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跳出两难求两全:涵养道德智慧

2022-07-15王本陆

新教师 2022年6期
关键词:案例分析

王本陆

【摘 要】教育伦理两难问题的破解,既需要秉持道德良心,又需要涵养道德智慧。道德智慧是人的智力在道德领域的综合运用,是理性力量与美好人性的有机结合,主要表现为对道德情境和道德矛盾的理性洞察、对问题解决方案的创新设计和科学评估、运用知识和经验有效执行行动方案而取得优胜结果等。道德智慧是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产物,可通过理论学习、案例研讨、实践反思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完善。涵养道德智慧,这是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诉求。

【关键词】教育两难情境 道德智慧 教育伦理决策 案例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遭遇好心办坏事的尴尬局面。一些家长抱着为孩子好的信条,各种包办代替,各种铺路搭桥,最后却事与愿违;有的教师抱着对学生好的善良愿望,以恨铁不成钢的急迫心理,对学生提出种种清规戒律,简单粗暴地要求学生无条件执行,结果却遭到学生和家长的强烈抵制。由此可见,培养教育下一代,光有善良愿望或良好动机是远远不够的。历史上,众多思想家早已明确指出,教育是人类生活中最复杂的艺术,是充满创造性的事业。因而,要做好教育工作,处理好各种教育矛盾冲突,既要秉持道德良心,又要遵从科学理性、涵养教育智慧。尤其是要解决好教育伦理两难问题,要在“山穷水尽”的情境下,找到“柳暗花明”的出路,更特别考验决策者的道德智慧。

一、身边的教育两难案例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并取得了不少成效。但对学校领导来说,师德师风问题依然是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如何处理好有关师德师风的投诉,非常考验领导们的道德智慧。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案例。

案例:师德标兵被家长集体投诉[1]

吴校长担任B小学校长已经很多年了。这些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真抓实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就斐然,深得社会赞誉。让吴校长特别自豪的是,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B校师资力量雄厚,有3名特级教师,有一批市区级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还有几位教师先后获得了市级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但是,近期学校师德标兵王老师被家长集体投诉,让吴校长感到非常诧异并十分头痛。

王老师已经在B小学工作了20多年,她忠厚老实,温柔善良,热爱孩子,曾被评为市级德育先进工作者,是学校里的师德标兵。去年秋季,学校安排她担任一年级1班的班主任,不少家长听到这个消息后,便想方设法,努力让自己的孩子在新生编班时进到1班。除担任班主任外,王老师还同时担任一年级1班和2班的数学教师。秋季学期风平浪静地过去了,但春季学期刚开始,就風波骤起,2班的学生家长竟联名向学校投诉了王老师,认为王老师的一些做法极为不妥,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将产生不良影响,强烈要求更换2班的数学任课教师。

吴校长非常纳闷,师德标兵王老师究竟做了什么让2班家长如此强烈不满的事情呢?看了家长们的投诉信,吴校长大致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在去年秋季学期,王老师做了几件让2班的家长们难以容忍和无法释怀的事情,从而遭到了集体投诉。具体说,主要有如下五件事。

第一件事:刚开学不久,王老师就在数学课上告诉孩子们,要爱护动物就不能吃肉,因为吃肉就得杀生,戕害动物。结果,孩子们对吃肉产生了芥蒂,甚至有些孩子坚决不再吃肉。

第二件事:王老师给孩子们发了一张《弟子规》的光盘,让孩子们带回家和家长一起观看。家长们看了之后纷纷质疑:“光盘宣传的都是古代男子愚孝、女子守节的封建糟粕,怎么能拿来教育现在的孩子呢?”

第三件事:王老师有时候会给孩子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电视剧或动画片,比如《暖春》。这是2008年在全国各地热播的电视剧,该剧讲述了孤女小花用她的宽容和善良感动周围的人,长大成人后选择做一名乡村教师回报家乡的感人故事。王老师跟孩子们说:看《暖春》不哭的孩子不是好孩子。结果,一些孩子就假哭,而不会假哭的孩子很紧张,感到莫大的压力。

第四件事:假期里,王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爱心”教育作业。她让孩子们回家找个杯子装一杯米,要求孩子每天跟大米说“大米,我爱你”。一个月后让爸爸妈妈把这杯米煮给孩子吃,让孩子比较一下,这杯米做出来的米饭和其他米饭的味道是不是不一样?王老师想通过这个作业让孩子们认识到“爱的力量很大,甚至都能把大米变香”。

第五件事:有次数学作业,题目一点儿都不难,但做错的孩子很多。家长们追问孩子才发现原来是王老师教错了。此后,家长们开始留心孩子的作业,发现类似因教师教错而导致孩子做错题的现象多次出现。

吴校长非常重视2班家长们的投诉,专门安排时间和家长代表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进而全面了解了问题的来龙去脉和家长们的诉求。吴校长思前想后,深感这件事情十分棘手。王老师热心于教孩子们做人,可谓用心良苦,但效果并不理想,一些做法引起了家长的强烈不满。怎样做才能既安抚家长们的不满情绪,同时又保护教师们的教育热情?吴校长久久地陷入了沉思。

这个案例与通常的师德事件有些不同之处。首先,这不是具体投诉教师因某件事违反师德,而是投诉一位教师一系列的教育行为;其次,不是某个家长来投诉,而是家长集体向学校施压;最后,被投诉的不是一位普通教师,而是一位受过官方表彰的师德标兵。这个事件非常复杂,牵涉到诸多行为的性质判定,如果缺乏道德智慧,处置分寸把握不当,很可能事情越闹越大,严重影响学校形象和工作。

二、关于道德智慧的基本认识

道德智慧是伦理学和教育学共同关注的话题。它属于人的道德修养范畴,从道德心理结构来说,它与道德认知概念比较接近,是人的智力在道德领域的综合表现。长期以来,道德智慧及其培育问题一直是道德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焦点。关于道德智慧的概念理解,人们做过不少讨论,其中,有代表性的定义有:“道德接受主体在各种复杂情感、复合经验的作用下对道德戒律(概念、规范)进行判断、择取、整合、内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即为道德智慧。”[2]“所谓道德智慧也就是人们运用道德知识、道德经验和能力对自己和他人、社会、自然关系的积极的道德审视、道德觉解、道德洞见,并对他人、社会、自然给与历史的、未来的多种可能性关系的明智、果敢的判断和选择。”[3]分析各种文献可以发现,人们对道德智慧的概念理解,有几个要点。

第一,道德智慧是人的一种内在能力,是人的智力在道德生活领域的具体运用。心理学认为,智力是人的一种综合能力,是由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多种心理过程体现出来的人的一般认识能力。关于智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模型,学术界有多种多样的探索,如斯皮尔曼的智力结构二因素说、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模型、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等等。尽管人们对智力的结构理解五花八门,但对智力作用的认识则比较统一,这就是认识、把握客观世界和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遭遇的问题多种多样,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既需要运用特定的知识经验,又需要发挥智力的综合功能。道德生活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牵涉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多样的价值判断和不同的行为选择,既考验人的良心,又考验人的智力。人们处理各种道德问题时发挥出智力的理性力量作用,就是道德智慧。

第二,道德智慧涉及道德生活的多个层面,如道德感知、道德理解、道德判断、道德选择等。人们处理道德问题,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感知、理解、决策、行动、评价与反思的过程,其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道德智慧。斯滕伯格从人们成功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了成功智力的概念,并区分出了分析智力、创造智力和实践智力三种基本类型。或许,我们可以把道德智慧等同于道德领域的成功智力,它是分析智力、创造智力和实践智力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或表征。首先,道德智慧表现为对道德生活问题情境的全面感知和理性洞察,辩证而准确地把握道德矛盾和道德关系的本质,这是发挥分析智力优势的过程。其次,道德智慧表现为对各种矛盾关系演化和转化的可能方案的设计、设想、推算和评估,努力探寻和开辟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路径,这主要是发挥创造智力强大功能的过程。再者,道德智慧还表现为成功落实道德选择的行动方案,有效化解矛盾冲突,构建多方和谐相处关系,努力促成利益共赢新格局,这是体现实践智力威力的过程。简言之,人们要很好地处理复杂的道德矛盾冲突,需要全面发挥成功智力的综合功能。尤其要解决那些非常复杂的道德两难问题,离开了高超的智慧力量势必寸步难行。

第三,道德智慧是在复杂情境下对道德规范(规则)的理性把握和优化运用。智慧作为人的智力的成功运用,大体表现为“看得透”“点子奇”“结果妙”等特性,即洞见、创新和优胜。道德智慧作为智力在道德领域的成功运用,同样具有洞见、创新和优胜等一般特性,而其独特之处在于,这种洞见、创新和优胜是与道德规范(规则)的运用相联系的。换言之,这是在价值分析、价值判断、价值决策和价值行动上表现出来的洞见、创新和优胜。道德智慧是对问题情境的事实真理性和价值真理性的双重洞察,是对问题解决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双重建构,是行动结果取得功利效果和道义精神的双重优胜。就此而论,道德智慧是人类生活中的高级智慧,是理性力量与道义力量的完美结合。

总之,道德智慧是人处理道德问题的高级能力,是理性力量与美好人性的巧妙结合。教育伦理两难问题的化解,既需要道德良心的指引,又需要道德智慧的加持。如果每个人能努力涵养道德智慧,想必教育的世界将会“更少喧闹、更少令人厌恶的事、更少无效的劳作,而有更多闲逸、更多乐趣和扎实进步”。[4]

三、努力涵养道德智慧

不难想象,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拥有超人的道德智慧,希望自己顺利破解各种各样的教育伦理两难问题。但是,道德智慧从何而来,如何提高呢?这自然是值得认真讨论的一个话题。在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中,对此做过多种多样的探索。其中,一个基本的共识是:道德智慧是后天教育和道德实践的产物,是可以改进提高的;涵养提升人的道德智慧,这是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一个长期的修炼过程,需要发挥人的主体性,多方协同努力。

相对来说,教育工作者天然具有涵养道德智慧的一定优势。例如,接受过较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比较了解道德教育的原理与方法,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反思意识,等等。但是,要真正涵养道德智慧,还需要不懈努力。其中,加强理论学习,注意经验反思,解剖经典案例,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下面,我们试结合案例解剖,具体讨论一下涵养道德智慧的路径与策略。

第一,通过案例剖析,努力提高道德洞察力。洞察力是对道德情境、道德矛盾的分析把握能力,这是破解各种教育伦理两难问题必不可少的基础能力。以本文案例为例,吴校长接到家长集体投诉王老师的材料后,需要分析家长投诉王老师的动机、目的、证据和逻辑,辨别事情真伪,了解沖突缘由,从而把握矛盾的实质。这是正确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不难发现,家长们对王老师的指责,没有涉及师德规范红线禁止的行为(如歧视、体罚、以权谋私、不当交往关系等行为),涉及的主要是教育活动内容和方法不当问题,因而,矛盾冲突的实质不是合乎师德规范与否的问题,而是合乎教育规范与否的问题。简言之,这是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技术路线分歧,是教育活动是否合乎科学与艺术的问题。就家长们投诉的具体证据看,前面四件事的性质相同,表明王老师很重视对孩子们做人的教育,但具体内容、要求和效果没有得到家长认同;最后一件事表明王老师数学教得不太好,教学质量不高。由此可见,家长们真正担心的有两点:一是王老师在做人教育方面会误导孩子们;二是王老师在数学教学方面会耽误孩子们。家长们不信任王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这是矛盾冲突的根源和实质所在;家长们向学校投诉的目的,不是请求学校惩罚王老师,而是希望学校更换一(2)班的数学任课教师。经过这一番分析之后,究竟该如何处理这起冲突,大致也就心中有数了。

第二,通过案例剖析,努力提高道德决策力。作为解决教育两难问题的决策人,如何跳出两难选择找到新的出路,这是真正考验道德智慧的地方。为此,需要不断提升决策力。决策力即设计各种问题解决方案并进行合理判断、选择的能力,这是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在道德领域的具体表现。就本文案例来说,所谓的两难选择,就是直接答应家长们的要求或直接拒绝家长们的要求。如果直接答应家长们的要求,虽然家长们如愿以偿了,但可能在学校教师队伍中引起不满,挫伤教师工作积极性,甚至间接加剧家校之间的矛盾冲突。如果直接拒绝家长们的要求,则会强化家长们的不满情绪,进一步升级矛盾冲突,极有可能使事态逐步失控而陷学校于非常被动的局面。因而,简单选边站的思路是行不通的。要谋求矛盾冲突的合理解决,就需要另辟蹊径。大家不妨基于自己的经验,想想各种可行办法。笔者没有管理学校的经验,也很难给大家提供特别的奇思妙想。化解矛盾冲突的常规思路,可以尝试用一套组合拳:耐心沟通、情感共鸣、渐进解决。(1)学校领导要耐心与家长代表沟通,认真听取家长们的意见和诉求,表明学校很重视大家反映的问题。(2)要与王老师进行深入沟通,把家长们的不满反馈给王老师,并让王老师细致地说明有关情况。(3)在与矛盾冲突双方深入沟通后,学校领导作为调解方,要基于家长们和王老师都关心孩子人格成长这一价值共识,力求促进相互谅解,激发情感共鸣。一方面,向家长们辩证地解释王老师的所作所为,指出其积极开展道德教育的主观动机和工作热情是好的,但具体做法和要求值得商榷,家长们就此有不满、争议和担忧,学校十分理解;另一方面,和王老师一起分析家长们的投诉,肯定王老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努力,反思王老师对思想道德教育理解的简单化,努力找出出现理解偏差和教学质量低下的主客观原因,进而提出相关改正建议。(4)提出分步骤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方面,可以向家长们承诺,学校将督促王老师集中精力搞好数学教学,不会再在数学课上出现有争议的道德教育内容和不合理的道德教育要求;另一方面,请家长们谅解,学期中临时更换任课教师,会打乱学校工作计划,建议先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到学期结束大家仍不满意,可以在下一学年更换教师。这一思路是否可行?这需要基于经验进行可行性评估,并基于实践逐步完善。

第三,通过案例剖析,努力提高道德执行力。化解教育伦理两难问题,需要有好点子,更需要把好点子变成好结果。为此,需要不断提高执行力。所谓执行力就是把问题解决方案具体落实并产生优胜结果的能力,这是道德智慧促进道德实践优化的重要发力点。就本文案例来说,要化解矛盾冲突,至少需要学校领导在情绪调控、专业引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执行力。(1)情绪控制是危机处置的首要事务。在社会生活中,矛盾冲突往往导致冲突双方情绪激动,进而出现种种非理性的言谈举止。想方设法使冲突双方从情绪激动状态走出来和恢复理智,这是化解矛盾冲突的重要策略,也是对调解人或管理者道德智慧的一个考验。同情理解、心理疏导、话题转移等均有助于调节情绪状态,从而创造沟通对话的条件。在案例中,校领导对家长们的情绪安抚,就是化解矛盾冲突的良好开端。(2)专业引领是化解矛盾冲突的关键支点。伦理矛盾冲突的解决经常需要运用各种专门知识和实践经验,因而离不开专业引领。在这个案例中,如何科学地开展道德教育、如何科学地处理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矛盾冲突的焦点,其实质是关于教书育人的专业理解和技术规范问题。校领导需要基于教书育人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策略,评估教师的行为和家长的主张,引导教师和家长的观念,力求形成教育共识,从而促进矛盾冲突合理解决。长期的实践表明,许多教育伦理矛盾的创造性解决,最终依赖于强有力的教育过程,因而,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自觉提升自身的专业引领能力。(3)人际交往是化解矛盾冲突的润滑剂。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人情交往的社会,许多问题用公对公的方式去解决,往往困难重重;而如果相互之间有私人交情,则沟通效率和协商调解就比较容易。因而,对于那些沖突比较激烈的事件,努力寻找双方均信任、私交好、威望高的朋友作为中间人,充分发挥其牵针引线、协调仲裁的作用,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学校领导,如果平时能多交朋友,得到全体教师和广大家长的认可、信任和理解,那么,在处理各种两难问题时,就会有更多可选的沟通渠道和方式,减少各种阻碍和抵制,从而更圆满地解决矛盾冲突。

总之,涵养道德智慧是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洞察力、道德决策力和道德执行力的过程,这是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是化解教育伦理两难问题的能力保障。让我们共同努力,做秉持道德良心、富有道德智慧的好教师!

(责任编辑:林彦)

参考文献:

[1]案例以王永红《好人王老师为什么被家长投诉师德有问题》(发表于《中小学德育》2020年第2期)一文的相关内容为基本素材而编写。

[2]李桂英.论道德智慧[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9.

[3]张茂聪.道德智慧:生命的激扬和飞跃[J].教育研究,2005(11):30.

[4][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M].任钟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

猜你喜欢

案例分析
中学数学中的解题教学及案例分析
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案例分析
“互联网+”下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分析
科技劳动视角下的超额剩余价值来源探析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