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中书法教学的实践探究

2022-06-24周桂芳

文理导航 2022年19期
关键词:书法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周桂芳

【摘  要】自古以来,汉字都是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宝藏,书法虽然是一门具有鉴赏性质的艺术,但同样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书法教学能够使语文课堂更加丰富,从根本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书写更加规范、合理。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书法教学;教学实践

现阶段,随着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学习芭蕾舞、吉他,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语文课堂中开展书法教学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使学生感受到书法和汉字的魅力,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形成一定的艺术素养。本文通过对书法教学开展的意义进行分析,结合书法教学的优势,提出具体的实践策略,为书法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一定的方向性,对提高书法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一、小学生书法教学的现状分析

就目前小学生的写字、练字情况来看,大部分小学生缺乏写字意识,对书法的认知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书法就是写字,且书法练习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并没有得到具体体现,小学教学过程中开展书法教学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学生缺乏书法基本素养。书法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大部分教师在书法教学过程中往往不注重书法教学的基本内涵,对学生的写字姿势没有及时进行纠正和调整,不利于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学生往往习惯于趴在桌子上写字,在书法练习过程中没有挺直腰板,眼睛与纸张的距离过近,这样一来,不仅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阻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学生自身缺乏字体规范意识。在语文书法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到各种各样的书法技巧,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书法艺术素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学生缺乏基本的字体规范意识,在书写过程中过于随意,对书法笔顺不够重视,再加上学生的个人能力处于发展阶段,如果从根本上字体意识缺乏,那么将难以构建完整的书法认知体系,不利于学生书法能力的提升。

第三,学生自身的写字习惯较差。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认知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在这段时期内学生对书法的认知和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往往无法快速掌握书法技巧,在书法学习过程中会受到自身写字习惯的影响,导致学生的书法规范性下降,对学生的书法学习来说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教师需要观察学生的个人写字习惯,在书法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写字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改变学生不良的写字习惯。

综上所述,对于学生的书法学习问题,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语文书法教学过程中进行重点干预,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书法能力,充分发挥书法教学的价值。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书法教学的重要意义

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书法教学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书法教学能够实现语文知识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利用书法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促使学生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书法教学需要大量的练习,学生在练字过程中能够养成平和的学习心态,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的专注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培养学生养成优良的品质。

随着现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书法教育引入语文课堂有利于丰富语文教学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书法教学使语文教学突破课本的限制,让学生能够接触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

三、小学语文课堂中书法教学的具体实践

(一)利用汉字演变规律,深入学习汉字字理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字、写字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书法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汉字字理,获得更加丰富的语文知识。在书法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汉字的历史发展情况,介绍各朝各代的汉字使用情况,引导学生感受汉字字理的内涵,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将相和》时,该文章是一篇古文,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历史背景为切入点,增加书法教学。《将相和》出自《史记》,写于战国时期,教师可以让学生猜一猜战国时期所采用的字体是什么,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还能够了解学生的书法知识掌握程度。战国时期所采用的字体为篆书,教师可以此引导学生学习篆书的历史发展和具体书写方法。

在学生学习完篆书的书写方法后,教师将语文知识与书法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感受篆书的字理,理解汉字的深层含义。由于《将相和》是一篇古文,教师可以挑选部分语句,让学生进行翻译,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这样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古文学习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篆书来书写汉字,写一写《将相和》中的重點词句,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更正确地对待汉字书写,感受书法学习的乐趣。

(二)引导学生观察,学习汉字字形结构

为了更好地开展书法教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字形变化,了解汉字结构,使学生书写的汉字结构更加完整、合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等,让学生对汉字结构进行辨别,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形成书法审美能力。

例如,在进行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课后生字的结构类型,并进行归纳和总结,运用书法知识选择合适的书写方式。“观”字是左右结构,左右结构的汉字在书写过程中需要注意左右的宽窄比例,“观”字的左半边要写窄小一些,而右半边应该写宽大一些,确保汉字结构的和谐。对于“阔”字,这个字是一个全包围结构,在书写过程中应该注重整体的完整性和协调性,中间的部分应该写小一些,而外面的部分应该紧凑一些,保证“阔”字看起来是协调的。

经过简单的学习后,学生对汉字的结构有了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汉字结构特点,总結一定的结构规律,从而自主掌握汉字书写的奥秘,有利于学生增强书写的效果。另外,有的学生对汉字书写有自己的看法和认知,教师应该听取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对结构的看法。例如,对于“爬”字,有的学生认为左半边的“爪”应该写大一些,最好能够围起右半边的“巴”,但是有的学生认为不需要围上,对于学生的不同看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两种不同的写法进行观察,促使学生养成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注重书写本身,学习用笔方法

在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对笔法的使用。用笔是书法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学会用笔书写的汉字会更加规范。在小学阶段,书法教学难度较小,教师不需要过度强调各种用笔方法的变化,只需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握笔姿势,在书写过程中注重用力点的把握,行笔流畅、收笔果断。为此,教师在开展书法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习中锋、侧锋的变化,让学生在书写时自主转换,使书写更加规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笔画的实际运笔练习开始,再到部首练习,最后是整个汉字的练习,这种教学方式比较细致,能够使学生的用笔能力逐渐提升,从而形成自己的手感。

例如,在进行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荷花”二字带来的具体感受,荷花立于荷塘之上,给人一种宁静、干净的感觉。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想一想荷花的样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用笔的时候,注重笔锋的变化,使笔锋随着汉字的笔画变化而不断变化,让学生在文章中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根据句子带来的情感体验,开展书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用笔,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示范,以“荷花”二字为例,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注意撇、勾的笔锋变化,用笔过程一定要流畅。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适当地教学生用笔的具体方法。转法的应用比较广泛,体现在很多汉字的书写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使用转法,让学生感受笔画转折的处理,感受收笔和提笔的过程,使汉字看起来整体更加协调。为了使学生养成自己的用笔习惯,在学生学习完用笔方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练习,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尝试笔法的变化和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养成自身独特的用笔习惯,熟练控制笔锋的变化。

(四)强化整体协调布局,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在小学阶段开展书法教学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学生书法作品的完整性和协调性,不仅需要重视汉字结构的合理性,还需要注重整个书法作品的布局协调,严格控制汉字之间的距离和大小的变化,体现出书法作品的气韵。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杜牧的《山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进行了解和认知。这首古诗有丰富的画面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古诗中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写作感受,模仿诗人当时的写作情境书写这首古诗。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引领,让学生学习如何布局整体,树立整体和综合的书写观念,保证布局的合理性和协调性。这首古诗有四句,每一句的字数是一样的,但有的字笔画较多,有的字笔画较少,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汉字笔画的多少合理安排位置,确保每个汉字的大小是相同的,字与字之间的空隙也需要严格控制,确保每个字都有一定的留白。

为了使书法作品看起来有亮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这首古诗的诗眼进行判断和赏析,在书写的过程中突出这个字,确保书法作品产生一种文字穿插的感觉,一眼就能够找到亮点。这样一来,使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书法作品有了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学会书写的合理布局。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书法人才,也能够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书法教学和语文教学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语文的学习离不开汉字的书写,而书法教学的基础在于汉字书写。为了充分发挥书法教学的优势,教师应让学生深入感受汉字字理,认识汉字结构,掌握用笔方法,对语文学习有一个新的认知和思考。书法作为传统文化艺术,学生学习书法能够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汉字文化。

【参考文献】

[1]伍维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书法文化教育[C]//2018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2018:2.

[2]孙振坤,潘森云.《虽有嘉肴》教学实录及点评——初中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的渗透[J].语文知识,

2017(1):22-27.

[3]陈秋宇.书法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广州:广州大学,2018.

猜你喜欢

书法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对隶书体势的全面诠释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浅议小学书法教学
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