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下十二指肠降部黏膜免疫荧光试验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效能分析
2022-07-27梁娟
梁 娟
(濮阳市人民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0)
过敏性紫癜作为儿童中较常见的血管炎疾病之一,多发生于2~8岁儿童,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其中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过敏性紫癜称为腹型过敏性紫癜[1,2]。就目前医疗技术来说,此疾病在未出现紫癜前很难诊断,容易与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胃肠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混淆,为此针对该疾病的诊断在有明显腹痛、消化道出血、呕吐等症状的基础上还应结合超声、CT等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或漏诊,据相关研究显示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十二指肠降部黏膜较皮肤组织免疫荧光试验阳性率较低,可能与黏膜病变程度有关,而且也少有关于胃镜下十二指肠降部黏膜免疫荧光试验的研究[3]。基于此,本研究将62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观察对象,进一步分析胃镜下十二指肠降部黏膜免疫荧光试验在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2月~2020年1月62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男36例,女26例,平均年龄(6.42±1.14)岁,皮肤出现紫癜的时间均在1~7 d。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入组患儿分为阳性(n=40例)与阴性(n=22例),且两组在性别比、年龄、出现紫癜时间等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进行胃镜检查,通过观察肠道改变评估其十二指肠降部黏膜病变程度,主要表现为黏膜紫癜样改变、糜烂溃疡、孤立性出血红斑等,并于胃镜下取十二指肠降部黏膜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检查,以血管炎病灶与真皮层血管壁沉着免疫球蛋白A(IgA)和补体(C3)可诊断为腹型过敏性紫癜。
1.3 观察指标
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胃镜下十二指肠降部黏膜免疫荧光试验的诊断效能,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以胃镜直视下充血水肿为轻度病变,糜烂溃疡为中重度病变,比较免疫荧光阳性患儿与阳性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处理,计量数据用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数据用%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胃镜下十二指肠降部黏膜免疫荧光试验的诊断效能(见表1)
表1 胃镜下十二指肠降部黏膜免疫荧光试验的诊断效能 例
2.2 十二指肠降部黏膜病变程度比较
免疫荧光阴性患儿中黏膜中重度病变的比例(91.67%)明显多于阳性(65.79%),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7,P<0.05)。见表2。
表2 十二指肠降部黏膜病变程度比较 例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针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多以皮肤出现对称且大小不等的紫癜为核心标准,但据相关数据表明部分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在疾病初期以及整个疾病过程中缺乏皮肤紫癜表现,因此会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痉挛、急性胃肠炎、消化道溃疡等疾病混淆,进而耽误疾病最佳治疗时机,威胁患儿生命健康[1-3],为防止误诊漏诊,还应对不明原因的腹痛患儿给予尿常规、粪便、束臂试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等检查,若在没有其他辅助诊断检查并且有腹痛症状患儿,也可进胃镜检查观察其十二指肠降部黏膜病变程度,有助于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与其他疾病的诊断提供有效证据[3]。
大多数临床专家认为腹型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是由IgA与C3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着于真皮层血管壁而导致的血管炎,因此本研究将其作为关键致病因素进行胃镜下检查,发现其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0.00%、90.91%、90.32%;并经过十二指肠降部黏膜组织免疫荧光检测后得到免疫荧光阳性率为61.29%,且在免疫荧光阴性患儿中中重度病变的比例高于免疫荧光阳性,可能是因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体内产生的以IgA与C3为主的免疫复合物主要沉积于真皮层血管壁,只有少部分沉积在黏膜下层,使得病变局限于黏膜表层,加上黏膜血管解剖结构特殊,不易进行黏膜下层取材,也无法观察到小动脉及小静脉的性质与特点,进而导致免疫荧光阳性率相对较低,免疫荧光阴性患儿中黏膜中重度病变比例较高,因此在临床诊断中除了需要考虑病变组织取检部位、数量等多种因素,还应针对患儿临床症状,并辅助粪便、束臂试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等相关检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对十二指肠黏膜病变程度的判断,进而提高该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胃镜下十二指肠降部黏膜在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中诊断效能较好,其中十二指肠黏膜病变程度可作为辅助诊断的条件之一,但免疫荧光试验阳性率较低,因此还应考虑取检部位、数量等因素影响,并加大样本量进行深究,以获得更准确有效的诊断措施,进而提高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