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少先队实践红色探究活动的策略

2022-06-21吴婉华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探究活动

吴婉华

摘 要:为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推动学校的红色文化建设。为了充分发挥本地资源的作用,充分挖掘和运用广州红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红色教室等资源,番禺区旧水坑小学组织和开展了一系列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家乡、对国家的热爱,培养他們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少先队实践;探究活动;红色文化建设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知识来源于各种活动。”基于此,学校通过开展活动课程使少先队员通过观察、认识和理解,从而在活动中提高道德素质。在组织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少先队员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和成长,充分发挥少先队的主导地位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队员自身的素质。

我校自2002年创办以来,就以“克明峻德,格物致知”为校训,以“崇德尚礼,向美向上”为校风,以努力培养“和谐尚美,乐学灵动”的峻德学子为目标。因此,我校少先队则更明确地提出“开展红领巾心向党教育活动,争做充满乐学、灵动的新时代好少年”的总号召。

一、内外联动,活动多元化

我校少先队大队部向各中队发出倡议,以中队为单位在校外广泛建立少先队红色活动基地,并在红领巾节日活动期间开展实践活动。

通过多年来的项目研究与实践,我们发现,少先队成员在参与过程中缺乏经验。队员需要接受系统的学习,才能实现目标。因此,我们从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开发“红色课程”,通过校内校外实习,充实学校的教学内容。

校园周边的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场所、部队等都是校外的教育基地。教师在开展活动期间,既要重视活动的数量和时间,又要注重活动的质量。为此,我们将“红领巾”主题教育教学的内涵进行一系列研究。针对团员的不同年龄、不同认识层次,我校选择学校周围合适的环境资源,选取符合队员生活经验的基地,在少警队中推广开设“校外基地少先队活动课”。

近几年,一系列红色文化探究性活动如火如荼地在校内外进行,例如让学生在黄埔军校中找到自己关心的课题,进行独立研究,以培养有理想、有抱负、追求真理、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还可以以“广州的昨天、今天、明天”为主题,让学生透过专题探究及搜寻(参观孙中山故居及番禺博物馆),认识广州的过去与今日,一起憧憬广州美好的未来,并唤起学生对祖国的爱,提高学生的责任心。

二、主题互动,形式多样化

学校还策划一些主题节目和活动,让队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仔细观察、倾听、深入思考,并在行动中,持续地提出问题与反思。只有主动参加活动,队员才能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中发展。

我们以爱国为中心,以“红领巾”为主线,以“童心向党”为主题,结合社会热点和时事策划活动,以少先队员的形式进行展示。比如“党的生日”“红领巾讲解员”等,让队员走进黄埔军校,寻找孙中山先生的名言,学习辛亥革命的历史,走进植地庄烈士陵园,缅怀本土英雄的往迹,用战争年代的故事吸引每一位少先队员,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2019年以来,我们作为广州市“五老课堂”主题宣传的重点小学,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我校少先队积极组织参与学校红色活动的开展,依托课程改革契机,推动体验教育深入发展,并与幸福小队联系,使队员在探究中找到乐趣,在团队中接受爱国精神的熏陶,使少先队员在快乐的集体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思想品德。在走进爱国主义文化阵地中,充分利用红色教育的素材,通过开展小型的主题活动,拓展教育空间,把基地变成开放的少先队员平台。

三、突出文明礼节,进行全方位实践

我校利用社区的力量,以“礼仪、文明、同行”为主要内容,开展文明礼仪义工活动,如“法治我先行”系列的宣传日、环保家园、探望孤寡老人中队慰问活动等,并以中队自我报告的形式呈现。在活动中,注重队员们实践体验和感悟,从而升华队员的行为、礼仪和素质。

少先队积极组建“红色之旅”小讲解员社团,逐渐形成红领巾讲解活动课程。峻德之声红领巾广播站领导小组顾问对我们的小评论员进行培训,结合我校学生的情况编写和印刷小评论员活动的课程设计,并通过姿态、声音和普通话基本功进行培训,将讲解内容内化为少先队员自身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党的热爱,以更大热情投入讲解活动中。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队员可以宣传和介绍党的历史,还可以结合十九大的召开,组织开展“从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到十九大,迎接二十大”的活动,让队员讲述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

四、创新德育形式

教师在教材、课堂和队员中贯彻“途径多样、方法灵活”的教学战略,并重点抓牢四个“1224”加强对红色文化进行宣传:

1.“一条主干”:是以学科渗透为主;

2.“两个宣传”:开展经常性先锋角宣传,校园宣传栏宣传活动;

3. 办好“两个会”:国旗下讲话,每周队活动;

4. 四项活动:憧憬理想未来;爱国爱党爱家;社会合作调查,以及对学生的教育活动。

同时,在进行“红色文化”的教学中,我们要抓住“九字秘诀”:“看、听、学、讲、访、演、唱、画、行”,其中包括:“看”,参观先烈们的足迹,探访他们的故乡;“听”,收听峻德之声电台的红色栏目;“学”,学习党史,学习革命先贤、英雄人物的故事;“讲”,讲述红色文化故事和个人理想;“访”,寻找先烈的足迹,探访革命纪念馆;“演”,由队员自己创作和表演的艺术节目;“唱”,歌颂革命的历史,宣传时代的主题;“画”,举办艺术展;“行”,把红色的精神转化成了实际的行为。

定期开展德育实践,进一步强化对队员进行“红色文化”的熏陶,增强队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在此过程中,要把“红色文化”与“舆论”有机联系起来,加强“红色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运用先锋角、校园广播、互联网、微信公众号、校园公告牌等多种媒体,大力弘扬“红色”思想;要通过社会媒介的推广,把“红色思想”融入学校,塑造形象,凝聚力量。

五、亲身体验,创造乐趣

在探索性教学中,少先队员发挥主体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观察、研究、搜集资料、探讨、剖析、总结等,与学校的特色活动——太极、民族舞等活动相融合,创办一次“红色”陶艺展示活动,再现一个迷你红色作品展览,这使队员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发挥极致,增强学生自信,提升问題解决能力。

此外,评价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恰当的评价能够使教师与学生得到更好发展。学校教师、基地教师、少先队成员和家长都可以做出评价,而评价要把活动课程与教学评价有机联系,形成有机整体。我校在评价中通过对校内、校外的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对校本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真实的评价与演示。

(一)奖章激励机制

我校的评审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开始阶段、过程阶段和最后阶段,以保持队员的纯真和创造性。“红领巾奖章”是我校少先队组织日常开展教育活动和评价激励的重要载体,分为基本章节和特色章节。其中,我校开展了12个基本章节和6个特色章节。章中的红星章、红旗章和火炬章等基本章节以及英雄中队等集体荣誉勋章与红色文化教育相结合。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体验活动,激发团队成员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组织归属感。

(二)评价方式

“探索+试验”是我校常用的活动方式,故形成“队员自愿+团队合作”模式的呈现方向。因此,除了奖章的激励形式外,我们也为每位队员提供一份自评及小组评价表,让他们在探索活动中自主发挥。

(三)成果显示

利用学校的中队角,每月把优秀活动成果张贴到各班级的展板或者校内的宣传栏目上。另外,我们结合区的“十三五”课题研究,开展了“广州红色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课题探究,通过对红色文化教育研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铸造艰苦奋斗精神,使学生从小形成价值认同,内化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色的脉搏在不断跳动,峻德学子的光辉逐渐闪耀。为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宗旨,大力发扬学校德育,践行“以德树人,以质立校”的教学理念,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平台,我校举办的“峻德之星”评选活动已进行六年,以“星星们”模范带领全校师生成长为学校可亲可学的模范,争当当代的新生力量,努力成为德智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最后,我们期望借由一系列活动,使全体队员在探索、体验与成长中,形成求实、科学的态度,发展探索的爱好,协作合作,建立对社区的关怀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建立理想信仰、培养品德、增强身心素质等方面的能力;加强科学与人文素养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良好的动手能力及审美观。

猜你喜欢

探究活动
初中学生基本科学素质培养研究
问题意识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原动力
数学探究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实践体会
在主题式探究实验中构建生物学概念
给教材“加加工”
融合探究活动, 构建生物学重要概念
科学课如何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经历探究过程,提升教学实效
让探究走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