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血管再通干预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2022-06-30江东兰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满意率溶栓入院

江东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组织血管闭塞或狭窄导致供血不足而造成脑组织坏死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也是常见的脑卒中类型之一[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静脉溶栓和介入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以减轻神经功能障碍,使患者预后得到有效改善。早期静脉溶栓可以快速恢复患者缺血伴暗区血液循环,但该治疗方法对时间要求较高。在静脉溶栓治疗前,需给予持续性血管再通干预流程,相关指南建议患者到院急诊至静脉溶栓用药时间应在60 min以内,但目前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为110 min左右,延迟治疗时间现况较严重[2-3]。对此,需优化血管再通干预流程各环节,提高护理效率和治疗效率,形成畅通的服务链,以缩短患者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本研究选择2019年4月-2021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优化血管再通干预流程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神经内科于2019年4月-2021年5月收治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头颅CT及MRI扫描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初次发病;符合静脉溶栓治疗适应证。排除标准:发病至就诊时间>3 h;合并脑肿瘤;凝血功能障碍;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认知功能障碍或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根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分组,将2019年4月-2020年4月入院治疗的患者纳入参照组(45例),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入院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45例)。参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56~76岁,平均(64.38±6.3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 30~120 min,平均(71.93±15.85)min。研究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55~78岁,平均(64.74±6.5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 35~120 min,平均(72.26±15.22)min。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血管再通干预流程:首先,患者进入医院急诊后,接诊护理人员初步了解患者的症状,并帮助其挂号问诊,并通知急诊医生初步问诊和检查。其次,医师为患者开具血管造影、CT、心电图及血液学等检查申请,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家属缴费,按要求完成检查。然后,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护理人员通知病房收入已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且处于静脉溶栓时间窗(发病3~4.5 h)的患者,指导家属办理住院手续。由专科医生确认患者的检查结果和症状,告知医护人员开展静脉溶栓治疗,护理人员准备药物,并通知患者及其家属签署溶栓同意书,给予心电监护和凝血功能检查,排除禁忌证后,开展静脉溶栓治疗。针对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且超过静脉溶栓时间窗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家属说明患者的病情,并按常规留院观察或收入非急诊病房,给予对症治疗。

研究组实施优化血管再通干预流程:(1)成立优化血管再通干预团队,由神经内科、介入科、急诊科、影像科等科室护理人员组成,每月开展2次急性脑卒中护理干预培训,内容包括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精准识别、转运风险评估、溶栓治疗药物配制、急救操作等,明确各环节护理人员职责,设置神经内科急救室溶栓护士专岗,并备好溶栓药物急救箱,每班清点药物,安排医生和护士全天24 h待命,增强“时间窗”意识。(2)创建急救护理信息化平台和绿色通道,在信息系统中发布急救患者的一般资料、诊断情况、病情和治疗信息,实现急诊接诊、专家会诊信息共享。设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手册,其中包含急诊化验项目、脑卒中评估量表、辅助检查、溶栓治疗同意书等,提前准备好床位和常用急救药物。(3)优化血管再通护理,预诊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立即评估,筛选出发病至入院时间≤3 h患者,为其开启绿色通道,将患者交予当前值班的护理人员。由医生确认患者静脉溶栓时间窗,并安排患者进行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排除溶栓禁忌证后,向脑卒中专科医护人员汇报检查结果,开放静脉通路,采集血液送检。专科医师全程陪护进行颅脑CT及血管造影检查,护理人员则负责耐心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简单说明患者的病情和静脉溶栓相关知识,使其知情同意,适当安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放射科医师及时将影像结果反映给专科医师,确认诊断结果后,做好溶栓准备。溶栓护理人员要备好溶栓药物、预防出血药物。针对时间窗紧迫患者,由医生在CT床上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护理人员告知家属静脉溶栓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全程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和心电图等,检查穿刺部位是否渗血或口腔是否出血,如出现上述症状,即刻告知医师出血风险,并配合做抢救处理。两组急诊护理均于送至病房截止。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和比较两组血管再通干预流程指标、溶栓治疗干预效果指标和护理满意率。

(1)血管再通干预流程指标:入院至急诊接诊时间(DTP)、入院至专科接诊时间(DTT)、入院至CT报告时间(DTI)、入院至实验室诊断报告时间(DTL)、入院至溶栓治疗时间(DNT)、入院至血管再通时间。(2)溶栓治疗干预效果指标:住院时间、干预后1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NIHSS包括意识水平、凝视、视野、面瘫、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共济失调、感觉、语言、构音障碍、忽视11个条目,总分为42分,分值越低表示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越轻。(3)护理满意率: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率调查问卷评价两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量表包括护理态度、专业技能、责任感、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等,90~100分为很满意,80~89分为比较满意,60~79分为一般,0~59分为不满意,满意率=很满意率+比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管再通干预流程指标

研究组DTP、DTT、DTI、DTL、DNT及入院至血管再通时间均早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血管再通干预流程指标比较[min,(±s)]

表1 两组血管再通干预流程指标比较[min,(±s)]

组别 DTP DTT DTI DTL DNT 入院至血管再通时间参照组(n=45) 14.36±3.87 21.63±5.67 50.27±4.71 80.36±5.67 95.69±8.54 194.47±20.47研究组(n=45) 3.05±0.63 9.36±3.12 33.69±3.64 45.62±4.52 55.97±4.16 153.32±15.87 t值 19.350 12.718 18.685 32.139 28.049 10.658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住院时间和干预后1周NIHSS评分比较

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干预后1周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住院时间和干预后1周NIHSS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住院时间和干预后1周NIHSS评分比较(±s)

组别 住院时间(d) NIHSS评分(分)参照组(n=45) 22.64±4.68 20.36±4.52研究组(n=45) 15.82±4.87 12.35±3.16 t值 6.774 9.743 P 值 <0.001 <0.001

2.3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率比较

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率比较

3 讨论

3.1 优化血管再通干预流程对患者治疗效率的影响

常规血管再通干预流程因各环节连接不畅,等待检查结果时间较长,容易延误患者溶栓治疗最佳时机。本研究采用优化血管再通干预流程,改进各科室医护人员合作模式,使各项干预环环相扣,有利于缩短溶栓治疗时间[4]。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常规血管再通干预流程,优化血管再通干预流程可显著缩短患者的DTP、DTT、DTI、DTL、DNT、入院至血管再通时间(P<0.05)。这是因为优化血管再通干预流程成立优化血管再通干预团队,创建急救护理信息化平台和绿色通道,实现多学科护理干预综合一体化,以神经内科专业的医护人员作为团队核心,使整个干预流程得到标准化、规范化,确保各环节干预具有科学合理性,还促进各环节无缝衔接,有利于节约各环节的等待时间,有效缩短患者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5-6]。

3.2 优化血管再通干预流程对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危急,致残率和病死率高,及时抢救对促进患者预后改善尤为关键,临床认为只有将患者入院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控制在60 min以内,才能最大限度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促进患者预后恢复[7-8]。本研究结果显示,优化血管再通干预流程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NIHSS评分(P<0.05)。这是因为优化血管再通干预流程可以使护理干预更高效、专业和系统化,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和治疗“时间窗”意识,帮助患者争取最好的静脉溶栓时间窗,通过尽早在患者缺血半暗区神经细胞尚未完全坏死情况下开展静脉溶栓,可有效挽救该区域神经组织,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也有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9-10]。

3.3 优化血管再通干预流程对患者护理满意率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优化血管再通干预流程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血管再通干预流程(P<0.05)。这是因为常规血管再通干预流程在第一时间内未提供基本救护,而是引导患者按照正常急诊就诊流程进行检查、确诊和治疗,在诊断、病房转运和药物准备等环节中因等待检查结果、沟通而延误治疗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在优化血管再通干预流程中,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学习培训,可以提升其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增强其工作责任感,明确各岗位职责,使多学科医护人员高效率协作,帮助患者尽快得到救治[11-12]。此外,在各环节中还注重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让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安抚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给予充分的尊重,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综上所述,优化血管再通干预流程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促进其预后的改善,提升其护理满意率。

猜你喜欢

满意率溶栓入院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入院24h内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值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基于DRGs的云南某医院COPD患者重复入院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