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2016-12-07袁俊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1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学习方式教学方法

袁俊梅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要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束缚,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性,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究性,为其营造小学语文教学自由探索的空间;关注学生的互动性及关注内容的实践性,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和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宽容地对待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教学方法 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与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异。以往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考试为目标。而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我们只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建构新型的课堂,语文教学才会迈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一、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建立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当前我国仍有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陈旧,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所需要的学生观、教师观、课程观、质量观、评价观等,都不相适应,对体现时代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表现出滞后性,应试教育的习惯思维方式,创新意识的缺乏,教学过程落后与时代的发展。这些,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教育质量、学校的生存乃至教师自身的精神面貌。教师在课堂上要正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使学生在课程学习方式上由过去的接受性为主向“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方式上转变。

然而提出问题是探究活动的开始。巴尔扎克说过:“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问题可以由老师直接提出,激发学生思考。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自主质疑,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该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那么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了。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探究活动的关键是独立探究,每个学生根据问题进行独立探究活动,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式。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与技能,通过读书自悟,积极思考,运用比较、分析、概括、归纳、综合等探索方法,力求在探究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求异,有所创新。例如六年级语文《穷人》一课的结尾只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便戛然而止,这给读者留下了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也给学生提供了尽显个性的好机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根据渔夫和桑娜的思想变化过程,选择自己的认知情感,推测想象“拉开帐子”后会发生什么事情。由于教师善于利用教材留下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去开启学生的认知情感,课文体现的夫妻情、邻里情,才尽显其美!在这里,学生学会了自主感悟,学会了合作交流,这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正确对待学生在课堂中遇到的挫折,促进其更好地学习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情况,也不能忽视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所遇到的挫折,应尽量宽容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失败。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也是很平常的事,有些老师面对这种情况会采取一种消极接受状态,或者是当某个学生出现错误时,周围的同学给予的是讥讽,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一种畏惧出错的心理,以后对待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非常谨慎,甚至久而久之会因此而在学习上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新课改倡导“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中去体验、感悟学习的乐趣”。要使这一理念落实到位,教师应宽容对待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已经失败的创造过程中体现出的创造热情和进取精神。有这样一个例子,七年级一名地理老师在讲《地球的运动》内容时,处理过程是这样的:

师:下面老师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的过程,同学们看看地球自转过程中,会产生什么现象?

(学生观看老师演示)

生 1: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

(不少同学也这样认为,产生了错误的结论)

师:那么下面再请同学们观察,当老师不自转地球仪时有无昼夜现象?

(学生继续观看老师实验)

生 2:我认为没有昼夜现象。(仍停留在错误结论上)

生 3:不对,有昼夜现象,只不过是黑夜的地方永远黑夜,白昼的地方永远白昼。(同学们的思维有所突破)

生 4:我明白了,当地球自转时产生了昼夜变化现象,而不自转时就没有变化现象。(正确的结论终于在同学的辩论中步步跟进、产生)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思考,已经认识到地球自转产生了对人类昀有意义的现象——昼夜交替。

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有不完善是极其正常的,教师应把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作为财富,引导他们正视自己的不足,把错误作为他们的一种途径,引导他们自己走向正确,走向完善。在这个课例中,学生在地球自转情况下得到了错误答案,随后教师抓住这一点,演示不自转产生的现象,让学生在对比中获得正确答案,同时,学生也获得一份自信,学生因亲身体验而使教师的指点更具有针对性,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使课堂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有时教师甚至可以在课堂上有意制造一些错误,对学生具有挑战性,让学生在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印象深刻。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获得积极的体验。教师宽容学生的挫折和失败,使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课改评价制度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旨在构建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体系。小学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视学生的发展为课程发展的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学科素养必须成为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总之,在新的教育观念指导下,教师既要注重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式,又要注重实时引导学生学习,关注学生,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些,体验深刻些,创造更多些。现代教育的特征就是发展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把主动权归还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发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给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培养学生为了适应未来的生活而努力学习。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学习方式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