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实施中调整 在优化中发展
——以《探秘自然》园本课程审议为例

2022-07-15龚志萍

好家长 2022年7期
关键词:我园探秘园本

文 龚志萍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愈发认识到幼儿园课程建设应以儿童为本,充分利用园内外资源,让课程建立在儿童需要和发展的基础上。我园地处高邮湖畔、神居山旁,这里有悠久的历史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由此,我园提出“亲自然、乐生活、能创造”的课程理念,以“真实体验+童趣生成”为手段,以“野趣,和谐,机智,勇敢”为培养目标,架构“探秘自然 乐享童年”的园本课程,促进儿童的健康生长。自2018年以来,我园每学年对《探秘自然》园本课程进行审议,每次都有新的收获。

一审:始于趣,勇于试

(一)关注整体,建构园本课程框架

幼儿园课程审议是课程开发的重要途径,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此,我园组织核心组成员围绕以下问题对初期课程进行审议:如何建构幼儿园《探秘自然》园本课程的结构框架,实现科学而有效的园本课程建设?课程园本化实施过程中如何给儿童和教师定位?如何将《探秘自然》课程渗透到儿童一日生活和幼儿园各项工作中?

《探秘自然》课程的提出与我园实际相契合。初审后,我园将《亲近自然》课程修改为《探秘自然》课程,期望在亲历自然和遵循自然的活动中,培养儿童积极的生活态度,在观察、操作、推测、记录等过程中,使儿童能掌握一定的科学技能和方法,从而建构“自然和谐的园所环境,自由开放的游戏场景,生态体验的园本课程”框架。

(二)注重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一是读书交流。我园推行的“21天阅读打卡”让教师沉静下来,初步体会阅读带来的体验。教师按年级组和年龄进行推荐阅读,撰写读书心得,并进行大组分享,体验阅读的幸福。

二是聚焦问题。教师将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收集起来,在每周教研活动中研讨,共同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数学区,儿童表现不积极,有的教师对此深感疑惑。经过现场观摩和观察,教师提出区域材料不丰富、没有关注儿童的个性差异、教师指导不及时等问题;接着,教师集思广益,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三是专题培训。在园本课程方案形成之初,部分教师有一些困惑。为此,我园采用骨干引领和分层培训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充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总领规划,推进园所课程建设

要想拥有一支兼具战斗力和执行力的教师队伍,离不开高效的管理团队。我园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管理网络,管理成员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课程建设是一个整体,每个环节都是整体中不可割裂的一部分。

(四)开发审议,完善课程方案编制

一是课程目标。《探秘自然》课程目标是“野趣,和谐,勇敢,机智”,年龄段目标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导向,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确立分层体系;具体活动目标体现为“过程与体验、知识与情感、态度与能力”三个维度,既注重知识技能的获得,又体现情感态度的培养。

二是课程内容。我园《探秘自然》课程内容基于农村儿童的经验,以五大领域为基础,以儿童的兴趣与问题为出发点。同时,我园注重生活化、发展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在分析和整合周边资源的基础上,我园将课程内容分为“美丽的神居山”“亲亲家园”两大板块,以主题活动、区域活动为主要组织形式,不断创生和丰富《探秘自然》课程内容,让儿童在活动中体验、探索和交流,在行动中获得知识、能力和良好品质。

三是课程评价。我园以儿童、教师、家长为评价对象,通过观察记录、活动方案、艺术创造、课程档案等,评价儿童在《探秘自然》课程中的发展情况;我园通过亲子活动、助教、护学岗等,评价家长对课程的了解程度和与幼儿园的默契度,在“计划、实施、观察、反思”中不断优化课程。

二审:善于思,沉于研

课程建设小组经过又一次审议,整理出以下问题:如何将教师的教育观念进一步转化为教育行为?如何统整课程,进一步实现课程结构的系统性?如何让课程更加适宜儿童?

我园还对现有课程进行调整:一是多元整合课程中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融入乡土元素;二是将已有课程删繁就简,丰富其内涵。例如,在《神居茶语》课程实施中,我园将“让儿童掌握简单的茶艺”目标改变为“在亲子采茶活动中让儿童了解茶叶加工的过程”,并增加一个“在亲历茶叶制作的过程中建立爱家乡的情感”目标;三是改动部分课程内容。农村儿童对常见的蔬菜较熟悉,种植蔬菜的兴趣较弱。经过讨论,儿童决定种植小麦、棉花等农作物,以便积累更多的种植经验,不断拓展课程内容;四是加强课程之间的融合。例如,教师将节水课程和种植课程关联起来,使原先的课程结构更合理,目标达成度更高。教师通过拆分、润色、重组及删减已有的活动,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儿童的发展轨迹。

在《探秘自然》课程建设中,我园采取“三引导三推进”策略,使儿童在与自然界的交融中自然、幸福地成长。“三引导”:一是引导儿童积极、主动、自由地探索、体验、交流,不断获得经验;二是引导教师全员参与,稳步推进,注重过程的积累和观察;三是引导家长成为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和合作者,作为课程建设材料的提供者、课程建设的审议者和评价者。“三推进”:即推进课程资源库的建立,推进适宜游戏环境的创设,推进课程游戏化项目的不断深入。例如,在《“缸”好,你来了》《小小测温员》《蚕的探秘之旅》等课程中,我园将资源库所有的资源录入电脑,并发布到幼儿园资源共享信息中,便于各班查找。

三审:凝于智,享于乐

对幼儿园而言,课程建设是园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调整中,我园发现课程建设仍然存在以下现象:缺乏整体规划,存在碎片化倾向;课程结构混乱,内容要素缺乏有机联系;课程内容线性叠加,存在“超载”现象。

为了逐步解决问题,我园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做到“三个关注”与“四个阶段”。“三个关注”:一是关注现场,发现活动中真实的儿童。教师要从关注儿童问题、兴趣开始,客观、真实地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言与行,生动地再现儿童的活动过程,让教师看到一个个真实的儿童和一幕幕真实的儿童学习场景,发现儿童在游戏和生活中的真兴趣和真需求;二是关注生本,思考故事背后的成长。我园在引导教师看到真实儿童的同时,促使教师进一步解读儿童的游戏行为,思考哪些活动是儿童感兴趣的,儿童在这样的活动中有哪些成长,从而反思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法,理解儿童的成长;三是关注发展,形成持续性的主题活动。教师要关注儿童一日生活习惯的养成,关注德育对儿童的影响。“四个阶段”:即主题开启阶段、主题发展阶段、主题高潮阶段、主题延伸阶段。教师在这四个阶段始终追随儿童,引导儿童不断前行,持续向上生长。

猜你喜欢

我园探秘园本
户外厨房诞生记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爱为本 绘美好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魔法洞大探秘
探秘浮力
探秘“纸船承重”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