物切除手术,所得皮损标本放置到10%的中性甲醛溶液内并且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固定处理,后在病理科内完成常规脱水、石蜡包埋、蜡块切片以及HE染色,明确患者的病理结果,做好病理图片的采集。

1.3 观察指标 比较肉眼观察与皮肤镜检查的皮肤肿瘤准确率。安排2~3名具备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皮肤诊断医师完成皮肤镜图像的评估,明确皮肤镜检查的最终诊断结果;如果对皮肤镜图像的判断结果有异议,则在协商的情况下,结合国内外头面部皮肤肿瘤临床诊断标准,最后确定一致结论。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以<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结果 238例患者中脂溢性角化49例(20.59%),基底细胞癌27例(11.34%),鳞状细胞癌25例(10.50%),日光性角化病23例(9.66%),鲍温病12例(5.04%),角化棘皮瘤12例(5.04%),皮脂腺增生35例(13.45%),软纤维瘤32例(13.44%),其他23例(9.66%)。

2.2 临床肉眼观察与皮肤镜诊断符合情况比较 皮肤镜诊断头面部皮肤肿瘤共215例与病理诊断一致,其诊断准确率为90.34%(215/238),而肉眼诊断的准确率为70.59%(168/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临床肉眼观察与皮肤镜诊断符合情况比较(n,%)

3 讨论

皮肤肿瘤分为恶性肿瘤以及良性肿瘤两种类型,其中,老年人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有脂溢性角化、皮脂腺增生及软纤维瘤等;恶性皮肤肿瘤则有基底细胞癌、日光性角化病、鳞状细胞癌、鲍温病及角化棘皮瘤等。当前,皮肤肿瘤的病因仍不明确,很多学者认为可能与长期接触化学品以及过度日光暴晒等因素存在紧密关系,而且放射线皮炎也有可能引起继发性皮肤肿瘤。考虑到临床中多见良性皮肤肿瘤且通常存在多个皮损,如果诊断期间针对每个皮损都实施病理检查分析,不仅会加重临床工作的负担,也会使得患者的配合度偏低。因此,皮肤科医生在临床诊断方面主要是肉眼观察,只有临床诊断无法判断或者是诊断疑为恶性时,建议患者进行病理活检。由于皮肤肿瘤存在着众多类型,皮损早期不够典型,加之肉眼观察会对临床医师的能力以及经验有很高的要求,故现误诊及漏诊率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238例临床肉眼诊断为头面部皮肤肿瘤的老年人患者,最终经病理诊断确诊患者仅168例,准确率仅为70.59%,所得结果与国内有关研究报道相符。基于此,深入分析皮肤镜在皮肤肿瘤筛检方面的应用价值很有现实必要。

皮肤镜即皮肤血管镜,相较常规放大镜,其既能够对皮肤的表皮层进行观察,也能够对真、表皮层交界位置以及皮肤真皮乳头层的情况进行观察,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利用皮肤镜进行的检查操作更加便捷,与患者的无创、无痛需求相符,为医生准确进行皮肤疾病的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本研究选择偏振法进行皮肤镜检查操作,其原理是利用发光二极管与光学偏振片装置将干扰反射光进行过滤处理,达到增强皮损可视性的效果。利用皮肤镜进行的皮损观察期间,不需要与患者的皮肤直接接触,也不需要借助耦合剂的作用观察皮损变化,在口眼鼻以及头面部等皮损检查期间有着很好的应用成效。皮肤镜最初是在恶性黑素瘤以及色素痣等色素相关皮肤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伴随相关技术的持续发展与进步,近些年,该项技术也被陆续应用到非色素性皮肤病的临床诊断领域。已有研究表明,皮肤镜检查可以增强色素性及非色素性皮损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且能够准确鉴别色素性疾病以及血管性疾病等,可以起到降低皮肤病理活检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头面部皮肤肿瘤的诊断工作中,皮肤镜能够达到90.34%的诊断准确率,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近。同时,本研究结果表明,皮肤镜检查针对鲍温病以及日光性角化病患者进行的诊断符合率超出肉眼观察(<0.05);然而,针对其他皮肤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与肉眼观察不存在差异(>0.05),原因可能是本研究纳入的病例数量相对有限。在头面部皮肤肿瘤的临床诊断期间,皮肤镜检查有利于临床医师准确把握病变的具体情况,不仅可早期鉴别诊断肿瘤的类型,还可指导手术切除以及术后复诊等工作,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老年皮肤肿瘤以良性居多,本研究结果经病理确诊的共计238例,其中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鲍温病和角化棘皮瘤等恶性肿瘤仅76例,占比仅为31.93%(76/238)。日光性角化病是一种癌前期病变,可进展为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常见表皮内肿瘤。日光性角化病皮肤镜镜下特征为草莓样结构。本研究结果显示,皮肤镜诊断日光性角化病的准确率达100%。临床上高诊断正确率对疾病尤其是恶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皮肤恶性肿瘤多需要借助病理明确诊断;治疗如可能,应尽可能选择手术彻底切除,皮肤镜可辅助评估确定手术切除范围。

虽然皮肤镜检查优点众多,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主观性较强,对临床医师的要求较高,要求医师熟练掌握检查指征并需结合病史等进行综合诊断,诊断准确率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皮肤镜能够观察到肉眼难以看到的皮损特征,为皮肤病灶的早期诊断工作提供合理的依据,在头面皮肤肿瘤的诊断中,皮肤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角化肉眼皮损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不可判定性
3C 273挑战肉眼可见的最远天体
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
强脉冲光联合果酸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临床分析
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对角化的探讨
星星们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