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
2022-06-25沈玉芬
沈玉芬
【关键词】联结,学习方式,言意转化
心理学联结主义理论认为,人类的复杂学习与动物的简单学习本质上都是在“试误”过程中形成的“刺激与反应联结”,学习就是形成联结;脑科学及学习科学进一步揭示了学习的生理与心理机制——学习就是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联结,形成动态的神经网络结构;联结的延展与优化形成了一个人的认知结构,联结的广度与速度决定了学习的深度与效度。
基于心理学、脑科学及人工智能科学理论的联结性学习,是人类发现、把握并重构知识经验之间的本质联系,从而获得智能意义的学习方式。语文学科中的联结性学习无处不在:在识字中注重音、形、义的联系;在文本中关注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上下文的过渡、前后文的呼应;在阅读理解中重视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时代背景等。这些“联系”体现了汉语的“意合”特性。与英语的“形合”不同,汉语依赖“意合”,靠意义的内在衔接及语言的外在排序来组词、造句、成文,词、句、文的底层隐藏着一条意义脉络。语文学习就是在语境中建立与把握“外显语序与内隐意脉”的多重联结,由言及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读懂字面的意思,到领会内在的意义,进而把握作者的意图及运用语言的基本规律,并在生活化的语文实践中获得言语智能的发展。语文联结性学习,旨在把握“言意”之间的内在关联,少琐碎分析、多整体感悟,是语文学科典型的学习方式。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联结学习方式呢?结合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四种策略。
一、抓线头建联结:由此及彼,把文脉“ 理”出来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文本的“领”,即文本隐藏的“线头”。阅读时抓住文本的“线头”,便可将文脉“理”出来,将散落的内容联结成一个整体,从而领会文本的内涵。事实上,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关注那些令人兴奋的“点”,看不到“点”与“点”之间的关联,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于复杂一点的文本,如明线、暗线交织的,人物、事件交叉的,时间、空间交错的,读起来就更加困惑了,常常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看不到主线,抓不住重点。联结学习,锤炼的就是从文本纷杂的头绪中捕捉那条主线的“线头”的功力。怎么“理”?就是将文本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等要素,分门别类地列出来,比一比,联一联。围绕“开局”理一理,后来如何?循着“线头”顺向推;或者紧扣“结局”问一问:何以如此?追着“线头”逆向推。只要这条“推理”的线不断,就能由此及彼,“线头”就会逐渐清晰。一旦抓住了“线头”,那么就像手中牵住了“风筝”的线,文本写得再长、内容再多、故事再复杂,也会看得清清楚楚。
比如,《跳水》是俄國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经典小说,故事不长,人物不多,关系却有点儿复杂:水手、船长、孩子、猴子,还有一顶“该死”的帽子。薛法根老师针对学生阅读时的迷茫之处,只提了一个问题,学生便厘清了脉络,抓住了“线头”,读懂了小说:究竟是谁把孩子一步一步推向险境的?这是由“结局”逆推的联结学习。有的学生说是猴子,摘了孩子的帽子,一边往上爬一边逗孩子,逗他生气,最终把孩子“逗”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使孩子陷入绝境;有的说是水手,拿猴子取乐,非但不制止放肆的猴子,反而不停地大笑,笑掉了孩子的面子,最终把孩子“笑”到了险境;有的说是孩子,被猴子逗得生气了,被水手笑得冲动了,最终把自己“气”到了绝境。那么,究竟是谁?猴子、水手、孩子?都是,也都不是。小说的情节是由猴子、水手、孩子三者共同推动的,而背后的“推手”正是小说家,那根“线头”就是“危机”。小说家用一顶“帽子”一步一步地制造了一个扣人心弦的“危机”,而后用一个“英雄”(船长)机智果断地解决了这个“危机”。阅读这篇小说,就是要抓住“危机”这个“线头”,逆推人物与事件之间的多重因果关系,由此及彼,理出文脉,读懂小说的情节发展,读懂小说家独具匠心的构思和用意。
二、破语序再联结:由线而块,使结构“ 显”出来
古人作文是竖排的,汉字是从上到下排列的;今人作文是横排的,汉字是从左到右书写的。不管是横排还是竖排,都是平面的、线性的。在学生眼里,文本语句都是平铺的,是“躺平”的,三五个语句就像三五间平房,是简单的延展关系;但是在教师眼里,文本语句是立体的、块状的,三五个语句就像三五层楼房,其间有复杂的逻辑关系。联结学习,眼中看到的是线性的语句,脑中建构的是块状的结构,是从语段的内部去把握关系、生成意义。如果在学习时,打破原有语序,将线性排列的语句重新排列,呈现语段结构,就能将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直观地显露出来,从而学会像作者那样思考问题,像作者那样构思表达。
比如,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是一篇逻辑严密的演讲稿。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为人民服务》时需要缩短时代距离、认识距离、情感距离和语言距离。在教学时,笔者将第二、三自然段的语句打破语序,进行上下排列(见图1、2),让学生紧扣关键词,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关系,由线到块,准确把握语段的含义。
“立”起来的语段图(图1),呈现了第二自然段“三段论”的结构:
大前提:人死的意义有两种: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替法西斯卖命,轻于鸿毛。
小前提:张思德同志为人民利益而死。
结论:张思德同志的死比泰山还重。
把握了这样的语段结构,学生就能学习迁移运用,依据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导出结论,就能对不同人物的死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才能深深地根植于学生的内心。
“立”起来的第三自然段(图2),呈现的是“总与分”的关系结构,展示的是“归纳”与“演绎”的思维过程:
总述观点:为人民服务不怕别人指出缺点。
分述含义:谁指出都接受,说得对都照改,利人民就照办;举例佐证:精兵简政。
总结强调: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把握了这样一个说理的“总分结构”,学到了这样一个“归纳与演绎”的思维过程,学生就能将一个道理的论说过程有逻辑地充分展开,在实践中提高论说水平。
重列的语句,呈现的是语段内在的结构,总分、并列、因果、承接、转折、递进等关系,以及交替组合形成更为复杂的意义关系。把握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联结为结构化的意义图,便能改善学生的心智结构,犹如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透视语序与语句,看到关系与结构,阅读的视域就能更宽,阅读的焦点就能更准。这样的联结学习,能在熟练语句关系的基础上,提升阅读速度。
三、多层次深联结:由表及里,将主旨“ 剥”出来
汉语的审美倾向是含蓄的,所谓“藏而不露”,是将自己的表达意图、思想情感都隐藏在语言文字的背后,似乎要跟读者玩“捉迷藏”。鲁迅先生说,“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不会读的人,只看到了两棵枣树,会读的人,却看到了鲁迅先生内心的“孤寂”。囿于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学生阅读这些作品时,往往是在作品的表层徘徊,或许会被作品所感染、感动,但是又常常说不清楚为何会感动,只能意会,无法言传。联结学习,既要学生有所“感”,更要学生有所“悟”,即借助文本中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来的“线索”,抽丝剥茧,由表及里,多层次联结,将作者藏起来的主旨一层一层地“剥”出来,阅读自然就更深刻、更透彻。
比如,《芦花鞋》选自曹文轩的小说《青铜葵花》,写了青铜和家人一起做芦花鞋、一个人卖芦花鞋的故事。学生若只读出这个故事的内容,就太浅了;读出一个勤劳、善良的青铜,又太窄了。怎么让学生将小说的主旨一层层地“剥”出来呢?薛法根老师带着学生做了四道数学题,便解开了小说的秘密。
第一层:读懂数学的等式。在学生初步了解小说的故事之后,薛老师出示了四个数学等式:100+1;11-1;10-10;1-1。学生重回小说,联系关键情节,读懂了等式背后的故事含义。100+1:一家人要编100 双芦花鞋去卖,1 双是留给青铜穿的;11-1:青铜只用了三天就卖得只剩下11 双芦花鞋,大雪天,妈妈说,青铜必须穿1 双鞋才能去卖鞋;10-10:青铜站在雪地里,把10 双鞋卖给了城里人;1-1:青铜把最后属于自己的那双鞋又卖给了别人。
第二层:读到成长的表情。老师问学生:这些数字里藏着一个什么字?学生再次联系小说情节,聚焦青铜做鞋、卖鞋时的心情,纷纷猜测。有的说,藏着一个“苦”字,这组数字写出了青铜一家过的是苦日子;有的说,藏着一个“难”字,做鞋、卖鞋,都是“难”活、“累”活,他们生活得那么艰难;还有的说,这组数字藏着一个“乐”字,青铜在做鞋、卖鞋的过程中,是“兴奋”的,是“开心”的,是“笑”的。随着交流的深入,学生明白了:青铜过的是苦日子,但是他的表情却告诉我们,他是快乐的。于是,小说的主题渐渐明朗:在苦难中快乐地成长。
第三层:读出自己的理解。为印证学生的理解,老师出示小说的后记《美丽的痛苦》。曹文轩先生说:“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成为强者。”而后,老师请学生写出自己对苦难的理解:在我的眼里,苦难就像______________。有学生写,苦难就像一扇窗,你推开它,就会看到属于你的风景;有学生写,苦难就像一堵墙,“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当学生与小说产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时,联结就促使深度学习发生了。
将文本的主旨“剥”出来,须要打开文本缺口,选择学生可以思考的那个“切口”,设置有梯度的思考台阶,指导学生运用联结,沿波讨源,由表及里,直抵文本的深处。有人说,小学语文未必要读得那么深、那么透,强调“不求甚解”。然而,教学不能止步于“不求甚解”,而应该“每有会意”,且能“意会言传”。能将自己领会的说清楚,才算真正读懂了。
四、找落差巧联结:由人及我,让文心“ 长”出来
文心,既作者为文时付出的心力,也指作者在写文章时所用的心思,譬如思考如何构思、如何行文构段,如何过渡照应,如何遣词造句,如何抒发情意等。文心背后是作者运用语言的心智模式。然而,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对美的文字缺少敏锐的感觉,就如神经比较迟钝的人,即使身处极富诗意的地方,也只能看到这个地方有哪些事物,对事物组合而成的美却熟视无睹,看不到美在何处,当然也难以创造诗意之美。因此,学生阅读的目的,不仅要读懂文本“写了什么”,还要能触摸作者的文心,认识“怎么写”以及“为何这么写”,生长创造语言之美的能力。聯结学习,要求学生既要凭借语言文字走进文本,也要走出文本,找准自己与作者表达水平之间的差距,由人及我,巧妙联结,从而逐步“长”出自己的文心。
例如,萧红的《火烧云》写尽了火烧云的色彩与形状之美。教学中,让学生在感受火烧云之美的同时,更要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表达之美,“倒”过来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写的?联系学生的已有水平,对照作者的表达水平,找到二者之间的差距,就不难得出作者的三个高明之处。
第一处,高明在“ 间接写”。一般人写“ 霞光”,都是用比喻的方法直接写,如“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但是作者却借助地面上人和物的色彩变化,间接写霞光。小孩子的脸、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小白猪、老头儿的胡子,在霞光的映照下,变得那么神奇,最妙的是这一句“您老人家必定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教学中,我们不妨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请你借用文中的这些人和物,将“炎炎夏日,烈日当空”写成一段话,重要的是,不能出现“热”这个字。这个有难度的挑战,考验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学生这样写:
炎炎夏日,烈日当空。小孩子的脸被太阳烤得红彤彤的,黑黝黝的。大白狗躺在树荫底下,伸着舌头,呼哧呼哧地喘气。红公鸡耷拉着红红的鸡冠,无精打采地踱着步。黑母鸡在滚烫的路面上走着走着,下了一个蛋,转身一看,居然熟了。两头小白猪在泥塘里打滚,成了小黑猪了。喂猪的老头在墙根的阴凉里靠着,不停地捋着白胡子,生怕被太阳烤焦了。
第二处,高明在“分类写”。学生写火烧云的颜色,往往就那么一两句话:这里的火烧云五颜六色,红的、黄的、紫的……美丽极了。作者是这么写的:先写单色,红彤彤、金灿灿;再写双色,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最后写比喻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显然,这样分类写,写出了颜色变化之多、之快。运用这个办法,可以将“事物的变化之美”写得更丰富、更清楚。
第三处,高明在“分步写”。学生写火烧云的形状,常常用一两个比喻:这里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变成一匹马,一会变成一条狗,一会又变成一头大狮子。至于是怎么变的,看的时候没留意,写的时候更没着落。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每一个形状的变化过程,从出现到变化,最后到变没了,一步一步写清楚。如果学生能学到这一招儿,那么把过程“写具体”就不再是难事了。
同样的事物,我们一般怎么写?作者又是如何写的?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在“比一比、改一改、议一议、试一试”等学习活动中,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相得益彰。学生读着他人的文字,对照自己的水平,找到其中的差距,在由人及我中,实现“言”与“意”的转换,领悟理解与运用语文的基本规律,并在语文实践中获得言语智能的发展,让“文心”得以生长。
联结是一种语文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学会以联结的方式学习语文,改变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心智模式。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无处不联结,无时无联结,形成联结的意识与习惯,语文学习便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