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2016-11-15张莹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6年9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故事注意力

张莹

【摘 要】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活动多姿多彩,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盎然。而故事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以其独特的魅力,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丰富多彩的画面,生动的语言讲述,适应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的学习本能。语文课堂上用故事来点拨,是基于儿童立场的启蒙,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引导学生成长,推动儿童智力、情感和道德品质等整体发展。将语文课堂还原成一个平等对话、关注儿童、关注体验、关注成长的快乐有效的课堂。

【关键词】故事;小学语文课堂;注意力

故事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深受儿童的喜欢。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入故事,进行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点亮课堂,更能提升语文素养。

一、课前故事:抛砖引玉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尤其对于儿童,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强大动力。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在学习上就会更加主动、积极。而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就像喜欢吃糖一样,不管是历史故事、科学故事还是童话故事,只要教师能娓娓道来,他们便会听得有滋有味。

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导入的教学设计:1. 先启情入文(多媒体播放一些爱心故事):“宁波爱心感动中国”——央视4个频道同时聚焦2000多名宁波市民一周内为身患白血病的青海贫困女教师罗南英捐款60万元的故事;《同一首歌》爱心大行动——天津血液病医院白血病患儿的经历。(有些孩子看着看着,不禁眼圈都红了)2. 师:故事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它诠释着人生的真谛——生命的崇高在于精神的延续;故事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它始终透着深沉而伟大的爱,有爱就有希望。让我们打开课文……

此外在小学阶段,古诗教学一向是我们教学中的难题。古诗是古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言简意赅,有些语句对于小孩子来说的确很难理解。对此,教师应用浅显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当时的写作心境。

如《题西林壁》导入时,便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当时的情境。面对着美丽独特的庐山风景,苏轼曾很风趣地对朋友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像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成为熟人,今后就得常来常往。一代文化名人的苏轼,果然十几次徜徉于庐山这灵山秀水之间,写下了十几首描绘、赞美庐山的诗句。这节课我们学习的《题西林壁》就是其中的一首……这样,在娓娓动听的语言描述中,学生顺着老师的故事思路,在高涨的情绪中走进了文本,愉悦地和文本作者展开对话。

所以,在新课开始的时候,教师若能运用恰当的故事,快速巧妙地导入新课,不但能很好地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让其主动探究,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会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

二、课中故事:受益多多

1. 集中学生注意力。小学生生性活泼,自控能力比较差,课堂中注意力容易分散。有研究表明,7到10岁的儿童的注意力能持续集中20分钟左右,10到12岁的儿童可持续25分钟左右,而12岁以上的儿童能坚持30分钟左右,因此,一堂课45分钟,儿童很难持续地集中注意力。怎么办呢?此时讲讲故事会收到奇妙的效果。

2. 字词学习的点金棒。识字是贯穿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尤其是小学低段,学生年龄小,但每天识字量较多,而且有许多字不是那么好记忆。如果让学生强行记忆,那么就会让学生对识字失去兴趣,不利于学生之后的学习。在这时,教师就可以在必要时添加一些新鲜的故事元素,用小故事来点拨学生的识字教学,就能让学生的识字学习更轻松、更有趣。

3. 教学难点的突破口。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背后隐藏着重要的背景故事,并且这些背景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如果把背景故事化处理,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

4. 课外阅读的有效拓展。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所以,教师要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 写作能力的训练点。故事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创造能力。根据课文的故事引导学生在故事中放飞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自己大胆来编一编,写一写故事。

三、课末故事:画龙点睛

1. 深化课文内涵

对于小学生来说,一些课文所蕴含的深意往往难以理解,故事能给他们起到建桥铺路的作用,让他们挖掘到课文深处。在与学生一起学完《永生的眼睛》一课时,引入相关的几个故事。如邓小平爷爷逝世后,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将生命的最后光辉献给了爱戴他的中国人民。还有捐肾救母、孝道感天下的孝子田世国,在2004年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这些个阅读故事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懂得了作者一家以及更多的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所以再问学生:“现在你们明白课文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作题目了吗?”这个问题时,学生们已是按捺不住,个个举高了手,想要述说一番。此时的课堂不但深化了课文的内涵,还激发了学生生命价值的意识,和热心帮助他人延续生命的态度。

2. 教会学生做人

小故事,大道理。对于小学生来说,把大道理生搬硬套显然效果不大,而把道理渗透到故事中却易于接受。在教学《争吵》一课时,结合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故事《负荆请罪》,让学生学会宽容,学会团结友爱,做一个人人喜欢的人;在教学《我为你骄傲》一课时,结合《说谎的放牛娃》的故事,让学生明白那些常常说谎话的人,即使再说真话也没人相信了,从而播散了诚信可贵的种子;在教学《生命 生命》时,结合杏林子的相关故事,让学生明白生命的美好,从而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在教学《司马光》时,体会到了司马光机智、勇敢、从容不迫、多谋善断的优秀品质,并结合一些临危不惧、勇于救人的故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和心理品质。

总之,故事是孩子们生活的调味剂、更是兴奋剂。当然,“好钢用在刀刃”上,故事也不能滥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与所学课文主旨相联系的,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故事点亮语文课堂,让学生在享受充满故事的语文生活的同时,发展多元智能,陶冶生活情操。

参考文献

[1]王惠萍、孙宏伟.《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刘国权.《小学生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故事注意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讨
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浅议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具“语文味”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