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四融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2022-07-05葛丽丽

广西教育·A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道德与法治

【摘要】本文基于理想信念、真实生活、探究实践、活动体验等四个方面的融合,论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四融合”教学策略,同时以《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例阐述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民族团结教育 四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8-0035-03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在“实施途径和要求”中提出要落实课程育人,倡导“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道德与法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以下简称滨湖路小学)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深入挖掘课程内涵,充分利用时政媒体资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教学,通过“四融合”(融合理想信念、融合真实生活、融合探究实践、融合活动体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素养,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本文以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例,阐述运用“四融合”课堂教学策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做法。

一、聚焦核心素养,明确育人目标

《中华民族一家亲》主要有三个板块,分别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互相尊重,守望相助”。第一板块从总体上明确了民族关系,即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第二板块与第三板块分别从认知和行为两个层面,说明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和“互相尊重,守望相助”的意义,进一步体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主题。本课总共三个课时,每个板块对应一个课时。《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道德与法治课标》)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教学重点指向“政治认同”这一核心素养,即具备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能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年级学生开始关注社会现象,对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开始感兴趣,知道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不同民族的同学,但也仅限于对基本信息的了解,对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及各民族之间互相尊重、守望相助,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立足教材,结合学生的学情,笔者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第一,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第二,了解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初步感受各民族间的交往,明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第三,知道各民族在文化习俗、生活环境等方面虽然各有不同,但是都在为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第四,认识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五,培养学生关心国家,维护祖国统一的主人翁意识,具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

二、基于“四融合”的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探索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曾指出,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为了实现全方位育人,笔者立足教材,运用“四融合”教学策略,打破课堂教学边界,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进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增强爱国情感。

(一)融合理想信念

学生确立了理想,就有了目标和动力,对自己的成长就会有较高的要求。道德与法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和素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展教学,鼓励学生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教学本课第三板块“互相尊重,守望相助”时,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民族必须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笔者设计了“守望相助一家亲”故事会活动,请学生分享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收集到的民族团结感人事例。有的学生分享了帮助环江毛南族群众脱贫过程中的感人故事,有的学生分享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民族群众心连心、手牵手,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的感人故事。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明白了只有各民族同心同德、守望相助,才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除了立足课堂教学,笔者还通过“思政小讲坛”“红领巾广播站”等渠道,向学生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人物的事迹,讲述民族英雄的故事,鼓励学生将收集到的少数民族民风民俗、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事例做成手抄报,粘贴在班级文化墙、教学楼走廊、宣传橱窗,增强各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除此之外,笔者还利用班队课时间让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作为青少年,我们能够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相結合,由学生确定目标,自觉接受教育,有利于学生提高品德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融合真实生活

鲁洁教授指出:“德育课堂,究其根本是一个引导儿童去探寻生活意义的课堂。”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世界,根植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实践能力,教师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中,笔者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利用生活中的事件作为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学习活动。教学本课第一板块“中华民族大家庭”时,笔者提问学生:我们班有哪些民族的同学?在我们身边,你还认识哪些少数民族的同胞?不同民族的少数民族同胞在生活习惯上有哪些不同?联系生活提出问题,能够快速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热情洋溢地交流、讨论,从中了解身边的少数民族情况,明白我国各族人民在文化习俗、生活环境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

在教学第二板块“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时,笔者设计了一项连线任务:将少数民族和他们的传统节日或习俗用线连接起来。学生完成连线任务后,笔者提问学生:“你是如何知道的?”当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笔者再结合资料进行补充说明,让学生明白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或习俗已经逐渐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这样就拉近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此外,学生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食物、日用品等进行溯源。有的学生说自己的父亲很喜欢喝黑茶,黑茶在我国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很受欢迎,是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群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的学生说自己最喜欢吃新疆菜,馕、烤包子、抓饭、大盘鸡都是新疆的特色美食。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交流,明白了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中,各民族群众相互借鉴、相互欣赏、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为了将学生的知、情、行统一起来,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教学进行拓展与延伸。例如,要求学生了解一道少数民族特色美食,并尝试自己制作一道少数民族特色美食,熟悉各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有的打油茶,有的包粽子,有的做酸辣粉。學生在实践活动中丰富了原有的生活经验,促进了道德内化,进一步了解到更多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民俗文化,懂得了我国各民族是和谐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

(三)融合活动体验

教育中的隐性因素包含环境引导、行为引导和心理引导等。如果教师的教学只注重利用“教学材料”和“正面说教”等显性教育因素,一定程度上会剥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感悟。体验式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可以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深刻的感受,促进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习效率。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型活动课程,倡导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获得问题解决的方法,提高价值判断能力。

教学本课第一板块“中华民族大家庭”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中华民族分布图”,阅读相关资料,围绕问题“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汇报学习成果。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与教师、同伴的交流中掌握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在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扎西绕登乡小学(以下简称扎西绕登乡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中,滨湖路小学的学生围绕“壮乡欢迎你”“习爷爷来广西了”“小小石榴籽,殷殷中华情”“我家乡的变化”等主题,给扎西绕登乡小学的同学们“写信”,有的通过图文并茂的手抄报传递民族团结的情谊,有的给藏族小伙伴介绍广西壮族的文化、习俗、美食和建筑等。在与扎西绕登乡小学开展线上主题中队会时,滨湖路小学的学生们通过合唱《我和我的祖国》、表演《精忠报国》旗操、诵读《少年中国说》《一起奔向未来》、表演民族舞蹈等形式,与藏族小朋友进行互动交流,培养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壮族三月三”期间,扎西绕登乡小学的学生们通过视频,为滨湖路小学全体师生送来了节日的祝福,这也促进了两地师生的交流与互动。互通书信、云端班队会等活动,架起了民族团结的“连心桥”,使得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四)融合实践探究

《2022年版道德与法治课标》指出: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课内课外联结,实现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五年级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正式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任务,收集与学习任务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为完成学习任务做好准备。以教学第一板块“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例,课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本年级同学民族构成情况,思考问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汉族同学最多,其他民族的同学较少,此时教师再出示教材第54页的“民族比例饼状图”,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年级和全国范围内各民族人口的构成情况,也就能明白“汉族人数多,其他民族人数少”的普遍特点。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材质、色彩、图案、装饰、穿戴方式等角度去研究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当学生分析汉服的材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和各民族交往的意义。当学生探究维吾尔族服饰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新疆维吾尔族舞蹈基本动作,感受其独特的风韵,以及风格各异的表演形式。当学生探究壮族服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壮族的刺绣和壮锦,研究壮锦文化。学生还可以动手剪贴民族服饰,在探究活动中明白民族服饰具有就地取材、美观实用的特点,民族服饰的和谐与协调,象征着各族人民都在为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滨湖路小学与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自然博物馆、广西美术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市民游客进行讲解。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民族文化节活动,或走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体验当地节日风情。拓宽德育实践活动渠道,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体验,使学生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四融合”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理想信念、真实生活、活动体验、探究实践这四个方面在教学中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理想信念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活动体验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探究实践在于让学生回归生活,旨在实现育人目标。

基于“四融合”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打破学科壁垒,打破教学常规,拓宽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丰富体验,获得深刻的感悟,塑造健康的品质,促进知行合一。

作者简介:葛丽丽(1981— ),广西南宁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道德与法治教学。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教育道德与法治
浅论民族团结教育由“宣传”式向“认同”式的转换
民族院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的途径研究
云南民族学院民族团结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创新德育机制提升民族团结教育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