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引导小学生习作实践的几种方法
2022-07-15陆功柳
陆功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的要求中明确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这点要求说明以下几个要素很重要。一是要观察。写作的前提是有观察周围世界的能力。二是强调自己。是自己来写,是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文章必须是自己写的。三是写清楚。要把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写清楚。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把习作写清楚呢?笔者认为,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教师要注重引导,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教给学生习作方法,让学生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清楚。
一、注重课文范例的引导
写动植物的习作,是属于“围题”的习作。这样的习作在小学阶段有多种形式,比如,“我喜欢的……”“写一种你喜欢的动物(植物)”等,都属于“有范围”的命题习作。笔者认为,写这类习作,可用课文实例做引导,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选入教材的文章基本都是名家名作,都是经过专家认真挑选的文学范例,是学生学习的典型素材。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的提升,课文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同时,也是在引导学生学习习作。阅读与习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就是在指导学生写作。小学生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对课文写作方法的模仿,是提高习作水平的主要方法。因此,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在不断地模仿训练中,学生的习作能力就有可能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猫》一课时,笔者结合本单元的写作要求向学生提了两个问题:一是作者为什么喜爱猫?这个问题回答了作者正因为喜爱猫才会写猫,提示学生要写自己喜爱的动物或植物;二是作者抓住了猫的什么特点来写?(或者说作者是如何写猫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的写作要领,提示学生必须写清楚动物或植物的特点。这样的引导就突出了“写什么”和“怎么写”,抓住了写作的要领。
小学阶段涉及写人物的习作较多,如写同学、写老师、写父母等。学生写人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很重要。笔者的做法是:先让学生阅读写人物的文章,然后分析该文是如何通过故事情节来反映人物的显著特征的,从而让学生明白:要写好人物,可以抓住故事情节来写。
在平时的课内外阅读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写人物的文章。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司马光》一文,通过写司马光“砸缸救人”一事,写出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景阳冈》一文,通过写武松喝酒后打虎一事,写出了武松的武艺高强;等等。这些文章都通过故事情节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快乐读书吧”中推荐学生阅读的《中外经典故事选》中的故事,也都是很好的范例,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外多阅读,在读中学,读中悟,体会写人物时要抓住情节来写的方法。
笔者在引导学生写人物时,常常会让学生把故事情节写生动,通过故事情节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而让情节生动的方法就是人物语气的运用。在笔者的指导下,学生的一篇习作《幽默大师——邹老师》,笔者觉得写得不错,不妨来看看几句:“我的书法老师邹老师是一个‘幽默大师’,我很喜欢他,非常爱上他的课。有一次,我们写字写得很累了,邹老师看着我们昏昏欲睡的样子,微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的头是不是很重啊?……’我们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睡意全跑了。还有一次,我的牙齿不小心撞到了桌子上,很痛。邹老师可能感觉到了我的异常,把我叫到讲台那边去,对我说:‘今天有一个人的灵魂落家里了,你猜是谁?’我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牙痛也忘了。”文章通过几句话突出了邹老师的幽默。这个学生写邹老师的幽默是通过具体的情节来体现的,而情节的生动又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体现的。
二、注重正面素材的引导
《课程标准》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因此,学生在习作中要体现积极的、正面的内容,这是教师引导的方向,也是习作教学的根本任务和教学目标。特别是在指导学生写感受性、启发性的文章时,更要注重正能量的引导,注重新时代对学生的要求。
笔者在教学习作时,倡导正面素材的引导,让学生写出正能量的文章。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谈谈自己对各行各业的人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事迹的感受”的习作时,笔者先让学生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中有关钟南山和其他医护人员一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专题片,然后要求学生自拟题目写观后感。很多学生都写了钟南山的担当和勇猛,其中,有个学生以“我的理想”为题,这样写道:“钟南山爷爷今年已经84岁了,还在日夜不休地工作,真是太敬业、太有爱心了……我的理想也是当一名医生,像那些医务工作者一样,在医院里救助病人……我已经有了理想,就有了奋斗目标,我要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相信我一定會成功的!”可见,有感召力的正面素材,对学生的心灵促动是很大的。
三、注重户外实践活动的引导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带领学生参加户外实践活动,并布置学生写作,往往是许多教师引导学生习作的途径之一。但是,有的教师只是布置学生写作,却没有具体的写作要求和方法指导,这是很不妥的。
户外实践活动是学生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户外活动,让学生记录户外活动过程,提高习作能力。笔者的做法有三:一是每年布置学生写春、夏、秋、冬户外活动的记录。只要有外出就记录,写景、写感受、写故事,都可以,题材不限。学生春、夏、秋、冬户外活动的文章各有各的所见所闻和体会,内容很是精彩,表现形式也不一,有的是用日记的形式,有的是用小短文的形式。二是选择“优品”做示范。笔者会把经过修改的优秀习作的定稿打印贴到班级板报的示范栏中,供其他学生学习、参考。三是要求学生多积累、多写作,提高写作能力。笔者要求学生户外活动的作文每季度至少写3篇,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渐提高习作能力。
总之,引导学生习作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广开思路,拓宽习作教学的路子,开阔学生的习作视野,使学生的习作空间无限放大,从而培养会阅读、能写作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
(作者单位:福建省政和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