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街区制视角下居住小区地块的优化分析
——以环同济区域及“同济新村”为例

2022-06-29陈胤徽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在读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10期
关键词:封闭性住区同济

陈胤徽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在读

秦志宇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在读

2016 年2 月6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其中明确提出不再建设封闭化的居住小区,引发了针对住区“拆围”的广泛讨论。但事实上,住区的去封闭化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拆围,将大量住区直接暴露为开放的城市空间,而是应该对相应的城市空间进行更细化的研究和分析,找到住区封闭性的具体表现和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改善,逐步打破住区的封闭性,避免封闭性对城市和居民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尝试以上海市杨浦区的环同济区域以及“同济新村”地块为例,探索封闭性视角下的住区的优化分析。

1 研究区域现状

从规划的角度来看,环同济区域被定义为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周围2.69 km2的城市区域。作为产学研发展相对成熟的城市区域,在未来规划中也被寄予塑造开放的科创产业街区的目标。旨在整合周边商业和公共服务资源,以公共空间(校园、社区、广场等)串联区域内的各个重要设施节点结成不同的功能片区,最终增强街区活力,推动城市更新[1]。

但结合城市背景来看,环同济区域内现存大量老旧小区。以同济新村为例,这些住区面积大、功能单一且与城市空间的联系较弱,可以看作是典型的封闭住区。由于其建设年代较为久远,当下面临着步行交通不便、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空间老化、与城市空间割裂等问题。

从这种角度来看,环同济区域有着天然的街区制更新需求。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住区的空间资源来实现构建产学研街区的设想,将局部公共空间打开,为重要设施节点提供空间联系;另一方面可以在这一更新过程中实现对封闭住区的优化,增强其内部的步行可达性,同时更新公共空间,加大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力度。因此,本文以此作为研究区域,讨论如何将封闭住区局部开放转为街区制,并增强与城市空间的联系,实现区域与住区的同步优化。

2 地块描述及问题分析

2.1 街区肌理

从尺度上来看,环同济地区的街区尺度呈现两极趋势,即较大尺度的城市空间(学校)以及一系列较小尺度的地块(住宅、办公等区域),图底关系如图1 所示。从步行的行为来看,这种组构逻辑可以被解读为环同济地区由大型可穿越城市公共空间与密路网所分割的小型城市非公共空间组成,地区的可达性较高,同时车辆被空间限制在一定的速度之下,这显然指向步行导向的城市形态,而从实际来看,环同济地区在体验上也符合这一判断。

图1 环同济区域图底关系

但具体到同济新村地块,其在街区肌理上则有所不足。地块尺度较大,虽然并非门禁社区,且内部设置了大量公共空间,但由于其不可穿越性,导致整个地区的可达性被阻隔。所以从肌理上来看,可以认为同济新村当下的空间状态与周边区域的城市肌理并不适应。

2.2 地块内空间特征

同济新村的总体规划设计成型于20世纪50 年代,从地块内部的空间结构来看,住区通过两横两纵4 条主要干道联络不同组团,形成典型的分级组团式布局。现状建筑以两层的低层住宅以及5、6 层的大型多层住宅建筑为主,按照行列式排布形成低密、开敞的空间。此外,同济新村内各住宅楼栋间均设置缓冲绿地,并形成由草坪、绿篱、树木构成的绿化层次,同时同济新村中部和东南角还存在多块大型绿地和活动场地,并设有相对丰富的小径、亭廊等景观小品[2]。

同济新村在空间结构上具有分级特征,表明其地块有进一步细分的可能,因此可以考虑进行街区制的改造。同时,区域内有着丰富的空间元素和公共空间,在可意象性方面提供了足够的内容,在后续的更新中也可以进一步利用。

2.3 空间识别性

从空间识别性来看,同济新村在经历了多年的建设过程后,最终呈现出较为多样的建筑风貌以及空间场景,其在识别性和多样性的构建上有一定优势。但若从城市空间的尺度来看,由于同济新村在沿彰武路片段设置了连续围墙以及围合地块的多层住宅,虽然有利于营造完整的街道界面,但是过高的贴线率使得人流在此难以停留。并进一步探索地块内部空间。受制于其封闭性,外部城市空间的人群无法对地块快速建立认知,空间多样性被阻隔。若考虑将同济新村纳入环同济区域的空间结构中,这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2.4 空间连通性

同济新村共有3 个出入口,考虑到其地块占地规模大(近20 hm2),并且被封闭和围合[3]。在这样的条件下,住在离出入口较远的居民外出时,就要经过较长的步行距离才能到达城市空间,极大地削弱了居民与周边区域的联系。

从空间句法的角度来看,对于步行可达性,以同济新村及周边区域的路网作为计算模拟对象。可以发现同济新村周边的几条城市道路在环同济区域内都具备较高的整合度,表明同济新村在周边城市空间内有潜力成为一个联系周边地块的核心区域。但受制于它与城市道路的连接点过少,这种整合度在其地块内部迅速衰弱,出现较多的“死角”城市空间,这也是后续更新中需要改善的地方。

2.5 公共服务设施

同济新村作为20世纪营造的典型“大院”式住区,其公共服务设施常以“配套”的概念配置在住区内,通过形成住区内部的供给系统为居民提供相应的服务,极大地弥补了庞大住区和封闭管理在人本尺度上造成的负面影响。但随着城市的演进和这种空间形制的解体,这种规划方式脱离了城市整体环境,也没有发挥出市场的调节作用,导致相应的公共服务难以保证经营效益,最终退出社区,造成同济新村内公共服务的缺失。

以便民商业和便民服务为例,本文使用了美团POI 数据作为研究素材,可以发现在环同济区域南部片区里,得益于密路网和小地块的空间组织,大量小型服务商业沿着路网聚集于地块之间。一方面居民可以更为便捷地获取这些公共服务,另一方面也为这些小商业的形成、发展以及稳定过程提供了充足的保障。而在同济新村中,由于其封闭性的空间特征,这样的商业点只能被压缩到住区边界,使得内部居民获得公共服务的时间成本极大地提高。而这一议题也是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在未来的更新中不仅要增加公共服务商业点位的密度,还要有效疏导封闭住区与城市空间的步行网络,最终提升公共服务的综合可达性。

2.6 地块问题小结

2.6.1 地块与环同济区域更新不协调

就环同济地区的定位而言,其希望提升周边地块在物质空间和产业链接上的联动性,而同济新村因为其位置及空间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供较多的空间资源,显然不应被排除在规划外[4]。但结合同济新村的现状,无论是从城市肌理的角度分析,还是就地块与城市的联系程度来看,其封闭性都会阻碍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如果要调合这种矛盾,就必须改善同济新村与城市连接的状况。

2.6.2 地块自身存在更新需求

同济新村的封闭性削弱了周边城市区域的联系程度,阻碍了内部居民获取相应的城市公共服务以及商业服务,增加了居民们日常生活的时间成本,也造成了相对较差的社区生活体验。在高密度的城市发展以及城市存量更新的背景下,这是未来同济新村进行更新改造无法回避的话题,因此改变同济新村的封闭属性就内需而言也是必要的。

3 设计改善策略

综合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导向以及相应的政策指引,最简单直接的操作方法就是破除其封闭性,将其由一个大型住区转变为多个小型住区结合的城市街区,以承载相应的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需求。但考虑到住区产权关系的复杂性以及目前社区更新过程中的种种矛盾,直接将其简单暴露为城市空间显然不具备实操性。因此,本文认为应该适度强调住区开放性,从住区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分阶段、分层次的住区开放策略,逐步对同济新村局部空间进行优化,以最小的更新代价换取最终的更新成果。

3.1 社区开放点的增加

相关研究表明,相比于地块功能单一的住区,人们更倾向于那些功能丰富的社区,以保证生活的便利性,即便它们没有完全封闭管理[5]。因此,针对地块“去封闭化”,第一步应该适当增加住区的出入口,并建立步行导向道路网络,优先改善地块和周边的联系程度。

针对同济小学、幼儿园等地块内的城市公共设施,可以增加相应联通通道。而针对与周边地块联系,可以在对应四平路校区和彰武校区的两个封闭界面上,结合地块内的公共绿地轴线,增加步行出入口,提高地块的可进入性和穿越性。通过空间句法的模拟实验可以发现,在增加了出入口之后,同济新村内部路网的整合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3.2 社区开放性的构建

在进行了出入口优化的初期更新后,为了真正实现街区制的构建,可尝试将整个社区的公共绿地空间由原有的内向化转为外向化。内部公园景观及其他公共绿地、活动区等设施不仅服务于同济新村内的居民,从城市角度还服务于周边居民。同时,只有通过同济新村局部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有机互动,才能创造一个共享的街区环境,也只有摆脱封闭的状态,让地块向城市开放,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除了前期增加对外联通的出入口,还要将相应出入口结合现有的住区内的大块绿地、公共建筑以及活动空间等进行整合设计,形成一条基于步行的可穿越路径和一系列节点式公共空间。并随着这条开放路径的逐步完善,将社区未来的更新和基础设施提升穿插进去,包括完善社区的养老、托育、文化休闲、康养医疗、便民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时相应配建公共活动场地,如停车场、活动室等[6]。

在地块未来的更新中,可以将构建公共空间和适当引入公共服务作为设计策略,贯穿和服务于社区的开放性构建。在此基础上,建设完整社区,改善居住条件,同时将封闭地块逐步转向开放街区,形成可通行、可停留的城市公共空间。

3.3 社区地块再划分

保证居住空间的私密性是街区开放的前提,街区型住区中开放的道路、景观、服务设施等公共要素能够增加住区与城市之间的交流渗透,带来生活的便利性及多样性。但是同样不能忽视封闭居住小区所倡导的安全因素,住区内的居民需要有一个相对安全及安静的居住环境,以及具有私密性和领域感的活动场所,因此在城市开放的大背景下对住区进行局部封闭是保证开放型街区落实的有效手段。

在实现开放性的构建后,封闭化的地块将会被打散分割,形成一系列小型的居住片区,所以在未来可以将单个同济新村社区转为多个社区单元组合来实施管理。

对于城市尺度,同济新村被面向城市打开,于其内部构建了城市(步行)道路以及大量公共空间,虽然缩小了住区尺度,但是其封闭性和安全性仍然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保留。这种变化趋势符合周边区域的城市肌理,即可穿越城市公共空间与被密路网所分割的城市非公共空间相叠加,实现了同济新村从封闭化走向局部开放化。

4 结语

城市区域的发展活力来源于区域内不同城市空间的互动及联系,因此,从被封闭起来、仅仅依靠少量出入口与城市连接的居住区建设一个对城市局部开放的公共空间是必然需求。大量的城市住区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长久的适应性调整,最终形成典型的封闭形态。但随着城市更新优化的外在要求以及居住品质提升的内在要求愈发强烈,未来这些封闭小区也必然要走向适度开放,在兼顾管理、居住品质、产权要求的背景下尽可能与城市相融,塑造更有活力也更加舒适的城市空间。

在未来住区走向开放的发展趋势中,不能简单地通过拆除围墙、路网加密等设计手法来试图直接调整住区的封闭结构,而是应该通过理论研究和现状分析,总结相应封闭住区与周边城市的空间关联,找到症结和问题所在,并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提出形态结构及空间布局上的开放性策略,最终形成一个针对在地问题、渐进式的改造方案,并逐步将住区融入城市中,最终实现符合在地需求的街区制城市空间。

猜你喜欢

封闭性住区同济
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封闭性
野有蔓草·新编
同济大学: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
同济堂矛盾说法引“问询” 频繁出错惹市值蒸发50亿
四年求学路,一生同济人
基于CPTED视角下的住区场地空间安全性研究
窑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浅析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与传承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